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69节

  “他他竟然真的.形成了一套自洽的、极具破坏力的理论!”

  北电理论教研室。

  正在进行假期学习任务的黄力,阴沉的几乎能拧出水。

  《威尼斯归“美”》文章,在娱乐媒体,社会媒体报道下,可以说轰下了一颗文化核弹。

  事实的杀伤力巨大。

  因为《色戒》获奖,一些嗨爆了的南方媒体,一副文化盛事来临的样子,也不得不偏转方向,进行报道。

  不喜归不喜,销量还是需要的,

  虽然强调有片面性,是特殊的,但是客观上扩大了文章的影响力。

  曾批评沈善登“庸俗”、“商业至上”、“亵渎艺术”的黄力,此刻如同被狠狠抽了一记耳光。

  脸上火辣辣,心中骇浪滔天!

  黄力已经能想象沈善登得意的嘴脸。

  最让他难受的是,之前的判断,大大损害了他在家里的威信。

  孙莉越来越不好管了。

  按照《督公》的势头,真有可能获得巨大的票房成功。

  想到这,黄力更加头疼。

  孙莉重回叛逆期一样,嘴上词也是一套一套的。

  下了班。

  黄力不想回家,孩子也吵,去了文艺人经常去的一家咖啡馆。

  氛围不对。

  常年汇聚着文艺导演、影评人、媒体人的咖啡馆,今天弥漫着一种近乎窒息的沉默与骇然。

  有人说话,但是就是压抑。

  “他他怎么敢?!他怎么敢把话说得这么绝?!”

  一位曾激烈批评过沈善登的文学教授,手指颤抖地指着打印出来的文章。

  有人愤愤不平:“罪人.罪人啊!他把威尼斯和我们媒体苦心营造的‘华语盛事’、‘文化荣光’给破坏了,用最野蛮的方法,破坏了大好局面啊,给外面递刀子,国际媒体都笑话我们了。”

  “釜底抽薪!这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另一位影评人颓然靠在椅背上,显然精神受到了冲击。

  “弱国无艺术、强国才有艺术自由.他不仅预言了,还用威尼斯自己颁的奖,构建了一套逻辑闭环的理论!我们过去赖以立足的艺术至上、电影节权威,被他轰得粉碎!以后还怎么用观众不懂艺术来辩护?他直接指出是我们工业基础不行,拍不出让观众共鸣又有深度的东西!”

  精神有点错乱,真话都说出来了。

  黄力见到一个熟悉的六代导演,此刻手指微微发抖。

  “怎么能如此说《三峡好人》,怎么能这样说呢,哪来的铁证.“

  黄力一听,原来是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武汉、重庆等地方的媒体,批判了这部电影。

  人群中有一个年轻的导演,心情复杂。

  三峡大坝全线竣工的时间点,2006年5月20日,《三峡好人》就在这一年,竣工三个多月后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

  太巧了!

  真有这么多巧合吗,太巧了。

  太像国际形象的文化狙击,用“他者”叙事,解构三峡工程的意义。

  电影学院派,文化先锋派最为无法接受的事,就是沈善登理论体系的威胁!

  沈善登不仅预言成功,更构建了一套自洽、犀利且以电影节自身结果为证的理论体系。

  “弱国无艺术”、“强国才有艺术自由”、“搞艺术救不了中国电影”.

  还通俗易懂。

  沈善登理论体系不仅自洽,便于传播,还不用算命一样,用多少年后才能看懂糊弄,当场验证。

  从根本上重塑了逻辑。

  不仅彻底解构了欧洲三大艺术圣殿的神话,指出其本质是受制于好莱坞工业强权的次级舞台,直接抽掉了艺术至上赖以生存的根基和批评武器。

  这破坏力,这狠毒的劲,往他们心窝子里捅。

  怎么塑造业界话语权,怎么教育观众,怎么里面吃财政外面吃咳咳,怎么帮助电影艺术发展

  而且除了这个,还憋屈!

  憋屈到内伤!

  最让他们憋屈到吐血的是,他们发现自己竟然被架在火上烤,忠孝难两全!

  竟难以找到有力的反驳点!

  反驳沈善登=否定好莱坞工业体系的成功,这是违逆孝道。

  承认沈善登=否定威尼斯权威,背弃了多年贯彻的忠诚!

  而且否定自己推崇的“圣殿”,那过去的荣耀,论文理论依据,评优的依据.

  不仅是自己,下面的学生,上面的老师,都要出问题。

  卡的很难受!

  什么都不做也不行!

  忠,维护欧洲三大艺术圣殿,维护自己利益,就要否定好莱坞工业话语权。

  孝,承认好莱坞工业强权,就要否定欧洲三大的艺术性。

  电影学院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集体性失语和内部混乱。

  难以两全!

  憋屈至极!

  形势和人心都出了问题!

  黄力听着大家的讨论,倒吸一口凉气。

  他不知道沈善登是故意还是不小心,太狠了,切的太准了。

  “太坏了,沈善登太坏了,不仅要赚钱,还要名。”

  黄力心底生出几分凉意,有点怕了。

  《督公》电影还未上映,承载的东西已先声夺人。

  沈善登身上又有韩三平的支持,随便一篇文章就能搅动整个中国电影的思潮格局。

  “黄老师,这是我们导演的小聚会。”

  有个导演提醒黄力自觉点。

  虽然你是北电老师,也有点名气,但你只是一名演员,这边卡座是导演圈子。

  “活该你们憋屈。”

  黄力心里骂娘。

  臭毛病,以为自己能拍电影就高人一等,还不是被沈善登弄的哑口无言。

  黄力扫兴,和好友说了句话,就走人了。

  “咱和小沈搬家之后有点生分了,但毕竟在一个小区住过。到了新小区,还没请过他呢,要不请来玩玩,而且这边房子也不错,还是新楼盘,问问他换不换房,正好趁着有优惠,说不定能做邻居。”

  黄力向孙莉提议。

  倒不是真想做邻居,而是为了改善关系,看这架势,沈善登以后不得了,之前的小误会,当然要说开。

  沈善登研一的时候还旁听过他的课,算是学生。

  孙莉心中一动。

  “不好意思,莉姐,电影后期的时间很赶。”

  沈善登婉拒了孙莉的邀请。

  要把精力用在创作上!

  不过可以考虑买个房子做邻居,以后房子会有十几年的升值时间,买了不亏。

  “有什么喜事?”

  大蜜蜜见沈善登洗澡哼着歌,好奇问。

  沈善登摇头:“说了你也不懂。”

  大蜜蜜不开心了:“你说嘛。”

  “就是发现了一条线。”沈善登道。

  大蜜蜜往下一看,没记错,自己还穿衣服呢,让他不要吞吞吐吐:“什么线?”

  “一条难以跨越的线。”

  沈善登真没想到,他一篇文章,反欧洲三大不反好莱坞,甚至吹好莱坞,竟然让以往形成节奏的舆论攻势乱了!

  大蜜蜜听了沈善登的解释。

  就很懵,没听懂。

  沈善登发现一条养殖生物无法跨过的线。

  电影圈学院派,以新浪潮,以欧洲三大,以西方为老师。

  哪怕张艺谋做《英雄》的时候,学院派猛烈抨击,争议极大,也是聚焦于艺术、商业对立。

  过度商业化批评,从来只是对内,对好莱坞完全是另一种标准。

  不只是过去,哪怕是以后,也有文艺片导演,西方价值崩溃的时候,市场自然淘汰的时候,认为不扩大引进好莱坞电影那就是不够进步,不够国际化。

  一个艺术至上的导演,为商业至上的好莱坞说起了话。

  对立的逻辑,却站在了同一条线,那说明肯定存在另一条线。

  很明显,在西方叙事中,好莱坞是西方文化代表,所以叛逆、质疑不能对这个“爹”。

  不只是认知,也和自己的荣誉地位捆绑,和自己的利益捆绑。

  人家随便的恶意玩笑,或者使坏,给了几克材料,说的是天上有地上无,然后这边兴致勃勃的研究,产生了大量成果,繁衍出了一个派系。

  要是客观来说,研究方法并非没有价值,但是人家那几克材料,实际上是戈壁滩随便弄了一指甲盖,这种谁能接受?

  以往的荣誉评价,职称、地位怎么办。这都是现实利益。

  沈善登亲身体会学院派无法越过这条线之后,还是感觉很夸张,就好像打上了思想钢印,到了就自觉退回来。

  怪不得以后,网友为这种远程养殖技术惊叹。

  “fxxk!”

首节上一节69/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