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王多鱼和朱玲吃饭的时候,聊起了关于美食的事儿,东北那边的美食可是有不少,但大部分都是非家禽类美食,所以即便想吃,那也吃不到。
然后王多鱼他说了一句:智者不入爱河,铁锅不止炖大鹅。
铁锅当然是可以炖很多其他菜式的,但是小鸡炖蘑菇之类的,也需要蘑菇这样的配菜呀,那么可以尝试的也就是炖大鹅这道菜了,所以朱玲今天就跑去菜市场买大鹅了。
王多鱼还能说什么呢?那就炖呗!
还好朱玲回来得也不算晚,一个多小时之后,终于可以吃晚饭了。
就在王多鱼吃晚饭的时候,北大这边,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安全检查。
明天北大这边即将举办第一次学术报告会,前来参加的外国友人非常多,截止目前登记统计好的数字,足足有一千八百三十二人之多。
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论文,影响力还是非常大,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的原因。
最重要的还是很多老外们,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大家都十分好奇,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一千八百多人当中,真正的数学教授、博士、专家等,不足一千两百人,换句话说,有六百多人,都是借着这一次的东风,特意跑来京城这边看看的而已。
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究竟是真是假?
现在中国又是怎样的一幅场景,都需要亲自过来看看,才知道。
所以有不少人都是打着数学爱好者跑过来参加这一次的报告会。
来得人这么多,北大这边的安保压力就越大。
不看那六百多的数学爱好者们,就说那一千两百左右的数学教授、博士等人,他们这些人当中有不少都是名满全球数学界的顶级学者。
如果这些人出了什么事情,那么问题将会非常大。
实际上,即便是那六百人出了事,最终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国际事件。
假如是其他时间点,那么还没什么大事儿。
可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一旦出了这样的丑闻,那就是丢脸全世界啊。
到时候别说其他了,那些国际投资者本来就没有多少信心,更加不可能进入中国投资了。
上面有命令,周培源只能够亲自安排监督,承办好这一次的学术报告会。
“这一次,有没有可能留下一部分教授或者让别人来我们这里留学?”
一间办公室内,华罗庚、周培源、苏步青、吴从等人都坐在这里一起开会,听到穿着中山装的领导,开口提问的话,众人顿时一怔。
旋即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让那些外国人来我们国内留学读书?
恐怕做不到!
周培源第一个开口说话,阐述了情况。
想要吸引到国外教授专家留在我们国内,必须得有吸引别人的地方吧?
现如今国内这边有什么?
说实话,什么都拿不出来,要人才没人才,要钱没钱,要啥没啥。
凭什么?
领导提问这个,怕不是开玩笑的吧?
吴从、华罗庚等人没吭声,皱眉思考这件事,到底可行不可行。
就在周培源说完之后,领导又开口说道:
“这两天我听说王多鱼同志不是跟那几名老外聊的很好嘛,他们是在一起研究那个什么课题,对,就是庞加莱猜想,对吧?”
“有没有可能让他们一起搞一个项目呢?把人留下来,周校长,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听完领导的话,周培源很想说,这个项目真的不怎么样。
因为这是一个纯数学理论研究,本来就不需要什么资金成本,大概率就是需要出顶级数学家了。
换句话说,我们国内这边就只能够拿出王多鱼来参加这个项目,能有什么吸引力?
纯粹就是想多了!
第140章 ,学术报告会
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八日,北大学生寝室,一大早就起床的杨念真,收拾妥当之后,立马就去了图书馆。
同寝室的室友见她那么努力内卷,也都纷纷爬起来,不分先后地出门了。
北大是全国第一学府,学习氛围还是非常好的。
图书馆自习室内,杨念真还在想一件事:有没有可能会再次跟王多鱼偶遇呢?
如果能够再次偶遇的话,她一定会咨询对方,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够读懂那篇论文呢?
自从二月份那次,她跟王多鱼见过面后,特别是在清华园的那个讲座,得知了他的身份后,杨念真就一直特别想询问这一点。
过去了快两个月的时间,她依然没有读懂这篇论文,目前还只是从二月份读懂了论文前面四页,到现在读懂了前面的八页。
这篇论文太难了!
可惜呀,王多鱼大概率是不会再来北大图书馆了,毕竟他现在应该挺忙碌的。
上午九点二十分,数学系有不少班级都已经停课了,大部分人走向大礼堂这边,主要是来这边参加今天的学术报告会。
杨念真、丁海洋等人也都在人群中,顺着人流进入到大礼堂内。
“哇,我看到了,那些就是外国人,嘶,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外国人呢,他们都挺高大的呀”
不少学生在大礼堂一侧,看到了不少刚刚抵达这里的外国佬,顿时惊呼了起来。
很多老外看着都挺高的,因为他们现在看到的都是从北极熊帝国、德国等几个国家过来的人,这部分人还都比较凑巧,长得都挺高的,平均一米八以上了。
就好像奥运会一样,碰巧看到一群篮球运动员,当然会立马看出来,他们这群人鹤立鸡群。
也因此,北大学生们看到这一幕时,确实羡慕坏了。
“咦,晓红姐,这么巧呀,你们也刚到呀”杨念真看到了旁边排队进入大礼堂的钱晓红等人,顿时忍不住惊讶地搭讪起来。
钱晓红是数学所研究生,这一次学术报告会,当然也会参加。
只不过没有想到,会如此碰巧偶遇上了。
见面之后,杨念真就迫不及待地询问钱晓红他们现在已经将那篇论文读到第几页了。
杨念真的胜负欲和求知欲都同样强烈,自尊心特别强。
就在她和钱晓红他们聊天的时候,队伍另一边,祝汉廷、简香兰、代义安、荣光夏等人也都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杨念真她们的聊天声音有点大,祝汉廷他们听到之后,都很想参与进去。
薛晓玲也在队伍当中,只是她听到杨念真居然已经读懂了论文的第八页,顿时忍不住瞪大双眼,插嘴道:
“这位老师你好,你已经读懂了论文的前面八页么?这么厉害啊?第五页第二段是什么论证方法呀?能不能麻烦你,请教一下呀?我很想知道”
为了能够读懂王多鱼写的那篇四维庞加莱猜想论文,薛晓玲已经有些疯魔了,见人就问。
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以她的实力,估计论文第一页都读不懂呢,但却是因为她的努力,让她读懂了前面四页,只不过第五页开始,她就有些心力交瘁,需要她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研读。
但效率依然不怎么样,在她无法请教王多鱼的情况下,就只能够不耻下问咯。
“我不是老师!”
杨念真憋红了脸,赶忙解释道。
她旁边都是自己同学,哪里敢认什么老师啊?
不等薛晓玲继续追问,队伍已经往前了,她也只能无奈叹气,沉默下来。
今天这样的场面,她注定是来凑数的了。
能够听得懂王多鱼的学术报告会的人,估计不会超过五百人吧?
但今天,进入大礼堂的人却超过了一千人,具体多少人,现在还不知道。
反正老外已经来了不少人,来自北大、清华、复旦、哈工大等其他大学的教授、学生等,同样也有不少。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又来了不少人,也是老外,但明显能够看得出来,这一次来的是印度那边的人。
“嘉莱瓦教授,这个中国数学天才应该是他们吹嘘出来的吧?东方大国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天才?他们打仗或许很厉害,但数学肯定不行”
印度数学团队当中,一位满脸胡子的白人学生库纳勒表情嘲讽地说道。
库纳勒知道中国人打仗很牛逼,因为在他六七岁的时候,他们国家就跟中国在高原上做过一场。
只可惜,那一次,他们印度的首都差点就被中国给推倒了。
而库纳勒的家就在新德里,依然还记得当时他被他父亲扛在肩膀上亡命逃跑的一幕,所以他对这件事印象深刻。
他知道中国人打仗很牛逼,但是在数学方面,库纳勒却不承认了。
毕竟在国际社会上,关于中国的新闻很少,数学方面的新闻,更是几乎听不到。
然而在去年十一月份,王多鱼的论文横空出世,震惊了全球数学界,这其中就包括了印度数学界。
库纳勒是他们印度理工大学的学霸,数学成绩非常牛逼,今年已经是博士第二年了,要不了多久,便可以博士毕业了。
他相信他很快就能够成为教授了。
只不过王多鱼的那篇论文,却是让他十分苦恼,因为他之前准备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跟四维空间的流形有关系。
结果因为王多鱼的论文,他就必须要另外选择论文课题方向了。
一年多的心血,付诸东流,库纳勒当然恨死了王多鱼。
他现在重新选择了三维空间流形领域的课题,挑战更高难度,他不相信王多鱼还能够把这个方向也给拿下来。
“库纳勒,你要知道,中国人的数学或许不怎么样,但你现在毕竟是在中国,还是不要说这样的话了。”
嘉莱瓦教授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你既然已经选择了三维空间流形领域的课题,那就好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要再节外生枝了.”
“另外,你可能不承认,但今天这位作报告的中国数学天才,已经拿出了成就,你却是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手的成就,所以,等下还是认真听一听吧。”
库纳勒闻言,十分冲动地反驳道:
“教授你放心,我已经有了方向,我绝对会比其他人还要更早地推进三维空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一定不会被别人抢先了!”
“之前我没有告诉你们,就是因为我现在还没完全写完那篇论文,但是论文主体已经明确下来了,我相信我一定会证明三维空间的.”
此话一出,嘉莱瓦等人全都呆若木鸡地看着库纳勒,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直到后面有人催促,嘉莱瓦教授这才激动地看向库纳勒道:
“库纳勒,你真的已经完成了论文主体么?那你什么时候能够完成整篇论文的证明?”
库纳勒算是数学天才么?
当然算,他能够考入印度理工大学,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他的天资并不差,更何况他还是理工大学内的学霸。
尽管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了,年龄已经不小了。
但是要知道,丘成桐变得牛逼,也是在一九七二年之后,或者更准确来说,是在一九七六年,在他利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方法证明了卡拉比猜想之后,才震惊全球数学界,并且在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而库纳勒的经历完全是有可能复制丘成桐的。
另一方面,库纳勒从来没有说过谎,并且他是高种姓,也不是说谎,并不需要说谎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