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志异 第426节

  惊怒交加的安道偃也没想到会遭遇眼前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异修,而且实力之强劲也是他从未遭遇过的,在他看来恐怕直逼金丹,起码也是紫府巅峰状态了。

  自己凝魂上境的实力居然被对方举手投足间爆发出来的冰系法力封锁在这个狭窄空间里,而且呼吸之间就凝成了冰窟冻体,自己赖以护体的神焰法衣在自己法力全力催发之下,竟然难以熔化包裹着自己的冰雾,而且还有恶化的趋势。

  安道偃被碧蛟元君彻底封冻,难以脱身,而在另一边,陈淮生与公孙胜的联手则将天鹤宗这名灵修逼得捉襟见肘。

  本身天鹤宗这名灵修与公孙胜实力相当,而陈淮生则一力爆发出接近紫府的法术战力,天平便倒向了陈淮生这边。

  两名北戎武修在面对安道森时更是占尽优势,来自北陌的他们对于河北这些修士可以说没有丝毫顾忌,仅仅几个回合便已经将安道森逼入了绝境,如果不是安思顺、安思相、安思宇三人拼死拖住了紫府蕴髓初境的慕容盛,安道森已经被当场击杀了。

  但即便如此,安思顺也是被慕容盛用土性巨像击中,当场重伤倒地,安思相也被地陷法术拖入泥地中,挣扎不起。

  如果不是埋伏在宅邸中的安家修士组成了法阵连续不断地祭起赤雷神弩术给予北戎武修以阻击,在这一阵上,安家早就完蛋了。

  但在另一端,鞠传真与杨虎生的联手仍然被安承源和安承仑连续不断的法术攻击打得节节败退。

  鞠传真整个身体都被安承源的火性法术灼伤,半边脸烧得露出了森森白骨,而杨虎生的背后更是中了一记雷法,焦黑的骨肉直入肺腑,如果不是靠着丹药扛住以及曹余休的及时增援,两个人都已经崩盘了。

  陈淮生只能暂时放弃对天鹤宗灵修的进攻,阴冥鬼箭爆射而出,解救了只差一步就被安承仑击杀的杨虎生。

  眼见得陈淮生发动的万壑惊雷滚荡着落到了安承源的头顶,从屋宅中窜出的安道斌只能硬抗陈淮生这一击。

  安道斌扛住了陈淮生这一击,但是安道斌的脱离,使得那边赤雷神弩术威力大为缩减,而慕容盛趁机一举击杀了安思顺,但被安思相以灵元爆发反噬,击中了腰部。

  至此,整个安家园一战彻底陷入了乱战中。

  陈淮生在承受了安思宇以自爆灵元的毁灭性一击之后,也是经脉寸断血髓干涸,不得不退出了战场,而同样杨虎生也是伤及了道骨,看上去最为惨烈的鞠传真反而是受伤最轻的,但他的经脉依然受创不轻。

  ……

  陈淮生清醒过来的时候,就知道战争应该已经结束了。

  看着曹余休惨白的面色,就知道这家伙也伤势不轻。

  鞠传真坐在一旁,半边脸涂抹着丹药,甚至还贴上了几枚墨绿色的灵芝叶片,焚烧毁坏的面部肌肉已经长出了些许新肉,看上去更是狰狞可怖。

  “完了?”陈淮生提气催动灵息自检,经脉和血髓仍然处于半闭状态,不过伤势已经稳定下来,倒也不急,“虎生呢?”

  鞠传真摇摇头,“还在昏迷中,不过已经给他服用了丹药,现在稳定下来了。”

  感觉到鞠传真似乎精神状态还不错,甚至语气还有些轻松,陈淮生倒是有些惊讶:“传真,你的伤势也不轻吧?”

  “我还好,经脉受了伤,但余休兄送了我一尾乌鲵,我已经生吃了半尾,伤势已经大愈了。”鞠传真咧嘴一笑,但是面部伤势太过丑陋,看得陈淮生都是一阵毛骨悚然。

  “多些余休兄了。其他都已经差不多了吧?”

  “差不多了,余林和康伯成他们带着人正在收拾局面,有慕容昌和公孙先生坐镇,不会出什么问题。”曹余休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还有那一位……,他好像消失了。”

  陈淮生愣了一愣,才明白曹余休所说的是碧蛟元君,不在意地道:“无需管他,他就在左近,但不习惯和大家在一起,对了,安家这边……”

  “安道偃和安道森已经伏诛,安思顺战死,安思宇自爆丹元,安道斌和安思相逃走,……”曹余休脸上露出一抹忧色。

第747章 戊卷 修习的感觉真好

  安家主要人员已经被解决掉,接下来的梳理和整合安家,是曹家和康家的事情。

  曹康两家也是乐见其成,他们两家与安家数百年来早就姻亲互联,在解决掉安氏内部这一主脉之后,安家内部这些旁支庶出,或者说无甚实力的成员,自然就只能选择向曹康两家投诚攀附的结局了。

  当然,这会是一个漫长的消化过程,也许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亦有可能在后续某一个时段安氏突然冒出来一两个杰出之才带领安氏复兴。

  这本来是设计好的过程,现在却因为安思相和安道斌的逃跑出现了状况。

  安思相是筑基六重,安道斌是筑基二重,这两人如果隐匿在怀阳城周围,伺机卷土重来,对曹康两家危险就大了,同时也会对他们瓜分和整合安家资产带来负面影响。

  对此陈淮生却毫不在意,甚至暗自窃喜。

  没有安思顺和安道斌的威胁,加上曹氏又和邗山道潘氏勾搭上了,大槐山的作用可能就对曹氏的作用可能就会小许多,在对安氏一族资产的瓜分上,在尘岭仙泉灵地利益的分割上,势必会受到影响。

  现在有安思相和安道斌在外威胁,曹家就不得不考虑日后仰仗大槐山的问题。

  毕竟潘家远在南面邗山道,那都是四百里开外了,而且中间还有雄阳堡这颗钉子,那是月庐宗的爪牙,潘家把手伸进来,肯定也会引起月庐宗的警惕甚至敌视,而大槐山可就在百里内,孰远孰近,谁能最及时给予其帮助支持,曹家应该拎得清。

  “余休兄,无须担心,安道偃和安道森一死,安思宇和安思顺也完蛋了,一个安思相,翻不起多大风浪,至于安道斌更不值一提,……”

  “不仅仅是安思相和安道斌,还有安承源,……”曹余休苦笑,“安道斌其实本该叫曾道斌,他是随其母二嫁嫁入安家后改姓的,才四十岁就筑基二重了,天赋绝佳,此人是一个大患,安承源也比安道斌大不了多少,……”

  想到这后续的麻烦,曹余休心乱如麻。

  曹氏一族的实力太弱了,他何尝不知道与潘氏和大槐山这边结盟有引狼入室的嫌疑,但安氏要吞并曹家,曹家如果不反击,那就会改姓灭名,再无曹家,这又是曹氏一族无法接受的,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但现在安氏覆灭了,仍然留有后患,要解决这些后患,就不得不依赖大槐山和潘家。

  曹余休知道引入潘家让大槐山这边很不满意,但他不得不如此,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如果没有潘氏制约,以大槐山的实力,对曹家压力太大了。

  “再是天才又如何?”陈淮生淡淡一笑,“大槐山上多的是天才,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还得要看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余休兄就放心吧,有我们大槐山在,没有谁翻得了天。”

  曹余休只是摇头,却也不再提这个话题,毕竟现在大势在手,还暂时考虑不到后续的问题。

  “安家园这边也该清理了吧?”陈淮生不担心碧蛟元君和公孙胜,他更担心慕容部这帮人如果看到安氏一族的资产,会不会眼红生出异心。

  “还在清理,对了,天鹤宗那一位修士……”曹余休迟疑地歪着头:“还真如你所言,当安道偃和安道森伏诛之后,那一位就不愿意打了,康伯成向其透露了意思,但他说需要立即向天鹤宗那边报告,现在这家伙还在一旁等候消息,……”

  陈淮生会意一笑,随口问道:“潘家的人到了吧?”

  曹余休一窒,只能点点头:“刚到。”

  曹余休对陈淮生的观感很复杂,明明就只是一个筑基六重,却能指挥一名据说已经逼近金丹实力的异修,外加一个紫府蕴髓高境的灵修,而且其表现出来的强势和淡定姿态,完全超出了他本人的灵境实力。

  原本曹余休觉得拉到了邗山道潘家的支持,可以对抗和平衡大槐山这边的压力,但现在看来,哪怕从潘家获得了足够支持,但邗山道距离怀阳城乃至尘岭太远,能不能起到制约大槐山,同时又要利用大槐山的效果,还真的不好说。

  “既然都到了,就见一面吧,安家资产庞大,你们肯定也要好生清点一番,我们付出不小,也该有所回报才对,对潘家亦是如此,余休兄,你说对不对?”陈淮生笑道。

  曹余休深深地吐出一口浊气,狠狠地点了点头:“理当如此,但那边可能还要和康家与慕容部的人商量商量。”

  “那最好不过,一切挑明了来。”陈淮生欣然同意。

  鞠传真附耳过来:“我已经用灵鸽通知吴师伯、苟师伯和经天来了。”

  关乎巨大的利益,没有谁会轻易退让,也还涉及到后续的安排,少不了会一番撕扯,但最终都会达成一致。

  陈淮生和潘家来人见了一面。

  一名紫府凝魂初境的真君外带两名筑基修士,足见潘家对踏入卫怀道的兴趣之浓,要知道潘家总共也就只有三名紫府真君,而且还有一人据说是今年刚应劫入登紫府。

  能出动一人来这边,这是出了血本的。

  吴天恩和唐经天他们来得很快,但见到陈淮生和鞠传真、杨虎生三人也都是吓了一跳。

  几乎每一场战事都免不了受伤,但陈淮生三人状况也太骇人了。

  交待了一番,陈淮生和鞠传真就带着还处于昏迷状态的杨虎生北返回山了,接下来的事宜就交由吴天恩和唐经天去处理。

  回到山中,陈淮生先把鞠传真和杨虎生安顿好。

  两人伤势都不轻。

  但鞠传真服食了乌鲵,已无大碍,正处于迅速恢复期。

  而杨虎生就麻烦一些,他的道骨受到了法力的重击,受损不轻,须得要用元鲑和青芝外带丹药搭配来修复弥补。

  赵良奎跟着苟一苇这么久,也已经有了一些经验,虽然苟一苇的专精并非丹药,但是在大槐山中也算是首屈一指了,赵良奎也学着了不少。

  陈淮生也专门交待合药和治疗事宜,这才自行闭关。

  自己的伤势也不轻,现在并非闭关的好时机,但是却不能拖。

  好在有灵宝加持,闭关时间不需要太长。

  独居于道房中,陈淮生盘腿而坐,静心冥想。

  修行到筑基六重之后,其实自己也算是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瓶颈状态了。

  他感觉得到,如果不能寻找到一个新的思路来突破,自己或许还是能突破晋阶筑基七重,但可能这个时间会拖得比较长,也许到明春,也许要两三年后。

  两三年对于别人来说能在从筑基中段突破晋阶筑基高段简直就是神速了,但对自己来说却是一个失败。

  身怀鼎炉,鼎炉中还有三灵,甚至自己已经摸索出了能用二灵吞噬灵物丹元来反哺自己这样一个秘径,如果都还要和寻常修士一样,动辄几年才能飞升一阶,那就太失败了。

  筑基七重对其他人是一个坎,但对自己不应该是。

  哪怕是拖到明春,陈淮生都觉得是个遗憾,如果能在今冬就突破晋阶筑基七重,那么自己倾力一击就可以发动实打实的紫府战力了,面对紫府蕴髓初境甚至中境的强者,也能有回手了。

  调匀灵息,陈淮生催动体内灵力行功。

  灵识伴随着灵力游走于经脉中,时有阻滞,而血髓萎靡,使得灵力虚弱了许多,在行功中变得更为迟缓。

  自己可以用灵宝迅速解决经脉和血髓受损的问题,但他不打算这样做,那会很容易形成依赖,而自己更应该好生考虑以鼎炉和三灵的灵能来解决修复伤势的路径。

  陈淮生甚至自己还可以考虑更高远一些,修复伤势只是最低的目标,怎么利用三灵灵能来帮助整个道体修行提升,结合着自己从宓少华这边取得的内炼秘术,这里边还有很多可以摸索的奥义。

  自己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闭关,但现在还不可行,今冬面临着的妖兽潮自己无法专心闭关,要等到明春也许才有机会。

  这个时候陈淮生突然意识到了有宗门依靠的好处,当初自己可以毫无顾忌地闭关修行,不用担心任何事情,一年也好,两年三年也好,都无所谓,但现在却不行了,还得要顾及到整个大槐山的安危。

  所以碧蛟元君所说的也没错,没有这么多羁绊,自己完全可以寻一处隐秘之地,埋头苦修,这大概也就是有得必有失吧。

  《炼神凝髓法》,《元鼎固神法》,陈淮生翻开这两册书籍,细细品读理解。

  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静下心来细细研读修行法诀要义了,好像上一次应该是研读《紫阳内炼要术》时才这般。

  一盏青灯,一张木案,一杯热茶,竟然让陈淮生有了一种出尘脱垢潋滟水中的感觉,格外舒适。

  修习的滋味真好。

  陈淮生心中突然萌生出了这样一个念想,不管了,就要闭关。

第748章 戊卷 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根,骨,脉,髓,道体四基。

  修仙一道,悟为先,无悟不修仙,而灵根为悟之本。

  道骨则为法力承载之体,经脉为法力运行之径,血髓为法力释放之源,三者联系更为紧密,同为修行三要素。

  但当修行积累需要突破,则需要以灵根为引,实现灵悟,方能突破。

  对陈淮生来说,他本元灵根并不佳,但通过破窠易体,以凤凰涅之法,让灵根重生,现在的新灵根已经完全不同,需要与道体其他三基融合起来,进行实现修行的顺畅运行,而这就需要自身独具的鼎炉三灵来实现。

  在这一点上,陈淮生已经有所体会,但如何更加精妙圆润地把鼎炉和三灵的妙用运用于日常修行中,自己还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精准的方略,在方法诀要上怎么来完美实现,还需要一步一步探索摸索。

  这中间宓家的这些修行探索类书籍,就能为自己免于走太多弯路,寻找到正确的途径。

  “炼神凝髓,元鼎固神,归元洗骨,青阳壮根,……”陈淮生从书堆中找出几册,一页一页地翻阅,仔细咀嚼。

  陈淮生翻阅着手中这本《元鼎入丹浅论》,作者是宓云松,看这本书落款年号,应该是还是大魏时代,著成于六百年前了。

  “元鼎之说,颇多争议,涉及体内本元,本元自成,心境勾画,方为鼎势,……,鼎势聚神,可为鼎相,……,鼎相初成,可有元鼎之姿,……”

  陈淮生凝神苦思,灵识化入道体中,细细感知。

  这元鼎似乎就应该是指自己体内的鼎炉,但观其一说,似乎应该是相当高的层级才能化神为鼎炉。

  这宓云松没有提及这鼎炉形成的灵境等级,估计就是他本人大概都没能修炼到那个层级,而是根据其他人的一些口传或者书籍来进行探析的,如果是这样,陈淮生估计起码都应该是金丹层级了。

  金丹层级对自己来说未免太过遥远,现在的自己还需要一门心思向筑基七重冲击,下一步目标就是筑基巅峰,才能谈得上奔入紫府。

  但这并不代表这本书册对自己无用,相反,陈淮生觉得这本书所探讨的元鼎应该是和自己体内的鼎炉有着某种特殊关联,自己体内出现的鼎炉则与自己当年在淫祀小庙中的奇遇导致二灵入体有直接关系。

  奇遇给自己的道体带来了近乎于金丹之体的异象,鼎炉新生,另外还纳入了两个妖灵灵体与自己形成共生之象。

  至于后续自己因为修行和体内元灵的变化成长,带来更多的可能。

首节上一节426/5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