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18节

  从架空变成了立足于真实历史,放在嘉靖年间。

  但因为最初奔着海外获奖,不可避免,存在缺陷。

  《督公》内容主创第一次会议。

  就在北电找个一间空教室。

  “字研!”

  首先,沈善登在黑板上,写上了“字研”两个大字。

  “一个项目,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文本工作,这项工作,投入小,但是产出大。”

  “所以《督公》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字研,在文字上进行研究,在剧本上下功夫。”

  “让剧本回归应有的地位吧!回归一剧之本吧!编剧的才能和作用不应该被埋没!”

  “我们有两支团队,一个是线下团队,另外一支是线上团队,一些畅销网文的作家,会在情绪拉扯、爽感提升,以及武功设定上,给我们充当顾问。”

  “随后还有明史专家加入团队,充当我们的历史顾问。不管是文学剧本还是拍摄剧本,我只有一个要求,节奏流畅,剧情暴爽。”

  沈善登对三个跟组编辑提出要求。

  这三个编剧,都是中戏、北电在校生或者应届生,嫩的出水的年轻人。

  他不需要经验多么丰富,他需要聪明、渴望证明自己、愿意奉献、有一定服从性和团队精神。

  深圳。

  吴京正照着太阳灯养伤,他身上有大伤,在港岛工作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一下,特别受不了潮湿环境。

  不过今天,有一位从BJ来的客人,送来了一封信。

  吴京看着封皮,愣住。

  “想明白电影的意义吗,想真正的.在大银幕上顶天立地吗?”

  “YES OR NO?”

第17章 套战狼

  致吴京先生的一封邀约信共筑华语动作片新脊梁!

  吴京吾兄台鉴:

  见字如晤。

  冒昧致信,实因《督公》项目亟待一位如兄般真功夫、真性情、真担当的男儿扛鼎。

  闻兄于港岛影坛淬炼四载,从刀光剑影到片场百工,事必躬亲,早已是能演、能打、能导、能制的全才。

  此等韧劲,恰是当下中国影坛最稀缺的脊梁!

  兄在港岛,为他人作嫁衣久矣!

  灯光下扛器材的是你,镜头前搏命的也是你,然终究是“种别人家的地,荒自家的田”。

  港片黄金时代余晖虽在,但其江湖格局早定,兄纵有通天之能,亦难破那方寸天花板。

  反观内地,观众口味已变!

  超女草根崛起,万人空巷;《疯狂的石头》以小搏大,证明本土叙事正当时。

  80后年轻人,不再只认港星招牌,他们渴望自己的英雄,自己的热血,自己的文化根脉!

  兄之硬朗风骨、家国气魄,恰是这片土壤最渴求的种子。

  《督公》为中等成本,仅有千万预算,以兄之才,实为屈就,然却为兄量身拓开一片天地。

  男主“陆炳”,为嘉靖帝一奶兄弟,飞鱼服锦衣卫,擎起明中变革的一把不折的绣春刀,血性与谋略并重,这角色,非兄不可!

  副导演+副制片之位虚位以待!剧组调度、成本把控,兄在港圈摸爬滚打的经验,正是我们急需的“片场定海针”。

  动作指导非兄莫属!摒弃《卧虎藏龙》的虚头巴脑,超越港式套路化打斗,再让中国之功夫碾压好莱坞动作设计!

  吾誓将武功体系明确化、境界化、真实化,再以工业能力、理工科技术,重演传统武术之魂,开创新派动作美学!

  更重要的,《督公》只是起点!

  此片实为韩三平为中国电影产业升级战略的一次尝试,吾不才,今日亦为厂长手中尖刀一把,如兄之角色一般,要为厂长出一条古装大片、大片战略升级之路。

  吾也愿为一员闯将,愿为中国电影之先登!

  诚蒙厂长赏识,《督公》亦是亿元巨制《绣春刀之日月重生》的“锋芒初试”。

  若此战告捷,吾将不负厂长重托,兄也当为《绣春刀》扛旗之人!

  彼时千军万马、王朝兴衰、中华武魂,皆待你我兄弟执掌乾坤!

  今日中国之影坛,古装片困于虚浮奇观,动作片溺于花拳绣腿。

  观众要的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有情有义的真男儿,这正应你我之共识!

  弟本应亲自相邀,然新项目百废待兴,中影、北影厂亦有杂音,吾无法亲至,书以此书,见字如面,以畅心思。

  兄之加入,便是与我共执火把。

  烧掉《卧虎藏龙》中皮西骨、港式拳脚的旧枷锁,在大陆沃土上,种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动作片参天林!

  附:诚邀面谈

  随信附《督公》剧本纲要及“陆炳”角色小传。若兄有意,请速来BJ,吾当扫榻相迎,与兄当面详叙大计!

  此致

  敬候佳音!

  沈善登

  2007年1月18日

  于北京电影制片厂

  吴京把马有德请进屋,然后将信读了几遍,心绪复杂。

  马有德先是扫了一眼屋子,单身公寓,不过收拾的干净利索,看起来只是一个暂时的落脚点。

  然后观察吴京反应,没有什么激动的反应。

  “吴兄弟,老板让我亲自和你说,一个是他实在离不开,本来想的是《绣春刀》这个项目,但是压力太大,然后转为了《督公》,各种准备不足。”

  “虽然得到了韩三爷的全力支持,但在中影、北影厂里面有许多压力。老板现在必须快速把项目框架拉起来,否则会有很多方面想要伸手。”

  听到“韩三平”的支持,吴京神色一动。

  “第二个,老板让我说清楚,你拒绝了,也不要有心理负担。毕竟港圈这边有更多功夫电影的机会,而我们大陆这边,只是刚刚起步,穷的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之常情,不要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

  吴京眼中不由露出不屑和愤怒,这是把他当什么人了?

  狗还不嫌家贫呢!

  要是在大陆有机会,他也不会背井离乡。

  马有德继续道:“我们这个项目,压力也大。三大导都熄火了,可以说天塌下来了,现在《督公》这个项目,是大陆这边的古装大片甚至古装动作的一缕火苗,压力空前。这个必须和你说清.”

  吴京终于开口:“我打几个电话,只要项目是真的,我们就立刻回BJ。”

  说完,拿着手机进了卫生间。

  吴京当年也是打到顶的,他只是不太会混圈,但是人脉关系都有,打听了消息不难。

  “老哥,我听说三爷那边要推一个新项目?”

  “兄弟你在港岛消息还这么灵通,哈哈,我只告诉你,嘿嘿,这个沈善登有可能是三爷的”

  “姐,中影那边项目你听说了吗?”

  “弟啊,你想通了吗,姐一直等你的,这个项目不简单,但是姐也是有点人脉的”

  吴京不由打个哆嗦,赶紧哈哈一笑,把电话挂了。

  沈善登家。

  这两天也不知怎的,北电校园里,开始传开了他手里有个大项目。

  经常“偶遇”一些学生。

  有导演系的,也有摄影系的,还有表演系的,有时还会遇到老师。

  烦死了。

  白嫖空教室是不行了,索性搬到了家里办公。

  大蜜蜜除非必要,也不太出门。

  经过一番软磨硬泡,她还是拿到了很多消息。

  《绣春刀》暂时搁置,但是沈善登手里有了实打实的一个千万中等制作。

  嘶!

  大蜜蜜感觉不只是小登变得滚烫,大的那个都有点滚烫。

  瞬间安全感清零。

  大蜜蜜见沈善登接了个电话后,毫不掩饰兴奋和喜悦的挥了挥拳,问:“什么好消息?”

  “吴京妥了!”

  沈善登重重吐出一口气:“飞机不延误应该下午能到,我亲自去机场迎接。”

  大蜜蜜大吃一惊!

  吴京可是在港圈站稳脚了,竟然被沈善登套来了。

  恐怖如斯!

  沈善登也是极为欢喜。

  哪怕对于将战狼套过来,很有信心,但真正确定,还是松了一口气。

  给吴京的那封信,沈善登费了一番心思。

  直戳痛点,指出吴京港圈“打工”的瓶颈感,唤醒其“主场作战”的渴望。

  给舞台,用“多重身份”满足其全能才华,以《绣春刀》巨饼激发野心。

  展露背景,哥们目前是韩三平手下的虎将,有人罩着,速来。

  再立大义,将个人发展融入“华语动作片革新”的浪潮,赋予使命感。

  然后,激将法,吴京你要是拒绝了,我也不说你是嫌贫爱富、捧高踩低之人,但你自己品,细品。

  晓之以情、诱之以利、动之以理。

  虚假的中国宝宝:有了超能力,要上网吧,玩游戏。

  真正的中国宝宝:我一个打十个,活了一辈子就等装逼的这一天了!

  沈善登没和吴京有过接触,但是从事电影行业,他更知道,电影是主创的私货,主创是什么,在电影里是藏不住的。

  正是对书信有把握,沈善登才没有亲自前往。

首节上一节18/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