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61节

  傍晚,王多鱼来到了王府井大街,见到了朱玲。

  后者得知他来的时候,还是非常高兴的,连忙追问道:

  “你不是说暂时都不会来京城么?怎么突然又来了?”

  “我来了你不高兴么?害怕见到我啊?还是你瞒着我什么事情么?”

  “谁害怕见你啊?我只不过是惊讶而已,你自己说过你很忙,好几个项目,而且还要写论文,切,真不知道你一天到晚都在忙什么,比我爸还要忙”

  朱玲父亲是京城工业学院教授,当然不会很闲。

  自从去年年底全国恢复高考之后,大学恢复之前的招生,学校内的学生逐渐增多,教授、讲师这些都会变得十分忙碌。

  王多鱼笑了笑,跟朱玲简单说了一下这一次来京城的目的。

  听完之后,她顿时惊讶不已,美眸扑闪扑闪地看着他:

  “你是说从美国回来的华裔数学教授专门为了见你?还邀请你去美国留学,并且你还拒绝了?”

  见他点头,朱玲立马轻轻给了他一拳,娇嗔地埋怨道:

  “你傻啊,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就拒绝了呢?你不会是为了我所以才拒绝的吧?我告诉你,我可不是你的绊脚石,你想去就去,我不拦着你.”

  “真的?”王多鱼狐疑地看着她,她立马点点头,下一刻她似乎发现了他嘴角的笑意,瞬间大怒。

  就在她挥舞着拳头,想要打他的时候,王多鱼已经提前闪开了。

  哈哈!

  “好啊你竟然敢看我的笑话?别走,看我怎么打你!”

  两人一个大笑一个大怒着在街道上追逐打闹,可是苦了一直跟在百米开外的两位保卫科职员了。

  他们都是刘德本安排的安保人员,此次前往京城,哈工大保卫科就来了五人。

  得知王多鱼需要外出一趟,两名保卫科职员就被派了出来,确保王多鱼的安全。

  过了好一会儿,王多鱼跟朱玲两人这才停了下来,找到一家国营饭店吃饭,边吃边聊。

  “你真的不去留学么?”

  坐下来之后,朱玲又提起这个问题,王多鱼摇头,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他确实不想去美国留学。

  朱玲沉默不语,她还是被感动到了。

  尽管王多鱼说了是他自己的原因,但不习惯外国的生活,这样的理由,也太牵强了,分明就是为了她!

  女人很容易自我感动,联想到其他层面。

  见她不说话,王多鱼也挺无奈的,因为这就是他的真实理由啊。

  上辈子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真的就是在减肥,出国前一百六十斤,回国的时候,一百二十斤。

  为什么?

  因为美国那边的洋快餐吃不习惯,天天炸鸡汉堡,一两顿是没有问题的,顿顿都这样,肠胃出问题了,还特么上火了。

  中式快餐已经变味就不说了,还特么贼贵,吃不起。

  毕竟他太挑食了,美国那边的美食真的吃不习惯,所以最后结果就是差点饿死。

  没想到他这个最真实的理由,在朱玲这边,却是被无视了,她还在自我感动当中。

  人啊,最怕脑补,不过这样似乎也不是坏事,对吧?

  两天之后,京城中关村,中科院数学所,一间小会议室内,陶方起惊讶地看着王多鱼。

  “你是说你又写了十三篇论文?都是跟量子可积系统背后的代数有关的论文?”

  会议室内的众人都挺吃惊的,没想到王多鱼的速度这么快。

  九月底才刚投稿了一篇关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现在又写了十三篇论文,他哪里来的那么多时间?

  陶方起、冯康他们都知道王多鱼还参与了计算所夏培肃教授的那个项目,高速阵列处理机项目才刚建立没多久,应该很忙碌才对。

  所以王多鱼是如何在十月和十一月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拿出那么多的时间来写出十三篇论文呢?

  田守忠等等人自闭了,特别是今年刚加入数学所的那几位硕士研究生,他们写一篇论文最少需要三四个月,可王多鱼两个月内就写出十三篇论文了。

  关键是他写出来的论文,居然可以发表在顶刊,甚至是国外顶刊当中,而他们这些硕士研究生写出来的论文还需要导师们的指导、修改,然后才有可能通过。

  差距,一目了然!

  王多鱼谦虚一笑,道:

  “其实我就只是水论文而已,并没有多少质量的.”

  冯康等人压根儿就不相信,量子可积系统背后的代数问题是一个新领域,更何况陶方起刚才瞥了一眼其中一篇论文题目,前天王多鱼跟陈省身教授他们聊的朗兰兹构想有很大关系。

  十一年前,加拿大数学家罗伯特朗兰兹给美国数学家安德烈韦伊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组意义深远的猜想。

  这些猜想支出了三个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支:数论、群表示论和代数几何,实际上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丘成桐在九月份的时候,帮忙搜集了很多数学专业期刊,其中就有不少关于这个朗兰兹构想的论文。

  原本这些论文也没什么的,毕竟谁都可以看,但万万没想到,王多鱼看完之后,却展开了论文的编写,一下子就拿出来了十三篇论文。

  现在陶方起他们拿到论文之后,就开始看了起来,越看越吃惊。

  《利用调和分析应用于研究数论中重要的L函数,重构类域论》、《在以代数闭域为系数域的单变量代数函数域上的非分歧阿贝尔扩张》、《论代数K理论及其伽罗瓦上同调的关系,以及刚性分析空间》等论文,光是题目就让陶方起他们眼皮狂跳。

  这么重要的研究成果,居然是‘水’?

  那王多鱼对论文的质量要求也太高了吧?

  就拿类域论来举例,它的出现是在一八五三年,由克罗内克首次提出类域的思想,克罗内克将‘类域’具化为一个数学概念-相伴种类。

  希尔伯特在一八九八年的时候,提出了关于数域上阿贝尔扩张的一系列构想,这些猜想都是类域论基本定理的雏形。

  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高木贞治基于阿廷的群理论,建立了类域论的基本定理,从而创立了一门新的理论体系:类域论。

  类域论跟朗兰兹构想密切相关,虽然现在的朗兰兹构想还仅仅只是构想,但可以想象得到,一旦王多鱼这十三篇论文发表之后,势必会引起数学界极大的震动。

  截至目前,虽然也有不少人研究朗兰兹构想,但真正支持这一构想的数学家并不多,更不要说有什么极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现了。

  但王多鱼现在却是踏进了这条路,进入了这个科研方向,说不定还真的能够有所发现呢。

  陶方起他们当场就研究起了王多鱼的论文,所以没时间搭理他,他就走出了数学所。

  陈省身和丘成桐两人去参加其他活动了,没时间跟王多鱼交流。

  此次陈省身来京城,短时间不会离开,尽管他已经上了年龄,但还是要到处走走看看。

  所以王多鱼没事儿干,就在西单这边溜达了。

  朱玲要上班呢,可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他闲逛。

  买了糕点,王多鱼就溜达着去了一趟前门西大街九十七号,傅吉祥看到他的时候,眼珠子瞪得滚圆:

  “嘿,大作家又来了,快快快进来坐,屋里暖和,你说你来就来呗,怎么又拿礼物来了呀?等会儿提回去.”

  傅吉祥特别热情,倒不是因为王多鱼提着礼物来,而是后者这个人确实挺友善的。

  王多鱼只是来麻烦过他一次,但每次来京城,几乎都会提着礼物登门拜访,人特别好,傅吉祥当然印象深刻,所以特热情。

  人家王多鱼这才是真的懂人情世故呢,拿捏得恰到好处。

  跟傅吉祥闲扯两句,王多鱼坐了一会儿,就进了大院,来到主编办公室,见到了周雁如主编。

  老太太看到他的到来,满心欢喜地站起来迎接。

  寒暄了一会儿,老太太又带着他去了一趟南倒座房的小杂物间,里面又有两麻袋的信件了。

  之所以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积攒了两麻袋的读者来信,那是因为《雪城第二卷春分》已经发表了,所以很多读者集体来信了。

  “要不我们把信件邮寄地址改成哈工大那边,怎么样?”

  听到老太太的建议,王多鱼如拨浪鼓一样摇头拒绝了,“主编,还是麻烦你们才行,我怕真的公布了我的地址,只怕到时候我会不得安宁啊,万一真有读者跑来哈工大,那可怎么办?”

  这事儿可不是开玩笑的,现在是一九七八年,不管是农民还是城里人,想要去其他地方,依然还需要介绍信和通行证之类的证明文件才行。

  但随着十二月份的会议过后,明年开始,很多事情就会慢慢改变了。

  万一真的有人跑来哈工大了,甚至寻死腻活什么的,那王多鱼该如何自处?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就现在这样挺好的。

  周雁如闻言,哭笑不得地给了他一个白眼,“我都不知道你究竟有什么魅力,别人都没有多少封读者来信,你可倒好,都是几百封几百封地来.”

  “要不是我确定你没有在书里让读者给你写信的话.或许我们杂志最近卖得好,真的就是因为你的文章写的好”

第120章 ,万宝龙黑钢笔,陈省身的劝说和理由,中国人的数学天赋太强了

  招待所,刘德本和吴从等人刚回来,然后看到了两名保卫科职员分别背着一个麻袋回来,而王多鱼则是拿着一摞书信走在后面,不由惊讶地问道:

  “多鱼你这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信?麻袋里面的都是信么?”

  刘德本真不知道这件事,但刘桃顺却是非常清楚,因为上个月的时候,王多鱼就带回来六麻袋信件,找他帮忙安排了一间储物间保存那些信件。

  原本以为那只是意外,后面应该不会有多少信件了,没想到现在又来了两麻袋,这才过去多久啊?

  等刘桃顺解释过后,刘德本更惊讶了,但他心中还是有些不太乐意,不由旁敲侧击道:

  “多鱼啊,你现在有没有觉得很累?”

  王多鱼有点奇怪,但还是摇摇头。

  几人一边说,一边回到了房间,等王多鱼放下那些信件之后,刘德本这才开始嘘寒问暖。

  紧接着询问道:

  “多鱼,你是不是很喜欢进行文学创作?”

  由于王多鱼是数学天才,天才都是非常高傲的,刘德本在沟通过程中,当然不希望因为对方的抵触,导致沟通失败,或者是出现什么意外。

  “不是!”王多鱼一听,立马就明白了对方的担忧,顺势便说道:

  “之前进行文学创作,那是因为我没钱,所以不得已而为之,现在之所以还继续写,那是想要有始有终罢了”

  “当然,文学创作也可以说是我的众多爱好之一,偶尔用来打发一下时间,换换脑子也是挺好的.”

  刘德本闻言,顿时笑着点头道:“很好,既然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那我就放心了。”

  隔天,陈省身打来一个电话,让王多鱼前往京西宾馆聊聊,并且叮嘱最好是他自己一个人前来。

  得,对方是什么意图,王多鱼也已经猜到了。

  京西宾馆,王多鱼一个人前来,走进陈省身所在的房间之后,他见到了对方。

  陈省身和丘成桐师徒两人都在房间里,他们看到王多鱼进来的时候,十分热情地起身欢迎。

  房间内只有四张凳子和两张桌子,桌子上摆放了不少书本、稿纸、笔等等,还有一些摆在一旁的礼物什么的。

  “王先生,这些礼物等下你拿回去,这些都是糕点、书本之类的礼物,还有这支钢笔,想必你很需要它”

  丘成桐拿出来一支钢笔,那是万宝龙雾面黑钢笔,采用黑色的雾面涂层,设计简洁而优雅,符合万宝龙一贯的经典风格。

  并且全身使用了高质量的金属合金材料,确保坚固耐用,配备万宝龙标志性的十八K金笔尖,提供流畅舒适的书写体验。

  绝对是一支上佳的钢笔。

  王多鱼当然知道这样一支笔,因为他上辈子就拥有过一支,一支视如珍宝。

首节上一节61/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