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14节

  两个人相处嘛。

  总有一方要压倒另一方。

  一方要稍微迁就另一方。

  前世,沈善登婚姻失败,后来反思,就是不够强势。

  没有做到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过分的尊重意见了,忽略了人的认知是有差异的。

  有些人,不适合过好日子。

  不是不会过日子,苦的时候有能撑住的,但是到了甜的时候,日子过好的时候,没有事的时候,反而浑身不舒服。

  这样的人,虽然少,但确实存在。

  这一世,沈善登必然要牢牢把握主动权,该出重拳的时候,毫不含糊。

  大蜜蜜俏脸通红,温度有所上升,湿度更是超标,部分位置的形状变形严重。

  想到了什么,惊坐起,看了看窗户,松了口气:“应该也没有多大声。”

  大蜜蜜累得够呛。

  但想着晚饭还没吃饭,随便擦擦,赶紧起来收拾收拾。

  见沈善登还躺在沙发上,大蜜蜜啐道:“起来,饭还没吃呢,你不饿吗?”

  大蜜蜜将沙发、茶几,还有柜子收拾了一番,沈善登则心神沉静,不为外物所动,做深邃思考。

  做饭是不可能的,只能从外面买就是了。

  餐桌上。

  大蜜蜜还是没忍住问:“《绣春刀》项目怎么样了?”

  说一千道一万,这可是上亿的大项目。

  中影主导,大热的古装题材。

  是的,虽然三大导全部歇菜了,但是古装题材依然是热门。

  大蜜蜜想着,哪怕无法和港台明星竞争主要角色,但是有沈善登帮助,争取个大配不是问题。

  至于说,沈善登完全掌握项目,大蜜蜜从没想过。

  外面来看,剧组掌控者是导演,国内也是导演中心制,但导演也分人。

  如果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样的,他们笃定干一件事,制片人、投资人也拗不过。

  《集结号》拍摄,冯小刚把进组几天的陈数给赶走了,谁来说情都没用。

  沈善登这个刚入行的新人,能有基本的剧组话语权已经不容易了。

  没有回答大蜜蜜的问题,沈善登夹起了一片回锅肉,吃的很香,饶有兴致的看着坐在他对面的大蜜蜜。

  为了保持身材,吃了一点点就不吃了。

  故意馋人。

  大蜜蜜撇过头。

  沈善登劝:“多吃点,补充补充体能,水也别忘了,刚刚消耗不小。”

  大蜜蜜立刻双手比划叉:“今天到此为止。”

  沈善登批评:“你呀,思想老是往下走。”

  大蜜蜜:?

  她又不是没试过含蓄,但只要不明确拒绝,沈善登就当欣然答应。

  见他吃的香,大蜜蜜也馋的不行,夹起一块回锅肉,把瘦肉吃掉,肥肉留给沈善登。

  沈善登嫌弃:“你咬了一口,还放我碗里,脏不脏啊?”

  大蜜蜜怒怼道:“你刚刚吃的不挺开心?”

  话一出口,大蜜蜜自己先不好意思。

  说什么呢?被沈善登带偏了!

  回过神,大蜜蜜把话题拉回来:“你别转移话题,《绣春刀》项目怎么样了,到了哪一步?这一次不要骗我,给我透个底。”

  “我只是没说,但从来没骗过你。”沈善登纠正。

  大蜜蜜道:“你就不能让着我一点?”

  沈善登道:“男女平等,我让着你,岂不是看不起你?”

  见她又要哭的样子,沈善登只好边吃边说:“年轻就应该有冲劲,该冲的时候就要冲!”

  “如今正是我辈大展拳脚的时候,去年三大导全部熄火。凯子哥是中影旗下的头号大将,小钢炮代表华易的京圈势力,老谋子是西北圈。”

  “官方的、在野的,京圈的、地方的,统统不行。”

  大蜜蜜无语:“我问的是《绣春刀》项目怎么样,你说的,和这个有关吗?”

  “朽木不可雕也!”

  沈善登恨铁不成钢:“古装大片这条路,连着中国电影的市场化道路,《英雄》当年开启了电影市场化之路,开启了院线分成模式。”

  “大片战略也是韩三平推动的重要电影战略。”

  “去年大陆各方势力全部熄火,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这三个可以说中国电影市场晴雨表,他们发挥失误,就是电影市场的灾难。”

  “一个临界点到来了,好莱坞电影的无限倾销仿佛下一秒就会导致国内电影产业瞬间崩盘。”

  “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机会啊!”

  “外部虎视眈眈,内部面临转型压力,把一潭死水搅浑了,原来坚不可摧的天花板,出现了大量裂缝。”

  “冯小刚以前是什么?给大院子弟跑腿的,你看现在那些个大院子弟,有几个比他混得好?不说骑在华易头上,但也是互相成就。”

  “说难听点,往前二三十年,冯小刚一辈子别想捧导筒!”

  大蜜蜜真是服了这个男人。

  你说沈善登没有回她的问题吧,也不是。

  正是现在这个形势,外部步步紧逼,所以才让有才能者,获得机会,《绣春刀》项目才会获得韩三平支持。

  沈善登才能以新人之姿,一步跨过了很多导演十年甚至更久要走的路。

  当年冯小刚也是抓住了《甲方乙方》的机会,顺应了韩三平推动商业片的战略,才能完成关键的一跃。

  但是要说沈善登回答了她的问题,也没有。

  这个男人,没说假话,但也没说真话。

  更是能一本正经的说着似乎毫不相干的话,还能讲的津津有味。

  沈善登见大蜜蜜散漫的样子,心里摇头。

  他这个人,除非必要,一般不会给人分析局势。

  沈善登是知道结果的,他的认知,就是财富。

  多么珍贵且难得的机会,不好好抓住!

  大蜜蜜认知水平,在艺术生里面算高的,但是明显还是有差距。

  沈善登提醒:“这件事,和你也有关系。”

  大蜜蜜眨了眨眼,疑惑问:“和我有什么关系?”

  沈善登道:“华易算是大院子弟里背景最深厚的吗,不是。荣鑫达也不差。是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释放了更多红利,并且通过对外开放,把一些圈子破了。”

  “这才有小钢炮、张艺谋比江文、田力力混得好,也比王朔混的好。”

  “才有宁浩冒出来,拍《石头》中影帮他组局筹钱,《石头》赚的钱,全部花在新戏上,捧在手心里怕化了。”

  “我才能以一个项目概念,就能获得韩三平的赏识。”

  “与之相反,你签的公司,就像田力力,上个时代的大院子弟那样,会越来越跟不上发展的节奏,不断边缘化。”

  大蜜蜜微微变色。

  荣鑫达的局限性她已经感觉到了,只是不明白原理,听沈善登一分析,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个圈子依然看关系看路子,但是也在变得比之前公平。

  过去管用的道理、规矩、方法,不等于现在和未来也能用。

  荣鑫达在上个时代行,现在就有点力不从心。

  不过大蜜蜜还是很冷静:“就算衰落,也有一个过程,我现在也就小有名气,荣鑫达对我来说够用了。”

  沈善登露出欣赏之色,不愧是后世打到顶的人,确实有两把刷子。

  大蜜蜜道:“我想的是,等到合约期满,看看港岛有没有机会,他们发展比较早,比我们专业,也更会包装。”

  沈善登神色不由一滞。

  评价为有两把刷子,但也只是两把。

  又是四更,万字。阳后第五天了,这次阳倒是不疼,只是咳嗽流鼻涕,呼吸道也不舒服,担惊受怕的。真的拼命了。

  起点推荐规则改版,我这种重写的,之前还能上推,现在没有希望。只能指望十万字智能推,以及三江、强推这样的固定栏目。

  新书榜也快到时间了,只能拼一把,把字数拉起来,大家多多追读。

  对了《督公》这版和上版不一样。会符合剧情逻辑。

第13章 破碎滤镜

  沈善登要好好教育教育大蜜蜜。

  “小杨,大声告诉我,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长官!”大蜜蜜立正敬礼,然后抖了个机灵:“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出来。”

  沈善登无语看着她:“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挺有幽默感?”

  大蜜蜜不由嘻嘻笑了起来。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背景!”

  沈善登道:“明星最大的背景,不是圈子,是所在的国家!”

  “混娱乐圈,就要在聚光灯下,要活跃在中心。只有大的领土、大经济体量、大国地位,才能培养出大明星。”

  “同时,什么风格的国度,养出什么风格的明星。”

  “而港台明星的活跃,只是特殊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大蜜蜜一脸不信,明确反对:“现在歌手、演员,花旦、小花,都是港台为主,偶像剧、都市剧也都是港台专属,我们只有古装剧、战争剧才能演一下。”

  沈善登解释:“这就是特殊所在,他们因为地方小,城市化起来比我们容易,再加上特殊的区位,外部特殊的支持,有意把港台和大陆平齐,但这种很难保持。”

  见大蜜蜜还是不信,沈善登觉得有必要打破她的滤镜。

  “你觉得一个明星两栖、三栖,是一种什么行为?”

首节上一节14/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