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基本上没有,最多也就是一些能当粮食的南瓜、土豆、地瓜、栗子之类的。
黑市就不一样了:首先是人,来的都是背地里有点儿能量的,比如遗老遗少、资本家、大票贩子。
卖的东西也不同,大量的票据、管制物资、黄金、古董、枪支……
这么说吧,黑市抓住的,挨个枪毙,没一个是冤枉的。
当然,这一切都在上边的监管之内。
鸽子市是为了让市民调剂一下物资,让活不下去的有条活路,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黑市是让那些混蛋们避免他们折腾老百姓,反正你们一堆一块儿的自己折腾去呗,死不死谁儿子,别祸害老百姓就行。
所以,这种情况下,老百姓们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去黑市,老百姓去黑市,那就和去阎王殿转一圈儿没啥区别。
而鸽子市,他们来了也得规规矩矩,黑市上那套,不许出现在鸽子市。
所以,王铁锤想要收古董,只能是去寄卖商店买一些别人看不上的,或者是现在不那么太出名,或者是价钱没升上来的东西。
至于说一进门就捡漏宣德炉,那是扯蛋,人家寄卖商店里掌眼的都是老师傅,宣德炉的价值他能不知道?
字画是有收藏价值,但是现在一点儿也不便宜。
珍珠、翡翠、玉器、漆盒那就更不用提了,遗老遗少还自己欣赏呢,根本到不了寄卖行。
王铁锤倒是看见过一对玉镯子,标价两千,就算是王铁锤有,也不敢往外掏啊。
要说古董变的非但不值钱,还招灾,那要等几年,等起风了,荷花纹缸渍酸菜,青花鱼缸下大酱不是梦想。
连尉迟恭单骑救唐王大罐用来插鸡毛掸子都稀松平常,毕竟,都不认识嘛。
王铁锤这一步也是闲棋,如果能通过赵刘力把这些东西收来,也省了许多麻烦。
要不然还得大半夜去什刹海边儿上寻摸去,等起风那几年,经常有人去什刹海边儿往河里扔东西。
虽然不花钱,但是王铁锤可不认为真正的好东西他们会直接扔了,没准儿都藏哪个耗子洞里,便宜哪个耗子了。
他们那群人,宁与外人,不与家奴的心态一直就没变过。
……
下午领完工资回来,基本上没什么事儿了,工件儿都交上去了,把机床什么的打扫一下,就等着下班了。
不过李国梁和李国栋哥俩,回到了王铁锤的工位,拿着未加工好的零件,又忙活了起来,态度认真。
并没有因为开工资而变的浮躁。
第249章 年前
王铁锤拎着骨头回到家中,今天何雨柱要准备小灶的,不但今天,接下来几天,他都有的忙了。
王铁锤把骨头放在案板上,又把钱掏出来放在桌上。
“今儿就开饷了?”李秀莲放下手里正在修改的小衣服说道。
“嗯,提前开饷了。”
“又都掏出来了,这个你拿着,别弄的兜里什么都没有。”
李秀莲拿出十四块五放在了桌子上,剩下六十放到了盒子里,然后藏了起来。
王铁锤工资是六十四块五,但是还有十块钱的带徒弟钱呢,这钱每个月曾向前和张二旺会给王铁锤的。
“又没什么用,诶,对了,记得包红包,雨水的别忘了,没结婚就算孩子。
另外包点儿小的,今年估计会有孩子来咱们家拜年,包点儿小的打发一下。”
王铁锤开始做饭,先是把羊骨头敲开炖上,今儿下羊汤面条。
王铁锤和何雨柱分的骨头可都不是穷骨头,俩人一个一食堂大拿,一个一车间新秀,都是出类拔萃的。
与此同时,秦淮茹也把骨头炖上了,她的也是四斤,其中有两斤是郭大撇子的份额。
贾张氏在旁边口水涟涟:“一会儿把萝卜、土豆往里一下,这骨头汤炖出来的土豆、萝卜,比肉都好吃。
汤还能下面条,手擀面切好了往汤里面一下,再放点儿白菜叶、小葱花……
等炖好了以后,放到外面冻上,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烧一开,能吃好长时间呢……”
过去的一年里,贾家可不怎么好过,粮食定量虽然上来了,但是他家还是不怎么够吃。
秦淮茹是有算计,数米下锅这点她能做到,如果按照她的算计来,粮食倒也够吃。
可惜啊,可惜家里有一个吃饭和吃冤家似的贾张氏,还有着经常喊饿的棒梗。
棒梗一喊饿,毫无原则的贾张氏就会给棒梗做吃的,或者扒拉点儿疙瘩汤,或者煮个玉米面粥,你别看贾张氏正经饭不做,做起闲饭来,她利索着呢。
他们家的粮食就在棒梗一次次喊饿、贾张氏一次次借机吃一顿的消耗中,变的不够吃了。
你还没法说,一说,贾张氏比秦淮茹还话多呢:“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你以为养活孩子那么好养活呢。
咱家这个饭伙,一点儿肉都没有,不多吃点儿,营养跟不上,到时候棒梗不得长的和三大爷家的孩子似的,一个个大脑袋小细脖的。
咱们家棒梗本来就没有兄弟帮衬,再大脑袋小细脖,还不得见天儿的让人欺负啊。”
秦淮茹想想也是那么回事儿,不过这粮食消耗的也太厉害啊。
没办法,只能去找一大爷哭诉,易中海倒是给了~棒子面儿,这玩意都不在代粮里了,院子里可能除了三大爷家,就没人吃这玩意了。
于是,这棒子面只能是秦淮茹自己吃,省下粮食给贾张氏和棒梗祸害,慈母多败儿啊。
……
“怎么才回来啊!”于丽这边,他们家何立春都睡着了,何雨柱才回来。
“今儿领导们聚餐,小灶做好以后,又添了两遍菜。”何雨柱说道。
“我去给你下面条,铁锤哥做的羊汤面……”
“不用了,不用了,我吃过了,钱给你,还有票。”
“这么多?!”
“有奖励的,我工资虽然没有铁锤哥多,但是奖励一点儿也不少。
今年这又有人开始办席了,一次五块钱最低价了,我努努力,也能追上铁锤哥的。”
何雨柱笑着说道。
“诶,还有一张手表票啊,正好雨水还没有手表呢……”
“我是给你要的,雨水等她用的时候……”何雨柱说道。
“别闹,我用什么啊,家里有闹钟,出去也就是买个菜,什么时间还不成?
雨水可是读书呢,上课下课的,需要看个时间的……”
……
都说家和万事兴,这句话和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是一个道理,运气差的也笑不出来。
大过年还鸡飞狗跳的人家,要么是闲得慌,要么是穷得慌,很显然,贾家两样都占。
一大清早贾张氏就在骂秦淮茹,说她不孝顺,秦淮茹低着头,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怎么回事儿?因为今天秦淮茹看眼看着要过年了,还要买年货,还要回娘家,这又是一笔支出。
就想着和贾张氏商量一下~
“妈,你看这眼看快过年了,家里年货还没买呢,我手里这钱有些不太凑手,一大年了,我想着怎么着也得吃顿白面饺子吧。
妈您看这个月的带孩子钱,能不能先记下,以后慢慢给。
另外,棒梗都这么大了,也不需要您带了……”
“什么意思?你是想不给我养老钱呗!我告儿你秦淮茹,工作是我儿子给你的,姓贾,不姓秦!
那三块钱是我的养老钱,你想连我的养老钱都昧下?工作都是我贾家的你现在连养老钱都不给我?你还是不是人?
可活不了了,秦淮茹,你个忤逆不孝的玩意,我们家东旭刚走,你就克扣我养老钱……”
贾张氏可不傻,当时虽然说是带孩子钱,一个孩子一块,但是贾张氏可没承认,她一直说是带孩子赚养老钱,到老了有个保障,然后慢慢的偷换概念,这三块钱就变成了养老钱。
带孩子的钱,孩子不用你带了,那这三块钱就没了,但是养老钱就不一样了,养老钱只要贾张氏不死,那这养老钱就一直存在。
他们这边一闹,别人可以看两眼就过去,易中海可不行,因为~
“一大爷,您劝劝我妈,您看这大过年的还闹……”秦淮茹一开口,眼泪就跟着下来了,这梨花带雨的……
“老嫂子,你这又是怎么了?眼看着都要过年了,,哪天闹不好,怎么偏偏选今天啊。”
易中海过来硬着头皮说道。
他也不愿意过来啊,这贾张氏就是个臭狗屎,能绕着走,谁也不会沾边,易中海对她的胡搅蛮缠也头疼不已。
“易中海!你也不是什么好人,跑这里充什么大瓣儿蒜!我们家东旭去年还给你打酒呢,今年你就不认了,人走茶凉啊……”
第250章 帮谁?
易中海一皱眉头:这贾张氏怎么和疯狗一样?见谁咬谁啊。
秦淮茹则心里一喜:我看你把一大爷得罪了,看他还向着你说话不。
“老嫂子,说什么人走茶凉不人走茶凉的?说话得讲良心,自从东旭走了以后,我帮了你们家多少?又是钱又是粮的,我一个当师父的,自认也算可以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要是这么说,好!那以后你们贾家走你们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易中海也不乐意了。
“一大爷,您别跟我妈一般见识,这不是嘛,眼看着要过年了,家里什么年货都没买,当初和我妈说好了,一个孩子一块钱的带孩子钱,我说这个过年,看能不能先欠着。
一大年了,家里怎么也得吃顿饺子不是,我妈就认为我要赖下这三块钱……”
“那是我养老钱!才不是什么带孩子钱!工作都给你了,你凭什么赖我三块钱养老钱?
你只是个儿媳妇,棒梗还没长大,我不要点儿养老钱,以后怎么过日子?
你这才上班不到一年,风言风语的传的满胡同都是,谁知道你什么时候走道儿?我要点儿养老钱保障我以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对的?
不管怎么说,我养老钱你一天都别想欠!谁说都不好使!”
贾张氏破马张飞的喊道。
“妈,你说什么呢,我只是普通学习,一大爷在这儿呢,那都是谣传……”
秦淮茹急切的解释道。
“老嫂子,那些风言风语你也信?我可以以人格担保,绝无此事。
不过淮茹啊,你婆婆这没有安全感也属于正常,这三块钱你还是给了吧,过年呢,咱们今年还在一起过吧,你到时候不用准备什么,帮你一大妈忙和一把就行。
今天还上班呢,最后一天,赶紧走吧,虽说今天没什么事儿,但是也别迟到了。”
说完,易中海就走了。
秦淮茹傻眼了,他以为易中海会帮他,没想到人家帮的是贾张氏,而且看样子还有点儿不乐意了。
怎么回事儿?她骂你你还帮她?
呵呵,不得不说,秦淮茹还是没看明白啊,易中海一个能说出:没有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周全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