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22节

  比如沈明修主张出世,而他的学生陈锦玉主张入世。

  王承初虽然主张出世,但他的学生蔡从简却参加科举,主张入世。

  课堂间隙,蔡从简出现在水榭书屋。

  “老师。”

  “得义?你不是暂缓修行,居家备考吗?”

  蔡从简道:“学生确实在备考殿试,但重读经典,有一处困惑,来找老师解惑。”

  王承初赞许点头,招呼课堂弟子们自习,随后独自给蔡从简开小灶。

  申时末,书院散学。

  学子们各自回家。

  程若宁合上书本,让她的丫鬟兼书童小雨收拾好书匣。

  二女走了不一会,便听身后传来脚步声。

  “若宁师妹!”

  来者正是蔡从简。

  “师妹留步,我方才听到了一件大好事。”

  程若宁:“何事让师兄兴奋至此?”

  “之前那首诗,终于叫许公子补完了。方才师祖特地命人告诉老师,我正巧就在旁边。”

  蔡从简不经意地炫耀了一下他在师门的地位。

  不过,程若宁似乎不关注别的,只问诗道:“后半首是什么?”

  蔡从简平复心情,一字一句将“赠杨正道”给念了出来。

  “确实是好诗,比师兄最好的几首也不遑多让吧?”

  蔡从简摆手:“若论诗词,我确实不如许公子,但诗词一途,毕竟是小道。科举仕途,治国之法,才是大道。”

  借着这股气势,蔡从简说出了他一直想说的话:“若宁师妹,我若能殿试高中鼎甲,你可愿……”

  程若宁脸色不善。

  她不认为诗词是什么“小道”,因而对蔡从简的说法很是不满。

  当下也不打算给蔡从简什么面子,直接道:“有什么事,等师兄殿试结束再说吧。师兄现在就别一心二用,分心惦念其他了。”

  蔡从简看着程若宁逐渐远去的美好背影,心里暖暖的。

  “师妹特地关心我的殿试成绩,她果然还是在乎我的。我定不叫她失望!”

  程府马车中,丫鬟小雨低声道:“小姐,我刚才好像看到了阿升。”

  “阿升?”程若宁反问道。

  “嗯。何府的小厮,时常给书墨少爷驾车。”

  “哦。”

  程若宁应了一声,反应了一会儿,顿时发觉不对。

  “你是说,何书墨的马夫出现在云庐书院?”

  丫鬟小雨立马改口:“可,可能是奴婢眼拙,当时天色黄昏,很有可能是认错人了。”

  “嗯。”程若宁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阿升老实巴交,是个很寻常的汉子,丢人群里绝不会让人多看一眼,小雨认错了很正常。

  退一步来说,何书墨那家伙来书院干嘛?

  求学吗?

  何书墨会求学?

  绝不可能。

  与其让她相信,何书墨勤学好问,还不如让她相信,有五姓女甘心倒贴嫁入何家。

  至少后者,凭借何书墨的颜值,和谢姨的娘家势力,还真有那么一点可能性。

  ……

  如果说,每到清晨,云麓山庄云雾缭绕,是为人间仙境。

  那么位于山庄后园的雅舍,便是这方仙境中的圣地。

  此处幽静平阔,溪水潺潺,是极佳的放松养心之地。

  当年,云麓山庄还是避暑行宫,未改成书院之时,后山雅舍便是楚帝及其最宠爱的妃子的清居之地。

  此时,云庐书院,后山雅舍。

  一位丫鬟打扮的姑娘,手持信件,轻手轻脚推开房门。

  房内布置简单,清香扑鼻。

  很有一种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造诣蕴含在其中。

  丫鬟轻脚走到一处半透的云母屏风前。

  对屏风后的人影小声道:

  “先生,老先生杨正道给院长致信,说要把咱们书院的‘坪山阁’改为‘孤山寺’,把‘墨岚亭’改为‘贾山亭’。那个,杨老先生还说,最好兴建一座白沙堤,替后世学子提前预防山中水患。”

  屏风后的人影微微一动。

  身姿变幻之下,曲线曼妙,不难看出,这位“先生”是一位少见的“女子先生”。

  “知道了,放着吧。”

  女先生轻柔嗓音,从屏风后方传来。

  这声音犹如甘甜山泉般沁人心脾,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便能推断,这女先生必然气质出尘,姿容不凡。

  待到丫鬟离去。

  屏风后又传来一声不解低语。

  “杨师兄这是改性了吗?怎么不赏诗词,反而关心起书院建筑了?”

  ……

  御廷司,勇武营营房。

  带刀使者唐智全在堂中来回踱步。

  从左走到右,从右走到左。

  有一说一,他那个“卷宗藏线,布置伪证,行走上钩,衙门反转,大牢坐穿”的计划,堪称天衣无缝。

  唯一的一个小缺点,是他完全低估了何书墨的摆烂程度。

  线索就藏在卷宗里,卷宗就放在勇武营。

  结果这小子硬是看都不看。

  这就好像,你是一个猎人,放了肉,做了陷阱,等老虎闻到肉过去送人头。

  万事俱备。

  结果,老虎不饿。

  这肉它就是不吃。

  咋办?

  “既然他自己不来吃,那老子就只好把肉塞他嘴里了。”

  次日,何书墨按时来到勇武营点卯。

  一进门,就看到兴高采烈的刘富和吕直。

  由于何书墨背负调查靖安知县的必死任务,因此刘富和吕直对他充满同情,态度大变。

  再不是起初那种互相不服的状态,而是时不时指点他几句,希望他死的好看点。

  “何老弟,你看我们找到了什么?”

  “什么?”

  “线索!你查靖安县案子的希望!”

  何书墨凑过去,瞄了一眼二人手里的卷宗。

  发现其中记载的事情错漏百出,与小说中描写的靖安知县很不一样。

  何书墨质疑:“这线索有用?”

  “怎么没用,这不明摆着吗?你就按上面记录的那几个人去查。凭哥哥我多年查案经验,一定能问出有用的!”

  “就是,我们两个骗你干嘛?这卷宗还是偶然发现的。”

  何书墨不想解释,道:“靖安那案子我自己有头绪,你们先别管了。等好消息吧。”

  “这……”

  吕直和刘富面面相觑。

  吕直:“他真有头绪?”

  刘富一口咬死:“他有个屁!线索摆脸上他都看不见,这样能破案?他要能把案子破了,老子大出血,请哥几个去教坊司爽一把!”

第27章 第二次进宫

  某处酒楼,三楼雅间。

  太常寺少卿陈锦玉频频看向楼下闹市。

  两天前,他和“公子许谦”达成交易,许谦用一本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变法》,与他交易御廷司带刀使者唐智全的情报。

  表面上看,他陈锦玉亏大了。

  因为一名六品实权官员的情报,怎么都比一本小说重要得多。

  但实际上,陈锦玉感觉这笔交易简直不要太划算。

  唐智全的情报魏党确实掌握在手。他陈锦玉甚至不需要重新调查,只是卖一个面子,就从同僚手中弄了过来。

  而那本小说呢?

  独一无二,是能帮他入老天师法眼的宝贝!

  潜龙观老天师,年龄不知多大,实力深不可测。

  能入他法眼,让他知道太常寺有那么一个小小少卿,姓陈叫陈锦玉,基本意味着前途无量。

  只是现在……

  陈锦玉再度看了一眼楼下熙攘的人群,还是没看到许谦的身影。

首节上一节22/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