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83节

  一旁的杨老三和朱峰看呆了,这家伙哪里学来的法子,怎么就突然开窍了?

  什么花生这么好卖?中午一会就能卖出十几斤?

  四毛五一斤,就算赚一半,那下午这会功夫也挣两块多了!

  杨老三腆着脸上前,满脸堆笑道:“赵老弟,你这啥子花生那么好吃,也拿两颗给我们尝尝嘛。”

  “就是,给我们抓点,我们也吃起耍撒。”朱峰跟着附和道。

  “卖完了,一颗都没了。”赵明辉把还剩了两把花生的搪瓷盆盖上,不冷不淡道。

  两人喷了个软钉子,一脸不快的回去了。

  张秀琴嘴角一扬,老赵出息了啊!

  ……

  周二娃饭店中午的生意确实火爆,凉拌鸡卖了十份出去,剩下不到一只鸡了。

  卤猪头肉打包卖了十来份,都是熟客要的,就怕晚上来晚了买不上。

  最好笑的当属赵东他们那拼好饭三人组,吃饭的时候非得尝尝那打包好的猪耳朵啥味,结果你一片我一片,一只猪耳朵被三人给炫完了,只好重新打包了一只。

  因为信不过对方下午会不会偷吃,还把猪头肉和猪耳朵寄存在周砚这里,等晚上下了班再来拿。

  三个人,三百个心眼子。

  “试吃的效果确实好啊,咱们这卤味的名气一下子就打出去了,不少跟我说晚上要来打包回去吃的。”赵乐呵呵地看着周砚,眼里满是佩服。

  要不是周砚想的这法子,今天这三个猪头,两只鸡,还不知道怎么能卖的完呢。

  这小子,可太聪明了。

  “主要是周砚卤的好,跟奶奶卤的味道不相上下。”赵红笑着道。

  “那还是差得远,奶奶卤的好多了。”周砚笑着摇头,他最清楚自己和老太太的差距了。

  周沫沫凑了过来,仰着脑袋看他,满脸期待道:“锅锅,那你会卤猪脚脚吗?我想吃~~”

  昨天下午老太太赏了她半只猪蹄,吃得她满手满脸的油,香迷糊了。

  赵说她昨天晚上做梦还在啃猪蹄呢,早上起来手臂上全是口水和两排小牙齿印。

  “昨天你吃的就是我给卤的,明天卤给你吃好不好?”周砚笑着说道,这东西得找刀儿匠提前预定,别说周沫沫馋了,他也馋得很。

  “好!”周沫沫高兴的蹦起来,“锅锅,你太好了!”

  “我也要半个。”赵果断提出申请,卤猪蹄她也馋好多年了,家里那么多小辈,怎么都轮不到他们这些大人吃。

  现在周砚会卤,肯定想尝尝看撒,哪怕自己出钱都要吃一个。

  “都有份,明天我让大家都吃上卤猪蹄。”周砚笑着一挥手,想吃猪蹄而已,安排!

  猪蹄尖肉少,又难处理,价格比肉便宜多了,只要三毛五分一斤,一个大猪蹄六七毛钱,明早卤肉的时候丢下去一锅卤,就当给大家加餐。

  老周同志帮着收了桌,和赵说道:“天色有点暗,晚上可能要下雨,我下午回去把房子加固一下,厨房和堂屋有几块瓦也换一下,免得又漏雨。”

  “去嘛,上屋顶小心点。”赵点头。

  “房子还需要加固吗?”周砚瞅了一眼外边,今天的天色确实有点阴沉。

  “我跟你老汉结婚的时候分家修的这个房子,自己去背泥巴回来加稻草夯的土墙,比你年纪都要大两岁。七几年的时候又地震摇过两回,墙上到处是裂缝,茅厕都震垮了,后来你老汉用泥浆和小石头自己补的。”赵笑着道:

  “这些年缝缝补补,也都住下来了嘛,以后要是挣到钱,就推了重新建。”

  “我看镇上有家人用砖砌的房子,看着多巴适,不漏风不漏雨,以后我们也修一栋那种样式的。”

  说到修新房子,赵的脸上满是期许之色。

  “要得,过两年我们也修砖瓦房。”老周同志点头道。

  “过两年有钱了,还在乡下修啥房子,把钱拿到蓉城去买栋房子,当城里人不巴适吗?”周砚笑道。他想说首都和上海,但那实在太遥远,赵和老周同志肯定没法想象。

  周沫沫听到蓉城眼睛一亮,立马跑过来拉着他的衣摆问:“锅锅!锅锅!他们说蓉城的小朋友都有大熊猫,我也可以养一只大熊猫吗?”

  求月票~

第96章 厂长来晚了也买不到!

  关于四川人在家里养熊猫这个谣言,原来从这个年代就有了。

  周砚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笑着道:“你要去了蓉城,天天骑熊猫出门上学。”

  “真嘟?”周沫沫眼睛一亮,回头看向了赵:“妈妈!我们去蓉城嘛,我也要养大熊猫!”

  “去蓉城做啥子?在村里有地种,有地方养鸡养猪,地基也是自己的,活了半辈子的地方,比蓉城巴适的多。”赵摇头,笑着道:“等以后修房子,把院坝再整宽点,旁边那块地前年已经跟你们三叔换来了,以后蒜苗、辣椒、藿香、葱葱都栽在院子里,做饭的时候随手就掐了,多方便。”

  “要得,就整宽点。”老周同志笑着点头,眼里满是宠溺。

  周砚闻言也就不说啥了,这年代能在家里挣到钱,把日子过舒服的,又有几个愿意背井离乡呢?

  他前几天跑步的时候才问过林叔,现在国家刚放开私人房屋买卖,但有不少限制,公家的房子现在是严禁买卖的,好点的楼房全是公家的宿舍楼。

  周砚刚把外债还了,还欠着他爸妈五百多块呢,自然没有太多的想法。

  他要在纺织厂门口这家店,先把第一桶金赚到手。

  以后要是挣得多了,给他们在乡下重修个房子又有何妨呢。

  老周同志骑车回去修房子去了,周沫沫跟在周砚的屁股后边打转,一个劲的追问:

  “锅锅,你要去蓉城嘛?我跟你一家好不好?”

  “锅锅,我们要养几个大熊猫啊?”

  “锅锅,大熊猫晚上可以挨着我睡吗?”

  “锅锅……”

  “要得要得,到时候我一定给你买一只!”周砚脑子嗡嗡的,给了她一毛钱,让她去买糖吃。

  “太好了!我要骑着熊猫去上学!”小家伙拿着钱蹦蹦跳跳走了,已经开始幻想上了,小马尾跟着一蹦一蹦的,钻进了一旁的厂办小卖部。

  周砚得了清闲,躺树下的椅子上吹风,看着远处的江发呆。今天阴天,风已经有了几分凉意。

  “周砚。”一道声音在耳边响起。

  周砚回头,赵明辉已经自己搬了个小板凳在他身边坐下,从兜里抓了一把卤花生塞他手里,自己也剥了一颗丢嘴里,笑着道:“我看你中午卤味卖的好好哦,没想到你还有这门手艺。”

  “生活不易,多才多艺。”周砚叹了口气,剥了颗卤花生丢嘴里。

  “你卖卤猪头肉,要防着点杨老三和朱峰,他们两个不是啥好东西,之前他们两个合起伙来跟我打价格战,我卖什么价他们都比我便宜三毛钱,硬是把我卤猪头肉逼得没法卖。”赵明辉降低了几分声音道。

  周砚看了他一眼,笑着道:“没事,防人之心我有,害人之心我也多得是。他们要敢使坏,我肯定比他们坏的多。”

  赵明辉愣了愣,周砚现在说话怎么一套又一套的?

  “还有,我定价本来就已经比他们一斤贵三毛钱了,他们在你身上使的那点招数,在我身上还没使就失败了。”周砚笑着道:“他们要愿意降价,那就让他们降去吧,我反正无所谓,也不会跟。”

  “对啊!”赵明辉也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周砚这情况跟他当初根本不一样。

  贵三毛,客人还抢着要买,这说明了什么?

  那肯定好吃啊!

  比他们三家好吃到哪怕贵三毛钱也要买的那种程度。

  “我妈说你散卤花生给客人们吃,效果怎么样?”周砚吃着花生,随口问道。

  “效果可太好了!我就是想来感谢你的。”赵明辉说起来还有点激动,“我散了两三斤,剩下的十斤中午就全卖完了,还有好几个找我预定明天的,不少客人吃了都说好呢。”

  “那挺好的,生意稳定下来,那就是稳定的收入了。”周砚笑着点头。

  赵明辉和周砚摆了一会龙门阵就回去了,他急着回家再煮一锅卤花生,趁着晚上下班再卖一波。

  他就住在苏稽镇上,离得不远,卤花生又不需要太久,卤好了端来可能还是热的,那可比冷的还好吃。

  人啊,在能挣到钱的时候总是干劲满满的。

  周砚浅浅眯了一会,又和周沫沫玩了一会石头剪刀布,然后就回厨房切猪头肉和耳片了。

  没办法,中午的教训非常深刻,必须要提前把猪头肉和猪耳朵给切了,这样晚高峰赵只需要称重打包,保证效率。

  晚上下班时间,工人们等着拿着卤肉回家吃饭,哪有那么多功夫慢慢等你炒完几个菜再给他切。

  鸡肉也先斩了,晚上客人点了只需要负责凉拌即可。

  凉拌鸡打包需要自带饭盒,这个规矩写在门口的。

  没办法,周砚实在找不到能用的打包盒,他甚至连个塑料袋都没有。

  卤猪头肉和卤耳片用的是油纸袋,这是眼下比较常见的卤味打包方案。

  在这方面,周砚不追求特立独行,够用就行,成本还是得控制。

  “妈,我想招个墩子,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周砚瞧见刚睡醒午觉的赵下楼来,开口询问道。

  赵人脉比他广多了,说不定会有合适的人选。

  “墩子?”赵揉了揉眼睛,刚睡醒还有点迷糊,看着正在切耳片的周砚道:“你是觉得切卤肉忙不过来吗?”

  “对,今天中午又要切卤肉,又要炒菜,还要拌凉拌鸡,我快忙疯了。”周砚点头。

  “确实有点忙,让我想想……”赵认真思考了一番后,摇了摇头:“我也没啥子很好的人选,身边要说刀工最好的,就是你老汉了。平时过年过节,都是他负责帮你奶奶切卤肉的嘛,你奶奶指定让他切,就他切的她最满意。”

  “我老汉要杀牛还要卖肉的嘛。”周砚摇头,杀了一辈子牛的老周同志,岂会来给他当墩子,“算了,回头我写个招工启事贴门口,看能不能招到合适的人。”

  厂食堂的闹剧,开始趋于平静。

  今天中午厂长和两位副厂长现身厂食堂,跟工人们一起吃大锅菜,并且再三承诺,瘟猪肉的事件不会再发生,副厂长刘雨生将对厂食堂直接负责。

  厂领导的重视和决心,让工人们对于厂食堂重拾了一些信心。

  没办法,该吃还是得吃啊。

  厂食堂便宜量大啊,大锅菜,一份回锅肉才四毛五,素菜一毛钱一份,米饭自己带饭盒蒸,两三个人搭伙吃饭,有荤有素一顿才两毛钱。

  厂食堂的小炒区被取消了,所有厨师安心给工人们做好大锅菜,以前大厨做小炒,学徒做大锅菜的情况不会再出现。

  午饭后工人们对于大锅菜的反馈普遍不错,就算肖师傅走了,厂食堂还是三位三级厨师的,认真炒大锅菜,怎么也不会难吃。

  就是以后想吃小炒,吃点好的,就得去周二娃饭店了。

  周砚从工人口中听说这个消息,还是挺高兴的。

  厂食堂没干垮,但小炒区被他干垮了啊。

  罪魁祸首王德发已经进去了,据说他和孙美丽同盟破裂,已经进入狗咬狗阶段,互往对方身上泼脏水,都不需要怎么审,把事情交代的比保卫科干事查得还干净。

  涉案金额超过五万,在这个年代,牢底肯定是要坐穿的。

  全国万元户才几个?

  简直胆大包天!

  周砚想到了小周,当他们的记忆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他是周砚,也是小周,或许早就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时代,他挺喜欢的。

  这里的人,这个家,他更喜欢。

  今天晚上,饭店的生意还更好一些。

首节上一节83/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