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19节

  王多鱼绝对是一个天才,特别是对方那强大的数学能力,在材料研究当中,绝对是非常合适的,所以劳远昌想让对方当自己的学生。

  “额,劳教授,高考分数还没那么快下来呢,我也不确定能否考上大学,而且我比较喜欢数学,不想读机械工程或材料学专业。”

  对于劳远昌的热情,王多鱼只能遗憾地拒绝了,在如今这个时代,他不可能在数学以外的其他专业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不是说他已经懂得很多高能物理、机械自动化、材料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或技术,而是他上辈子本科读的就是自动化专业,后来博士才读数学专业的,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发现自己的数学能力不够了。

  在很多实验当中,没有足够的数学能力,就只能够干瞪眼,而找其他人帮忙,那也需要等啊,所以他喜欢亲自动手。

  举个简单的例子,本科阶段的高等数学就已经学过了微积分,但是很多人依然没办法利用微积分来描述电场、磁场与电荷密度、电流密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如果让他们来推导和计算相对论洛伦兹变换那就更困难了。

  而数学这个东西,王多鱼觉得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即便他上辈子还当上了北大数学教授,但数学实在太浩瀚了,他只不过是学习了一部分,利用一部分解决实际层面的问题罢了。

  这辈子,他需要从最基础入手,然后深入探索纯理论数学,再通过纯理论数学来覆盖、解决现实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第50章 ,测试完毕 丰厚奖励

  林德洪、陈明章、孔令贤等人全都屏住呼吸,表情却是十分精彩,他们听不太懂王多鱼和劳远昌两人的对话,但是后者让王多鱼更改专业,希望对方能够跟着他学习材料学或者是机械工程,结果王多鱼居然拒绝了!!!

  如果王多鱼是自己的孩子,孔令贤绝对会揍死这孩子,人家劳教授多好一个专家啊,都已经主动伸出橄榄枝了,可前者却一点眼力劲都没有,没有丝毫犹豫,径直拒绝了。

  简直就是不知好歹、不识抬举!

  劳远昌闻言,错愕半晌,失笑摇头,然后就没有再劝说了,有些事情有些人,强求不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接下来,王多鱼跟林德洪汇报了一下他手上的这支枪械在试射过后的情况,后者越听越欢喜,等听完之后,整个人已经欢喜至极。

  “好好好,多鱼你做得很好,很不错,虽然你不是我们部队的,但我也会记你首功,你放心吧,你需要的猎枪,我肯定会帮你拿到,而且你也没有持枪证,到时候顺便帮你一并申请了,只不过我还是想再次问你一句,你真的不愿意加入我们部队?”

  王多鱼闻言,再次摇头,林德洪不由遗憾,但还是忍不住再次询问,“如果下次我找你帮忙研发其他枪械的话,或者是关于枪械材料方面的研发任务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你会不会答应?”

  “当然,如果我有空的话,肯定不会拒绝。”王多鱼笑着答应了下来,林德洪这才露出了笑容。

  商定好之后,林德洪也不由高兴地拿起一旁刚组装好的枪械,开始进行测试,便是陈明章也忍不住手痒,甚至还主动跟前者比试一番。

  这款由王多鱼设计研发的改进型突击步枪,各方面性能都十分优异,林德洪见老战友挑衅自己,不由笑着道:

  “老陈,你都多久没碰枪了?可别怪我欺负你,呵呵,我让你五环如何?”

  “放狗屁,劳资需要你让吗?别以为你小子待在部队就天天练习枪法,就算你的枪法没落下,呵呵我就会怕你?尽管放马过来.”

  既然这样,那比试开始,王多鱼笑呵呵地站在一起,默默地拿起枪,继续射击靶子,其实就是趁机练习枪法。

  他的射击天赋也就勉强比普通人强一点,必然需要一定量的训练才行,即便他的脑子很好用,但脑子会了,不代表身体能够协调一致啊。

  即便他一米八五的身高,身强体壮,可也不代表他的身体天赋很强,所以经过大量训练之后,或许能够做到真正的神枪手吧。

  旁边的劳远昌也忍不住拿起一把枪械试射了起来,等他结束一个弹夹的射击之后,又将枪管等检查了一遍,整个人脸上的惊讶怎么也都遮掩不住。

  劳远昌并不是专业的枪械专家,但他是五九式坦克等科研项目的专家,又参与过六三式自动步枪的研究工作,对五六全家桶、六三式等枪械都有一定的了解,却是第一次见到性能如此优秀的枪械。

  并且看情况,还真的是王多鱼自主设计研发的一款枪械,真是令人惊叹。

  过完手瘾之后,林德洪他们虽然还很想继续射击,因为这款枪械的后坐力是真的很小,比五六式、六三式等的后坐力要弱很多,但是他们却不得不停下来。

  12000发子弹的测试工作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来完成这部分枯燥乏味的工作才行。

  “每试射完一百发子弹之后,拆卸下来检查枪管、机匣、击针、复进簧等零部件的情况,特别是膛线等,极为重要,必须要确保这方面的工作才行.”

  王多鱼跟参与测试的枪械测试员交代情况,然后就跟林德洪他们去吃饭了,当天晚上,包括劳远昌在内的几人,坐在食堂包房内聚餐,喝了一些酒。

  转眼过去两天时间,六二六工厂,第一批试制出来的枪械已经完成了测试工作,而王多鱼也拿到了他一直心心念念的猎枪和持枪证。

  至于他还想要的那把手枪,则是被林德洪拒绝了,因为相比较手枪而言,那款突击步枪更重要,林德洪需要抓紧时间跟上面汇报,将这个功劳彻底拿到手。

  葛建设目光复杂地看着王多鱼,后者设计研发的那款枪械,居然真的那么厉害,他的脸都被打肿了,想想之前他居然阻止对方,疯狂挑刺,当时真是太天真了。

  王多鱼美滋滋地摸着手里的这把突击步枪,他没想到林德洪居然真的把这么一款重要的枪械交给自己,虽然这本来就是他设计研发出来的,但这终究是国家财产啊,更何况还有持枪证呢,太兴奋了。

  林德洪给了他十个弹夹,并且还交代了,等他打完这些子弹之后,到时候可以再找他拿子弹。

  “多鱼,我就不送你回去了,我让小方送你回去,路上注意安全!”六二六工厂门口,林德洪如是交代道,至于小方则是他的警卫员,也是司机。

  “嗯,好的,谢谢领导,我知道的。”

  谢过对方之后,王多鱼坐上吉普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原本这一次出来以为只是待几天,结果没想到直接待了十来天,不仅白嫖了那么多天的好酒好菜,还拿了两套部队训练服,以及一把改进型突击步枪、十个弹夹、一本持枪证,以及三十多张全国粮票、副食品票等,钱倒是没有给,但这些比钱还重要。

  何况,之前林德洪跟范荣庆来他家时就给了不少钱粮肉的奖励,并且林德洪也说了,等他忙完之后,定会再帮他申请奖励。

  总之林德洪或许会赚很多,但王多鱼肯定不会亏,就算他真的亏损了,他也做不了什么,最多下次不找林德洪合作了而已。

  五个小时之后,王多鱼回到了大红沟村,还没下车呢,薛雨晴这些孩子就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但王多鱼却从众多话语中听到了一条让他惊讶的信息:有人来找过他!

  PS:五十章了,求月票

第51章 ,同病相怜 主战坦克装甲防护系统

  冰城,哈工大校园内,计算数学办公室,陶方起坐在一旁,拿起搪瓷杯喝了一口水,但还是不得劲儿。

  “我说老陶你能安静一会儿么?不就是一个学生嘛,你至于这么坐立不安么?没人抢你的学生,要不了多久他肯定会给你打电话的.”

  刘桃顺瞪眼看着对方,郁闷不已地说道,陶方起是他的朋友,前些天十分郁闷地跑来他这边暂住一段时间,起因是陶方起看中了一个数学天才,写信邀请了两次但都被拒绝了。

  可是陶方起不忍心这样的数学天才就此泯然众人,所以他直奔大红沟村,结果吃了个闭门羹,可还是没有离开,就暂住在刘桃顺这边,静等那个数学天才的回复。

  “你不懂,那天我去了他们村子,他亲朋说了他刚参加完高考,既然已经参加了高考,那么他肯定会读大学,所以我得劝说他才行”

  看了看刘桃顺,陶方起欲言又止,但私心作祟,他还是没有告知对方,那天他在双河县一中,跟谢振彪的对话。

  后者已经说过了,当时王多鱼填写的第一志愿是哈工大计算数学专业,也就是刘桃顺现在这个专业,然而谢振彪替王多鱼填写了北大计算数学专业作为第二志愿。

  换句话说,陶方起这一次就是来跟刘桃顺抢学生的,虽然有些不道德,但北大那边明显更适合王多鱼,因为那边有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王元等数学家,而哈工大有什么?

  可以说哈工大是全方面都被北大超越,王多鱼应该无法拒绝成为一名北大学生吧?只要他来了北大,那么陶方起就有机会让他进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成为实习研究员。

  在陶方起看来,此前的王多鱼之所以拒绝成为实习研究员,大概率是他不知道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含金量,认为实习研究员的职级很低,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要知道陈景润在一九五七年从厦大调入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任职于华罗庚组织的以哥德巴赫猜想为中心的数论讨论班,职级也只是实习研究员而已,到了一九六二年才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六五年的时候,陈景润在《科学通报》发表‘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简称‘1+2’,但由于整篇论文长达两百多页,并没有发表详细证明,因此没有得到国际数学界的承认。

  直到一九七二年,他简化了1加2的证明过程,这才证明了‘1+2’,并且《中国科学数学》发表了他的证明全文,这个消息震撼了国内外数学界,然后到了一九七七年,也就是去年,陈景润这才由助理研究员直升为研究员。

  所以,陈景润那么牛逼的数学家,也都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才从实习研究员晋升为研究员,那么一个实习研究员的含金量有多高,可想而知了。

  只不过这时代的消息十分闭塞,陶方起认为待在山沟沟的王多鱼不知道这些事情,所以拒绝他的邀请便显得十分正常。

  “行吧,行吧,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我劝你还是淡定一些,有些事情强求不来”

  刘桃顺刚说完,门口就出现了劳远昌的身影,只听后者哈哈大笑地走了进来,“老刘,你们聊什么事情呢?强求什么呀?”

  “哟,大忙人终于舍得回来了?出去一圈又有什么收获啊?你这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家伙,说吧,今天来我这里想要干嘛?我可告诉你,趁着老陶在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就赶紧找他帮你解决,他才是数学方面真正的专家.”

  看到劳远昌走进来,刘桃顺当即便乐呵呵地笑着客套了一句,然而陶方起一听,连连谦虚地罢手推辞。

  三人都不是陌生人,早些年便已经认识了,些许玩笑话自然不是什么问题,闲话过后,刘桃顺就跟劳远昌聊起了陶方起此次前来哈工大的原因,顿时引起了劳远昌的共鸣:

  “老陶,我们可以说是同病相怜了,这一次我回来之前去了一趟冰城钢铁厂,也遇到了一个天赋极佳的年轻人,我也是想让他来哈工大当我的学生,但被他当场拒绝了”

  “哈哈,想不到你们都是可怜人,劳大忙人你也有今天啊?我早就说过了,跟着你干什么机械工程肯定没什么前途的,就你还想忽悠人家小年轻,咋样,丢脸了吧?”

  刘桃顺顿时大喜,陶方起满脸无奈,劳远昌则是翻了个白眼,然后拿出一份资料放在桌上,强行转移话题道:

  “喏,这是现在遇到的问题,有很多实验数据没办法计算出来,还有就是这一次我们在进行装甲防护测试时,考虑增加带滤毒罐和增压风扇的集体三防系统以及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时,无法通过测试,需要你们这边帮忙.”

  顿了顿,劳远昌突然叹了一口气道:

  “对了,老刘,老陶,你们都是数学方面的专家,对数学建模有多少了解?就我们这个新型坦克的防护系统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陶方起和刘桃顺两人顿时摇摇头,新型坦克项目看似很简单,实际上这里面涉及到的学科太复杂了,仅仅只是劳远昌刚才提及的防护系统里面的探测警报器,这玩意儿就不是一般东西。

  探测警报器能够探测到伽玛射线、化学毒剂等,一旦探测到便能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关闭坦克上的所有门窗,增压风扇开始工作,使车内形成超压,阻止污染空气进入车内。

  靠数学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数学虽然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但它又不是万能的,更何况,陶方起和刘桃顺两人对数学建模也只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家国外可不会主动分享这些知识。

  “你们也不懂么?那个年轻人怎么那么懂?他是从哪里学来的?还是说真的有这样的顶级天才?”

  “劳大忙人你在嘀咕什么呢?”

第52章 ,五篇数学论文 十二级研究员

  “老陶,找你的,应该是你心心念念的那个学生。”

  办公室内,刘桃顺将电话递给了陶方起,后者此时非常激动地接过电话,确认电话那头是王多鱼之后,当即便说道:

  “好好好,王同志,我现在就去你们村,你等我,今天下午肯定能到,什么?你不要这么冲动,电话里说不清楚,你等我!”

  听到电话那头王多鱼委婉拒绝的话,陶方起皱眉了一下,然后强硬地表示他会前往大红沟村跟对方面对面地交谈,这才匆匆挂断电话。

  “老刘,大忙人,我就不跟你们闲聊了,我得马上去青山乡那边见一见这个数学天才了”

  “等下,老陶你说的数学天才,是不是叫王多鱼?他是不是刚参加了这个月的高考?”劳远昌却是拦住了对方,因为他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昨天他在冰城钢铁厂见到的那位小年轻就是来自青山乡大红沟村村民。

  同名同姓的人有很多,但同名同姓且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那就真的不多了,更别说还是数学天才,那那么真相只有一个,他跟陶方起遇到的是同一个人。

  “难道?”

  陶方起皱眉,旋即恍然大悟,世界上的数学天才可不多,同名同姓同一个地方的更不可能,“那大忙人你要跟我一起去么?”

  “如果是别人,那我还真不想去凑热闹,但是这个小王同志,我还真的想去看看,走走,你稍微等我一下,我收拾一下东西,马上就来咦,老刘你要一起么?”

  刘桃顺翻了个白眼,他才不去凑这个热闹了,这会儿是八月初,白天外面热得很,还不如待在办公室吹风扇来得凉快呢。

  于是,陶方起跟劳远昌两人一起坐车前往青山乡大红沟村,到地方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的时间了。

  王多鱼是上午差不多十点到大队那边打了个电话,花了他一块钱,其实孔华宜这个大队长是不想收他这笔钱的,因为孔华宜想要讨好他,毕竟他可是青山乡唯一的作家,嗯,孙守义这位邮差只是伪作家,并不是真正的作家。

  反正大队上谁不知道王多鱼经常收到杂志社寄过来的稿费汇款单呀?高考结束那天,杜建平、李东武和梁康民他们三人碰巧撞见了王多鱼在银行取稿费存存折里,然后就闹出了他半个月拿到三百二十元稿费的风波。

  孔华宜知道王多鱼不缺钱,但越是这样,他就越是想要讨好对方,左右不过是一块钱的话费而已,对方也不是每天都来打电话,没什么好收的。

  结果王多鱼还是给了钱,孔华宜根本拒绝不了,又或者说他想要给这个人情,人大作家还不乐意要呢。

  “九哥,九哥,快出来,有客人来了”

  山脚下,王多鱼坐在自己家中,正在写论文呢,然后就听到了门外传来大呼小叫的喧闹声,然后很快就看到了他妹妹王美丽的身影,以及被薛雨晴他们这些小屁孩簇拥着走进院子的陶方起和劳远昌两人。

  看到劳远昌的时候,王多鱼挺意外的,他起身迎接两位贵客进门,端茶倒水的工作则是被他妹妹给承包了,他只好跟陶方起两人寒暄客套。

  闲话两句过后,劳远昌这才呵呵地说道:

  “上午来的时候,我就猜到了我跟陶教授遇到的是同一个人,没想到还真是啊,小王同志,我是没想到你居然还给《中国科学数学》投稿了,而且还写了五篇论文.”

  从五月三十一号《Ek/EI/C/排队系统参数矩估计的性质》过稿开始,到现在的八月份,王多鱼陆陆续续过稿了五篇,其中一篇就是被其他期刊退稿《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计算机近似解法》。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计算机近似解法》这篇论文其实跟之前他在京城写的《计算周期解的数值方法》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只不过前者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给出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再根据数值解的信息去构造近似公式,然后再利用数值解去检验校正的方法。

  听着很复杂,实际上很不简单,但是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大范围内较准确的近似解,并在重要的数学模型上作实验,即可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换句话说,之前王多鱼跟劳远昌说过利用数学模型来锁定铬钼高合金钢技术参数的办法,并不只是忽悠对方的,而是真的有数学理论依据。

  只不过王多鱼并没有计算机,且现如今的计算机也确实拉胯。

  “劳教授,五篇论文真不多,因为稿费并没有多少啊.”王多鱼呵呵笑着谦虚了一句,拿稿费来‘玷污’数学论文的价值,纯粹就是闲的。

  陶方起却是趁机说道:“王同志,如果你来我们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那么我可以现在做主给你定十二级研究员,每月六十二元的工资,怎么样?”

首节上一节19/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