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像是被拽进了贼船,一下海,文化人那点遮住羞耻的马赛克瞬间就消失不见。
临走前苏黎耀拿出几捆钞票扔给罗梁,“这是十万块。大佬知你最近手头紧,特意给你的误工费……”说完就转身离开。
身后,一片狼藉。
…
报停前。
“情怀?”罗智良讶异不已。
“当然!邓广荣识不识?这上边全都是他早年间电影改编的故事。呐,这叫番外篇!”报摊老板一脸得意的淫笑一声,“看这些文章,我仿佛回到了年少之时……”
“这么夸张?”
罗智良没经受得住诱惑,伸出了自己的罪恶小手。
罗智良整个人都惊呆了。前面三部电影他略有耳闻,知道全是当年邓广荣的电影代表作。后一篇则写了邓方脸与秦兽、秦绿毛三人超过友情的故事,太邪恶!估计全是*号。
在60、70年代的时候,邓广荣、秦祥琳与秦翰号称湾湾三大文艺小生,当年在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受到无数年轻男女的喜爱。
此时,这些年轻的男女都是眼前“华叔”这个年龄。突然之间在一份报上看到年轻时候钟意的电影的“下海版”,这种感觉怎能用刺激来形容?
如果后世出现一版《李雷和韩梅梅:少年禁忌的公车之恋》这种番外同人,那些当年受到过这两个家伙荼毒的老男老女们自然也会读上一读。
《胜报》这种低俗咸湿报的主要面向群体就是35-55岁的咸湿中年男。搭配着这种吸引眼球的文章,瞬间就爆炸了。
街头巷尾你会发现不少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端着报纸露出猥琐的笑声。以往只是一些国外的猎奇故事。这种很有代入感的电影番外版本的咸湿故事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别说他们,就连某个黄与林广告公司的副总都惊为天人。
初次相见,精彩绝艳!
《胜报》今晚注定卖疯!
四五十岁的大叔们排队买《胜报》成为了很多隐蔽处小报刊摊位的一大亮点。
为何不去明面上的报刊亭?反正港岛言论目田!
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注定了这一点!越长大越不要脸,越长大却也越要面子。特矛盾却很和谐的一件事。
有着今晚的事情,想来《胜报》也能收获一波“声望”,这也算是吴孝祖对这家报馆的“补偿”了。想来凭借这次事情,后续他们的报纸的一定会吸引不少固定人群。
远在高丽的吴孝祖早早就布置了这一手。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是1024火车头工作室的传统美德。
周闰发、郑裕伶这两人黑料也不少,但吴孝祖三思之后还是觉得不太合适。如果抹黑这两人,不说吴孝祖良心会不会痛,但他钱包肯定会痛!
这种负面新闻,同样能够让《义盖云天》借光蹭热度。吴孝祖总不能自己搬起石头吧?
所以,邓广荣这个出品人就很合适了。
坑人,我们一向很严谨。既然坑了,那就一定往死了踩,不然如何对得起自己这张帅脸?
吴孝祖的招数从来都是一环扣一环,在敌人最松懈的时候,发出致命一击。
长脸马仔、花鸡这都只属于被动反击。
难道被人欺到头上,只选择被动反击?这不是吴孝祖的性格。
吴导演除了胆子大,那个大外,心眼一向不大。别人送的礼,就一定要加倍还回去!
…
大荣制作公司,办公室。
邓广荣脸色阴晴不定的看着面前的《胜报》,上边的文字扎的他全身疼。
能够想象,明日全港媒体会有一种怎样的反应。这让他心中的戾气不断上涌,整个人好似被怒火燃烧一样。
“给我去查到底是谁在搞鬼,给我刮出这件事相关的人”邓广荣铁青着脸,双眼冒火道,“让兄弟们去给我砸掉这间报馆。”
“是,大佬!”保镖拿起电话就“摇旗呐喊”。
不一会,办公室就传来歇斯底里的吼叫声。《胜报》的文章里男女咸湿还好,最无耻的是最后一篇的男男男的情感历程。
这可能也是吴孝祖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吧。几个月前,某个三十岁的文艺女青年被自己从头黑到脚。这一次,吴孝祖用同样的报纸帮其出口恶气,也算吴孝祖还了这段人情。
反正不管林御姐同不同意,吴孝祖觉得自己这算是还人情了。下再见林御姐,他也能自在一点。
吴孝祖不知道,有些时候人情债这东西很奇妙……
一大章,不割了!将将赶得上!今天7点钟刚下班,回来饭都没吃赶忙码字。一天时间一直在处理客诉,我差点崩溃……全都是负能量。幸好回到家,照了照镜子,美美哒!问问SIri,谁是世界上最帅的男人,她很知趣的说是我。果然有眼光!
第117章 电影获奖,随手挖坑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港岛的事情吴孝祖没去操心。
《胜报》上边的邓老板电影番外版最多只是吴孝祖随意的信手涂鸦。却不知这份随意就引起了港岛咸湿……文化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咸湿“革命”!
文化界还真的有人研究这东西,喊出了“同人”这个概念。同人,这个词并非舶来品,不提什么春秋东周西周,哪算是欺负小鬼子。
在民国,周树人先生已经延伸解读除了同人这个概念。
不过“同人文化”确确实实是来自苍老师的故乡东瀛。以苍老师为代表的艺术家,对两岸的“文化交交不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苍姐造字,让我们学习到了诸如“呀买蝶”、“一库”这些词汇。
在这其中,还夹带着东瀛的同人、番外、萝莉控、御姐、熟女、母女、制服、妹控……等一大堆糟粕来袭。
吴孝祖秉承着文艺批判的眼光,曾经奋不顾身代表广大群众好好研究了这些舶来糟粕。研究之后,他发现确确实实是糟粕!当机立断的把好几个T硬盘的研究资料锁在了柜子里,等待以后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胜报》上边的番外步兵小说给整个咸湿界带来了一场龙卷风似的巨大影响。吴孝祖这鸟悄的一小步,整个港岛咸湿界就天翻地覆的向前一大步。
这一步……
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硬鸡抬……
咸湿文化在港岛的很有市场。吴孝祖开创的电影歪歪番外流派,在这种高喊目田的咸湿社会中,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如果接下来出现诸如《英雄本色之马豪杰的三角恋》、《警察故事:八字腿大鼻头的潋滟之旅》、《福星系列之群咳咳事件》,千万不要意外。
在这种史诗级的事件烘托下,想来邓广荣先生的名声会如黄河之水噗嗤狂喷,今后再想演诸如《香港小姐写真》这些电影,就真的只能成为曹查理之辈了。
当然,如果他不怕赔,尽可以再演《江湖龙虎斗》这种豪气大佬。到时候估计是没人敢随便陪他演了,谁演谁怀孕。
吴孝祖书房还存了四十多篇欲言小故事呢,不信邪的尽管来!
…
时间快的好似有些人的腰,11月20日下午,亚太影展在汉城国立剧院正式开幕。
毯星群体在这里会被憋死。
亚太影展很LOW的根本没有设红毯、绿毯、羊绒毯。
有时候想想,毯星这种生物是挺奇妙的一种存在。厉害到一群人生生把戛纳、威尼斯、柏林三大电影节踩成了菜市场。瞬间让这三大电影节在内地观众眼中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大奖,好似尿崩一样直线下降。
倒也对国内电影节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点扼杀敌军的作用。
本次第31届亚太影展由KBS录播。湾湾、日本和港岛也都派了记者跟拍。整个现场思密达、萨瓦迪卡、呀买蝶和扑街各种语调应有尽有,确实没愧对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电影节这个称号。
前一世获奖影片吴孝祖不清楚。《一个字头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另类搅局者。
《一个字头的诞生》凭借着着超高一头的观影效果和创造性的镜头,可以说成为了第三十一届亚太影展的最惹人瞩目的一部电影。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最佳摄像、最佳音乐这六项提名,就证明了这部电影的强势。也被很多人看好为本届最大赢家。
……
一行人走进剧场,远远就看到了李翰翔的身影。
他依旧大墨镜、金项链的土豪打扮,好似社团大佬多过像一名电影大师。他在《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火龙》之后,电影大师的名号算是受到全行业认可。
大师,这种称谓不单单指你的艺术成就。艺术成就再高,比如后世的王佳卫、许安华。吴孝祖认可他们的艺术成就,但“大师”这个称呼对于他们似乎还有一点距离。
李翰翔可以。
他对于华语电影这个行业,可以说是起到了推动和惯连的作用。所以,称他一句电影大师,不为过。如今华语电影在国际上公认的两位大师:李翰翔与胡金诠。相比而言,张撤在此时在国际上可能都要稍逊一筹。
当然,后世张撤的名头比这两位要大得多。这与张撤的三十六房、十二门徒脱不开干系。
人丁兴旺与身体健康对艺术家来讲也确实很重要。
“翔叔”吴孝祖笑道。
“咩事?”
李翰翔略带警惕的看着吴孝祖,见其一身一身白衬衫黑西装,显摆的撸开袖子用戴着金手表的手,摸摸脖子上拇指粗的金项链,“系唔系觉得自己不够靓,同我江湖救急?”
“呵呵,翔叔你说笑了。我颈椎不好……”吴孝祖讪笑摆摆手。不去看李翰翔变黑的脸。
“@#¥%思密达”
吴孝祖刚落座,旁边就一个小眼睛中分头的高丽电影人就笑着同他鞠躬。
“?”
“人家说见到你很高兴,他觉得你长的很靓,邀请你晚上一起去吃烤肉。”李翰祥斜着眼睛道。
“……”
吴孝祖黑脸的瞪了一眼老不正经的李翰翔。人家一共一句话,能表达这些意思?
“你好,吴导演。我叫郭在容,见到你很高兴。”
这名小眼睛电影人见吴孝祖一脸茫然,连忙换上英语。
看着眼前这个高丽导演那古怪的英语发音,吴孝祖直接来一句“i'm fine thank you!”
“吴导演,我看了你的这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简直太经典了。”
郭在容奉承道,“整部电影运用不同的视觉来诠释了选择,这部电影太有吸引力了。我很期待这部电影在我们棒子这里上映。”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是《一个字头的诞生》的外译片名。这次参展,就应用了这个片名。不然叫《一个黑社会的诞生》这种片名似乎有点LOW!
两人谈话间,亚太影展正式开始。亚太影展设置结构很单一,开场诗朗诵之后就是正式开始了主竞赛单元。
亚太影展最讲究的就是各国的可持续科学发展观。这种策略注定了影展对于“平衡”的追求。
果然,一开始,从几个无关痛痒的奖项颁发就看到了这种情形。
童星特别奖:高丽棒子获奖。
特别评审奖:湾湾。
最佳纪录片:菲佣国。
记者特别奖:港岛。
最佳男配:澳洲。
最佳女配:港岛
排排坐分果果的情况让吴孝祖笑容不改。每个电影节都有自己的“风格”。后世就算是戛纳、柏林、威尼斯一样讲究“任人唯亲”,港岛自嗨的金像奖更是无节操到极点。
吴导演还怕这个?
怕这个就不是少……咳咳。李翰翔有句话讲得好:得奖这种事情要看老天爷。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
几道开胃小菜之后,《一个字头的诞生》也错过了最佳音乐、最佳编剧、最佳剪辑三个颇有重量的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