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也没资格了。”
“我不是200年的美女吗?害羞/害羞/害羞/,怎么也没资格啦?”
“因为十点半了,我该睡觉了。”
“啊?”曾梨都愣了:“你十点半就睡觉?”
“对,我十点半就睡,就算天上的仙女下凡说要嫁给我,我也得睡觉。睡了,拜。”
“你睡得也太早了吧!”
这是当晚最后一条消息,曾梨再没能等到陈卿的回复。
“说睡还真睡呀。”曾梨觉得自己遇到了奇人了,从没见过谁睡觉这么利索的。
曾梨还年轻,没经历过中年掉发、精力下降,自然无法理解这种早睡的自律。
陈卿就有过切身体验,明明30岁之前也算个帅哥来着,结果一过30,就跟启动了“衰老”程序一样,头发是肉眼可见的少,腰是肉眼可见的粗,稍微熬个夜就感觉身体被掏空。
现在重回20岁,他依旧保持着前世早睡和健身的习惯,非常自律。
同样自律的还有他在学校的生活,除了上课之外,便是操心电影的事,跑剪辑室、琢磨后期,偶尔再跟曾梨这个大美女聊聊天,日子过得充实而忙碌。
原作《狩猎》的拍摄其实只用了一个半月,比陈卿还要短一些,不过其剪辑和后期却足足花了半年多。
因为有成品作业可抄,有明确的方向,陈卿的剪辑、后期时间比原作大大缩短,只用了两个半月。
在2000年1月25号这天,电影的剪辑,调色、配乐、配音等所有后期均告完成。
“老师,电影出来了。”陈卿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师王流。
“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等到这一天了。”王流放下手中的搪瓷缸子,看起来比陈卿都要兴奋,“陈卿,你当初可是夸下海口了,说你拍的肯定比导演系好,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成片已经出来了,您亲自验验货不就知道了?”陈卿对自己的电影很有信心。
“先把片子拿学校放映厅放一放吧。”王流沉吟一会儿说道,“等着‘验货’的可不止我一个,你拍电影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整个学校,很多老师,还有一些学校领导,都很好奇你能拍出来什么样的电影。”
“都听老师安排。”陈卿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狩猎》要在学校放映厅放映的消息传出去,不少人都被“惊动”了。
首先就是青影厂的厂长谢小晶,这位算得上《狩猎》的出品人了,自然很是关心。
然后就是制片余建宏、副导演王睿这些参与了电影拍摄的老师,他们就对电影抱有很高的期待,因为他们亲自参与了拍摄过程,知道陈卿虽然是学生,但是功力很深,水平很高。
其余还有一些导演系、表演系的老师以及学校领导,有些是来看学生作业的,有些纯粹是来看热闹的,他们没看过陈卿拍摄,对电影没多少期待。
就连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谢非都来了。
虽说现在谢非卸任北电副院长好多年了,不过考虑到其在导演界的成就和地位,王流还是专门带着陈卿过去打招呼。
“读书的时候就能独立拍出自己的电影了,你很不错。”谢非面带微笑对陈卿说道,“我很期待你接下来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学生第一次拍电影,肯定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谢老师多多指导。”陈卿态度恭敬。
“我这个学生虽然不是学导演的,但还是有些天分的。”同为北电教授,王流就随意了很多,“你闲着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教教他。”
第18章 剑指戛纳
小放映厅虽然不大,但是人竟然差不多坐满了。
这人数有些超出了陈卿的想象,当时王流是当着他面打电话的,也就通知了四五个人,却没想到来了这么多。
跟着王流在学校的大佬以及领导面前转了一圈,本以为没人再来了,结果又从门缝里挤进来一人,也不吭声,默默地坐在一个角落里。
“那干巴小老头是谁?”陈卿有些好奇地问道。
“干巴小老头?”王流闻言差点吐血,“那可是田庄庄!”
“他不是被禁导了,一直闲赋在家吗?”陈卿对于这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也有所了解,只是一直没见过罢了。
“应该是在家太闲了,所以听说一个学生拍了一部长片电影,才来看热闹吧。”王流颇为有些唏嘘地说道,“十年啊,一个导演最黄金的年龄,他却偏偏没法执导筒。不过好在,还有一年,他的禁导期就过了。”
“就算解封了,恐怕也没那个心气再‘重出江湖’了吧?”陈卿说道,印象中田庄庄零几年也回北电教书了,就跟薛小鹿一样。
“你这学生不简单啊,刚刚读大三,就拍了长片,以后肯定是一个大导。”田庄庄跟王流寒暄的时候,也夸赞了陈卿几句。
“本子是好本子,就是以前没拍过,没经验,不知道能拍成什么样子。”王流笑了笑,“希望他没有糟蹋了这么好的本子吧。”
“先看看成色吧。”田庄庄瞥了一眼陈卿,慢里斯条地说道,“听说本子是根据自身经历改编的,欧洲就吃这一套。如果拍的还行,可以拿去欧洲几个小电影节镀镀金。”
“人来得差不多了,那咱们开始看电影吧。”该寒暄的都寒暄完,王流就没再耽误,播放起影片来。
第一个画面是一片树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镜头缓缓推进,一群孩子在校园里玩耍,欢笑声格外清脆。
这个开场很平常,谁都没有太在意,等待着剧情的展开。
但是一些老师却已经暗暗点头了,从专业的角度去看,色彩、构图、运镜、转场等各方面都恰到好处,根本挑不出毛病来。
众人对电影不禁多了几分期待,起码这个学生真的会拍电影,足够专业,不是那种一窍不通的外行。
电影节奏还是挺快的,开头简单介绍了下陈武和妻子离婚、生活不如意以及在幼稚园很受欢迎的情况,很快便进入正题,杨乐乐在幼稚园诬陷,陈武的生活急转直下。
“难怪要将背景放在香江。”特意跑最后一排跟田庄庄坐在一起的谢非小声说道,“诬陷者竟然是这么一个小女孩,如果不是香江背景肯定过不了审。”
“有意思,年纪挺小,胆子倒是挺大。”田庄庄瞥了前排的陈卿一眼,目光中也透出一抹赞许来,“我有预感,北电将会再出一个好导演。”
“你呀,如果也能像这个学生这样懂得变通,也不会十年无法执导了。”谢非越发觉得陈卿是个可造之材了。
“十年马上就过完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田庄庄轻叹一口气,那可是十年啊,人有多少个十年?一个导演能有多少个十年?
“基本功很扎实,水平很高。”虽然还没看完,谢非便给予极高的评价,“不敢相信这是在校生能拍出来的。”
“在校生?”田庄庄就笑了笑,“莫说学生,就算让学校的老师来拍,也不可能拍得更好了,甚至很多老师还不如他,北电这是出了一个小怪物啊。”
一开始还有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不过随着剧情的推进,放映厅里再无一人说话,所有人的心神都被剧情牢牢抓住。
众人都沉浸入电影中,一颗心跟随主角陈武的遭遇而浮沉。
当杨乐乐坦白自己说谎,但是却无人相信,反而被教育说大脑为了保护身体将“痛苦记忆”遗忘的时候,很多人都忍不住要喝彩。
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很快一百多分钟的电影放映完毕,灯光一亮,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转头看向陈卿。
这电影,结结实实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谁都没想到,一个学生竟然能拍出这种水平的电影。
“啪啪啪!”田庄庄率先起身,用力地拍着自己的巴掌。
随后,放映厅被潮水一样的掌声所淹没。
“非常精彩!”谢小晶高兴的大声说道,“这是青影厂出品的最好的电影了。”
“这本子简直绝了。”谢非也跟着夸赞。
“拍案叫绝。”田庄庄根本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难以想象,这竟然是一个在校学生拍出来的电影。”
“是我教出来的学生!”王流很是自豪的说道。
“可拉倒吧,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最多也就教他写本子。”田庄庄拆台:“能拍出这种好电影,纯粹是人家自己天赋异禀。还你教出来?你自己都不会拍电影吧。”
“谢老师,你觉得送哪个电影节好一些?”谢小晶突然开口问道。
当然不是自己问自己,问谢非。
“以这部电影的质量,送那些小电影节浪费了。”谢非知道谢小晶想问什么,沉吟一会儿说道,“欧洲三大很有希望。”
“电影聚焦人性困境,社会隐喻也做得很好,戛纳很合适。”田庄庄紧接着说道,“冲一冲,拿大奖的希望很大。”
“陈卿,你觉得呢?”王流询问陈卿的意见。
“我从开始拍的时候,目标就是戛纳。”陈卿实话实说。
“好小子,第一部电影就想去戛纳,你可真敢想。”王流挺佩服陈卿的,换成他可不敢这么做梦。
“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陈卿来了句星爷的经典台词。
“戛纳主竞赛单元报名截止时间是3月17,还有两个月,审核这块儿我亲自去盯,来得及。”谢小晶觉得自己干劲十足,青影厂出品的电影要是能在欧洲三大拿下一城,将是他最漂亮的履历。
第19章 厉兵秣马
一部电影拍好之后,需要向广电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提交完成片胶片、《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申请表、主创人员名单、出品单位信息等资料。
如果成片和备案剧本有较大出入,还需要提供剧本原稿及修改说明。
然后,由导演、专家、官员等组成的电影审查委员会进行集体审看,从ZZ导向、社会道德、历史观等等几个方面去审查。
通过之后,广电总局颁发《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这个过程短则一两月,长的话拖个半年,更有甚者直接石沉大海遥遥无期也说不定。
虽说剧本备案的时候没有出什么幺蛾子,但这题材其实是在审查的边缘跳舞,谢小晶还是跟陈卿打好了招呼,一旦审查委员会提出意见,好随时修改。
1月27日,《狩猎》成片出来不过两天,北电就迎来了寒假。
不过陈卿没有回家,反正他在京已经买了房,有地落脚。
之所以不回去,有两方面的考量。
第一,是为了父母。
要知道他现在的名声着实不太好,回去之后,少不得被人指指点点,给父母增加不必要的烦恼。
第二,自然是为了电影。
留下来以备修改影片,同时为冲击戛纳做准备。
想在戛纳这种地方拿奖,不是报个名坐在家里等着人家评选就完事了,是需要进行一些公关运作的。
首先“出马”的是田庄庄,虽然从陈卿入学开始,老田就闲赋在家,跟陈卿没有什么交情,不过在小放映厅看过陈卿的电影后,他决定出一把力。
田庄庄盯上的是一个叫皮埃尔里斯安的法国传奇选片人,其以发掘亚洲电影和推动戛纳国际化闻名,被称为“电影节界的星探”。
1972年戛纳废除政府推荐制,改为组委会自主选片,皮埃尔里斯安便是核心推手。
他是唯一无需证件、可穿便服出入戛纳电影宫的“隐形操盘手”。
此人对于华语电影的国际化可是做了一些贡献的,首部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倩女幽魂》便是经他推荐。
还有胡金全的《侠女》,本是一部商业失败作品,皮埃尔里斯安直接推荐三小时剪辑版入围主竞赛,最终获技术大奖。
不过此人更加关注香江湾湾的导演,田庄庄直接说不上话,拜托一个叫马可穆勒的国际影评人牵线。
一周之后,皮埃尔里斯安看到了《狩猎》,先是对电影一阵夸赞,然后委婉拒绝:“这是一部好电影,但我如今已经不再是戛纳的官方选片人,仅仅只是荣誉顾问,你们知道的,这只是一个头衔而已。”
“他都不是选片人了,还看电影?”陈卿不禁吐槽。
“是没看上你的片子。”田庄庄对皮埃尔里斯安的心思门清儿,“他虽然不再是戛纳选片人,但影响力还是有的,推一部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对他来说并不困难。”
“陈卿,如果你对这老小子有所了解,就知道他更喜欢历史和武侠题材。”谢小晶生怕没被选上打击到陈卿,在一边说道,“不是你的电影不好,而是不对他的味口。”
“没关系,皮埃尔里斯安不成,再找其他人就是。”田庄庄拍了拍陈卿肩膀,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
这次出马的就不再是田庄庄,是王流,他带着陈卿找到了北电国际交流处主任俞剑虹,以“中法学生作品交换计划”的名义,将胶片邮寄给了法国高等电影学院。
“这个选片人在法国高校任职?”陈卿问道。
“这倒不是,我们先将胶片邮寄给法国高等电影学院的校长克劳德米勒,他跟戛纳选片人蒂埃里弗雷莫关系匪浅。”王流解释道,“克劳德校长会帮我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