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338节

  经常从晚上十一二点一直干到白天,资深夜猫子。

  而且一有什么好想法,不管白天黑夜,他都会立即联系员工讨论,搞得员工苦不堪言,常常一下班就关机。

  最夸张的是王韬要求员工写‘时报’,汇报自己每小时都干了什么。

  这透露出来的,其实是对无人机的热爱,以及一种极致完美主义精神。

  弄出什么划时代的发明或者产品,都得是偏执狂才行。

  不管是乔布斯还是老王,骨子里都是一类人。

  “你好不容易培养一批人,得把他们留下来才行,不然你公司怎么做大?”徐良道。

  “把公司做大干什么?”

  王韬连连摇头,“没想把公司做大,有一二十个人就差不多了。”

  很显然他的创业还停留在兴趣爱好的阶段,没想过去做成一个大产业,至于上市财务自由,怕是念头都不曾有过。

  徐良看他神色,也不似作假。

  对于这种人,谈钱没用,人家从小到大都不缺钱。

  “那你想不想做出那种可以飞到几千米高空,续航几个小时的无人机?”

  徐良眼神直直地盯着王韬,说到底,还得谈理想,这个他最擅长了。

  “这是我的梦想。”

  王韬眼神中露出浓烈的渴望。

  徐良嘴角一翘,“你们现在就像愚公移山一样,研发进度太慢了。

  三五年下来都未必能研发出真正的无人机。

  但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招聘几千个工程师。

  到时候别说是几千米的高空,就算是飞出大气层,都可以展望一下。”

  极具煽动性的话让王韬脸上也露出渴望。

  但很快又冷静下来。

  “不敢想那么远,能让大疆有一二十个人,我就满足了。”

  “那你想过没有,你们一二十个人的小公司,怎么和那些几千人的大公司竞争?

  人家产品比你的好,价格比你的便宜,你拿什么跟人家竞争?”

  王韬正要说话,被徐良挥手打断了。

  “别说我不怕他们这种不经大脑的话。

  你自己想想,国内很多大型消费品公司是怎么被外资公司绞杀的,人家销量大,营收、利润就高,可以投入搞研发的钱就多。

  反过来,研发投入越大,技术就越厉害,产品就越有优势,销量就大,营收、利润就越高……

  这就是个良性循环!

  你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也得问人家大厂答不答应。”

  “徐先生,现在全球都没有什么成熟的无人机公司。”

  “你认识我吗?”徐良问道。

  “当然。全华夏,甚至全世界的人大多数都认识您。”

  “如果他们知道我亲自去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无人机公司’,你说全球科技界和资本领域会怎么样?”

  王韬虽然初出茅庐,没什么经验,但也不是傻子。

  “他们会把你这家小公司掰开了揉碎了,不断研究。然后还有无数常青藤、清北等世界顶尖大学的学生进入无人机研发领域。

  有我这个例子,他们拿到风投不难。

  就算绝大多数公司都不可能做大,甚至是趁机捞一笔,但只要有一两家公司起来。

  就能迅速吞吃全球市场。”

  顿了一下。

  “知道二八定律吗?”

  王韬点了点头。

  “到时候大公司会占去八成的市场,你这家公司恐怕连5%的市场都不会有。没错,你家里确实有些钱。

  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会无限制的拿给你烧。

  一年,两年可以,如果五年六年还不赚钱,家里资金断绝,你要怎么维持你的梦想?”

  看着神色有些呆滞的王韬。

  他显然没考虑过这么宏大的命题。

  “在这个世界上,梦想是需要钱支撑的。”

  徐良缓缓道。

  深深吸了口气后,王韬眼神复杂的看着面前对他来说,只能仰望的男人。

  “徐先生,以您的能量完全可以自己组建一个无人机研发团队,为什么会找上我?”

  徐良笑道:“一笔成功的投资有很多要素,但最关键的是要选对人。

  就像你说的,以我的能量和背景,可以轻松组建一个全球顶尖的研发团队。

  但这样的团队没有灵魂。

  他们能研发出一堆平庸的产品,却没办法带来革命性的产品。”

  “就像昆仑手机?”

  徐良微笑着点了点头,“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对无人机技术的痴迷,甚至是痴狂。而且你拥有深厚的技术基础,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灵魂’。”

  王韬心底涌起一股汹涌的暖流。

  被全球顶级企业家和金融家肯定的感觉,对于刚走出校门的王韬而言是兴奋,甚至是难以置信的。

  “要不要听听我给你准备的条件?”

  王韬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200万华夏币收购大疆公司,并向公司注资5000万,组建研发团队,更换办公场地和设备。

  你担任公司CEO,并拥有大疆公司5%的股权。”

  听到这个条件,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卢志辉三人,看向王韬的眼神瞬间填满了羡慕,甚至是嫉妒。

  才成立一个月,啥都没有的破公司就能卖200万不说,一家注册资本5000万的大公司5%的股权。

  这些加在一起就是450万。

  这也太多了。

  关键是,他们也不觉得王韬真的值这么多钱。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而已,就算懂点技术,比那些博士毕业,甚至是大学老师又能多多少?

  但就算他们再不明白,再嫉妒,也没办法。

  徐大老板有的是钱,人家愿意。

  看王韬纠结的样子,“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很感谢您的看重,可是我恐怕担不起您的看重。”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惊讶。

  卢志辉三人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

  李金玲也皱紧了眉头,觉得这个人不识抬举。

  徐良笑道:“为什么?如果是钱不够,我可以再加。”

  王韬连忙摇了摇头,“不是钱的问题,我更想自己独立掌握公司的发展方向,不想有其他人来干扰我。”

  “你知道我旗下有多少家公司吗?”徐良笑问道。

  王韬摇了摇头。

  他只知道汉华、鸿蒙、康华。

  “不计算子公司,有二十多家。如果算上子公司,则有近200家。如果算上投资拥有股权的公司,则有近千家。

  我就是拥有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

  所以,对于汉华和红岩旗下的公司,我从来不干涉CEO的管理。

  你大可不必担心我会干涉你的决定。”

  王韬迟疑了一下,片刻后还是坚定的说道:“这对于我来说,是我奋斗终生的事业,而对于你们来说,只是一门生意。”

  徐良微笑,还给我玩起哲学来了。

  “你不相信?”

  王韬扫了徐良一眼,随即给后者讲述起他是如何和无人机结缘的。

  “记得小学的时候,我看了一本漫画书《动脑筋爷爷》,里面画着一个红色的直升机,讲述的是红色直升机探险的故事。

  当时还不到10岁的我被故事和飞机深深吸引住了,开始对天空充满了想象,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做一个一模一样的直升飞机,跟着它一起旅行。”

  王韬脸上露出回忆。

  “16岁的时候,因为考试成绩好,父亲奖励了我一架渴望了很久的遥控直升机。

  那架飞机虽然早就被我摔坏了,但也彻底给我打开了通向航空的大门。

  在港科大读书的时候,为了圆我的航空梦,我报名参加了两次机器人大赛,分别获得香江冠军和亚太区并列第三的成绩。

  在比赛训练期间,我还摔坏了好几台航模,旋转的螺旋桨叶还在手上留下了一个疤痕。”

  说到这,王韬抬起左手给徐良看了看。

  果然,王韬手背上有个印记很深的疤痕,可以想象出当时皮开肉绽的血腥场面。

  “哪怕大疆最终失败,我自己找工作养家糊口,也还是会把自己的航空梦坚持下去。”

  徐良点了点头,“我能理解你,换做是我,我也不想任何人对我的梦想指手画脚。”

  王韬眼睛一亮,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

  “不过,以我的地位,你觉得我会在这种事上欺骗你吗?”

  王韬缓缓摇了摇头。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徐良缓缓站了起来,“别着急做决定,好好考虑一下吧,也跟你的家人商量一下。有决定了再给我打个电话。”

  拍了拍他的肩膀,徐良朝门外走去。

首节上一节1338/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