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塌房系大导演 第36节

  “缺钱?你怎么会缺钱?《狩猎》的票房那么好,版权也不少卖吧,你还缺钱?”

  “刚刚买了一家公司,可不就是缺钱了。”

  “买公司?什么公司?”

  “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公司?陈卿,你不好好拍电影,瞎折腾这些干什么,不要浪费了你的天赋。”

  “韩总放心,买公司只是顺手玩玩,我的主要精力肯定还是放在拍电影上。”

  “《活埋》是为明年的威尼斯准备的吧?”

  “什么都瞒不过韩总。反正时间来得及,就顺便把威尼斯也参加了吧。”

  “难怪你敢这么‘狂’,同时参加明年的柏林和威尼斯。一个人,一个场景,制作周期无疑要短很多。如果是这么‘简单’的电影,还真的可以操作。”

第70章 韩三评被陈卿秀了一脸

  韩三评表面上没表现出什么,心中却被陈卿这番操作秀了一脸。

  《活埋》这本子简单成这样,很明显就是因为没有时间再参加威尼斯“量身定制”出来的。

  现在是10月份,《入殓师》的剪辑和后期就算再快,也得2个月,之后就得忙着参加柏林电影节,等柏林那边告一段落,怎么着也得到2001年3月份了。

  一部电影的制作,最起码也得半年往上,想参加8月份的威尼斯简直是痴心妄想。

  恐怕威尼斯闭幕了,电影还没制作出来呢。

  所以,为了能够参加威尼斯,那就只能是缩减电影制作周期。

  缩短周期意味什么?

  通常意味着粗制滥造,是烂片!

  但是陈卿偏偏拿出了一个“极简”的剧本,简单到只有一个人,一个场景。

  剧本简单到如此地步,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就成为可能了。

  韩三评计算过,《活埋》的筹备完全可以在《入殓师》剪辑的时候同时进行,等《入殓师》剪辑完立即开拍。

  以《活埋》的体量,拍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10天绝对可以拍完。

  就算后期依旧是2个月,5月份成片就能出来了,最迟最迟,6月份绝对能完事。

  参加8月份的威尼斯完全来得及!

  但如果只是时间上来得及,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赞的,拿着摄影机一通乱拍更快。

  光快不行,要冲击威尼斯,电影质量得过关才行。

  一个人,一个场景,能讲出什么好故事?

  可偏偏,《活埋》就讲出了一个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韩三评真的是被秀了一脸。

  还是头一次看见谁这么卡着时间参加欧洲三大的。

  谁参加欧洲三大不是精心谋划准备良久?剧本的打磨可能都要花去几年。

  可到了陈卿这儿,直接来个“顺便”参加。

  《卧虎藏龙》方来的人不多,但都比较“重量级”:导演李鞍、《狩猎》庆功宴上见过的杨子琼、周润,再加上一个国际章。

  李鞍面带微笑和陈卿握手:“陈先生,其实在戛纳的时候就想跟你交流一下,只不过那时候彼此都忙,没有机会。没想到上天又给了我们一次机会。”

  发哥看见陈卿则是爽朗大笑,拍拍其肩膀:“陈生!久仰大名啊。我成日听人讲你项目好犀利,今日终于见到本尊。怎么样,下次有适合我的角色,记得留给我啊,片酬好商量。”

  陈卿:“发哥愿意来,我做梦都笑醒。”

  周润眨了眨:“那就这么定了,等你call我。”

  放映厅是仿照欧洲艺术影院设计的,深蓝色座椅,可容纳200人,银幕前悬挂着暗红色绒布帷幕。

  陈卿和李鞍、周润、韩三评等人一起坐在第一排VIP区,还配备了小型茶几,上面放着茶水和一些小零食。

  至于媒体则是坐在中间偏后位置,方便记者随时离场写稿。

  放映之后,进入媒体采访环节,陈卿被问到了不少问题。

  《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导,您的《狩猎》和《卧虎藏龙》都在国际电影节上备受瞩目,但风格迥异。您如何看待李鞍导演的武侠美学?”

  陈卿:“李鞍导演的武侠,是‘文人武侠’他的竹林不是用来厮杀的,而是用来写诗的。《卧虎藏龙》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飞檐走壁,而是玉娇龙在夜色里对自由的渴望。真正的武侠,从来不是刀光剑影,而是人心里的江湖。”

  《电影艺术》杂志记者:“影片中俞秀莲和玉娇龙的打斗戏,李鞍导演用了很多长镜头,而您的《狩猎》偏爱手持跟拍。您觉得这两种手法各有什么优劣?”

  陈卿:“长镜头是‘让观众看江湖’,手持摄影是‘让观众成为猎物’。李鞍导演的镜头像山水画,观众是旁观者;而我的镜头像猎枪的瞄准镜,观众成了参与者。没有优劣,只有选择你想让观众做梦,还是让他们出汗?”

  《燕京娱乐信报》记者:“张子怡刚才偷偷问您问题,能透露聊了什么吗?”

  陈卿:“她问我茶几上放的哪种糖果比较好吃。”

  10月21日,第2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公布了获奖名单,《狩猎》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和张国师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以及陈主演的《国歌》共获此殊荣。

  原时空23届百花奖也是三部最佳故事片,其中有一部是《黄河绝恋》,现在则是被《狩猎》挤了出来。

  同一天,第20届华夏电影金鸡奖公布了提名名单,《狩猎》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剧本五项提名。

  “哈哈,百花奖最佳故事片,金鸡奖也是大热门,不错。”院长张会军看见《狩猎》在金鸡和百花的“战绩”非常开心。

  虽说这俩奖比不上金棕榈,但在国内还是有影响力的。

  在校学生在百花和金鸡上拿了奖,也是他这个院长的成绩不是?

  “陈卿,《入殓师》的剪辑怎么样,顺不顺利?”张会军马上把陈卿叫了过去,“有任何问题,一定跟学校说。你对于这种优秀学子,学校一定给予大力支持。”

  “多谢院长关心,挺顺利的。”

  “我听说了,你又在筹备新戏?”

  “是的院长,这部电影体量小,不会耽误《入殓师》的剪辑的。”

  “金鸡奖的提名名单已经公布,你知道了吧?”

  “我刚刚知道的,看见他们的名单了,《狩猎》提名了五个奖。”

  “金鸡奖给学校打电话了,让学校跟你通个气,务必请你参加他们的颁奖典礼。”

  “这么说,《狩猎》能在金鸡拿奖?”陈卿问道,这套路跟戛纳提前打电话通知获奖电影参加闭幕式一样。

  “我知道你既忙着《入殓师》的剪辑,又要忙着筹备新戏,时间比较紧,不过学校还是希望你能抽出一点时间,去参加一下这个颁奖典礼。你没去过金鸡,不过可能也有所耳闻,金鸡奖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你要是不去,是不会给你奖的。”

  陈卿一开始还真没打算去,不过既然院长开口了,那就去走一遭吧。

第71章 张陈冯三大导一起炮轰陈卿

  十月的北电校园,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主干道。

  董旋抱着刚从图书馆借来的《电影语言语法》,踩着沙沙作响的落叶往宿舍走。秋风带着微凉的触感掠过她的脖颈,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

  突然,一阵急促的引擎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

  “让一让!麻烦让一让!”

  董旋循声回头,瞳孔猛地收缩,只见一辆小型货车正缓缓驶入校门,敞开的车厢里,赫然躺着一口漆黑的棺材!

  崭新的漆面在秋阳下泛着冷光,像一块突兀的黑色拼图,硬生生嵌进这个金黄色的午后。

  她的脚步顿住了。

  周围的学生们也都停了下来,三三两两地聚拢,窃窃私语像秋风一样在人群中扩散。

  “怎么回事?”

  “学校出事了?”

  “要不要报警......”

  董旋的心跳加快了,她想起上周导演系有个男生通宵剪片子后晕倒的传闻,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怀里的书。

  货车继续向前行驶,轮胎碾过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董旋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

  “学校出人命了吗?”

  “为什么会有棺材拉进来?”

  “不会是什么地方挖出了尸体吧,听说很多学校都是在墓园上建的。”

  棺材比那些明星都要拉风,都要吸引人注意,所过之处,必定引起一阵窃窃私语。

  当棺材最后被拉进青影厂的时候,董旋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是在拍电影啊!

  只是什么电影会用棺材作为道具呢?

  “拉进青影厂的棺材是陈卿学长拍新电影的道具。”

  “青影厂可是摆着七八口棺材呢,什么题材的电影?”

  “陈卿学长不会是要拍什么恐怖片吧?”

  “入殓的电影都还没剪出来呢,就又要拍棺材,陈卿学长怎么这么钟爱这种题材啊。”

  很快,陈卿要拍摄新电影的消息便在学校里传开了,顿时好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巨石,整个北电都炸开了。

  北电引起轰动只是一个开始,陈卿在剪辑《入殓师》的同时筹备新电影冲击明年威尼斯的消息,不知道怎么走漏了出去,直接在圈内引起了震动。

  见过狂的,没见过这么狂的,竟然同时冲击两个欧洲三大,怕不是脑子有问题?

  那可是欧洲三大啊,你当那是批发超市吗,去了就给你奖?

  《入殓师》冲一下柏林也就算了,金棕榈大导确实也有这个实力,但是冲柏林的时候“顺便”把威尼斯也冲了,这说的是人话吗?

  多少人全力以赴拼尽全力都不能走进欧洲三大的大门,你竟然来个“顺便”?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媒体闻风而动,一窝蜂的跑过来想采访陈卿。

  陈卿一概不接受采访,全部拒绝。

  但媒体哪里会放过这个话题,采访不到陈卿,便去采访别的导演。

  同样出自北电的张国师是第一个被采访的,他的表达是最委婉的:“我只能说,这种事情我做不到。”

  陈诗人也被记者找上了,他直接以老大哥的口吻对陈卿一通教育:“陈卿,我也是你的师兄了,我觉得我有必要在你被金棕榈冲昏头脑的时候给你句忠告,年轻人还是要脚踏实地为好,年少可以轻狂,但若是太狂了,认不清自己,最后只能是闹笑话。”

  至于冯钢炮,不愧小钢炮之称,直接火力全开:“我看陈卿是疯了吧!冲柏林的时候‘顺便’冲威尼斯,他没睡醒吧!”

  他对陈卿可是恼火着呢,章瀚予竟然再次被“抢”了!

  连续两次!

  之前章瀚予就因为陈卿的戏拒了自己,本以为《入殓师》拍完了章瀚予可以接《大腕》了,结果又被拒了。

  一问,还是因为陈卿的戏!

  嘿,天生跟陈卿犯冲是不是?

  “陈卿,现在外面对你要拍《活埋》这件事讨论比较大,你不要受影响。”谢非生怕陈卿受不了压力,专门把陈卿叫过去予以开导。

  现在的谢非,身份不一样了,他不再是跟陈卿没有直接关系的北电教授,而是成为了陈卿的导师。

首节上一节36/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