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58节

  “另外,杨廷和作为正德皇帝的老师,正德皇帝死的不明不白,他本身就有错。而选定嘉靖继位,他也是主导力量之一,朱厚继皇帝位,他作为前皇帝的老师,又在现皇帝这里有定策之功,也有拥立之功,不是权臣也是了。”

  “朱厚和杨廷和是路线之争,这种层面的政治斗争,不讲动机,不问好意还是坏心,只看导向,甚至都不看结果,而是参与者的认知。”

  “譬如动机是好的,但是造成的影响是坏的,那也是坏的。因为你犹豫了,就把刀子交到了对方手里。只有先认定,才能掌握主动。”

  “司马懿之后,如李世民这样的雄主也一样要看着李靖先死,有这个实力,还有司马懿的先例,哪怕李靖不做也有人想要一份从龙之功,拥立之功。”

  “从这方面来说,年仅十四岁的朱厚,有一种野兽般的直觉,杨廷和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都露出了破绽,圣旨没有明确继承方式。”

  “如果朱厚软了,杨廷和无意也是有意,模糊不定的圣旨变成了他权势的象征。”

  “嘉靖就要一退再退,还要莫名其妙认爹,同时,在孝上面留下永恒污点,还要受制于正德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子继位,那就是认了正德的妈当妈,他的妈就不是他的妈了。”

  “朱厚的爹死了,妈还活着呢。”

  “天狗食日无法下口,朱厚要掌握权力,就从大礼仪下口,关键这个口子名正言顺。”

  “你们这群阁臣给我莫名找一个爹来,明明正德皇帝的圣旨说我直接继位的,我当然不认。”

  “全天下都会支持,大义名分就在他手里。”

  “关键就在于他能否抗住压力,事实,他抗住了。”

  陈道明也不装了,记起了笔记,他做了不少功课,但有点跟不上。

  陈道明想了想问:“如果不进行大礼仪,先缓和半年呢,因为大礼仪,三年时间嘉靖和杨廷和一直对抗,也影响了朝堂?”

  沈善登摇头:“路线不对,努力越多越是错。嘉靖要是退了,三十年都别想有实权,能活过三十年都不一定。”

  “而且这种斗争本身,也在彰显嘉靖的担当,这是能抗事的皇帝,自然有臣子靠拢。”

  “理论上说,明清皇权达到顶峰,但理论只是理论,和实践差的远。”

  “明朝,能够明白皇权是什么,来自哪里,如何使用,边界在哪里,能完整掌握皇权的,只有两三个。”

  “朱元璋、朱棣,还有就是朱厚。”

  “正德皇帝想要掌握,但是不知道方法,无头苍蝇一样。大礼仪之争也是朱厚的政治启蒙,不仅收回了权力,还很大程度知道了如何掌握朝堂。”

  “如此,才有了嘉靖中兴。”

  黄晓明在剧本上写了感悟,四个字:大汉天子。

  说起来,他和陈道明也在这部戏合作过,陈道明饰演东方朔,他饰演汉武帝。

  不就是当皇帝,汉武帝当的挺好的,他演过。

  剧组良好的氛围得以保持。

  翌日。

  北京城外良乡外,嗣皇帝朱厚行殿日。

  黄晓明饰演的朱厚,身着黑翼善冠的素服,这是藩王或嗣君在大行皇帝(正德)丧期内所穿的标准丧服。

  朱厚身着的并非普通白色丧服,而是选用了质感极佳、纹理清晰的粗麻面料,即使在丧服的规制内,也经过精心的剪裁。

  虽然宽大不修身,但线条依然流畅,显得格外粗粝、沉重、压抑的同时,让麻布的自然肌理在光线下呈现出一种原始的、有力量的美感。

  让这身衣服不至于显得肮脏破败,而是传达出一种庄重的悲怆感和肃穆的仪式感。

  在粗麻服内,露出一点点同样素色的中衣领口和袖口,料子是质地相对柔软的棉布,形成微妙的层次对比。

  腰间束着一条同样用粗麻制成的绞带。

  造型师刻意让黄晓明优越的身形没有被完全掩盖,宽大的麻衣下,依然能隐约感受到他挺拔的肩背和腰线。

  头发没有戴冠,只用一根最简单的麻绳束发,鬓发并不凌乱,脸色没有旅途劳顿疲惫,反而显得俊美和锋利。

  那双眼睛经过灯光师的打光,显得更加深邃、明亮、锐利如刀,充满了超越年龄的沉静、警惕和不可动摇的意志。

  07年黄晓明正值颜值巅峰,而沈善登对色彩和质感的把控更是登峰造极。

  这是大礼仪的第一次冲突。

  礼臣建议朱厚尊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援引北宋程颐议濮王礼的先例向朱厚进言,朱厚不允。

  根据朝廷礼官建议,请朱厚以皇太子的礼仪继承皇位。

  但朱厚并不接受,他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大学士杨廷和等请求朱厚听从礼臣所出具的礼仪,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择日登极,朱厚不同意。

  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这部戏叫《督公》,不叫《嘉靖中兴》,所以只有寥寥几句台词。

  最后一个镜头,是朱厚在奉天殿举行登基大典时,穿戴冕服身着玄衣裳十二章冕服。

  上衣为深邃、庄重的玄色,黑中微赤,下裳为尊贵、热烈的色,橙红。

  色彩对比极其鲜明,在精心布置的光线下,玄色如暗夜苍穹,裳如初升旭日,极具视觉震撼力。

  十二章纹,衣服上以金线、彩线缂丝或刺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章纹样。

  这些纹样极其精美、繁复、清晰,在特写镜头下熠熠生辉,象征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德行。

  冕冠,头戴十二旒冕冠。以玉衡固定,前后各垂十二串五彩玉珠。

  这一个镜头,就代表了第一次斗争,以嘉靖的胜利告终。

  冕冠下露出一双眼睛,极其的明亮,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清澈、锐利、坚定,燃烧着少年人不屈的火焰和掌控一切的决心。

  战斗!

  爽!

  朱厚在和杨廷和第一次碰撞中,获得了胜利。

  斗争,通过有效的斗争手段,加强了权威。

  黄晓明拍完之后,一有空,就围着沈善登转悠,不停请教问题。

  陈道明倒是直接:“有点可惜了,有很多可以挖掘的。”

  陈道明这边开口了,黄晓明顺势道:“《督公》大卖之后,导演再拍个嘉靖的故事,我觉得也很好。”

  研读剧本的陈坤,手不由微微一顿。

  沈善登觉得节奏有点熟悉,怎么男明星比女明星还要着急呢?

第58章 黄袍加身(14)

  不急不行啊。

  急死了。

  大陆这边的男明星是被港台压着打,系统性的压制。

  电影上,几乎没有资源,要上也是配角,甚至连配角都没有。

  不只是黄晓明这样的小生急,陈道明这样的前小生,现中生也急!

  压的是真狠!

  陈道明作为最会营销的中生代,业内地位也不低,又有王京花这个大陆第一经纪人,并且王京花付出了被华易封杀的沉重代价加入橙天。

  而橙天参投的《赤壁》项目,他连个配角都捞不到!

  简直是惨不忍睹,大陆这边的导演也好不到哪去。

  但至少还算公平,不管是大陆还是港台都使用。

  《英雄》,张艺谋想用高仓健来演秦始皇,没有邀请到,陈道明有了机会。

  虽然也是排在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之后,但好歹有个角色。

  港台导演,那是真的密不透风。

  陈道明性格又比较直,九十年代,义演的时候,港岛明星签名只签英文,他拍案而起,04年当年小白龙被打,他仗义联名发声。

  之前还有《无间道》这样的合作机会,为小白龙发声之后,就没有了。

  诸如唐国强、陈宝国、张国立、李幼斌等家喻户晓的人物,也很难有大制作电影,商业电影的机会。

  虽然他们的电影片酬不高,只有港台明星的几十分之一,但就是没有机会。

  沈善登这样喜欢用大陆演员的导演,用大陆班底的导演,又不属于某个圈子。

  要是成了,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大救星、大英雄。

  “好,好。”

  沈善登满口答应。

  只要好好拍戏,他什么都能答应。

  黄晓明也是山东人,能听不出什么是客套话吗?

  “导演要是有这个想法,《督公》之后,拍个衍生的嘉靖电影,咱们可以好好合作,甚至只要导演你授权占股,再把把关,投资什么的,我们可以组团。”

  沈善登:“?”

  我什么时候说要开戏了。

  “是啊,是啊。”

  陈道明夸奖道:“工作绝了,太扎实,服化道和历史考究做了这么多工作,要是不多拍几部,那就太可惜了。”

  陈道明也想进步!

  演员对于项目是有一定感知的,好不好,从剧本阶段就能看出一二。

  就算剧本阶段看不出,进组之后也基本知道了情况。

  这种好坏判断,不是火不火,而是戏好不好。

  火与不火,要看宣发,看时机。

  但好的戏哪怕成绩不好,大家也会认这是好戏。

  就算观众不喜欢,也会承认剧组的付出,比如《大明王朝1566》。

  这个和烂是不一样的。

  烂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剧组内讧,有的从一开始就想着捞钱,有的奔着跟风,有的剧组权力层大搞潜规则,有的是洗钱.

  陈道明也是老江湖,基本都见过。

  《督公》呢?

  有中影全力支持,本子以他的眼光也要说好,一两页就有一个情绪点。

  人物不是无根浮萍,既依托在历史,又站在剧情上。

  脚踏实地的感觉,骗不了人。

  然后,沈善登能力强,想法多,关键还真能实现,能把剧组拧成一股绳。

  不管是人话还是鬼话,至少带着剧组走。

首节上一节58/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