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36节

  香江办公室发展的瓶颈总算是打开了。

  “你先别高兴的太早。什么事情有一就有二,香江办公室可以成立房地产基金,京城、魔都和鹏城办公室也肯定不会闲着。

  竞争可以,但不准恶意压价,便宜了外人。”

  “您放心,内地房地产市场足够大,足以容纳的下整个汉华。”

  徐良点了点头。

  “对了,既然你打算房地产基金,为什么还要恒太?”

  “香江房地产公司一个项目的开发周期太长了,我们需要恒太这种大胆进去的合作方。”

  “小心点,别玩砸了。”

  “您放心,我肯定小心。另外,募资方面,我想募集全华夏币基金。”

  徐良:“为什么?”

  “前段时间中投挂牌了,传闻会放出一部分资金给国内优质投资机构,我想去争取一下。”

  “中投啊?”

  徐良眼里多了一抹回忆。

  作为华夏第一支主权财富基金。

  中投第一单便投给了黑石,30亿美金购入约10%股份,锁定期四年,不获得董事席位,不享有投票权。

  接着就是次贷危机。

  一年多时间,这笔投资亏损了25亿美金,被网民指着鼻子骂。

  等了七年,中投中间又补了几亿美元的仓,才算是摊薄了持股成本,勉强解套。

  这期间,黑石几位大老板、创始股东套现了几十亿美金,赚的盆满钵满。

  同时黑石还爆出了一系列丑闻,比如中投注入的30亿美金以及IPO募集的大部分资金,被用来购买合伙人手中的业务。

  公司出现大股东和管理层借助IPO进行利益输送和转移的痕迹。

  这就和前段时间,汉华用新募集的S基金购买汉华、红岩旗下昆仑科技、曼联的股权一个道理。

  只不过汉华可没有公众股东,他可没有侵占小股东利益。

  这个单子是谁穿针引线的呢?

  姓梁,港岛财爷,还娶了个明星运动员老婆。

  梁财神从公职退下来后上任黑石大中华区主席,干的第一件事是推动中投入股黑石。

  30亿美金敲定只用了3周,绝对对得起黑石开给他的薪水、奖金。

  有了中投庇护,黑石进入中国市场顺风顺水,买入魔都商务写字楼、打造寿&光物流园、设立内地华夏币基金、联手新希望收购澳大利亚最大养鸡场等等

  金融危机最严重的三年,黑石到处都在亏损,只有华夏市场投资的业务无比给力,获得了将近100%的业绩回报。

  想到这些,徐良瞬间觉得孙振平的注意太棒了。

  “你跟中投沟通过吗?”

  看大老板来了兴趣,孙振平连忙道。

  “目前还没有。

  不过,与其让外资把钱赚走,不如让我们自己的主权财富基金赚钱。

  其次,我们也可以加深一下与衙门的关系。

  最后,提升资管规模,赚到的钱,我们也有一小部分。”

  徐良颇为欣赏的看了孙振平一眼,说:“你的建议很好,以后有好想法,可以多多提出来。”

  孙振平笑着点了点头。

第1122章 幼生期的大疆

  孙振平离开后,徐良拨通了姜晓阳的电话。

  “怎么突然舍得给我打电话了?”

  “想你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徐良仿佛看到了她翻白眼的样子。

  “油嘴滑舌。”

  “天地良心,我可是真心话。”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我妈说的一点没错。”

  “我丈母娘还知道这个……”

  两人随便聊了几句后。

  姜晓阳:“说罢,什么事?”

  “我听说上面成立了‘中投’,准备对外投资?”

  “嗯。不过中投刚成立,对外投资估计要下半年了。”

  “汉华有机会吗?”

  “以汉华的成绩,如果我们不行,其它机构更不行。”姜晓阳语气中透着肯定和骄傲。

  徐良一笑,“按成绩我们肯定没问题,但就怕会被计划外的事情影响。”

  姜家的背景可以给汉华的发展保驾护航。

  但有时候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那些不对付的政敌。

  “放心吧,肯定没问题。”

  看她有信心,徐良便没再纠结这个问题。

  “中投的规模有多少?”

  “国家现在外汇储备高达1.2万亿美金,准备拿出约2000亿美金,发行1.55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姜晓阳语气中透着兴奋。

  这是上面前所未有的大动作!

  也是汉华的重大机会。

  “国家发展了,不管是上面还是地方,衙门越来越有钱了。

  前段时间我在渝州跟当地官员聊了聊,发现他们对设立人民币基金很感兴趣,也想跟我们合作。

  我觉得这可以成为汉华另一个增长点。”姜晓阳继续道。

  徐良:“别高兴的太早。地方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也是为了发展产业,解决税收、就业等等,不是天上掉馅饼。

  而且,眼下这事情还早,退出通道不打通,政策不落地,很多东西只能落在文件纸上。”

  “这些我当然清楚。不过我们可以先跟对方谈一谈,做好前期的准备。”

  徐良倒是没反驳。

  国内此时有国企风投,比如深创投、苏创投,但都是一般企业制,不是合伙人制。

  为什么深创投最有名,业绩最好,就因为鹏城那地方走在改革前沿,思维比较开放,也足够市场化。

  “从公司总利润拿出8%比例的金额对员工进行激励”这一点就是明证,很多国企办不到,也不敢。

  徐良道:“这件事你看着办吧,有结果了给我发一份邮件。”

  “嗯。”

  “还有件事,孙振平打算在香江办公室成立一支房地产机会基金,我同意了。”

  姜晓阳诧异道:“你不是不想做房地产基金吗?”

  “此一时彼一时。

  之前的汉华是总部负责制,业务太多,管不过来。

  现在汉华是总部监督,子公司负责制。

  香江办公室想做大业务,对汉华来说也是好事。

  我没有理由阻拦员工们的上进心。”

  “如果其它办公室也成立房地产机会基金的话……?”

  “答应他们。”

  姜晓阳同意了。

  施行总部平台制度后,大量原本属于总部的管理职责下放给总部,她只关注内部监督,以及一些大额投资。

  工作轻松了很多。

  也不反对各大办公室扩张业务。

  聊了一会儿,徐良挂断了电话,脑海里再度浮现出中投的事。

  华夏币基金现在已经有些苗头了,但真正兴起,还得等上一两年,等到创业板开闸。

  目前能打秋风的LP不多,中投绝对是最肥的那一个。

  他记得中投还投了摩根士丹利50亿美金,获得了这家投行10%的股份。

  当然了,这笔投资的回报率也是令人头大。

  这也是因为中投刚组建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甚至还需要请黑石、大摩这些被投企业的员工来帮忙做培训,估计这些外资机构把金主爸爸都忽悠瘸了。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反向把店铺开到华尔街的投资机构,汉华应该算是兔村的希望。

  只要上面的人不傻,肯定会邀请汉华。

  股权投资汉华就算了,中投愿意投,他也不会接受。

  像其余的基金份额出资,帮中投的员工做培训,他不会拒绝。

  要是汉华帮中投完成筹备,甚至走向专业化的话,应该能弄点钱吧。

  黑石、大摩这些外资都三、五十亿美金的给,没道理对自己人吝啬?

  

  在香江待了几天后,徐良来到了一河之隔的鹏城。

  第一站并不是企鹅和比亚蒂,而是来到了车公庙。

  徐良走下车,抬头看了一眼面前数十层高的大厦,外墙写着“阳光高尔夫大厦”几个红体大字。

  确认地址无误后,徐良大步走进了大厦。

  李金玲瞅了周围几眼,快速跟了上去,心里也有些好奇。

  能值得大老板亲自出马的公司不多了。

首节上一节1336/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