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273节

  毕竟哈工大的基础层面有很多资源,不管是硬条件,比如那些顶尖的数学论文,国内外顶刊杂志、著作等,以及软条件,比如王多鱼他们这些顶尖数学家。

  如果他们真的有什么问题,其实在数学系教学楼,偶尔是能够碰到的。

  遇见的时候,问那么几个问题,很正常吧?

  王多鱼他就经常在数学系教学楼到家里的这段时间里,被学生追着问。

  可他们提的问题,对他们本身来说,或许非常难解,但对于王多鱼来说,却是很简单。

  因此他能飞快地解决掉这些问题,就仅仅只是回家这段时间便能够解决了。

  不提荣光夏他们这六位学生,祝汉廷他们几人都留校任教或者任职。

  数学系的学生,只要努力钻研,其实不存在‘失业’这回事儿。

  何况现在的哈工大对人才的需求是极度渴望的。

  不管是数学系本身需要一些年轻的助教、讲师,亦或者是华信公司等企业也需要数学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

  因此祝汉廷他们肯定没办法离开哈工大体系的。

  既然他们都在冰城,那么王多鱼召唤他们,他们自然不会缺席这一次的狩猎活动。

  “是我邀请你们来的,所以你们别想太多了!”

  王多鱼给了袁吉刚一个白眼,这小子可真是的!

  明明已经结婚了,怎么还是这样死性不改呢?

  袁吉刚在去年就已经谈了对象,当时就已经确定要在下半年结婚,所以在结婚之前需要准备婚房什么的,那个时候才会‘怂恿’王多鱼,再去一趟漠河原始森林那边狩猎,后面才出事的。

  楼建国笑呵呵地转移了话题:

  “多鱼,你说我把我媳妇跟孩子接过来冰城,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挺好的呀,不过你媳妇愿意么?”王多鱼立马点头道。

  那会儿刚进入哈工大没多久,他们就听说了楼建国的儿子因为他媳妇没有看住孩子,然后溺水走了。

  说实话,这件事对楼建国来说,打击挺大的。

  但直到现在,他也依然没有决定,要不要把他媳妇跟孩子接过来冰城这边。

  田茂华在这个时候也跟着开口说道:

  “其实我也很赞同建国这么做,但是他好像有点犹豫不决,不知道你是不是有什么顾虑的呢?”

  祝汉廷、余新耀、荣光夏他们也跟着附和,表示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出来,大家都是同一个寝室的,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楼建国迟疑了片刻,这才点头表示他会认真考虑的。

  王多鱼见状,便知道对方可能真的有什么想法吧。

  还是那句话,莫强求!

  但大家毕竟都是同在一间寝室住过,也认识四年多了,所以王多鱼还是主动开口道:

  “你要是有什么抹不开面子的事情,你可以私底下跟我说,老实说,我们八人或许各有各的性格,但毕竟是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了,毕业了还能够一起出来打猎,偶尔还能够一起吃饭喝酒吹牛.”

  “你要是回了川蜀之国,老实说,我还挺不习惯的.”

  见王多鱼已经把说到这个份上了,楼建国这才终于点头,表示等这次回去之后,他就会跟他媳妇聊这件事,然后把家搬来冰城。

  王多鱼闻言,马上道:

  “这才对嘛,我跟你说,冰城未来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你要是搬来这边,肯定不会后悔.”

  “还有老祝你们也一样,我们一起留在冰城,把它建设得更好.”

  这天晚上,王多鱼的家里,非常热闹。

  隔天一早,他们就出发前往山里狩猎了。

  走的时候,小家伙睡得很香,上午十一点多,起来的时候,没有看到他父亲,顿时哭那叫一个伤心啊。

  刘晓俪她们仨人轮流哄他,都不见有什么效果。

  可把她们仨给愁坏了。

  而进山的王多鱼他们,真的是撒欢了,因为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进山狩猎过了,这一次总算可以尽情地好好玩耍了。

  此次进山狩猎,总共持续了六天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毕竟是老家后山,能够狩猎的地方肯定是不如西伯利亚原始森林的。

  回来的时候,王多鱼他们带回了不少猎物,不过以野猪居多,天鹅等飞禽类也猎杀了好几只。

  王君宏就被她姑姑抱着,看到他父亲回来了,顿时嘴巴一扁,然后哭了起来。

  就在王多鱼忙着哄孩子的时候,哈工大这边,丘成桐他们也已经将论文审核完毕,《哈工大数学期刊》直接刊发了这篇论文。

  现在应该是第十二期了,算上王多鱼这篇一百零七页纸的论文,这一期总共有三篇论文。

  另外两篇分别是格尔德法尔廷斯和马克西姆孔采维奇的。

  后者是开始发力了,不管怎样,他也必须要在一年之内发表三篇高质量论文,否则的话,真的无法成为王多鱼的学生。

  马克西姆阅读过王多鱼的所有论文,包括这一期关于限制性伯恩赛德猜想的论文,他也看过了。

  所有论文,他都看懂了,当然,如果不是因为他之前参加过王多鱼的课程,否则的话,他也是还没弄懂ABC猜想证明论文的。

  ABC猜想证明论文的难度系数,确实太高了。

  他知道王多鱼能力很强,同样是年轻人,他几乎没有崇拜的人,但王多鱼却是例外。

  所以他就算是死磕到底,也要成为王多鱼的学生,然后再超越对方。

  只不过,王多鱼已经发表了那么多篇影响重大的论文,也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美国旧金山大学,约翰史迪威最近的心情十分不错。

  因为他在《旧金山纪事报》上面发表了好几篇文章,导致社会对他的关注有所增加,所以他最近的图书销量都还不错。

  卖出去的书籍越多,那么对于他这个作者而言,能够赚到钱就越多。

  作为很懂得如何炒作的人来说,约翰史迪威确实混得风生水起。

  加上他也确实看不惯王多鱼这个中国人,凭什么对方没有来美国,就能够雄踞在所有人的头顶上?

  嫉妒使人面目全非,约翰史迪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然而这一天上午,他来到数学系办公室,结果却是在门口的时候,就看到了一群人。

  这些人都是记者,甚至还有两位漂亮的女记者,是他的老相好呢。

  看到这一幕,约翰史迪威就更加高兴了,露出一个自认为绅士的笑容,就在他来到记者们面前时,记者们开口的瞬间,他很快就破防了。

  “请问史迪威教授,你如何看待最新一期的《哈工大数学期刊》呢?王教授的论文已经发表了,并且查尔斯教授等多位数学家们已经作出了评论:王多鱼教授的论点是正确的.”

  “史迪威教授,哈工大驻美国办事处的代表已经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状告你污蔑王多鱼教授,抹黑哈工大,要求你赔偿一千万美金的名誉损失费,对此你怎么看呢?”

  “根据最新报道,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安德烈韦伊教授已经前往哈工大,他在媒体面前表示,王多鱼教授是数学皇帝,这点不可否认,也不是谁都能够污蔑抹黑他的,我要前往冰城,向这位皇帝道歉对此,史迪威教授你怎么看?”

  “作为旧金山大学的数学教授,约翰你是否会因此被学校解除教授合同呢?”

  此时的约翰史迪威,他的脑子嗡嗡叫,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害怕见到记者。

  要知道,他已经见惯了风浪,怎么可能会害怕记者呢?

第212章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一九八二年十月八日,今天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天。

  但是这一天,对于华信公司来说,却是自公司成立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因为就在这一天的清晨,他们公司门口聚集了几十家媒体记者。

  不仅仅有报社记者,连电视台记者也来了好几家。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前几天,《华盛顿邮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上面,报道了一则新闻:有人因为无绳电话机的辐射问题住院了。

  对于美国人民来说,他们的生活富足,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非常富有,所以他们非常关心一点:自己能不能活得更加长久一些。

  特别是富人群体,他们对长寿有更加迫切的需求。

  然而,无绳电话机这款在全美十分畅销的产品,居然会产生超标的辐射?且因此对人体产生伤害?

  这样的新闻报道出现之后,无绳电话机的销量,瞬间来了个雪崩。

  销量雪崩,所有人都感觉天塌了。

  此时此刻,公司负责人相当懵圈,但还能够稳得住,说什么也要稳住局面再说。

  美国这边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国内,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点像原时空任贤齐唱的太平洋: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八九月份,王多鱼公然抨击伯恩赛德问题的证明论文,导致激起全球数学界的关注,被美国多所大学著名教授的训斥、指责、辱骂。

  尽管九月下旬,第十二期《哈工大数学期刊》已经发表,王多鱼的论文发表了出来。

  但这件事并没有彻底平息。

  为什么?

  数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做不得假。

  然而以约翰史迪威这些人为首的反对派,死犟死犟的,认为丘成桐、查尔斯费夫曼、约翰米尔诺他们这些人都被王多鱼灌了迷魂汤,甚至是被王多鱼给收买了,所以他们才会替王多鱼说好话。

  至于安德烈韦伊这位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用约翰史迪威的原话来说就是:上帝,原谅他吧,他一个七十六岁的老头了,早就老眼昏花了,还向皇帝道歉?切,真特么虚伪,狗屁的数学皇帝!

  约翰史迪威面对哈工大跟法院提起的诉讼申请和一千万美金的精神赔偿,更是不屑一顾:在美国这样的地盘上,我踏马还能够被你们一个外来户欺负了?

  他的那些出版商巨头们,哪一个不是磨刀霍霍啊?

  在跟这些资本家们商议过后,约翰史迪威便计划着利用这一次的‘千万美金诉讼案’,狠狠地宣传一波。

  别管败诉还是胜诉,总之先把稿费赚到手再说。

  只要报纸上面的宣传到位,把自己摆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那么就不愁没人支持自己。

  为了金钱,约翰史迪威早已将脸面丢弃。

  甚至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真的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所以美国这边因为华信公司的无绳电话机出了问题。

  在中国国内这边,有些思想很负面的人。

  却在这个时候,兴高采烈地在报纸上面虚伪至极地发表了文章:

  “我很早就说过了,那可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我们拿什么跟人对抗呢?我们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要懂得变通嘛,要讲究策略,而不是盲目蛮干.”

  “他们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不仅有着发达的经济,还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娱乐,我们要看到重视这些啊”

  “我们的高科技产业技术不够成熟,就不要先出海嘛,这不,坏了我们.”

  这些人在报纸上面,恨不得将华信公司踩进尘埃里。

  私底下更是笑骂: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华信公司出事,哈工大校领导层十分关注,也万分焦急。

首节上一节273/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