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22节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去年恢复全国高考的消息公布再到进行高考,前后也就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很多人都没有复习过,所以不少人考完之后马上准备七八年的高考。

  换句话说,去年考上大学的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都很差。

  而沈建南和刑永福两人其实本来也只是纠结要不要来青山乡,毕竟他们只是知道王多鱼高考考了496分,除了语文和政治各扣了两分之外,数学、物理和化学这三科都是满分。

  但刑永福恰好碰到了刚从东北回到京城的陶方起,闲聊中都聊起了王多鱼,然后两人一拍即合,直奔青山乡而来。

  一个数学天才却要跑去哈工大上学,完全没必要浪费自己的天赋和时间啊,甚至在陶方起看来,王多鱼完全可以直接入职中科院了。

  相比较哈工大,北大的资源更丰厚,对王多鱼来说也是最好的补充。

  何况王多鱼的数学天赋已经在《中国科学数学》上面得到了印证,并且其编写的论文,大部分都是计算机或者是数学建模有关系,而这些都是外国前沿学科专业,对计算机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在五五年成立的北大计算数学系,是全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数学学科,比哈工大计算数学系早了三年。

  五年前,北大就跟京城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并且现在北大计算数学系手上还有运算速度更高等级的计算机研发项目,沈建南和刑永福两人甚至可以直接推荐王多鱼进入这些项目。

  而哈工大能够做到么?

  做不到!

  一九七零年初的时候,哈工大跟哈军工南迁山城,七三年的时候才北返,但即便如此,哈工大手头上的科研项目也是非常少的,航天专业、导弹专业等尖端学科都被拆卸殆尽,哈工大就真的是‘徒有其名’罢了。

  就这,还想跟北大比?

  王多鱼安安静静地坐在沈建南三人对面,面带淡淡的微笑,也不反驳,直到对方说完之后,他才开口道:

  “都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北大已经那么厉害了,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相反哈工大更需要像我这样的普通学生添砖加瓦,而且我本身就是本地人,我家人也不希望我离家太远.”

  家人?

  陶方起顿时皱眉了,王多鱼是有很多亲戚,但他父母都已经过世了,他也跟他前妻离婚了,应该不算说他还有家人,只能说是亲戚了吧?

  不过这肯定不能直接跟王多鱼说,否则的话对方肯定要生气了。

  咋办?

  王多鱼这人怎么如此倔强?他都第二次登门了,难不成真的要三顾茅庐?

  给大佬递茶!

  此时的孔华宜,态度恭敬又小心翼翼地给沈建南、陶方起、刑永福等人续水,而王多鱼的杯子上本来还有水,但孔华宜也一样又加了一点。

  孔华宜万万没想到北大老师会亲自过来青山乡抢学生,这可是北大啊,然而王多鱼居然拒绝了。

  相比较高高在上的中科院,北大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更高,所以陶方起这位数学研究所的教授、研究员就很一般了。

  此外,孔华宜也是没有想到王多鱼今年的高考分数居然是496,而且比很多其他人要早三天知道这个分数,真是太厉害了。

  老王家牛逼大发了,祖坟应该不是冒青烟了,而是着了!

  就在沈建南等人拿王多鱼无可奈何的时候,这个时候门口再次来了两辆汽车,然后传来了林德洪那响亮的声音:

  “王多鱼同志在这里吗?哈,你小子果然在这里,刚才去了一趟你们村,没见着你人,没想到你真在这里啊,走走走,跟我走”

  沈建南等人闻言,顿时急眼了:“他不能走!”

第59章 ,被嫌弃的北大,数学所兼职实习研究员?

  等王多鱼介绍了一下林德洪的身份之后,沈建南他们几人脸上顿时脸上写了两个字:尴尬!

  刑永福、沈建南他们还以为林德洪是哈工大的呢,来跟他们抢王多鱼,谁让后者第一志愿是哈工大呢?

  不过在尴尬之余,沈建南很快反应过来,看向林德洪问道:“林参谋您好,不知道您来找王同学是有什么事情么?能否先等一等,我们找他有十分紧急的事情,等我们谈完之后,你们再找他,您看可以么?”

  “这肯定不行!”林德洪摇头,拒不退让,态度十分强硬,但还是解释道:

  “王多鱼同志之前帮助我们部队完成了一款枪械的设计研发工作,现在上面已经派来专员视察校验,所以他必须在现场才行。”

  嘶!

  沈建南和刑永福两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王多鱼的目光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震惊,而陶方起闻言也是微微有些吃惊,因为他之前就听劳远昌简单聊过几句关于王多鱼在冰城钢铁厂的表现,所以知道一些情况。

  但陶方起也没有想到,林德洪如此重视王多鱼,毕竟上面派过来的视察专员绝对不仅仅只是领导一人,而是会带着一支枪械专家方面的团队,而王多鱼作为枪械设计者,必然需要到场进行技术相关的解答,换言之,王多鱼设计的这款枪械只怕不是那么简单。

  “林参谋,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跟着一起过去参观一下?您放心,我们是北大老师,这位是中科院技数学研究所的陶方起教授,我们都知道部队保密纪律的,保证不会泄密。”

  刑永福开口询问道,因为他已经知道,今天恐怕没办法说服王多鱼了,因为王多鱼肯定马上要跟林德洪离开,既然这样,还不如顺水推舟,跟着后者一起前往部队。

  如此一来,就算哈工大知道消息,并且也赶过来青山乡,绝对会扑了一个空。

  林德洪闻言,正准备说话,王多鱼却已经抢先开口了:“两位老师,我刚才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不想再重复,哈工大始终都是我的第一目标,就算我不去哈工大上学,我也会去国防科大或者是京城航空学院上学,而不是北大。”

  国防七子才是王多鱼的目标,虽然北大是全国第一高校,但它是综合性大学,而且太出名了,反而让他比较难沉下心来做事。

  沈建南和刑永福两人闻言,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无奈和不解,北大什么时候如此被人嫌弃过?

  陶方起在这个时候开口道,“王同学,我还是希望你再考虑一下我们中科院,你的数学天赋不应该浪费在机械工程等其他学科”

  王多鱼沉默半晌,突然跟对方提了一个要求:“陶教授,说实话,我很感激您对我的认可,并且前后多次邀请我,如果不是我已经有了目标,我真的很愿意入职中科院,要不这样,您跟上面反馈一下,我能不能只是成为你们的兼职实习研究员?我不想困在中科院办公室,因为就算是理论数学的研究工作也不是靠闭门造车就能够完成的”

  “这个.”陶方起顿时为难了,从一九五二年数学所成立以来,就没有过这样的规矩,华罗庚这位所长对数学所的规矩是非常严格的。

  数学所正式成立前夕,早已经被任命为所长的华罗庚在关于即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的一份工作报告中就阐述了数学所的奋斗目标、办所方针、研究方向和人才培养等系统问题提出了意见,其中的研究方向就三个,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

  基于这三个研究方向,数学所一直以来的研究员就不多,今年的数学所从一千五百名考生当中,也仅仅只是录取了二十四名硕士研究生,算上陈景润、杨乐、吴文俊、张广厚等老一辈研究员,数学所总人数也不超过一百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多鱼居然搞特例,想要成为‘兼职’实习研究员?华罗庚这位所长大概率不会同意吧?

  不过陶方起他没有其他选择,如果不答应王多鱼的要求,那么数学所注定要失去王多鱼这个研究员。

  “好,我会跟华所长阐述清楚你的情况和申请,不过你必须要给我一个保证,每年你务必要完一篇论文,或者是参与到我们数学所的科研课题当中,同时你每年必须要来数学所待满一个月”

  听到对方的话,王多鱼缓缓摇头道:

  “陶教授,我建议您还是先跟上面领导申请吧,否则的话,您刚才说的这些都没用,而且我无法给您保证每年写一篇论文,因为有些时候我有空闲我可能会主动写很多篇,但如果我需要忙其他事情时,可能一年,甚至是两年都未必能够写一篇.”

  “哦对了,我家里现在还有两篇论文,我本来是打算过两天投稿给《中国科学数学》的,既然陶教授您来了,那我就交给您吧,到时候如果过稿了,那就让杂志社那边把稿费寄给我。”

  稿费虽然不多,但那是他的劳动成果,肯定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好,没问题,那我们现在先回去拿论文怎么样?”陶方起顿时大喜,他之所以那么固执地让王多鱼进入数学所,除了不想对方浪费掉这样的数学天赋之外,就是希望让对方能够贡献更多的数学科研成果。

  作为数学教授,陶方起今年都已经五十二岁了,早已经过了那个熬夜通宵搞科研的年龄,现在是时候招收学生,让自己桃李满天下。

  但是有天赋的学生可不多,就好像今年总共有1500人报考了中科院数学所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结果数学所就只要了24人。

  陶方起招了其中的三名学生,但这三人,甚至是其他二十一人都没有一人能够比得上王多鱼。

  “领导,那我先回家一趟,没问题吧?”王多鱼冲陶方起点点头,然后对林德洪说道。

  整个过程中,沈建南和刑永福两人都被无视了。

  PS:不够看跟我没关系啊,我还没上架呢,每天保底6K更新,偶尔8K,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作者了吧?这书的数据很一般,可我很用心在写,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谢谢!

  PS:别说我不加更,今天结束之前,月票满500,马上就更!

第60章 ,枪械太完美了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国营庆华工具厂靶场内,一群人正对着二十多把试射枪械议论纷纷,有人赞不绝口,有人鸡蛋里挑骨头,也有人阴沉着脸不说话。

  王多鱼跟林德洪抵达这里之后,就被眼前的情况给弄迷糊了,这是来视察工作的,还是来捣乱的呀?

  葛建设站在郝国良身后,目光复杂地看着满面春风的王多鱼,以前他还敢挑后者的刺,现在他已经没有那样的资格了。

  便是郝国良看到王多鱼的时候,都十分恭敬地寒暄,而不是趾高气昂,更不敢像上次那样‘颐指气使’了。

  客套过后,王多鱼这才跟在林德洪身后,来到了那群人面前,其中一位身穿军装却没有任何身份标识的领导,笑容温和地跟王多鱼握手寒暄,夸赞后者年轻有为。

  同时,这位领导也介绍了其他几位专家给王多鱼认识,那些专家都是来自山城建设厂、国营三三八厂、国营二九六厂、京城精密机械工程研究院、第三机械工业部计量检定所等单位,这么说吧,王多鱼设计研发出来的这款枪械炸出来了好几位国宝级别的专家。

  领导刚介绍完,山城建设厂的一位八级技术工人王建国就毫不客气地对王多鱼开口说道:

  “小同志,虽然我们是本家,我们祖上可能是同一个祖宗,但现在我们不讨论这些,就你研发的这款枪械,其中枪管部分所使用的铬钼高合金钢材料,我看过技术参数了,但你好像没有考虑过生产成本和枪械寿命的问题吧?”

  明明是八级技术工人,但王建国却是在山城建设厂工作了三十二年,早在一九五六年六月,上面通过了《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给工人进行定级的时候,他在当年就已经被定为了八级工人。

  虽然二十二年过去了,王建国还是八级工人,但那是因为他拒绝了转为技术管理人才的提议,而他又因为学历等原因,没办法成为工程师、教授一类的专业人才,所以一直都是八级工人。

  “呵呵,王老同志,您或许没有看齐全,我设计的这款枪械,只要生产工厂不偷工减料,那么付出的成本绝对值得,设计的使用寿命是12000发子弹,但如果士兵爱惜枪械的话,那么两万发以上子弹的寿命完全没有问题”

  王多鱼乐呵呵地笑着说道:

  “您也知道六三式自动步枪被迫退出,不再生产,但我不知道您有没有总结过相关经验,如果有,那么您就应该会知道,花费很少的钱生产一支漏洞百出的枪械,跟花费相对昂贵的成本生产一支寿命达到两万发子弹以上的枪械相比较,似乎后者更划算一些,您认为呢?”

  “另外一点,这款突击步枪的精准度也是非常高的,不管是单发还是连续高速发射,都远远超越六三式自动步枪,并且后坐力同样很小,完全能够减少士兵的负担,而这在战场上那就是非常关键的制胜法宝”

  被王多鱼这么一怼,王建国顿时哑口无言了,因为他找不出前者的漏洞,并且他自己其实也十分认可这款枪械的技术,只不过成本相比较六三式自动步枪来说确实有点贵。

  而习惯了节约的王建国,特别是他还经历了解放前跟自然灾害的三年,更是将节约两个字刻进了骨子里。

  但就在这个时候,国营三三八厂的光学专家叶忠民忽然开口道:

  “王同志,虽然你说的这些都是优点,但是你申请研制的瞄准镜是不是太过奢侈了一点?氚光管也就算了,你还要求多层光学镀膜,要求使用铝合金材质,并且你提出来的石英玻璃镜片,你知道这样的镜片材质成本会有多高么?”

  国营三三八厂以前就设计过六三式自动步枪特等瞄准镜,但这款瞄准镜只生产了几台,然后这款瞄准镜就作为储备技术存储了起来。

  而叶忠民便是这款瞄准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所以他今天来这里就是想跟王多鱼交流一下技术,因为上面没办法给部队拨款太多,所以一款枪械的研发不是全部莽新技术就可以了,还得考虑实际的生产成本。

  王多鱼设计的这款瞄准镜,在各方面来说都是全部使用最好的技术和材质,比如说镜片多层镀膜技术,这种技术分为单层镀膜和多层镀膜。

  多层镀膜可以更好地降低不同波长光纤在镜片上的发射率,提高色彩还原力,并且在不同位置和角度下呈现多种色彩的柔和反光,而单层镀膜在日光下反光呈现单一色彩。

  除此之外,石英玻璃具有极高的抗冲击性能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能有效防止紫外线和折射光线的干扰,提供清晰的视觉效果。

  毫无疑问,根据石英玻璃这种材质制作的镜片,镀上不同特性的增透膜,可以达到最佳的透光率和色彩平衡,这对枪械使用者来说是非常完美的瞄准镜。

  但就是因为太完美了,所以在叶忠民看来,这玩意儿就太贵了,不值当。

  “额,叶主任您好,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一开始林参谋就跟我说过了,这款瞄准镜大概率是不会被通过的,所以我就没想那么多,直接就拿出了这款用于狙击手使用的高倍镜瞄准镜,所使用的材质和技术当然都是最好的”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而且六三式自动步枪特等瞄准镜不也没有生产嘛,五六枪族的瞄准镜也都没有生产,所以我的这款高倍镜瞄准镜大概率也是不会被生产的,我当时就跟林参谋说了,能不能申请二十微克氚给我就制作氚光管就可以了,但我没想到林参谋他答应我的事儿居然没做到.”

  “额,领导,您不会怪我心直口快吧?不好意思啊,我一时嘴快,给您带来麻烦了。”

  林德洪闻言,脸上大写的尴尬,王多鱼这张嘴他早就知道了,之前就在这个靶场,好几次把葛建设怼得哑口无言呢,所以他只能苦笑摇头。

  但叶忠民却再次开口道,“可是王同志你说的这些技术都能够实现吗?比如石英玻璃材质的镜片您有办法解决相关技术问题么?”

第61章 ,拓扑学与空间向量的论文,郁闷的陶方起

  京城,中科院数学所,陶方起满脸欣喜地走进办公室,看到陈景润、杨乐他们都在,不由咧嘴乐道:

  “老陈,老杨,你们猜我手上这些是什么?哈哈,你们肯定不知道吧?我这一次又跑了一趟东北那边,这是那位数学天才给我的论文稿件,我跟你们说.”

  陶方起确实非常高兴和激动,因为王多鱼给到他的这两篇论文都是跟空间向量相关的,一篇是《利用空间关系从序结构与格上拓扑学的角度来描述的数学模型》,另一篇则是《分配格上矩阵的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

  空间向量在拓扑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拓扑兴致和流形特征上,而拓扑学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保持不变的一些性质,使得它在几何学中占据独特的地位。

  尽管王多鱼没有继续深入微分方程方面的研究,但是通过这两篇论文也能够让陶方起知道他在拓扑学等层面的天赋,确实拥有远超普通天才的天赋。

  如果王多鱼只是学得杂,而且论文不够深入的话,那么陶方起也不会那么兴奋,关键是他在没有任何优秀老师的带领下,都能够做到这么好,可想而知,如果他真的来数学所的话,那么他的成就或许会更大一些。

  “恭喜你啊,得偿所愿了吧?那个天才没跟你一起来么?”陈景润呵呵地笑着说道,他现在算得上是春风得意,毕竟他现在已经是数学所的研究员了,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数学所的研究员可不是那么好升的,办公室内的所有研究员,就没有一个水货,全都有真才实学。

首节上一节22/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