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1:叫我导演! 第317节

  退一步而言,即使欧洲、北美地区的附加条款都没能激活,保底也有2020万入账。

  这个收益比沈良预期的低了10%,不过,这不能怪沈良不给力,而是柏林电影节太菜。

  金熊奖电影,踏马贬值了啊!

  含金量远不如金棕榈、奥斯卡,说一句扎心的话,论卖片价值,金熊奖被吊打。

  也就是沈良,换成其他没有金棕榈加持的导演,能不能卖出这个价,还另说。

  除了《寄生虫》的版权交易,沈良和派拉蒙还签了一份‘1+1’的合作协议。

  ‘1+1’里的第一个‘1’是指那部准备冲奖片《艺术家》。

  作为出品过《教父》、《勇敢的心》、《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楚门的世界》等叫好又叫座的制片公司,派拉蒙喜欢这种调调的电影。

  1+1里的另外一个‘1’是附加条款。

  《艺术家》上映后,双方可以视合作满意度,决定是否启用附加条款。

  任何一方不满意,都有权无条件解除合作。

  派拉蒙愿意签下这样一份约束性极差的合同,一是沈良过往的战绩太过辉煌。

  就凭他左手金棕榈,右手金熊,全球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忽视他的价值。

  其次。

  派拉蒙是李美敬拉来的关系,近期,派拉蒙正在收购梦工厂,而李美敬背后的CJ集团是梦工厂的股东之一。

  这个面子,得卖。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派拉蒙很眼馋沈良开发系列电影的能力。

  派拉蒙是好莱坞八大公司里最不擅长开发系列电影的公司。

  没有之一!

  要不是沈良态度坚决,他们恨不得签个四五部长约,牢牢把他绑死!

  只要他愿意,派拉蒙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只因。

  《时间游戏》、《寄生虫》都是典型的好莱坞三幕式结构,换一层皮,放到好莱坞,成绩保准不会差。

  不过。

  沈良嫌派拉蒙舔的力度不够,如果把他舔爽了,提前把《疾速追杀》拍出来,也不是不行。

  正好,动作片是他不太擅长的领域。

  用派拉蒙的钱,练一练动作片拍摄,巴适得很,巴适得很。

  一路无话。

  飞机落地后,沈良出关的过程还碰到好几位影迷,不过,他不是什么偶像明星,没有那种特别疯狂的粉丝。

  大多数人都是聊几句,最多签个名,合个影。

  与此同时,老何和老穆已经带着摄影系、表演学院的学生来到接机口。

  横幅也拉了过来。

  【热烈欢迎我校04级博士生沈良载誉归来】

  一走出通道,沈良就看到那个醒目的大红色横幅,以及等候在侧的记者们。

  说实话,这有点羞耻。

  很羞耻。

  不过。

  这接机仪式,得办啊。

  上次金棕榈没办,那是因为没必要。

  现在?

  有必要!

  很有必要!

  学校是为了造势。

  既是为了沈良,也是为了学校。

  同时,也是为了冲击三金大满贯,为了奥运竞选!

  只有声势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校内、校外的资源,毕竟,平原地区的汉东省都存在山头主义。

  同处平原地带的北电,自然也不能免俗。

  内部团团伙伙一大堆。

  甭管其他人怎么想,老张、老穆、老何先把双金的成绩亮出来。

  声势一起,都不用他们自己喊,网友、影迷、媒体记者就会主动喊出冲击三金的口号。

  然后。

  啪!

  道德绑架卡!

  看看外面的呼声,瞧瞧学校内部的舆论。

  首位华人欧洲三大最高奖大满贯!

  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

  还是在校生!

  博士生,也是生!

  放眼全球,那都是独一份,是第一。

  凡事沾上了第一,还是全球第一,DDDD。

  这个忙,帮得帮,不帮也得帮。

  虽然这种手法有点不光彩,但跟首位欧洲三大大满贯的诱惑比,干,踏马就干了。

  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皮,还是老的厚。

  老张、老穆、老何三人都计划好了,沈良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接受。

  羞耻一点就羞耻一点吧。

  “师哥,恭喜柏林归来!”

  看到献花的女生,沈良心里不禁有点惊讶。

  这不是张丽吗?

  之前离得远没认出来,凑近了,沈良认出来了,虽然此时的张丽还没开始微DO,但两人知根知底。

  在《我愿意 I Do》剧组,那双大长腿给沈良留下了很多回忆。

  销魂蚀骨又吸髓。

  “谢谢。”

  虽然很惊讶张丽怎么从中戏跑来了北电,但沈良丝毫没有情绪外露,笑着接过了鲜花。

  “小良,欢迎归来!”

  “谢谢老师。”

  “沈导,跟何主任站一起,我们拍个照吧?”

  这时,旁边的记者喊了一声。

  循声望去,老熟人一个,《新京报》娱乐部的杨彬彬,日后《财经》、凤凰网、网谊的副总编辑。

  “好。”

  沈良笑着点了点头,跟老何站在一起拍了张合照。

  接着。

  接机的人举着横幅把沈良围在C位,又拍了几张照片。

  国内的记者没有跟港台、海外狗仔那样一窝蜂的围上来,因为他们都是正经媒体的正经记者。

  以内地的记者行业生态,大部分有证的记者都不会那么干。

  太丢份。

  其实,这个时代的很多娱记后来都混得不错,像杨彬彬这样担任互联网公司高管的,一抓一大把。

  当然。

  生猛的也有。

  《鞍山日报》的蕾铃,不仅戳娜英的肺管子,还跟人家拍桌子对骂,《南都》的宁佐芩一句‘不采访你就滚’,把田振当场气哭。

  不过。

  今天来现场的记者都是北电严选,像那样的刺头,一个都没有。

  拍完合照,记者们井然有序的上前采访。

  都是一些常规的提问,沈良的回答,照本宣科。

  “获奖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的功劳。”

  “新人导演的建议?扬长避短,找准适合自己的领域,然后,大胆的往里冲!”

  “如果批评不自由,赞美将毫无意义,不论好坏,我尊重所有的声音。”

  “冲击金狮奖?抱歉,我暂时还没有想过,近期,我个人最重要的事是接下来的奥运方案竞选。”

  “方案内容?咳咳,我现在说了,你能发出去吗?”

  “好莱坞?或许会过去看一看,学习学习。”

  “……”

  “谢谢。”

  简短的采访结束,沈良和老师一起回了学校。

  抵达学校,还没进入院校就能看到同款横幅挂在学校大门上面。

  更大。

  更红。

  横幅下方,书记、院长、摄影系、导演系、表院的师生们,密密麻麻占了一大排。

首节上一节317/4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