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唯一太阳 第70节

  查尔佩里克再也维持不住风度,一拳狠狠砸在办公桌上。

  咖啡杯震落在地,摔得破碎。

  “他竟敢!他竟敢直接点破李安的美国身份!我们精心设计的‘华人导演荣光’、‘威尼斯对华语电影深情厚谊’的叙事,全被他毁了!《色戒》现在在华人观众眼里,就是他妈的一部美国人拍的电影!我们的计划,被他一篇狗屁文章拦腰斩断!”

第69章 必须死!

  查尔佩里克极度的失态暴怒。

  精心策划的“华人荣光”叙事被拆穿,整个计划链条崩了一个关键点。

  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这个谚语,道明了传播学的本质。

  要在舆论上把一个帝国亡了,只要“一颗铁钉”就可以。

  这颗铁钉要有感染力、爆发力。

  一场车祸,成人的不行,最好是孩子的,特别是见死不救的,最好是婴儿。

  或者学校里被霸凌的孩子,占道被整改的商贩的孩子

  十几亿人口,这样的极端例子,太好找了。

  只要能带起情绪,从“铁钉”转进到“马蹄铁”,再到“战马”、“国王“、“战争”,直到最后的“帝国”。

  眼下这套链条里,“威尼斯电影节华语电影盛事”、“华人导演获奖”、“奥运会开幕式导演颁奖”、“《色戒》成为文化现象”、“奥运会”。

  这个链条是要环环相扣的。

  威尼斯电影节是承受压力且委屈的给华语电影贡献;

  华人导演无比荣耀的两连冠,要淡化美籍属性,突出华人;

  张艺谋顶着争议作为评委团主席把金狮给同为华人的《色戒》,要暗含威尼斯电影节的委屈;

  于是,《色戒》和张艺谋绑定,张艺谋又是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和奥运会绑定。

  这是主线,还有支线,比如重新引导这边电影发展路线,比如可以把《色戒》和这边国家形象绑定

  很多可以随意组合的支线,占据叙事主导就是牌多,但主线是这个。

  否则为什么要给奖《色戒》?

  以撒比人非常看重独享二战受害者身份,他们的全国委员会,倾尽资源努力维护这个身份。

  一手发掘李安的制片人詹姆士,焦点影业的老板,就是以撒比人。

  虽然以撒比人只是一层防火墙,树在外面的靶子,但也不能简单看做狗摇尾巴,有时也能尾巴摇狗。

  费尽心思,吃力不讨好的弄出《色戒》,还要在海外传播中强化“文化猎奇”,削弱这边受害者传播引子。

  自然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要让其在关键节点时间发挥作用。

  查尔佩里克是真的生气了!

  嘭嘭嘭!

  不断的拍桌子,脸色气成了猪肝色,眼中喷火,丝毫不见之前的得意。

  这次输麻了!

  沈善登“精准点破”了要害,点破了美国身份,将《色戒》获奖,定义为美国成功。

  不仅淡化了李安华人身份属性,还把张艺谋的作用给降到了最低。

  精心布局的链条,直接被打掉了一个重要节点,如何能不气呢!

  认知作战的关键,就是要不断把战线往前推。

  要在最初的时候不断的混淆是非,用各种手段挑起情绪,再通过转移话题、偷换概念、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等等,让黑白混淆,是非不分,敌我颠倒,篡改现实。

  比如威尼斯电影节艺术总监确实和华语电影有很深的交情。

  《色戒》单纯从技术上,也是很好的电影。

  这都是真的。

  但是在此建构的东西,全是假的。

  沈善登打假了,把关键链条给打掉了。

  是好莱坞硬要的!

  那威尼斯电影节还怎么委屈,李安华人身份还如何强调,如何制造华语电影盛事.

  “专员,这也是我们的胜利,我们的文化盛事,毕竟是我们赢了。”助理道。

  查尔佩里克消了点气,但还是摇头:“这不行,这一定不行。”

  查尔佩里克很清楚,《色戒》的电影内容、历史背景,只能在这边传播,最重要就是这边的反响。

  国际上,文化猎奇,必须淡化历史背景,不能做客观上为这边带来有利影响的事。

  这不仅是以撒比人的要求,需要他们的媒体力量配合。

  也是为了模糊二战历史,淡化这边战胜国的身份。

  真要是科普了历史背景,那就是客观为这边服务,这种蠢事不能做。

  所以,关键是在这边形成文化现象,但现在怎么形成?

  看似是好莱坞大赢特赢,可是原来的目的达不到了。

  而且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不仅影响主线,还影响支线。

  淡化美籍没有成功,《色戒》上映后,这就变成了美国人拍了这部电影,恶心了中国人。

  混淆的敌我关系,一下子清晰了。

  如何收场?

  相关方要是受到严厉处罚,不能全身而退,以后谁还为他们火中取栗?

  毕竟,华语电影,最大市场在这边啊,这边也有市场影响力。

  关键就是这个奖要是张艺谋给的,这是文化盛宴,在国际上也是文化大事

  先形成这个决定,哪怕是个人影响下,也捆绑了部门。

  之后就不好推翻这个认证,哪怕再不愿意,也只能忍了。

  这个关键链条破坏了。

  查尔佩里克又看了一份资料,刚忍住的怒火,再次爆发。

  媒体和网络上,有人开始翻旧账了。

  今年5月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美国导演朱利安施纳贝尔获最佳导演奖。

  虽然只有这一个奖,但先入为主的情况下,沈善登预言又成功了!

  戛纳也要陪侍!

  王家卫《蓝莓之夜》不仅以“非竞赛展映”(Out of Competition)形式成为开幕片,同时仍具备主竞赛资格。

  这种安排对王家卫极为有利,他当时刚结束《2046》的漫长制作,《蓝莓之夜》筹备仓促,非竞赛身份既保全面子又享受荣誉。

  关键是,最终依然参与金棕榈角逐。

  通常开幕片不参与竞赛,但戛纳为《蓝莓之夜》破例,允许其既享开幕荣誉又竞争奖项。

  这种双重身份极为罕见,是对王家卫的特别优待。

  原来戛纳也讲人情世故!

  而且《蓝莓之夜》,主演是裘德洛和诺拉琼斯,奥斯卡提名的摄影师戴瑞斯康吉,编剧是曾经获得爱伦坡奖的劳伦斯布洛克。

  全美班底!

  沈善登又说中了!

  除此之外,今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图雅的婚事》,也是“他者”故事,猎奇的异域风格。

  沈善登又言中了!

  去年的金狮奖《三峡好人》还是言中了!

  “Fxxk!这个该死的沈善登!这个搅屎棍!”

  查尔佩里克知道这里面有错误。

  只要带着答案找论据,到处都是论据。

  可是他们屁股也不干净!

  《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还有再往前扒,有太多太多不能用巧合形容的记录了。

  这玩意还没法抹煞,都有公开记录。

  最关键的是,沈善登也在形成一种体系,他们可以凝视,对方也可以反凝视回来。

  甚至,对于这种历史悠久,实力强大的大国来说,国民有自己的自信。

  反向凝视,成本要比他们做的扭曲事实、改变认知低得多。

  “为什么打不垮他,为什么没有形成有节奏的攻击,媒体呢,学术呢,我们的人呢?”

  查尔佩里克狂吼。

  “吹好莱坞反欧洲三大,造成了思想混乱。”经过助理的提醒,查尔佩里克才冷静下来。

  “太狡猾了!”

  原来是他们养狗养的太好了。

  “对我们未必是坏事,能加强我们的影响力。”助理又道。

  查尔佩里克摇头,他一眼就看穿沈善登本色。

  看狗子反应就知道了,受到驯化的,脖子没有了绳子,心里也是有绳子的。

  沈善登没有!

  在文化上,他们和欧洲当然有矛盾,但这不代表沈善登就能质疑。

  至于沈善登到底是否看出来他们的计划,已经不重要。

  这本身就是挑衅,就是狗哨。

  如果不打掉沈善登,就会又冒出其他人,也会吹着狗哨,猎杀他们。

  他们形成不了震慑,就会反被震慑,被揪出来处刑。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风向的斗争!

  查尔佩里克直接吩咐道:“所有力量,全方位的,从各个角度批评他,还有他身边的人,也要施压,项目参与者都要!”

  小助理震惊,这个力度下去,沈善登难活,必死无疑!

  时间进入九月。

首节上一节70/1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