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有一股劲。”韩三平表面平静点头。
内心震惊又得意。
原以为沈善登会掌握不了剧组,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
毕竟是年轻人,成长需要过程。
结果,没什么波澜。
等啊等,都要杀青了。
韩三平准备的一席话一直用不上。
而得意自然是他的眼光。
一把抓住!
张能手道:“沈导从筹备工作开始,一直到正式拍摄,保持高效工作,严格执行计划。”
“每天召开制片会议,雷打不动,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回顾当天进度,确认次日通告细节,解决出现的问题。”
“指挥链条清晰,现场由沈导负责艺术创作,我负责行政管理、进度和预算控制。权责分明,避免了陷入琐事。”
“设定了准时奖,严格按照通告按时间执行,准时开工、准时转场、准时收工。”
张能手知道自己来《督公》剧组的目的,就是配合沈善登,也知道韩三平想了解什么。
这次汇报,他期待了很久!
不是为了个人的进步,而是为中国电影做贡献!
韩三平听着连连点头,沈善登的省,大多省在该省的地方,该花的时候毫不吝啬。
剧组中低层工作人员的资金,反而给的比其他剧组要多。
韩三平又看了看拍摄日志,注意到了日报系统。
每天收工后,由制片组填写详细日报,记录实际拍摄场次、使用胶片米数、卷数、工作时间、工作人员出勤、车辆使用、发生的任何问题、天气情况、与计划的差异等。
还有追踪进度与预警,每天分析日报,对比计划。
中前期,几场大戏连续几天未完成计划场次,经过分析原因,适当调整后续计划,增加人手、设备解决了。
润物细无声解决各种问题。
同时,组织导演和摄影尽快冲洗胶片,进行样片审看,及时发现问题,并决定是否补拍。
除此之外,还有严格的物料管理,对胶片、昂贵道具、服装等建立严格的领取、使用、归还登记制度,防止浪费和丢失。
当然,最出乎意料的,还是沈善登的安全意识。
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安全员,严格执行安全规范,特别是涉及烟火、武打、马术、大型器械时。
张能手注意到韩三平的关注点,说道:“沈导总说,安全是最大的成本节约。”
“为此,沈导找大学生进行规范监督,整个拍摄期间,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安全事故,只有几次小事故。”
说起这个张能手也是佩服兼无奈。
这方面,永远相信大学生,他们不同意,是真的不同意,剧组的权力层红了脸都没用。
“没得比,没得比啊,吴语森那里,哎,大小事不断,希望能顺利拍完。”
韩三平以往还会装,现在有点懒得装了。
张能手不好说话,他是知道韩三平想法的,要说对港台大导多满意也不是,但是没有多少能用的人,现阶段还必须用。
这种层面的话,张能手不好插嘴,就装听不到。
沈善登盯着监视器。
七月的江南竹林,即使是在清晨傍晚,也闷热难当。
空气仿佛凝滞的温水,紧紧包裹着每一个人。
剧组人员压低嗓音的交流,偶尔有器材移动时轻微的金属碰撞声,又被竹林的自然声响迅速吞没。
沈善登看完近景特写,清晰看到湿润空气下深绿色的竹竿上,竹节处颜色更深,如同墨线勾勒,带着一种坚韧的生命韵律。
又检查了一遍远景,应该没问题。
“我宣布,《督公》全线杀青啦。”
两个多月的工作结束,剧组工作人员响起欢呼声。
“厂长。”
沈善登邀请韩三平一块赴杀青宴。
韩三平欣然答应。
杀青宴很丰盛。
绷了两个多月的神经,放松下来,沈善登也很轻松。
“谢谢,谢谢导给我这个机会,我干了,导随意。”
陈坤端着酒杯,站起来敬酒,一口闷了。
沈善登道:“都是厂长全力支持。”
韩三平笑而不语。
陈坤激动的又给韩三平敬了一杯。
韩三平坐了会,就走了。
曲终人散。
沈善登一人一口,也喝得有点醉,安排车把人送到酒店。
保证安全,特别是女性同事,落实到位。越是最后,越要把事情办好。
“好姐?”
沈善登回酒店,见陈好靠在窗户前,刚打完电话心情不好。
问了下,对方家里人身体不好,要立刻赶回去。
“我安排人去陪着,你不要着急。”沈善登给马有德打了电话。
陈好很感动:“谢谢。”
见她情绪脆弱,又要立刻离开,沈善登确定有助理陪着才放心。
回到BJ。
沈善登马不停蹄进入工作,先和各个投资方敲定宣发。
于东亲自到场,他在中影有深厚关系,已经通过人脉,确定《督公》素材质量不错。
结合宣传造势,还有各方面支持,这部戏有得赚,就看赚多赚少。
于东开始着眼续集的份额。
《督公》结局才是一流,还没进入司礼监,实力、地位都没登顶,更不是督公,摆明了有续集。
“老弟,哥哥我啊,对于看好的导演,是敢于下重注的。”
“姜文的新戏,我是发行方,为影片准备了六百多个拷贝,要在数量上超过上映的好莱坞大片。”
怕沈善登体会不出他的豪气,于东解释:“陈凯歌的《无极》才470个,已经创下了当时国产影片的拷贝数量历史纪录。”
“我这是又把记录往上拉了拉。”
沈善登见他牛逼轰轰的样子,有点好笑,但心中一动。
《督公》要去吃《色戒》的档期,必然会引发冲突。
他需要支持者,帮他吸引火力的人。
能简单的赢,沈善登不想提高难度。
于是反问于东:“你很看好《太阳照常升起》吗?”
于东先是愣了,然后点头:“我当然看好,这是姜文的电影。”
沈善登认真道:“我不看好!”
第62章 急眼(14)
沈善登的评断,让于东发笑。
也有点生气。
连一部电影都没上映的小辈。
已经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敢评价姜文这样地位导演的电影,当他于东是韩三平吗,会被忽悠得团团转。
笑话。
于东想敲打敲打沈善登,不是因为心里有气,他也是为了对方好,毕竟也是对方的学长,
虽然想着《督公》的续集份额,但更多是奔着韩三平这个老领导去的,不是沈善登。
要不是韩三.
“厂长。”
忽然,眼花了一下。
定睛一看,没花,韩三平竟然来了。
于东连忙小跑着过去,和老领导握手。
“于东也来了啊。”
韩三平简单和于东握了握手,笑着和沈善登说话:“听说你们这里有个会,我也顺路,来看看。”
于东:“.”
《督公》剧组这边,到中影董事长办公区,离得还是挺远的。
韩三平溜达转了一圈。
筹备、拍摄工作完成,人少了许多,但还是井井有条。
真就看了一眼,就走了。
临走,关心沈善登的身体:“年轻人也不能仗着身体好不当回事,注意劳逸结合。”
“招呼不打就来,耽误事。”沈善登把韩三平送走,抱怨了一声。
于东勉强一笑:“老弟,厂长也是关心行业新生力量嘛。”
心里滴血!
想他于东,也是北电管理系毕业,还是94年。
之后分配北影厂工作,受到了韩三平的赏识和提拔,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科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