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67节

  这不是向资本谄媚,而是为未来奠基。

  我们学习好莱坞的工业流程、类型经验,不是为了成为第二个好莱坞,而是为了锻造属于中国观众,并能走向世界的叙事能力与产业实力。

  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不是乞求欧洲三大的垂怜,而是让欧洲三大有一天,不得不主动向中国电影、中国故事、中国市场靠拢。

  当我们的电影工业足够强大,当我们的市场规模举足轻重,当我们的类型片风靡亚洲乃至全球时,欧洲三大自然会调整其选片标准,会主动邀请我们的商业巨制参展,会为我们的明星铺就红毯,会设立专门单元研究“中国现象”。

  因为那时,拒绝中国,就意味着自我边缘化。

  发展电影工业,夯实商业基础,壮大本土市场,培育全球影响力,这才是中国电影走向强国的唯一正途。

  待到中国电影工业这棵梧桐树根深叶茂、亭亭如盖之时,何愁金凤凰不栖?

  那时的艺术,才是真正被世界尊重的艺术成就,也是真正的文艺。

  威尼斯今日的“美国凯旋”,恰恰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敲响了警钟,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用摄影机,用票房,用日益精进的工业实力,为中国电影赢得真正的尊严与未来。

  弱国无艺术!强国才有艺术自由!

  而通往强国的路,始于足下的每一部扎实的《督公》。

  沈善登。

  2007年9月10日。

  一位普通的中国电影人,写于北京电影制片厂旁的餐厅。

  “有种!牛逼!”

  见沈善登毫不犹豫点了发送键,姜文服了,太他妈的虎了。

  姜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也是这种观点,当武力强大了,文化自然可以横冲直撞。”

  于东眼神复杂,明白老领导为什么如此看重沈善登了,有一套理论,还能实践,再产生一套理论。

  关键是真行,也真上!

  于东提醒:“恐怕会有争议。”

  于东说的轻了。

  不是争议,是爆炸!

第66章 我上我真行!(14)

  炸了!

  《素颜》上线一个月,还在各大榜单挂着。

  再加上电影宣发,沈善登已经是火爆的“文化名人”。

  用当下的话来说,也是“意见领袖”。

  只是他的“意见”,和流行的意见不太一样,一直被声量大的媒体不喜。

  沈善登的文章,正好撞上了自己人气最高,和威尼斯热度最高的节点。

  威尼斯电影节结果完美验证,之前争议极大的“弱国无艺术”理论。

  威尼斯获奖名单公布之后,已经有人惊呼沈善登“预言成真”,只是影响力有限。

  沈善登亲自下场,以《威尼斯归“美”》这篇文章,直接点燃了话题。

  骂沈善登私货多、愤青的网友,在结果面前,无话可说。

  事实胜于雄辩!

  “卧槽!预言准了!八个月前说弱国无艺术,威尼斯立马按剧本演!”

  “神了!文章里直接点名李安是‘美籍华人,美国人’,威尼斯那套‘华人荣光’的遮羞布被沈导一把扯下来了!”

  沈善登博客访问量暴涨,出现访问困难的情况。

  编辑和运维人员疯了。

  这都是流量啊!

  紧急向上面汇报,要求立刻调动人手修复。

  “太有争议,观点也很片面,对我们平台的形象不好。”

  技术主管调动程序员后,被一位总编辑阻止。

  不过“博客崩溃”本身加快了传播,各大门户网站,互相争抢流量,比谁的报道速度快。

  【神预言炸裂!】

  【沈善登餐厅码雄文撕碎威尼斯伪装,《督公》未映封神!】

  【李安身份争议,沈善登狂言成真!】

  文章被疯狂转发,快速传播到各大论坛、社交媒体。

  “看完文章醍醐灌顶!以前总觉得三大电影节高高在上,现在才明白,没工业基础,人家拿你当猴耍!《色戒》获奖?那是好莱坞体系的胜利,关我们本土电影工业屁事!”

  “字字诛心,句句在理!‘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太真实了!我现在只想看《督公》!沈导,快快上映!我们需要自己的工业大片,需要自己的电影尊严!”

  “什么是他者?什么是猎奇式的‘异域风情’?”

  有不太了解艺术电影的网友提问。

  万能的网友解释。

  “‘他者’就是别人的故事。以去年威尼斯金狮奖颁给贾章科的《三峡好人》为例子。”

  “三峡工程,客观来说,是世纪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工程。从‘自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伟大的,是壮阔的,是改天换地的。”

  “‘他者’就是别人的故事,就是从世纪工程之中,找一个点,一个和伟大无关,甚至相反的点,也就是《三峡好人》的切入点,这就是‘他者’。”

  “简单来说,就是站在别人角度思考,然后把自己真当做了别人,忘了自己的立场。”

  “从威尼斯电影节来看,《三峡好人》就是‘异域风情’,你把‘自我’的伟大故事,弄得破碎不堪,这就是猎奇。”

  网友立刻炸锅。

  有的赞美大佬的学识,有的高呼沈善登的牛逼。

  也有的批判贾章科,以前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次看懂了,而且也祛魅了,艺术又如何,还不是好莱坞的婢女。

  从餐厅出来,沈善登走回北影厂。

  看出于东还有话想说,但当着姜文的面,又不好说。

  姜文也想和沈善登交流交流,可是沈善登要忙于后期,也没什么兴趣聊。

  首先要说。

  姜文作为导演,相比于五代、六代,他是蛮正常的。

  后世跟不上了那是以后。

  路上,沈善登想了想,笑出了声。

  “‘前辈’又把一条路走死了。”

  《色戒》本身问题就大,而且是明显内外联动性质的电影。

  从立项,再到拍摄,最后上映,对于电影行业,都是有伤害性的。

  特别是上映,可以说又又又会证明大众对于电影圈的刻板印象。

  电影人,文艺人,担不了事。

  而且造成影响之后,主管部门也要处理。

  特别是李安身上的标签太多了,再也没有人能比他叠更多的buff。

  美籍、弯岛、华人,国际著名导演,艺术大师,《色戒》斩获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金狮奖,合拍片,好莱坞环球旗下公司参与,国内制片厂的配合,港岛也有出品,还是多个出品方

  确实是成功了,这么多的标签,谁能挡?

  哪怕是以后,也是天天亡了亡了,公信力没了没了,形势和人心动摇了动摇了.

  何况是2007年。

  但buff叠的越满,下场越惨。

  当事人不好处理,但相关法规绝对会压实,以后都是公事公办。

  大导、国际大导,都一样。

  这个题材,也会全线收紧。

  后世,总说尺度不够大,可是谁又去研究怎么造成的。

  电影圈应得的!

  “师兄,特效组有点问题。”

  回到工作室,周奇峰过来提醒。

  他对师兄搞了个大新闻一无所知,整天忙着在剪辑、特效、配音、宣发等部门来回跑。

  沈善登投入到工作,也把自己写的文章忘在了脑后。

  但现实还在继续,不由个人想法转移。

  “主任,沈善登写了一篇雄文,你教出了一个好学生。”

  俞剑红走在路上,莫名有同事搭话,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然后,警惕的看了看周围。

  见没有导演系、文学系的老师,特别是中年老师,才放下心。

  沈善登出息是出息,但是惹的事也大。

  俞剑红找到文章看了一遍,倒吸一口凉气。

  这事为师兜不住啊。

  文章写的确实好,有理有据,而且和之前沈善登的言论,以及产业评价论文一脉相承。

  毫不留情撕碎西方电影节“华人牌”伪装,犀利到震撼人心,势必会在电影行业、学术界掀起狂澜。

  网络反应,已经一片震惊沸腾!热度爆炸!

  “我教出了一个好学生。”

  俞剑红反复读了好几遍文章,被文章所蕴藏着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壮大民族电影工业的激情震撼。

  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不会是电影节奖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渴望获得本土强大工业体系下支持的、真正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小登,你别说是我指使的。”

  俞剑红给沈善登去了一个电话。

  沈善登问:“老师,什么事啊?”

  “你自己写的文章你不知道?”

首节上一节67/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