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北电能跟法国高校搭上话?”
“你也太小看北电了,北电跟法国高等电影学院可是签署了合作协议的。”
“那如果不走法国高校,通过别的途径还能联系上选片人?”
“当然能,不说其他选片人,还说蒂埃里弗雷,如果不走法国高校,还可以走资料馆。我们可以委托华夏电影资料馆,随便想一个诸如‘经典电影修复合作’之类的议题,先跟法国电影资料馆建立联系,通过资料馆牵线。”
陈卿不禁咋舌,北电果然有门路,如果让他自己去找选片人,怕是根本摸不着边。
越是这种需要拼人脉找关系的时候,越能体现出背后有大树的好处。
有北电盯着,电影的审核也非常快,20天之后,便拿到了公映许可证。
谢小晶连口气都没有喘,便立即安排预热,先是在《看电影》杂志上首发一些剧照,紧接着马不停蹄的安排《燕京青年报》文化版头条。
看看效果还不够,又来了套《华夏电影报》的专题报告+《当代电影》学术背书的组合拳。
媒体造势的同时,谢小晶还不定期举办一些学术研讨会、先锋电影交流会之类的活动,邀请各式各样的电影人前来看片。
制片余建宏则是先一步飞往了戛纳,雇佣本地PR公司策划“华夏电影新浪潮”主题酒会,《国际银幕》、《电影手册》等媒体杂志,能上的全安排上。
陈卿虽然不是主要冲锋陷阵的人,不过基本上也没闲着,谢小晶弄的那些活动他全都参加了,毕竟他可是最核心的主创。
虽然前世也是个导演,不过这种高端局还是第一次打,结结实实开了一次眼界。
“偶像,你的电影成片出来了?”曾梨看见相关报道,马上在QQ上询问。
“出来了。”陈卿说道。
“哇,好期待,什么时候上映啊?”
“暂时还没定。”
“什么时候定了告诉我,我去影院支持。”
“那就提前谢谢你了。对了,你的剧什么时候杀青?”
“我都杀青一个月了!!!抓狂/”
“起码我想起来问你了不是?你去打听打听,你们剧组那么多人,我还问过谁了?”
“这么说我是不是应该感到荣幸?”
“准了。”
第20章 入围主竞赛单元
“听说了吗,学校打算把陈卿的电影送戛纳。”
“真的假的,那可是戛纳啊,一个学生的电影往那送?”
“你弄错了吧,把哪个野鸡电影节听成戛纳了?”
“陈卿一个歌手,拍的第一部电影就去欧洲三大,是我疯了还是学校疯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可是戛纳,多少人拍一辈子电影都去不了,一个学生冲戛纳,闹呢?”
“要是陈卿一个学生都能冲戛纳,其他那些导演干脆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2000年2月28日,北电迎来开学,陈卿再次成为整个学校议论的焦点。
《狩猎》要冲戛纳的消息不知怎么的就传遍了整个学校。
没有人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一个20岁学生拍的电影要送戛纳,实在是太离谱了。
很多人都去向学校求证,然而得到的答案让他们大吃一惊:传言是真的。
几乎整个学校都陷入了疯狂,这种离天下之大谱的消息怎么能是真的!
怎么可能是真的!!!
但老师肯定不可能骗他们,学校领导也不可能骗他们,这件离谱到极点的事,只能是真的。
北电一开始其实并不想这么高调,弄得全校皆知,但这事情又瞒不住,毕竟为了冲戛纳已经搞了那么多动作。
别的不提,就说今天下午,谢小晶便邀请了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专员Nicolas Idier、《电影手册》驻华记者Charles Tesson以及一些法国电影人,在北电放映厅举行观影活动。
学生眼睛又不瞎,放寒假的时候在家看不见,这都回学校了,还能看不见?
“青子,你实在太牛了!”黄亮简直对陈卿佩服的是五体投地,“都还没毕业呢,就要去征服欧洲三大了。”
“等我从戛纳撸到奖回来,再说牛也不迟。”陈卿也稍稍有些头疼,在没获奖之前,他其实也不想这么引人注目。
“无论能不能获奖,能送戛纳已经很厉害了。”本就是粉丝的曾梨一副小迷妹状,“肯定是你电影拍的特别好,学校才会往戛纳送。”
中戏比北电开学晚了一天,不过曾梨提前一天到,跟黄亮一起来的,陈卿开车去火车站接黄亮,曾梨自然也一起拉回来了。
陈卿的意思是先把曾梨送回中戏,然后再回北电。
不过黄亮提议先一起吃个饭,曾梨也连连附和,陈卿便没有拒绝。
三人这才凑在了一起。
“那么多年自作聪明付出了真心/总以为换到一个公平的回应/你床边的蜷曲头发残酷地说明/缠绵的爱比不上一时的高兴……”正吃的尽兴,电视里开始唱起叶赫那拉氏的《出卖》来。
“服务员!”黄亮当时就皱眉了:“这唱的什么破歌,难听死了。换台!”
身为陈卿的室友,黄亮自然知道陈卿塌房的全过程,叶赫那拉氏现在是他最讨厌的歌手,没有之一。
“这个老女人,太可恶了。”曾梨也说道,“如果不是她推波助澜,陈卿或许就不会……”
“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黄亮打断了曾梨,“青子现在不是也很好吗?第一部电影就能被学校高度重视,送去征战欧洲三大。青子在拍电影上有很天赋,日后必成大导。”
“表哥说得没错,偶像,你以后一定会成为张易某那样的大导的。”曾梨对陈卿说道。
“张易某拍电影的时候多大?青子拍电影的时候多大?”黄亮说道,“要我说,青子日后肯定比张易某厉害!”
“这种实话就不要说那么大声了,虽然是事实,但低调点。”陈卿嘴上跟黄亮说笑着,心中却是暗自琢磨起来。
叶赫那拉氏,你现在很风光是吧?
你一句话,让我滚出了歌坛,可你还活得很滋润,这好像不太好吧?
如果不给你送一份大礼,我夜里睡不着啊!
心思流转间,陈卿已经想到接下来要拍什么电影了。
“偶像,能给我签个名吗?”曾梨从包里摸出一盘磁带和一支笔。
“签名?”陈卿先是有些愕然,旋即笑了,“没想到现在还有人找我签名。”
“签售会那天,我排了好久的队,终于买到了你的专辑,但是签名的时候我有事情,先走了,没能签上,一直挺遗憾的。”曾梨把笔交给陈卿,“现在,我终于有机会弥补这个遗憾了。”
“今时不同往日,你还愿意要我的签名?”陈卿笑问。
“不,偶像,在我眼中,今日的你和往日的你一样,并没有什么变化。”曾梨说道,“我相信你是被污蔑的。”
“谢谢。”陈卿说着拿过笔,很用心的写下自己的大名。
被人信任的感觉,挺不错的。
“老师,我想买一部日本小说的版权。”回到学校,陈卿立即找到了王流。
“《狩猎》都还没上呢,你就想拍新电影了?”王流吃惊的说道。
“是有了想法。”陈卿点点头,“等《狩猎》这边一忙完,马上就开始筹备。”
“你这效率可真够高的。”王流把鼻梁上的双光镜片眼镜摘下来,一边揉着眼一边问,“你看上了哪本小说?”
“《纳棺夫日记》。”陈卿说道。
没错,他下一部电影要拍《入殓师》,里面专门为叶赫那拉氏设计了一个桥段,到时候保证惊喜。
而《入殓师》并非原创剧本,是改编日本的小说《纳棺夫日记》,所以他要先买版权。
“好,这事情交给我。”王流用纸擦了擦镜片,重新戴到鼻梁上。
北电其实也有日本来的留学生的,王流先找这些留学生,通过他们知道《纳棺夫日记》是由一家叫做新潮出版社的出版社出版的。
然后又找了会日语的北电老师直接联系新潮出版社,出版社又联系小说原作者青木新门。
最后,这名北电老师和陈卿一起飞去日本,一番讨价还价后,花了1万美元,拿下了《纳棺夫日记》的版权。
陈卿就很开心,《入殓师》这部电影,也是冲奖电影不假,但同样是送给叶赫那拉氏的礼物。
一想到《入殓师》上映后叶赫那拉氏会社死他就高兴。
然而更高兴的还在后面,他刚刚下飞机,人还没出机场呢,便接到了谢小晶的电话,对方的声音极其亢奋:“陈卿,《狩猎》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了!”
第21章 恶狼群里的哈士奇
“入围了?!”陈卿虎躯一震,也兴奋异常,即便他早就有了这个预期,可当这一刻到来的时候,还是感觉惊喜非凡。
“你小子,可真有你的!”谢小晶电话里就直接把陈卿夸出了花,“20岁就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这在华语历史上可是从未有过,你创造了历史啊陈卿!”
“不是我创造了历史,是我们创造了历史。”陈卿小小的“纠正”一下,“谢老师,如果没有你跟学校的大力支持,《狩猎》肯定入围不了。《狩猎》取得的任何成绩,都有谢老师一份功劳。”
“哈哈哈,这话我爱听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会说话呢。”谢小晶发出一声爽朗的笑声来。
回去之后,陈卿第一时间打开了戛纳的官网,果然,入围名单已经公布了出来,一共有23部影片。
《黑暗中的舞者》,导演拉斯冯提尔;
《黑板》,导演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二楼传来的歌声》,导演罗伊安德森;
《人造天堂》,导演青山真治;
…………
…………
《狩猎》,导演陈卿;
…………
…………
“嗯,不错,这么多导演,就陈卿这个名字看着最顺眼了。”陈卿看着屏幕上自己的名字,嘴角不禁露出一抹笑容来。
当然,这份入围名单中引起他注意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电影,还有几部分外“扎眼”。
首先便是姜闻的《小日子来了》,姜闻谁不知道,《让子弹飞》多经典了。
然后湾湾导演杨德常的《一一》,香江导演王墨镜的《花样年华》。
《一一》之前从没听过;《小日子来了》如雷贯耳,不过没有看过;《花样年华》则是印象最深刻,梁朝为+张满玉的超高配置,想让人忽视都难。
“不太妙啊。”看着这几部华语电影的名字,陈卿微微蹙眉。
这次戛纳,竟然同时入围了四部华语电影,对华娱来说可以说战果丰硕,可喜可贺。
但对陈卿个人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奖项就那么多,不可能把太多奖都颁给一个国家的电影吧?
华语电影的数量越多,《狩猎》拿奖的概率就越小。
对电影质量有信心归有信心,可那几部电影也不是吃素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