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确实很不错的高管,认为有培养价值,到时候年底的时候,你们可以把他们带回国内,让她们参加我们的年会,增进他们对公司的感情,加强凝聚力.”
听到王多鱼的话,郑宝印他们齐声应着。
企业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活到老学到老。
太过僵硬死板肯定不行,需要灵活应用。
而王多鱼都比较放心他们几人,毕竟他们这几人都是王多鱼挑选出来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处理事情会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又聊了一会儿关于美国一些风土人情等,以及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等话题,直到门外传来开饭的声音,王多鱼他们这才起身走出书房。
现在郑宝印他们回来的时候,王多鱼家里总会变得很热闹。
如果他们没有回来,其实老王家亲戚们也会每周来那么一两趟,就在王多鱼家中聚餐。
这已经形成惯例了。
今天也不例外,来了不少人。
王多鱼他们走出书房的时候,王君宏他们几个小屁孩,还在客厅里到处跑。
热热闹闹的聚餐过后,郑宝印他们坐下来闲聊,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不可避免地询问起王美荷跟王美丽两姐妹的学习问题。
“问这么多干嘛?你们做好你们自己的事情就是了,不要管我们”
听到郑宝印他们的询问,王美丽顿时凶巴巴地说道。
眼下都已经七月份了,如果是年底前往东京的话,那就只剩下几个月了。
可郑宝印他们只是小辈,听他们这么询问,王美丽两姐妹当然拿出了长辈的架势来。
见此情形,郑宝印他们苦笑不已,又坐了一会儿,然后才起身离开。
他们刚起身,桌上的无绳电话机就突然响了起来。
这个时间点,谁会打电话来呢?
小家伙接起电话之后,很快就高兴地喊了一句:小妈妈!
第253章 ,骑虎难下
一九八四年七月,哈工大数学系教学楼,王多鱼办公室。
今天的王多鱼被迫中断结束休假,因为约翰米尔诺、罗伯特朗兰兹、查尔斯费夫曼等人集体找了过来,就针对基本引理和第四第五两篇关于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论文,他们在审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可以跟前者探讨一下。
总共三篇论文,每一篇的篇幅都不短。
因此,即便他们这支审稿团队十分豪华,光是菲尔兹奖获得者就超过了七人之数,还有好几位同等级的顶尖数学家,但也依然遇到了不少问题。
办公室内的王多鱼,站在移动黑板面前,不停地书写数学符号,在论证解答约翰米尔诺他们的问题。
较真来说,朗兰兹纲领基本引理非常重要,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视,王多鱼也不例外。
道理不辩不明。
虽然数学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目前仅仅只是王多鱼知道,肯定不行。
所以还得‘说服’约翰米尔诺,让他们也理解这几篇论文,熟悉论文里面的数学工具。
跟之前的ABC猜想不同,朗兰兹纲领基本引理的证明论文,虽然也是非常难以理解,但却不需要直接发表,是可以经过严格审稿流程之后,再进行发表的。
何况,哈工大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
如果没有必要,不审稿就直接发表,这并不是什么好习惯。
即便王多鱼信心十足,但谁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自己写的论文就一定是对的。
在数学研究的道路上,一定要谦虚再谦虚。
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更何况是在数学这个领域?
宇宙的奥秘到底是什么,至今也无人知晓。
就算号称是猜想界的皇冠,黎曼猜想这道数学题,即便真的被解开了,也未必真的就解开了宇宙奥秘。
我们只是活在三维宇宙世界之中,可谁又知道更高文明层级的‘物种’,他们是活在几维空间呢?
那些都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世界,还需要去探索。
经过三天的讨论,约翰米尔诺他们满意地离开了。
又两天之后,查尔斯费夫曼他们经过再三商讨之后,通过了三篇论文的审稿。
作为《哈工大数学期刊》的主编,让布尔盖恩也在审稿结束之后,第一时间安排人将论文以特刊形式发表。
几何朗兰兹猜想的两篇论文组成一份特刊,而朗兰兹纲领基本引理这篇论文因为篇幅过长,另外单独再发一份特刊。
两份期刊一起发表,在整个数学界都是极为罕见的。
因为就算有人能够同时间将论文写出来,也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审稿团队,更别提还要以如此高效率的时间,通过审核,顺利发表。
如果说几年之前王多鱼发表的的庞加莱猜想、ABC猜想和费马猜想等论文,是往数学界扔了几枚炸弹,那么这一次,两份关于朗兰兹纲领和几何朗兰兹猜想的特刊论文,那就是直接扔了枚核弹。
数学大统一理论啊,一个是基本引理,一个是几何化朗兰兹猜想,这两个对朗兰兹纲领的发展都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呀。
结果王多鱼直接将它们全都扔了出来,一次性发表了。
全球数学界都被这两份特刊给炸得一片静寂无声。
不是大家都变成了哑巴,而是被震惊到不知该怎么说才好了。
太牛逼了!
“今年的数学界,将会被历史记住.”
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内,坐在办公室里的安德烈韦伊,在得知王多鱼已经发表了这两篇论文之后,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论文还没到普林斯顿大学,但消息已经满天飞了。
而印刷好的论文,早已经被送上了最早一趟航班,它们将会分别经过东京、旧金山、纽约这三座城市,最后转运送到普林斯顿这座小城市。
当然,途径这么多个城市,部分期刊肯定也会被‘截留’,最终送达普林斯顿的期刊,就不会很多。
范恩劳伦斯拿到了那两份期刊,他也订购了,只不过当他把期刊带回自己办公室之后,很快就错愕当场。
因为他看不懂!
论文太高深了!
“法克,基本引理我是看不懂,但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话,准没问题了吧?”
气呼呼的范恩劳伦斯怒骂一声,然后拿起了另外一本期刊,结果翻看之后,他再次傻眼。
王多鱼这一次发表的第四篇和第五篇关于几何化朗兰兹猜想,主要是证明二元性定理。
听起来只是证明一个定理,应该很简单,可实际上,这里可是两篇论文,可见它一点都不简单。
从推导求证二元性定理,证明LG的左伴随和右伴随是同构的,这是证明LG是一个等价性函子的重要步骤,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这个结论将整个几何朗兰兹猜想推广到一般情况。
所以,两篇论文下来,就没有一篇论文是简单的。
范恩劳伦斯人都麻了。
他花了两天时间来尝试理解这三篇论文,结果不管是哪一篇,想要理解它们,都非常困难。
“上帝,我想要理解都这么困难,为什么他写的时候,却这么简单呢?”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就好像此时的范恩劳伦斯,他无法理解窗外那一群少年人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关于球鞋的事情,道理是一样的。
在他看来,那群少年十分吵闹,而他非常暴躁。
“不行,我要给他们写信,这样的论文,如果不作报告的话,我们根本没办法理解”
想到这里,范恩劳伦斯,再也忍不住,直接拿起了纸和笔,开始写了起来。
今年是八四年,距离八六年还有两年时间,如此漫长的时间,对他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较真来说,研究朗兰兹纲领的数学教授、研究员,并不算非常多,但这也是数学界的热门课题之一啊,特别是在普林斯顿,这道题,一直都较为主流。
而范恩劳伦斯,之前也研究过,只不过他很快就放弃了。
原因也很简单,太难了!
在他看来,朗兰兹纲领跟黎曼猜想一样,难如登天。
此前王多鱼在冰城召集了不少人要研究几何朗兰兹猜想,范恩劳伦斯还觉得他们异想天开。
只是后来陆陆续续地看到《哈工大数学期刊》发表了好几篇相关论文,他这才觉得王多鱼或许有可能做到。
现如今,基本引理和几何朗兰兹猜想的证明论文已经出来了,先不管它们到底是不是已经被证明了,就说这样的良好势头,他范恩劳伦斯也许应该考虑一下了。
这个时候上车,应该还来得及吧?
跟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很多,从普林斯顿到加州,从加州到东京,再到伦敦巴黎柏林,然后到莫斯科,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在看到论文之后,情不自禁地想要去冰城。
他们都想听一听王多鱼的报告,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费马猜想被证明的时候,很多人哀嚎痛哭,是激动也是愤怒。
激动是因为费马猜想被提出来几百年了,终于被证明了,当然激动了。
愤怒则是因为证明费马猜想的并不是他们,而是王多鱼,这让他们难以接受。
之后就是朗兰兹纲领成为了大家新的课题方向,因为费马猜想是朗兰兹纲领的最有力佐证。
可现在的情况就是,朗兰兹纲领好像快要被证明了。
尽管只是基本引理,但也将朗兰兹纲领推进了很大一步呀。
不少人看不懂论文,索性带着论文买票前往哈工大了,他们想听一听王多鱼的报告,或者在他的月度数学分享上面提问。
总之,留在原地,肯定不行。
当全球数学界都因为王多鱼的三篇论文而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此时的哈工大行政大楼,书记办公室。
牛瑞山正在聊着关于闪存技术专利侵权案,王多鱼听了一会儿,不时地点头。
东芝公司不是纸老虎,而是地头蛇。
但再强势的地头蛇,在绝对实力面前,也只能够无奈地盘着。
没有富士雄博士和他的团队支撑,东芝公司在过去几轮的专利侵权案申诉中,全部败诉,无一例外。
因为技术层面遭到了碾压,被华顺公司各方面碾压。
所以东芝公司根本没办法,奈何不了华顺公司。
“那我们的GT系列存储器和其他存储器产品,在日本的销量如何?相较于之前的几个月,有没有上涨?”
听到王多鱼的提问,牛瑞山道:
“有的,涨幅还是非常明显的.”
跟两年前不同,现在的存储器价格已经降下来了很多,即便是GT系列存储器,单价也没有三千美金以上的价格了。
单价下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除了市场驱动之外,更多是因为成本下降和竞争力提升了。
以前的存储器成本高,比如IBM3380,一个就需要四万美金,而且跟小冰箱一样大小,属实非常夸张。
但是现在华顺公司生产的存储器,不管是光盘存储器还是HS系统的硬盘存储器,体积变小,容量却是在增加,并且传输速度还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