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18节

  “现在看来这种钢材很难制造,成本也很高,但是未来呢?”

  “领导你肯定还记得六三式自动步枪为什么会被淘汰,枪管是极为重要的,必须要使用无缝钢来制造,而高合金铬钼钢这种材质的性能就完美符合.”

  “没有任何一种材质是完美的,我设计的这款突击步枪能够拥有相对较好的火力、精准度和寿命,当然是建立在选材上面,否则的话,根本没必要研制啊,使用现在的五六全家桶就可以了.”

  “我们肯定没办法做到既要又要,当初五六全家桶出来的时候,领导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很贵?但是现在你们还会觉得它很贵么?一枚7.62*39毫米的子弹,以前的造价是超过两毛钱,六十年代之后就降到了六分钱”

  林德洪顿时无奈地笑了笑,“你小子总是一堆歪理.”

  边儿上的陈明章也跟着附和道,“小王同志你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技术员,懂得也多,现在的大学生可真厉害啊,话说小林子,你到底是从哪里拐来的大学生呀?要不改天你也给我拐几个回来?”

  “你就是在做梦!”林德洪毫不犹豫地翻白眼,旋即得意洋洋地说道:“老陈你丫就没有一个领导的样子,怎么可能吸引得了人才呢?不像我,嘿嘿,人家小王跟我有缘.”

  两人互掐,王多鱼则是谦虚了两句,紧接着又跟他们两位领导聊起了其他另外两种枪管材质,416号不锈钢和碳纤维!

  听到他聊起这个,陈明章和林德洪两人也不互掐了,而是当起了学生,认真听了起来。

  “我设计的这款突击步枪是应用在高精度和高强度的射击场景当中,所以铬钼高合金钢最合适,如果是狙击步枪的话,那么使用416号不锈钢则是最合适的,因为这种材质的枪管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一定的强度,适合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当然它的寿命会比铬钼高合金钢要长一些.”

  “碳纤维枪管则是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后坐力,提高射击精度,可惜我们现在都没有掌握碳纤维技术,更别说掌握碳纤维枪管技术了,这个只能想一想了”

  王多鱼的话,却是把林德洪跟陈明章两人给钓成了翘嘴,因为这样的枪管技术太牛逼了,他们真的很想要这样的技术。

  “小王,你说的这个碳纤维枪管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用在狙击步枪上面会不会做到百分之百的精准度?”

  PS:晚上九点还有一章,求收藏和月票

第47章 ,矫直

  “领导,这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精准度是纯属做梦,因为使用枪械的是人,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怎么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呢?”

  王多鱼整个人都傻了,还百分之百的精度呢,纯粹是胡说八道。

  不等陈明章继续追问,这个时候孔令贤他们已经把老张老李等八级工人给喊了过来,会议继续。

  但是接下来的会议,其实就是熟悉技术细节,并不讨论能不能制造出铬钼高合金钢这种愚蠢问题。

  当天下午就是在熟悉技术,晚上的时候,陈明章就拉着林德洪一起喝酒,王多鱼本来是不想喝酒的,但逃不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王多鱼却没有感觉头疼什么的,但终究还是没有之前那么神清气爽,毕竟宿醉过后对身体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影响的,即便他现在年轻身体好,但终究会有影响。

  车间内,老张老李等技术工人开始进行各项操作,已经开始制造高合金铬钼钢了,毕竟这个制造过程需要精确的控制和复杂的热处理工艺,所以王多鱼就在旁边盯着。

  他只能进行口头上的技术指导,查验技术参数之类的,可没有办法帮忙操控。

  因为这种合金钢是需要通过固溶处理和退火来优化其性能,固溶处理通常在1050-1150摄氏度进行,然后快速冷却,退火则是需要在800-850摄氏度进行,然后缓慢冷却。

  王多鱼站在锻造设备不远处,看着工人熟练地将加热后的金属材料进行锻造,形成所需要的形状和结构。

  高合金铬钼钢枪管的整体制造流程一共分别是两种工艺,一种是热轧,也就是积压无缝钢管,另一种则是冷轧。

  拿热轧举例,流程就是先加热圆管坯,然后穿孔,在进行辊斜轧、连轧或挤压,再然后就是托管、定径、冷却和矫直,最后就是水压试验,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那就可以进行标记入库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设备有液压对辊破碎机、抛丸机、淬火设备、锻造设备等,以及包括车床、铣床等在内的机械加工设备,虽然冰城钢铁厂并不是专业的枪管加工单位,但这些设备都是有的。

  六三式自动步枪枪管的生产单位是山城建设厂,这个单位的来历也不简单,解放前就是汉阳兵工厂,建国之后改名为山城建设厂,位于山城西南角。

  可惜的是,六三式自动步枪的生产工艺被简化了,并且六三式这款枪械在定型之前那可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会儿真的是内忧外患,水深火热,所以六三式自动步枪的诞生,本来就有先天不足。

  除此之外,枪管内膛轴线矫直对人的技能要求十分苛刻,这也是致使六三式自动步枪被迫主动申请停产的原因之一。

  第一根高合金铬钼钢枪管已经被制造了出来,但枪管被造了出来,并不代表就完成了,内膛轴线矫直工作可是一个巨大的难关,而冰城钢铁厂能否有工人完成这项工作呢?

  陈明章已经召集了钢铁厂所有五级以上工人开过会了,让他们放心大胆地进行矫直,完成枪管的所有制造工作。

  到了现在,陈明章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地只是帮助林德洪这位老战友,他更是希望冰城钢铁厂能够拿下这款突击步枪枪管的生产订单,因为这意味着功劳。

  从去年的全国高考到今年七月份的高考,再到现如今波诡云谲的外部环境,以及六三式自动步枪的退役,然后又联系到部队减员的信号等等,上面所释放的信号虽然还十分含糊不清,但陈明章已经能够察觉到一股不太好的预感,即将袭来。

  或许他不知道这是一个伟大时代即将到来的黑夜,但他的感觉并没有出错,如果再不作出改变,或许真的有可能要被时代所抛弃。

  何况,王多鱼研发的这款突击步枪很有可能会被上面所接受,此外就是王多鱼提及的碳纤维枪管,这东西绝对是宝贝。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上次两人喝酒的时候,林德洪跟他聊起过,上面很大概率会进行特种部队的组建工作,因为需要对部队进行减员,但是部队的战斗力不可能下降。

  巅峰时期部队士兵是超过六百万的,即便现在没有那么多,但也依然需要进行精简,可如果还是以前的五六全家桶等枪械,并且也只是普通士兵,那减员之后,战斗力绝对会下降啊,这肯定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局面。

  那么特种部队的组建工作就成为了众望所归,只不过特种部队只是在国外杂志有报道过,而且只是三言两语带过,并没有详细展开来说。

  但不管如何,我们想要组建这样的特种部队,首先就必须要解决火力上面的缺陷,尤其是狙击步枪的有效射程和精准度问题。

  而王多鱼提及过的碳纤维枪管则是能够完美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陈明章的想法很简单,全力助林德洪试制出改进型突击步枪,并且交好王多鱼,希望他们冰城钢铁厂能够拿下碳纤维枪管的研发项目以及后续的生产任务。

  王多鱼可不知道站在旁边的陈明章书记已经想了那么多,此刻的他只是盯着枪管,只要有合格的枪管出现,那么就可以进行最后的测试了。

  他也拿着一根枪管,拿着工具慢慢地推进,他想要自己亲自上手造一根能够让子弹以螺旋轨道前进的枪管,所以他在弄这个内膛轴线时格外小心。

  作为一名理科生,他的动手能力并不弱,林德洪和陈明章两人都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反正这个步骤又不怎么危险。

  时间流逝,两根枪管已经报废了,得丢回去重新锻造一遍才能够重新用,反正这里是钢铁厂,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一旁的车间主任孔令贤看到这一幕便忍不住道:“王同志,你不会矫直就不要勉强,这些枪管可是好不容易才制造出来的,你这样浪费掉也太可惜了,我们厂可经不起你这样折腾.”

第48章 ,就不怕有什么危险吗

  众所周不知,在枪托、枪匣、枪管、活塞、枪机、击针、扳机、复进簧、导气孔、保险阻铁、弹夹卡伊、枪口退制器等多种枪械结构当中,为什么是难度最大的是非‘枪管’莫属呢?

  因为作为枪械的一大重要组成零件,枪管直通膛室,在战场上,当子弹被击发后,因火药爆炸或企业所产生的膨胀气体,会推动弹头穿过枪管,成为高速投射物最终实现对敌打击目标。

  如果士兵扣动扳机后,高动能的子弹无法顺利滑出枪管,就会造成‘膛炸’,潜藏足以致命的风险。

  所以枪管的材质至关重要,然而材料问题解决之后,还需要面对枪管精细且严苛的制作工艺考验,不仅仅需要考虑撞针和联动契合点等大量细节,还得在料子本身就很薄的枪管内壁车出细密的膛线。

  而膛线可以说是枪管的灵魂,也正是因为它才赋予了弹头旋转力,使子弹出膛之后,仍能保持既定方向命中目标!

  膛线如此重要,可是王多鱼这个业余选手却非要亲自矫直膛线,明明是他自己说的,矫直枪管内的膛线对人的技能要求十分苛刻,他怎么就没有自知之明,非要亲自动手呢?

  在膛线废掉之后,枪管也彻底废掉了,只能够回炉重造,所以孔令贤才会如此生气,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陈明章这位书记居然明着袒护王多鱼。

  “孔主任,你咋回事呢?没看到人家小王同志在做研究工作吗?这技术不是靠自己动手能够研究明白吗?你自己不懂就不要在这里乱说话,行了,没什么事情就去忙你的吧,别在这里瞎指挥了”

  孔令贤顿时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地看着陈书记,但后者却不耐烦地瞪眼,他也只能够灰溜溜地离开了。

  整个过程中,王多鱼只是欲言又止,然后收回诧异的目光,准备继续干活,只不过这会儿已经有膛线彻底矫直完成了,经过检测之后,终于可以进行组装测试了。

  王多鱼闻言,瞬间就坐不住了,矫直膛线的工作可太枯燥了,哪有测试枪械好玩呀?何况测试枪械也是练习枪法呀,这样的机会他可不会错过。

  至于说测试这样的新枪械会不会导致炸膛等诸多危险,危险肯定会有,但王多鱼可是全程看着这些枪械零部件的制造和质量测试工作的,都是完全合格的产品,怎么可能还担心危险的问题呢?

  “老林,你就这么让他测试枪械?就不怕有什么危险吗?”

  空旷的靶场内,当王多鱼忙着穿戴护具,满脸兴奋地准备测试枪械时,陈明章却是皱眉地用肩膀碰了一下林德洪,朝前者所在方向努努嘴,连称呼都换了。

  小林子是不正经称呼,当陈明章称呼他为老林时,林德洪就该注意了,可当听到是关于王多鱼测试枪械时可能会遇到危险,林德洪却是摇头道:

  “你猜他为什么跟我有缘?如果不是因为他主动跟我们说他设计了一款枪械,想要让我们帮他介绍一个枪械研究所,否则的话,你现在也看不到我们.”

  “呃,这是为什么?”陈明章错愕不已,林德洪则是把王多鱼之前跟他提及过关于他为何喜欢枪械的事情简单重复了一遍,然后接着说道:

  “他一个年轻人正是对枪械这些很感兴趣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他对枪械感兴趣,只怕我们现在也看不到这么款改进得如此棒的突击步枪了,甚至还有其他.”

  就在两人小声开口说话时,远处出现了几人,孔令贤在最前面,带着两人朝陈明章和林德洪两人快步走来,还没等靠近,陈明章就已经大笑着伸手迎了过去,热情的样子让林德洪十分惊讶。

  很快,等陈明章跟来人客套寒暄过后,便也把两人带过来,介绍给林德洪认识。

  “哦,陈书记,我听孔主任说你们这是在测试一款枪械的枪管,对吧?我能旁观一下么?”

  “劳教授,瞧您这话说的的,您当然可以旁观啊,您能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就已经求之不得了,怎么敢不让您旁观啊?甚至我们还想请教您关于枪管材料的制造工艺如何改进呢”

  陈明章笑呵呵地开口说道,表情多少有些谄媚,因为眼前的劳远昌可不是一般人,其是哈工大机械工程与材料学方面的专家,他可是五九式坦克、运十喷气式客机等项目的部分材料项目负责人,并且也参与过六三式自动步枪部分材料的研究工作。

  要知道过去十多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劳远昌作为哈工大教授根本没有受此影响,除了哈工大本身之外,他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教授,跟于敏一样,没有出过国。

  “哦,我刚才就听孔主任说了一下,但不是很清楚细节,既然这样,那陈书记你能说说你们这个枪管材料的具体技术参数么?”

  劳远昌顿时推了推自己鼻梁上的眼镜,六百多度的近视眼让他不得不每天都戴着这个厚重的眼镜,厚厚的镜片和镜框加一起,把他的鼻梁压出了深深的凹痕。

  孔令贤闻言,目光看向陈明章,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但这个时候,王多鱼已经开枪射击了,枪声响起,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王多鱼十分兴奋,连续更换弹夹,直接将六个弹夹全部清空了,但却什么没有感觉到有多少后坐力,身体依然不觉得疲惫。

  除此之外,他在清空六个弹夹之后,让旁边的警卫员帮忙将子弹压实弹夹的同时,他自己也已经拆卸开了枪管,并且开始进行检查膛线、击针、复进簧等,发现几乎跟新的一样,这说明这些材料都非常硬核。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他设计改进的这款枪械确实很吊,原定射击的是12000发子弹的寿命,但如果保护好的话,说不定两万发子弹的寿命都是没有问题的。

  “小王,怎么样?现在枪管还会发烫么?膛线这些零部件没有多大磨损吧?”林德洪的声音飘了过来,紧随而来的则是劳远昌的询问:

  “小同志你好,这个枪管是你设计的么?使用的是什么材料呀?”

第49章 ,数学模型 庞大计算量 改专业?

  冰城钢铁厂靶场内,当王多鱼将枪管材料的参数简单说明了一下之后,劳远昌顿时眼冒金光,激动不已地问道:

  “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你之前就已经研制过这种材料么?你是哪个单位的技术员啊?我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你?”

  “劳教授,是这样的,小王刚参加了今年的高考,他填报的是你们哈工大的志愿,之前则是一位作家.”

  林德洪主动替王多鱼介绍了一下后者的身份,劳远昌闻言,眼睛里的光更加闪耀了,啧啧称叹地说道:

  “还真是难以置信啊,你真的就仅凭理论就能够确定铬钼高合金钢各元素比例?我想问问你究竟是怎么得到这样的数据呢?”

  王多鱼微微一笑,他对这样的问题,早有准备,“是这样的,劳教授,我是通过计算得出来的具体数据,我们那边有一家轧钢厂,我有亲戚在那边上班,我跟着去过几次”

  “不过轧钢厂并没有这里的这些大型设备,所以我也没办法完成铬钼高合金钢的炼制,否则的话,我早就造出来我想要的猎枪了”

  实验数据还能够计算出来?劳远昌瞪大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疑惑地问道:“小同志,虽然我不是数学系的老师,但我数学能力也不差,我怎么还不知道实验数据是能够计算出来的呢?”

  “劳教授,不知道您是否听说过国外的一种理论叫数学建模呢?虽然我没有计算机,但是通过数学建模完全可以根据实验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出来,模拟出各种情况可能会出现的实验数据,而我就是通过这些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最终得到较为准确的参数区间”

  顿了顿,王多鱼继续说道:

  “我们现有的器材,根本无法检测出小数点三位数的数值,所以我并不需要计算出多么复杂的实验数据.”

  嘶!

  劳远昌的瞳孔瞬间放大,眼睛在厚厚的镜片放大下,显得更大了,只见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满脸吃惊地问道:“那这得需要多大的计算量啊,你是花了多少时间计算出结果的啊?”

  他当然知道数学建模,因为这个概念在六十年代的国外就已经出现了,过去这些年,由于他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所以也经常能够接触到外国期刊杂志,其中就有关于数学建模的概念。

  听说国外的工程师和数学家们寻求数学建模的方法来描述和模拟现实中的各种现象,甚至已经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数学建模,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动态系统等数学理论也逐渐被应用在建模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用以模拟甚至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万万没想到,眼前的王多鱼居然也懂得数学建模,甚至他都已经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实验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实验消耗,这绝对是天才啊。

  可惜劳远昌有自知之明,所以他没有继续询问王多鱼关于数学建模方面的问题。

  “这个计算量不大,半天就可以了。”王多鱼人畜无害地说道,他确实是只利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计算结果,但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就算借助计算机也未必能够在两天内完成这部分计算任务,当然真正的数学天才除外。

  很多数学天才,比如于敏这样的人,那是堪比超级计算机,甚至比超级计算机还要牛逼。

  此前王多鱼编写的数学论文,部分过程直接写证明从略,而那些数学编辑却直接退稿,就说明他们没有计算出来,或者说他们不懂得这部分证明过程,亦或者是他们根本没有计算就直接退稿处理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那部分证明从略是计算量过大,但对于王多鱼来说,则是不想论文篇幅过大,不想骗稿费。

  本来他写的这些论文,在他看来就有水论文的嫌疑,如果还将一些没必要写进论文的计算过程、证明过程也写进去,那就‘水’的太过分了。

  “好好好,很不错,你很厉害,你之前填报的志愿是我们哈工大对吧?什么专业?计算数学?”劳远昌的笑容在听到计算数学专业时,瞬间凝固了,然后皱眉疑惑道:

  “你的数学能力已经非常不错了,为什么还要继续读这个专业?不如这样,等你高考分数下来之后,你来哈工大找我拿一份调专业申请表,到时候我帮你转专业,你来读机械工程怎么样?或者材料学也可以.”

首节上一节18/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