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追读,求月票!
第67章 ,华罗庚亲自出题,林德洪:他只花了五个小时就解出来了
京城中关村,中科院数学研究所门口,王多鱼跟着林德洪的脚步走进了这里,刚下车,迎面就看到了准备外出的陶方起教授。
“王多鱼?你怎么来这儿了?你是想通了,对不对?正好我刚准备把你的稿件拿去《中国科学数学》那边复审一遍呢,你来了正好,我老师现在还在办公室,走,我带你去办理入职”
陶方起十分激动和兴奋,他还以为王多鱼想通了呢,毕竟十五号那天他就已经回到了京城,然后马不停蹄地找他老师聊这个‘兼职实习研究员’的事情,不过他老师没同意,让他写信给王多鱼,告知后者数学所这边的要求。
如果王多鱼想要成为‘兼职实习研究员’,那么也非常简单,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一道数学题目就可以了。
华罗庚亲自出题,能简单吗?
要知道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仅仅只是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便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而王多鱼想要成为数学所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兼职’研究员,不管是是实习、助理、还是副职,那都是‘兼职’,而非全职。
所以仅凭王多鱼目前在《中国科学数学》发表的几篇论文,以及陶方起之前的那三道数学题和两篇跟拓扑空间有关的论文,那肯定是不够的呀。
陶方起知道他老师出的题目很难,所以他也下意识认为王多鱼无法完成,毕竟今天也才十九号啊,这才过去几天时间?估计是信件刚寄到王多鱼手里吧。
“陶教授,不好意思,是这样的,我今天亲自过来,是想跟你说一声,华所长的题我已经解开了,喏,这就是我写的文稿,麻烦你交给华所长,接下来几天我都会在京城,过两天我忙完之后会再来登门拜访,顺便请教。”
王多鱼莞尔一笑,拿出了自己在火车上写完的稿件,递给了对方。
实话实说,华罗庚出的题目确实很难,因为涉及到了三维空间的热方程,这其实就是偏微分方程的一种,并且也是当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在从事热流动研究中提及的一种。
众所周知十九世纪是偏微分方程迅速发展的时期,那时候关于数学物理问题的研究也格外繁荣,很多数学家对数学物理层面的问题都作出了极大贡献。
华罗庚直接将他最近这段时间遇到的问题抛了出来,如果是一般天才的话,那么还真有可能跳坑里去了,但王多鱼不一样,他上辈子本来就是数学教授,在读博阶段就已经阅读过很多数学物理方面的论著。
关于三维空间的偏微分方程问题,本来就是王多鱼最喜欢的数学课题之一,因为他在上辈子的时候就很喜欢从事这些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当时的热门课题之一。
所以在火车上的时候,王多鱼就顺手将这道题给解了出来,证明过程也不是非常详细,但他相信华罗庚肯定能够看得懂。
“你已经解出来了?”陶方起脸上大吃一惊,不敢置信地问道,这时候林德洪已经开口笑吟吟地补充了一句:
“没错,我看着他写的,虽然我看不懂,但他自从上了火车之后没多久,花了大概五个小时左右就写完了,之后就一直跟我们聊天”
嘶!
“你是说他只花了五个小时?”
陶方起脸上的惊讶更浓了,脱口而出的问题刚说完,立马又醒悟了过来,紧接着问道:
“林参谋,你是说过去这些天,他都跟你在一起?确定他解这道题的时候就只花了五个小时的时间?不好意思,林参谋,我不是怀疑你,我是想说,如果这是真的话,我将需要重新定义他的数学天赋了,他不能再跟你去设计那些枪械了,他就应该来我们数学所”
深呼吸一口气,陶方起正色地对林德洪和王多鱼两人继续说道:
“林参谋,王同学,你真的应该来我们数学所,今年三月份的时候,全国科学大会已经召开了,现在是全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时代,不管是纯粹数学理论还是应用数学领域,我们数学所都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你的天赋不应该浪费在其他方面,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王同学你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你更应该.”
见对方说个没完,王多鱼不由打断道:“陶教授,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但我今天就只是来送稿件的,要不我们改天坐下来再细聊,行么?”
今天可是十九号,王多鱼才下火车不到四个小时,也就是在招待所换洗了一下衣服,然后就来送稿件了,等下他还要去前门西大街呢。
再说了现在天气老热了,三伏天就在门口站着聊天,说实话,有点不太像样,虽然这儿是树荫底下,但也很热啊。
不等陶方起说话,这个时候数学所门口又出来冯康和陆启铿两人,他们看到了前者跟人站着聊天,不由笑着让陶方起请人去办公室里面坐着说话。
有点尴尬!
陶方起无奈地冲冯康和陆启铿两人笑着应了一下,然后冲王多鱼点点头,“那好,我会在这里等你,等下我也会跟门口保卫科的同志说一声,到时候你们来了可以直接进去招待室”
目送王多鱼和林德洪两人上车离开,陶方起这才转身走进了数学所,迎面又碰到张广厚跟杨乐两人,他们问他要不要一起去吃午饭。
这时候的陶方起哪里还吃得下饭呀?
办公室内,华罗庚还在计算着,不过随着陶方起进来,他不由恍惚了一下,毕竟他已经六十八岁高龄了,就算他不服老,身体也真的很老。
看到眼前的文稿,华罗庚不由惊讶了一下,旋即低头查看了起来,整个证明过程并不详细,但毫无疑问王多鱼解出来了。
数学并没有那么复杂,但华罗庚还是很吃惊地抬头问了一句:“你刚才说他只花了五个小时就解出来了?”
PS:有月票么?
第68章 ,中建材研究院玻璃二所,困难重重的科研道路
京城朝阳管庄东里,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玻璃二所门口,王多鱼跟林德洪一起来这里找人。
门口保卫科看到林德洪拿出来的文件和身份证明,态度立马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连韩兴国,向首长报到!”
“韩兴国?嘿,你不就是当初半岛战场上八团战斗英雄嘛,我记得你,现在在这里工作呀?怎么没继续待在部队里?”
林德洪闻言,思考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跟着便和对方闲聊了起来。
韩兴国没有傻乎乎地让领导和王多鱼在门口站着,而是赶忙把人请到办公室内坐下来聊,只是寒暄了一会儿,打听到了领导的来意之后,韩兴国立马安排人去通知顾真安主任。
“别,还是我们去见他吧,现在可不是以前了,你小子以后可得对知识分子尊重一些,听到没有?”
见韩兴国还是以前大咧咧的做派,林德洪赶忙站起来劝说道,前者闻言,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然后在前面带路。
王多鱼一直没怎么说话,因为他不熟悉对方,虽然林德洪说了对方是战斗英雄,但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人心易变,何况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玻璃二所研究室办公室内,王多鱼见到了他们此行要见的人,一番自报家门和客套过后,王多鱼便开口说明了来意:石英透镜工艺问题!
当年参与过石英透镜工艺生产研发的人,目前已经回来京城的就只有顾真安,他是今年从外面调回来玻璃二所石英玻璃研究所研究室担任副主任职位。
整个石英玻璃研究所的所长、副所长等,他们都不是技术员出身,找他们根本没有用,王多鱼的目标很明确,就找顾真安。
“说实话,两位领导,目前我们能够完成石英玻璃的制造工作,但是石英透镜真的做不了.”
顾真安闻言,当即便摇头苦笑,不等王多鱼说话,石英玻璃研究所所长曾昭顺当即便笑呵呵地接着说道:
“林参谋,还有这位王同志,我很高兴你们信任我们研究所,但是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知道,虽然三月份的时候全国科学大会刚召开,但我们也没办法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啊”
这么难?
王多鱼跟林德洪两人对视一眼,两人在来京城之前,其实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万万没想到,这才刚开始接触顾真安,立马就出了一个问题。
等曾昭顺说完之后,王多鱼惊诧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是这样的,曾所长,顾主任,据我所知,石英透镜的加工工艺流程大致分为设计定型、粗磨、细磨、抛光、光学检测、装配和质量检测这几个步骤”
“首先说设计定型这一块,我们其实已经带过来设计图纸了,是一款用于枪械的高倍镜瞄准镜,相关技术参数也都在这里,顾主任你们可以看一看.”
“在我看来,剩下的步骤应该不成问题,毕竟我知道你们建筑材料研究院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能够生产了,现在更加不是问题才对,所以我不知道你们现在说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顾真安闻言,直接说出了两点:技术员和设备!
他就拿细磨这个阶段来举例,因为细磨主要目的是将石英透镜表面平整度和精度进一步提高,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使用精细的磨床和砂轮,以及优质的磨削液,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但是现在根本没办法获取到优质的磨削液,只能够依赖进口,然而涉及到进口就意味着需要外汇,而外汇的话就需要找外汇司申请。
外汇司可不是真正的财神爷,人家可没有办法变出那么多外汇来,所以是真没辙!
等顾真安说完,曾昭顺紧接着补充道:
“除了细磨之外,还有抛光阶段用到的抛光机和抛光液,以及光学检测的仪器和设备,石英透镜的要求很高,如果是航天等尖端项目,那么我们还有可能帮到你们,但.”
言外之意,那就是枪械研发算个球啊!
王多鱼那叫一个无奈,林德洪生气地直接站了起来,但没用,人家曾昭顺根本不怕。
半小时之后,王多鱼和林德洪两人走出玻璃二所,坐上汽车之后,两人都没开口说话,一直沉默着。
接下来,如何破局?
“看来只能够等领导那边的信儿,如果上面不通过的话,一切都是白搭.”林德洪郁闷不已地说道,这还是他第一次跟王多鱼说这样的丧气话,实在是因为眼前的困难,属实是太让人抓急了。
涉及到外汇司,就从来没有简单的事情。
盖因为现在一切的风向看似还没定下来,实际上已经差不多了,发展经济这个风向已经在上面吹了起来,林德洪身处的位置不算高,但也比王多鱼知道更多的消息。
只是林德洪并不知道王多鱼知道的信息比他还要多得多,但也没用,因为一切都是向钱看齐的话,那么在短时间内来说,王多鱼也没辙,毕竟他也无法凭空拿出外汇来。
不管是改进型突击步枪还是狙击步枪,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科研项目就不可能那么简单地被通过。
在王多鱼看来十分完美的枪械,有些设计可能是累赘,就好像王建国他们说的那样,经济性依然是枪械研发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士兵减员是大势所趋,但这又是一个渐进过程,南方的猴子半岛蠢蠢欲动,可打还是不打依然是一个待定的问题,特种部队的组建也同样在商讨过程当中,一切都是待定。
现如今可以说是风云突变的时候,谁也说不准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比如说韩兴国这会儿就突然出现在汽车旁边,把林德洪给拉到一旁,小声交谈了起来。
韩兴国是研究院玻璃二所的保卫科科长,权力也不算小,在京城待了很多年,也认识了不少人,这不,只听他鬼鬼祟祟地给林德洪支招:他认识华润公司的一位采购科科长,那是他以前的老上司,凭他应该能解决光学检测的仪器和设备问题。
第69章 ,项目稳步推进中,徐权华两口子抵达京城
“简直胡闹!”
林德洪面色涨红,生气地呵斥道:“韩兴国,亏你还是保卫科科长呢,以前也是战斗英雄,你怎么就不知道科研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呢?你要知道现在这些科研项目可不是仅凭一些仪器设备就能够支棱起来的.”
韩兴国被训了个狗血淋头,连连赔不是,内心却是吐槽个不行:你了不起,你清高行了吧?
当年林德洪之所以没能够成为主官,反而是变成了参谋,看似位高权重,实际上没什么话语权,要不然的话,现在也不至于被一个小小的研究所所长当面拒绝了。
顿了顿,林德洪又缓和了一下语气道:
“我刚才语气重了一点,你不要介意,还有,我知道你是好心,但这事不要再提了,不利于团结且仅仅只是一部分仪器设备并不能做什么,这次就算了。”
“这两天我会待在京城,晚上你来这个地方,我们聚一聚.”
等林德洪回到车上的时候,神情已经恢复了过来,就好像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
接下来,林德洪和王多鱼两人又去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拜访了专家,主要目的是关于氚光管的事情,因为氚是放射性元素,这玩意儿想要提炼并不是那么简单。
早在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我国就在罗布泊上空成功进行了第一枚氢弹的空爆试验,而氢弹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氘和氚,另外氢弹的原料还可以是氘化锂-6、铅、铀238、钚和铍。
氚的衰变周期是每经过十二点五年的时间氚就会减少至一半水平,并且这一特性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换句话说,氢弹保持时间越久威力就越小,这就是为什么全球其他国家都会定期销毁本国所有的氢弹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靠谱的氢弹保存技术。
地球上的天然氚估计是两公斤左右,大部分存在于大气、地下水和海水中,但海水本身是没有氚的,因为氚的半衰期关系,每十二点五年就会有一半被转化为氦3,所以海水中几乎不存在氚。
而专家之所以估计海水中的氚含量为二十五亿吨,是人类核聚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但这主要是由于宇宙射线撞击氘而产生。
全世界大规模生产氚主要通过反应堆辐照天然锂,涉及铝-锂靶件制备、堆内照射、提取和纯化过程,另一种储备氚的途径就是在回旋器中轰击铍靶。
山姆从五十年代初开始大规模生产氚,到现在的一九七八年,他们每年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九公斤左右。
我国的氚产量一直是一个谜,王多鱼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因为这是一个‘余’数,就跟我们的原子弹数量成谜是一样的,大概是十‘余’枚,具体余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王多鱼他的目的就是20微克氚,而一克等于一百万微克,所以20微克真的很少很少很少。
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出来,王多鱼和林德洪两人脸上终于是带着笑容满意离开的,这说明他们的目的达成了。
只不过,一想到石英透镜生产工艺这方面的问题还没解决,王多鱼和林德洪两人的笑容又收敛了起来。
临近下午三点,事情大概办完了,王多鱼没有跟林德洪一起行动,而是去了大方胡同三号院,院子里,他走进来的时候,张大妈、鲁大妈和钱大妈她们脸上的表情顿时精彩极了。
“大作家又来改稿了?”
钱大妈脸上的笑容凝固了起来,僵硬的脸上勉强挤出一抹笑容,但这笑容十分难看。
之前她想用盖浇饭来唤醒王多鱼的‘善心’,让他帮她儿子韩崇谦帮忙改稿,或者是帮忙跟《京城文艺》周雁如主编说说好话,帮忙通过一下韩崇谦的那份文稿,可以顺利发表就最好了。
但后来压根儿没成,王多鱼拍屁股就溜之大吉了,根本没有跟她继续玩什么心计。
本以为王多鱼不会再回来了,毕竟神州大地那么大,这时代车马慢,一辈子不见面也很正常,却没想到这才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又再次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