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179节

  在华夏股权改革的大背景下。

  他也想把红太阳置于自己名下。

  第一步,联合旗下的高管成立苏省国星投资公司,杨守海作为普通合伙人+GP,占股5%,掌握真正的实权;

  而核心高管和投资人则占股95%,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只有分红权,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

  第二步,金陵第一农药厂改制,苏省国星受让其86.02%股权;

  原股东红太阳集团不再持有其股权。

  经过增资后,苏省国星持有金陵一农集团100%股权。

  金陵一农成为红太阳集团高管全部控股的民营企业。

  通过这两步,老杨不仅拉拢了旗下高管,让他们跟自己站在了统一战线,保证了将来自己能顺利完成集团私有化。

  还顺利完成了风险切割。

  用少量的钱,保证了自己对金陵一农集团的绝对控制权。

  将来即便公司倒闭,也不会波及自己。

  这就是股权架构设计的魅力。

  菊花厂任大佬1%股权就能控制公司,柳厂长私有化联想,基本都是同样的操作。

  按照惯常的操作。

  接下来第三步,应该是金陵一农集团收购高淳国资手上,受让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49%国有股权。

  然后在通过定向增资,获得绝对的控股权。

  同时也完成了红太阳私有化的目的。

  不过,第三步还没有开始,徐良就第三者插足了。

  “杨总,在来之前我们已经跟高淳县方面交换了意见,在承诺红太阳集团不迁出高淳县,而且继续追加20亿华夏币发展红太阳集团两项条件下。

  他们愿意把持有的红太阳集团65%的股权卖给我们。”

  德农集团资本雄厚,完全可以把整个公司吞下去。

  杨守海脸色阴沉下来。

  在徐良强大的资本和权势面前,他能打出来的牌太少了。

  “徐先生,您已经是世界级的企业家,华夏首富,用不光彩的手段收购红太阳集团,传出去就不怕影响声誉吗?”

  “不光彩?我强买强卖了吗?没有吧。

  溢价收购红太阳集团,放在全球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交易。”

  徐良话锋一转。

  “真要说不光彩,恐怕还是杨总更不光彩。

  红太阳虽然是你创立,但它现在是国有企业,你只是CEO。

  一个职业经理人想把企业占为己有,而且是排他性的占有,咱们谁更不光彩?”

  刘强西迅速配合道。

  “杨总,红太阳集团的业务很多,但我们只想要环保农药、种子和有机化肥业务,剩下的医药和国际贸易业务,包括红太阳集团的上市资格,仍然由贵方继续持有。

  如果贵方想在生物医药领域继续发展,汉华会帮助你们并购同行业公司,做大做强。

  如果贵方不需要的话,南孚电池作为碱性电池领域的霸主,世界级的电池巨头,会让红太阳成为全球碱性电池的顶尖厂商。

  我想,这样的条件已经足够优惠了。”

  杨守海心里天人交战。

  虽然他在高淳县人脉深厚,他有一定的把握说服对方拒绝徐良和德农。

  但高淳上面还有金陵,在这里他虽然有一定的人脉,但远不如高淳。

  如果徐氏和德农用巨额投资来交换。

  上面一定会向高淳施压。

  到时候结果还是一样。

  看着对面面带微笑,气势逼人的男人,他心里叹了口气。

  当年自己妥协后,现在又要妥协了。

  “徐先生,我同意这次交易。”

  刘强西心里松了口气。

  “谢谢,相信我们的条件不会让杨总失望。

  不过,我方希望,收购红太阳集团农资业务的同时,杨总也能把金陵一农集团旗下的农资业务卖给我们。”徐良微笑道。

  杨守海眉头微皱,“徐先生,这次的谈判并不包括一农集团。”

  “杨总难道还打算在农资领域有所发展?”

  杨守海目光闪烁。

  “徐先生误会了,一农集团是我从零开始创建的企业,它就是我的孩子,我实在舍不得卖掉。”

  徐良微笑道:“杨总,我们只要一农集团的农资业务,没打算要你的一农集团,你大可不必担忧。”

  “这个……我需要考虑一下。”

  “我等着杨总的答复。”

  “谢谢徐先生体谅。”

  徐良站起身,把手伸了过去。

  “那我们今天的谈判就先到这。”

  握住他的手后。

  “徐先生放心,我回去后会立即推进跟德农的收购谈判。”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李姐,你替我松松杨总。”

  李金玲侧过身。

  “杨总,请跟我来吧。”

  杨守海道了声‘再见’,最后看了两人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复杂的离开了。

  房门关闭。

  徐良挥手让刘强西坐下来后。

  “看出来了吗,还是不甘心。”

  刘强西点了点头。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发现,杨守海是一个权欲很重的人,轻易不会放弃。

  现在迫于我们的压力,卖掉红太阳。

  但从他保留金陵一农的农资业务就明白,多半还想着把红太阳的人才挖过去,留个空壳子给我们。”

  “有金陵一农在农资行业的基础,再搭配红太阳的人才,以他在全国农资,尤其是农药市场的影响力,很容易就把金陵一农打造成另外一个红太阳。”徐良道。

  “徐总,事情也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坏。

  收购的同时我们可以用竞业协议来约束红太阳离职的高管和技术人员在一年内不能从事农资行业。”

  “一年的时间太短了。”

  甲骨文收购仁科公司后,一年的竞业协议期一过,原来的公司创始人和高管,迅速招募被甲骨文开掉的仁科老员工创立了‘工作日’公司。

  一样以开发企业资源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业务为主。

  在包括汉华在内的风投支持下,工作日公司现在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

  又成了甲骨文的强大竞争对手。

  这样的错误,徐良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

  “徐总,一年的时间虽然短,但却给了我们人事调整的机会。

  期权奖励、加薪,相信会有很多人留下来。”

  “中层和以下的员工吃我们这一套,但高管团队恐怕很难站在我们这一边,他们跟杨守海捆绑的太深了。”徐良道。

  红太阳的高层全是一农集团的股东,人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徐总,任何矛盾都有积极和消极两面,红太阳的高层走了,确实对公司发展不利,但也方便我们从容调整,尽快完成公司的整合。”

  “说的不错,绊脚石没了,确实更容易整合。而提拔起来的人,也会对我们更忠心。

  不过为了保证公司的核心机密,研发团队不要留在金陵,搬到魔都去吧。”

  杨守海统治红太阳十几年,影响力太大了,根本不是一时半会能消除。

  把研发继续放在这里。

  能被对方渗透成筛子。

  到时候,德农研发的新农药,被一农集团拿去销售,他的脸就丢大了。

  就算最后打官司能赢。

  现有的法律环境下,赔得那点钱,肯定不够填窟窿。

  “跟金陵那边接触的怎么样了?”

  “他们说,只要我们继续把红太阳集团总部放在金陵,以及未来五年内在金陵投资30亿华夏币,打造华夏最大农药生产基地的项目能落地,他们就愿意支持我们对红太阳的收购。”

  徐良微微颔首,30亿算不上什么大数目。

  而且德农收购红太阳,本来就打算以它为根基,壮大自己在农药领域的实力。

  投入巨资是肯定的。

  “那就尽快签合同吧。”

  “是。”

  “对了,我是个守信用的人,既然答应把南孚电池出售给杨守海就会遵守约定。

  但,我要的是全现金,少一毛都不行。”

  看着大老板的神色,刘强西心里秒懂。

  南孚电池上市后,市值已经接近30亿港币了。

  考虑商誉和溢价,至少要35亿华夏币以上。

  杨守海能掏钱出来吗?

  肯定不行。

首节上一节1179/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