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26节

  大蜜蜜酸:“你现在可真忙,我看好几个电话是已经在业内有不小名气的校友吧?”

  “小杨,你也要努力,不要丢份。”

  大蜜蜜气鼓鼓:“本来今天你都让我崇拜你了。”

  不一会。

  大蜜蜜看着门户网站耸动的标题,惊呼道:“热度爆了!”

  沈善登一看,还真是。

第25章 大快人心

  各大媒体、尤其是嗅觉灵敏的门户网站娱乐版,迫不及待报道了启动仪式。

  【北电狂生语惊四座:弱国无艺术,弃艺从商救电影!】

  【沈善登炮轰欧洲三大:好莱坞要,就得给!】

  【吴京倾家荡产支持!沈善登新片《督公》启动,抛出“强国艺术论”】

  【“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北电管理系奇才的另类宣言】

  不乏抓人眼球的小标题。

  【网络歌手沈善登豪掷两千万,携手吴京拍武侠!】

  【从《多余的解释》到《督公》:沈善登的“洗白”之路能否成功?】

  【网络天王的导演梦,沈善登跨界能成功吗?】

  【北电管理系研究生的华丽转身:撕掉“网络歌手”标签】

  也有深入报道,揭示具体项目细节。

  【吴京港岛回巢!倾家荡产支持沈善登?《督公》背后的兄弟情与豪赌】

  【中影力捧新人!韩三平看好的导演?】

  【两千万古装动作片《督公》启动,沈善登能否驾驭?】

  大蜜蜜拉着沈善登乐呵呵刷网站。

  这个年代,微博还未出现。

  是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的天下。

  《督公》项目启动仪式,要猎奇有猎奇,要争论有争论,要热血也有热血。

  迅速刷屏各大门户网站、论坛,引发各路网友加入讨论。

  有吴京影迷送上祝福,也有表示担心,身兼多职且分文不取,怕吴京真倾家荡产。

  有沈善登粉丝在下面调侃,希望这部戏亏本,以后破产写歌。

  大蜜蜜时不时点评。

  沈善登开始觉得有意思,看了会坐不住了。

  “我有点事。”

  女生似乎在逛街、刷八卦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大蜜蜜拉着不让走:“不嘛,刚刚说好的,不能提起裤子不认账。”

  沈善登感慨:“你要是在其他地方也有使不完的精力就好了。”

  大蜜蜜当没听懂。

  她逛着自己的同名贴吧,里面关于她和沈善登的讨论,有时,让她莫名其妙的嘿嘿直乐,偶尔满头黑线,没看完就气的关了。

  资深粉丝里,两人的关系不是秘密。

  大蜜蜜也会用自己的小号,吃着自己的瓜,披着马甲说些本人不好说的话。

  “你看,大家都说让你给我写首歌,女主要首先考虑我。”

  大蜜蜜疯狂暗示。

  沈善登忽然神色凝重起来:“蜜蜜,你发现了吗?”

  见他又不接茬,大蜜蜜那叫一个气。

  随后,大蜜蜜发现沈善登不像装的。

  “怎么了?”

  “大家对过往烂片的怨气,被点燃了,我的发言让网友感觉到一股极其解气的清流感。”

  随着热度上升,一场关于中国电影发展方向、艺术与商业关系、电影强国路径的讨论,开始在网络上发酵。

  “终于有人说人话了!骂得好!”

  “受够了假大空和看不懂!”

  “《无极》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逻辑、《夜宴》的华丽空洞、《情癫大圣》的混乱拼凑记忆犹新。这些电影往往打着艺术、史诗、魔幻的旗号,营销铺天盖地,结果故事讲不明白,逻辑漏洞百出,情感虚假造作。观众花了钱,憋了一肚子火,感觉被当傻子耍。”

  “沈善登不是贬低艺术本身,而是狠狠扇了那些用艺术当遮羞布拍烂片的导演和制片人的脸!”

  “对啊!故事都讲不好,特效都做不真,演员都演得尬,谈什么狗屁艺术?”

  “先把电影拍得像部电影,让老百姓看得懂、觉得值回票价再说吧!”

  “中影都投钱了,说明他有真本事!”

  “别整天琢磨着去国外拿奖糊弄国内观众了,先服务好我们!”

  “沈善登对好莱坞和欧洲三大的虎狼之词,这哥们儿话糙理不糙!好莱坞大片再没深度,至少看得爽!总比那些装神弄鬼骗钱的强!”

  “弃艺从商说的太好了,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这意味着他承诺要拍的是‘给观众看的’、‘考虑观众感受的’、‘追求好看和回本的’电影,而不是某些导演孤芳自赏、自我感动的艺术品。”

  “别整虚的,拍点好看的!”

  “网络歌手怎么了?他的歌我爱听,周王陶林不是口水歌吗?我看他就比那些大导演实在!”

  “他不是那个圈子的人!”

  大蜜蜜经过沈善登指点,也发现了这点。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督公》的立项和沈善登的横空出世,不仅仅是一个娱乐新闻,更是出了口恶气。

  大蜜蜜从小演戏,对圈里风气门清,担忧道:“你之前最多是观念冲突,现在的是直接冲击固有格局,处理不好,在圈子里很难混。”

  沈善登却和她认识相反,人情在此刻要让位!

  “我这是一剂猛药,狠狠戳破了当时国产大片皇帝的新衣,喊出了观众积压已久的不满,并点燃了一种强烈希望。”

  “这对于《督公》来说,是大好事。”

  “成功了一半!”

  沈善登心道。

  再配合《色戒》空出的档期,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他当然注意人情世故,但《督公》是他的核心利益。

  只要他电影成功,都是朋友。

  他电影一直成功下去,会继续都是朋友,身边全是好人。

  到时候,就是别人考虑是否得罪他了。

  什么时候该注意人情世故,什么时候该抓住机会,沈善登分得清。

  “有德,看到网络上的舆论了吗?”

  沈善登直接给马有德打电话。

  “老板,我在。”

  马有德汇报最新情况。

  今天是《督公》项目启动会,也是互联网第一印象的形成。

  马有德不仅安排了三班倒,还住在了公司。

  正在亲自作战。

  网上讨论,开始是正常言论,慢慢阴阳怪气多了起来。

  大多不是唱衰项目,而是聚焦于沈善登进行人身攻击。

  旧事重提,批“口水歌”、“格调不高”,质疑专业能力,一个学土木、唱歌出身的,懂电影吗?

  天涯里沟子文也出现了,给沈善登取外号,“沈大炮”“弱国哥”。

  明显人身攻击的,马有德是露头就打,大量的举报淹没,举报不掉的,小号进入爆破。

  逐步摸清了对家门路,大多来自于港台歌手的一些粉丝,还有一些文艺逼。

  深入互联网一线的马有德很清楚,今晚不是关键。

  有关方反应需要时间。

  等到过个一两天,才需要重点提防。

  老板“弱国无艺术”、“强国也无艺术”、“弃艺从商”、“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这些言论,是一些势力不能容忍的。

  那么,老板的互联网形象,由他守护!

第26章 八方震动!

  “不要这么拼命,也要注意身体。”

  沈善登劝勉道。

  马有德隔着电话站起来保证,表示一定谨记。

  沈善登说起正事:“有德,你让人唱衰一下。”

  马有德愣住:“啊?”

  沈善登解释清楚:“我看了,在网友眼中,我在变成‘敢替他们骂烂片、承诺拍好片的自己人英雄’,‘换个人试试,说不定能行’,可这样,期待过高,万一《督公》不及预期,反噬也会极其猛烈。”

  “所以,我们要适当的降低预期,小骂大帮忙。最好是很蠢的很极端的质疑,既能形成争议,也能变向的维护。”

  以后这算是很常见的预期管理。

  比如一辆车先放风一个高价,然后再给一个“低价”,其实本来就是定价这个,但是给消费者的感觉是赚了。

  再比如,如果是想要降低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力。

  在年初公布来年经济增速的时候,让手下机构预测达不到,以阻止资本投资。

  年中的时候,发布GDP报告,机构预测上调预测,稍微挽回一点公信力。

  年末的时候,机构上调预测至比这个国家目标更高,等公布GDP后,宣布“不达预期”以驱赶游资。

  除了预期管理,也有一点“自黑式洗白”的手段。

首节上一节26/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