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25节

  那股憋屈和愤怒,让他几乎要内伤。

  反观,台上的沈善登,非常温和,如玉君子。

  主持人表示《督公》启动仪式圆满结束。

  沈善登向大家鞠躬致意,回应大家的支持。

  其实,他内心没有表面平静。

  今天搞个大新闻出来,是原有的计划,但是他想拿出来的是“一个亿的小目标”,喊出票房预期一个亿。

  但被人拿价值来压,他不得不给出反击。

  因为这部戏,已经不只属于他一个人。

  既有团队的心血,也有中影的付出,同时往大了说,还关乎韩三平的战略路线,以及电影产业自主。

  不过压力依然很大。

  在这个时代,作为电影圈内人,拍商业片就带着心理负担,喊出为电影强国而努力,压力更大了。

  当然了,让沈善登意外,更欣慰的是反响如此热烈!

  其实想想也算正常。

  这些学生基本都是80后,大部分还是85后,除了导演系、文学系的一些,大部分人都是比较正常的人。

  仪式一结束。

  沈善登、吴京甚至周奇峰立刻被疯狂的记者群团团围住。

  无数话筒、录音笔几乎要怼到他们脸上。

第24章 迅速传播

  “沈导!请详细阐述‘弱国无艺术’的具体含义!”

  “您是否认为中国目前所有追求艺术电影的导演都是在做无用功?”

  “您对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态度是否过于偏激?”

  “吴京先生,您倾家荡产支持沈导,是否也认同‘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的观点?”

  “中影对您这番言论持什么态度?”

  沈善登不说话,在工作人员和周奇峰、吴京的护卫下艰难移动。

  他脸上保持着镇定,偶尔简短回应:“我的观点在台上已经表达清楚,核心是希望中国电影工业强大起来。具体细节,请大家关注我们《督公》项目后续的进展和作品本身。”

  他深知言多必失,此刻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冲击力反而更好。

  好不容易摆脱了记者,沈善登不忘提醒周奇峰。

  “媒体朋友们的礼物一定不要忘了。”

  按照不同媒体单位,少则大几百、上千,多则甚至大几千,记者、摄像都要给到。

  这是行业惯例。

  现如今互联网冲击了传统媒体,但依然无法动摇传统媒体的统治力。

  不能说热度爆炸,就不给,不给肯定不行。

  沈善登旗下的公关公司干过类似的活,不给那就等着被黑吧。

  “是的,师兄。”

  周奇峰激动应道。

  到了后台。

  吴京目光坚定,有激动,有感慨,更有一种找到同道中人的坚定。

  “兄弟,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在香港那些年,看够了!咱们就脚踏实地,把《督公》干好,干出个样儿来!让他们看看,咱们的路子对不对!”

  吴京重重地拍了拍沈善登的肩膀:“兄弟,谢谢你让我参加这个项目。”

  沈善登那番关于强国尊严的话,深深触动了他作为动作演员在港圈打拼时感受过的轻视。

  之前港岛那边经纪人还劝他,吴京不为所动。

  现在,更加坚定!

  倾家荡产也要把电影拍好!

  沈善登连忙道:“别客气,京哥,我更该谢谢你。”

  中影制片代表张能手也过来恭贺道:“我都能想象报道的轰动了,老弟太牛了。”

  然而,沈善登苦笑一声:“老哥,你可别给我戴帽子。我是没办法,你看那同学问的问题,我能怎么办?”

  “我要是只是自己,我就做了商业至上的导演也无妨,可这个项目还是中影的重点项目。”

  说到这。

  沈善登压低了声音:“我身上也带着厂长交付的任务,容不得我退。”

  沈善登说的话半真半假。

  放在几年前,他说这话,大概率没法在北电混下去。

  导演系就是学院派大本营,管理系不保他就要滚蛋。

  即使07年,环境好了一些,但也好不了哪去。

  但现在他有中影背书,手上有项目,管理系独一份!

  导师是系主任,又是系里优秀学生代表,情况完全不同了。

  内心深处,沈善登还有个想法。

  不过那要等以后。

  沈善登到了现在,依然冷静不飘,张能手真心想交好这个年轻人,说道:“兄弟,你大可放心,有中影在,没人能奈何你。”

  “这个项目是中影重点项目,我们就是行业的天。”

  沈善登笑了起来,背靠大树果然好乘凉:“有老哥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找到机会,马有德掏出小本本汇报:“老板,我会盯着网上舆论。”

  水军随时准备!

  见到大蜜蜜过来,马有德连忙退后一步,让出位置。

  大蜜蜜来到后台,不顾周围还有同学,直接树袋熊一样的扑上来紧紧抱住沈善登。

  眼睛亮得惊人,声音带着激动后的微颤。

  “你,你今天帅炸了!那些话,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太解气了!”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崇拜和骄傲。

  要不是有人,难说能干出什么来。

  跟着大蜜蜜进来的除了袁杉杉和张晓斐,还有个女同学,也是眼睛亮晶晶的。

  沈善登微微一笑:“正常表现吧。”

  另一边。

  先行离开的王副经理,刚回到中影,听着秘书简要汇报了沈善登最后的发言内容,先是心头一震,然后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对旁边的秘书说:“这小子,胆子是真肥,话也是真糙。私下说也就罢了,公开也敢。不过,‘弱国无艺术’,话糙理不糙啊。”

  “韩总看人的眼光,还是那么毒。这‘倒刺’,扎得好,扎得正是时候!舆论这把火,看来是点起来了,就看他们能不能把项目真烧旺了。”

  语气中,带着几分欣赏和期待。

  王副经理终于理解为何韩三平如此看好沈善登了。

  确实能闯敢干,不仅能干,还能搞出理论的东西。

  这个喊话,放在体制内过于骇人、粗放。

  可是沈善登是民间力量,还是北电学生,就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韩三平也接到了秘书的汇报。

  看完之后,不由一乐:“这小子,这次要吃点苦头了,口无遮拦,私底下也就算了,公开场合,把欧洲三大一杆子打倒,还是用这种方式。”

  说着。

  韩三平没忍住,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话糙理不糙,但沈善登这话也太糙了。

  但糙的好!糙的妙!

  就该这样!

  韩三平心里狠狠地出了一口气。

  电影界、文艺界、文化界太需要这样的声音

  而且沈善登的话越是咀嚼越是有意思。

  因为欧美这样的关系,不只是反应在电影行业,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弱国无艺术这个提法不错,虽然以我们的道理来说,这个说法值得商榷,但是一目了然。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这个就更妙了,能解决很多年轻人的心理负担。”

  韩三平语气感慨:“要是新生代导演,都能像沈善登如何通透多好,做人潇洒一点,自己多快活啊。一个个唉声叹气、悲春叹秋、哭哭啼啼,有什么意思?”

  “吃苦头应该,不过年轻人还是以鼓励为主,让宣传部门和媒体打个招呼,定个基调,讨论可以,争论也行,但不能喊打喊杀。”

  想了想,韩三平道:“'弱国无艺术'这句话,不要上升高度,停留在电影层面就好。”

  忙完项目启动仪式,《督公》剧组没有办庆功会,只是晚餐丰盛了些。

  保持风格继续干,庆功的日子留在上映成功。

  晚上。

  沈善登回家。

  在小区,遇到了带着孩子散步的孙莉,互相说了会话。

  “莉姐,你这么快听说了?哈哈,对,黄老师也参加了,对对,黄老师很支持我。哪天我专门登门感谢。你们要搬家?行,有什么需要,直接开口。”

  回到家,沈善登和大蜜蜜提了嘴偶遇孙莉。

  大蜜蜜疑惑:“你不是说黄老师坑你吗?”

  “终归是老师,哪怕我们这行师生关系模糊。大家又在一个小区,不说破大家还是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反正都快搬家了。”

  沈善登不停接到祝贺电话,有不少校友。

  显然,校园应该是炸锅了,下午发生的事,以光速传播,成为各个系、各个年级讨论的绝对焦点。

  随着人际关系网,还有各种渠道,已经扩散到了校友层。

  而且他从周奇峰那了解到,大量北电学生想要加入《督公》剧组,找他了解情况。

首节上一节25/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