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塌房系大导演 第38节

  “彼得,你刻意留下来,想必不是因为想多看两眼我这张帅脸,对吧?”陈卿送完其他人,又来到彼得赖斯面前。

  “陈,我知道你是想让我在柏林的公关上出一把力。”彼得赖斯目光火热的盯着陈卿,“但以我的眼光来看,《入殓师》在奥斯卡上也很有拿奖的潜力!”

  “哦?”陈卿不禁对彼得赖斯暗暗竖大拇指,不愧是奥斯卡推手,眼光就是毒辣,要知道原时空的《入殓师》确实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的。

  “相信我,陈,把《入殓师》交给我,一定可以在奥斯卡上获奖。”彼得赖斯目光殷切的看着陈卿。

  陈卿略微一思考,便知道彼得赖斯为何这么急切了。

  探照灯影业虽说凭借着《莎翁情史》和《男孩别哭》在71届、72届奥斯卡上大放异彩,但是今年却不怎么顺,手里并没有什么能冲奖的片子。

  而对手米拉麦克斯却凭借《浓情巧克力》《毒品网络》占据奥斯卡风向,彼得赖斯能不着急?

  他可是才刚刚新官上任,正迫切的想要做出成绩证明自己。

  再加上母公司福克斯影业更加关注商业大片,对探照灯影业的预算施压,所以彼得赖斯亟需那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冲奖片来打响上任的第一炮。

  《入殓师》十分符合彼得赖斯的要求。

  “《入殓师》并不是英文片,拿到奥斯卡,即便你全力运作,最多也是个最佳外语片,最佳影片根本没希望。”陈卿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彼得赖斯的提议,“但是柏林电影节不一样,我的导师谢非在这一届柏林担任评委,我是可以冲击金熊奖的,而且希望很大。”

  “陈,能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是好的。”彼得赖斯还是没死心,“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华语片在奥斯卡获过奖,陈,你将创造历史!”

第74章 好莱坞也来挖陈卿!

  第一部在奥斯卡上有所斩获的华语影片,这听起来很诱惑人。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入殓师》就算真的现在就卖给彼得赖斯去冲击奥斯卡,九成也拿不下这个奖。

  2001年第73届奥斯卡可是还有另外一部华语电影《卧虎藏龙》的,原时空最佳外语片正是被此片拿下。

  《入殓师》想拿最佳外语片,意味着和《卧虎藏龙》直接竞争。

  《卧虎藏龙》背后推手是谁?

  哥伦比亚!

  那可是好莱坞八大,哪里是探照灯这种独立电影公司能比的?

  而且《卧虎藏龙》题材是武侠,这种“东方奇观”对西方来说很新奇,《入殓师》的题材跟《卧虎藏龙》比先天就弱了一些。

  再加上李鞍已经在奥斯卡两次提名,而陈卿在奥斯卡毫无根基,拿什么去竞争?

  而且就算不给彼得赖斯,《入殓师》也是可以去奥斯卡走一遭的。

  什么渠道?

  当然是华夏官方电影局了!

  虽然年年在奥斯卡落空,但华夏电影局年年都会送片子去冲奥,乐此不疲。

  2002年第74届奥斯卡,电影局选中的片子是张国师的《英雄》,但是奥斯卡要求报送影片在申报前于该地区商业影院公映≥7天,而《英雄》直到2002年12月才上映,所以《英雄》其实根本不符合冲奥要求的。

  而《入殓师》在柏林走完后就会上映,符合公映要求。

  当然,华夏电影局选申奥的片子只认大导,如果《入殓师》再在柏林拿下金熊,到时候金熊+金棕榈,够资格了吧?

  陈诗人只有一个金棕榈,都还被选中了呢。

  所以一番考量,陈卿还是拒绝了彼得赖斯。

  “陈卿,送奥斯卡完全来得及,真的不考虑了吗?”彼得赖斯好不容易发现一部有奥斯卡冲奖之姿的电影,还想再试一把,他有些着急的双手抓着陈卿的肩头,“我保证全力以赴,让《入殓师》拿一个奖!”

  “easy,彼得。”陈卿就笑了笑:“不要只盯着奥斯卡,奥斯卡是成绩,柏林就不是成绩了吗?你是不是忘了奥斯卡的公关费跟柏林的公关费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花更少的钱,拿下一个金熊,这对你来说,也是一个开门红,不是吗?”

  “陈,你如果答应我一件事,我会全力助你在柏林拿下金熊。”彼得赖斯沉默一会儿,看着陈卿说道。

  “什么事?”

  “日后跟我去好莱坞,拍一部英语电影,助我在奥斯卡拿奖。”

  “你认真的?”

  “陈,我看人很准,我不会错的,你是一块璞玉,你肯定可以惊艳好莱坞的。”

  “去好莱坞也不是不行,只是,我到了好莱坞,还有自己的话语权吗?据我所知,你们那边实行的是制片人中心制,导演也不过是一个工具,不听话随时会被换掉。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过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陈,你也不是无名小卒,你可是有金棕榈在手的大导了。”彼得赖斯想了想说道,“但就算你是金棕榈大导,好莱坞也还是制片人说了算。”

  “……”陈卿无语:“那你提这茬干什么?”

  “我说的那是大制作,可如果成本低到一定程度,以你金棕榈大导的身份,我还是可以争取到让你自己做主的。”

  “成本低到一定程度,是多低?”

  “几百万吧。”

  “几百万的好莱坞电影,在奥斯卡拿奖……”陈卿在脑海里搜刮了下,这样的电影还真有。

  而且去好莱坞刷奥斯卡原本就在计划之中,于是他便同意了彼得赖斯的提议。

  “好!”彼得赖斯很高兴,还跟陈卿拥抱了下:“陈,我会全力以赴把你送上金熊奖的宝座,期待日后跟你携手征服奥斯卡。”

  探照灯影业的朋友带着《入殓师》的拷贝,直接就飞去找福克斯影业的CEO,同时也是第51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比尔麦克尼柯。

  谢小晶则是负责盯着《入殓师》的送审,基本上每天都要打电话催,甚至本人都直接出面拜访过一些老家伙,力求让电影早日过审。

  陈卿呢,也没有闲着,一头扎进了青影厂的摄影棚。

  《入殓师》拿去送审了,他暂时没事,就趁这个空把《活埋》拍了。

  《活埋》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一句话可以概括当你醒来,发现自己被活埋在一口棺材里,手边只有一部手机和一把打火机,你会怎么做?

  这部由小贱贱主演的低成本电影,乃是当之无愧的神话,全片仅一口棺材、一个演员,却拿下全球票房2000万美元,烂番茄新鲜度87%。

  这本子肯定也是过审不了的,和《狩猎》一样,把背影改为香江。

  老规矩,开拍前先购买“金狮奖导演拍摄经验”和“金狮奖评委审片滤镜”。

  “陈卿学长这部电影终于要开拍了。”

  “是啊,等了这么久,可算是拍了。”

  “七八口棺材摆在这里,我还以为青影厂改成义庄了呢。”

  “怎么只有一个演员,其他演员呢?”

  “这么多棺材,到底拍的什么电影啊。”

  开拍的这一天,很多学生都跑过来围观,这几口棺材从拉进北电的那一刻起,就引起了全校的好奇,这么多天不断有人躺进棺材搞各种测试,更是吊足了大家胃口。

  大家都想看看陈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陈导,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躺进棺材前,章瀚予还很是佩服的对陈卿说道,“一个角色也能写出这么精彩的剧情。”

  “老章,这次拍摄环境不一样,空间封闭又狭窄,你如果有任何不适,马上喊出来。”陈卿面色凝重的交代。

  “大老爷们还怕这个?”章瀚予咧嘴笑了:“开始吧。”

  “不是吧,这电影只有一个角色?”

  “真的假的?一个角色也能拍电影?”

  “一个人能讲什么故事?尸变吗?”

  正式开拍之后,众人发现全片竟然只有一个演员,全都惊呆了。

  一个人也能拍电影?

  只有一个角色,到底怎么进行故事?

  更让他们瞠目结舌的还在后面,这电影拍摄时间之短,简直骇人听闻,居然只用了7天便杀青了。

  什么电影7天就拍完啊!

第75章 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莫非陈卿学长拍的是一部短片?”

  “不会吧,以陈卿学长的段位,还有拍短片的必要吗?”

  “我也觉得陈卿学长不会拍短片,可什么长篇电影7天拍完?”

  “是啊,一些短片拍起来都不止7天呢。”

  《活埋》没拍之前就引起全校学生的好奇,眼下在众人的围观中拍完,则是让大家的好奇心更上一层楼。

  心里都好像有好几只老鼠在抓一样,迫切的想知道一个人、一口棺材,只拍了7天的电影到底是什么样的。

  只是可惜,《活埋》是为了明年8月份的威尼斯拍的,起码在参加威尼斯电影节之前,大家是看不到了。

  《活埋》拍起来简单,场景也很单一,给人的感觉就是后期肯定也很快。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觉。

  原版《活埋》的后期制作可是足足花了5、6个月。

  因为场景过于单一,很容易就让人感觉单调,所以对剪辑的要求反而更高了。

  剪辑的节奏非常重要。

  影片一开始的铺垫阶段,剪辑节奏较慢,让观众逐渐适应这种封闭的环境。

  等到了中段冲突升级之时,随着电话、沙子渗入等危机出现,剪辑速度加快。

  剧情走到结局时,则采用诸如手机电量耗尽、救援接近但失败等快速交叉剪辑制造绝望感。

  同时,还要通过黑屏、打火机熄灭、手机屏幕切换、沙子突然涌入等自然过渡,避免传统剪辑带来的断裂感。

  和其他影片的剪辑相比,《活埋》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声音至关重要。

  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全部场景都在棺材里,观众的视觉是受限的,所以声音也就成了影片最重要的叙事工具之一。

  陈卿在开拍之前便已经录制好了真实的沙子流动、挤压、渗漏的声音,并分层混合,好让观众感受到“被活埋”的物理压迫感。

  手机通话的声音,绑匪、家人、警方等不同角色也分别经过特殊处理,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甚至断断续续,增强不确定性。

  甚至就连主角的呼吸声都经过精心设计,比如一些打火机熄灭后的黑暗片段,完全依赖呼吸声来推进剧情。

  这些如果从0开始一点点的摸索,没有半年是拿不下来的。

  不过陈卿有作业可抄,有正确答案可以借鉴,2个月完全能把后期做完。

  《活埋》拍完后又过了10天,《入殓师》成功拿到了《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陈卿松了一口气,虽说《入殓师》并没有什么违规的地方,可谁知道那帮审核的老爷们会不会脑抽筋再给打回来。

  现在时间很紧,可禁不起折腾。

  其实陈卿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不仅仅谢小晶在盯着《入殓师》的审核,就连韩三评也隔三差五的去问,审核人员可是说开足了马力,一路绿灯。

  别说《入殓师》没有任何违规的地方,就算真有什么小瑕疵,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审核也不会卡。

  毕竟陈卿又不是无名之辈,开玩笑呢,这可是拿过金棕榈的大导,整个华娱就两人,身份地位肯定不一样了。

  “谢非教授担任评委,探照灯影业又会全力推,彼得赖斯和比尔麦克尼柯是一家人,金熊奖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拍完片子去王流那儿一坐,王流对这次拿奖的前景比较看好。

  “希望如此吧。”陈卿也持乐观态度,戛纳评委里可没有谢非这种自己人都拿奖了,总不能柏林有了自己人,反而不行了吧?

首节上一节38/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