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1444节

  徐良微微一笑,“你觉得我们收购苏伊士水务怎么样?”

  克里斯蒂娜愣了一下,眼神中多了一抹激动。

  “真的?”

  “你不相信?”

  “你是我丈夫,我当然相信。但那是苏伊士水务,仅次于威立雅的全球第二大水务集团,想要收购太难了。

  不只涉及到苏伊士水务本身,恐怕还会涉及到垄断。

  而且,苏伊士水务的背后是更加强大的苏伊士集团,现在苏伊士集团还在跟法国燃气洽谈合并。

  合并后的新集团将是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经销商、欧洲最大的燃气采购及经销商、欧洲第五和法国第二大电力供应商以及欧洲最大的能源服务提供商。

  新集团的市值将达到900亿欧元(约合1233亿美元),预计年收入也将达到720亿欧元,这一数字将使得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跻身世界三大能源巨头行列。

  实力是威立雅的三倍,想要收购太难了。

  更何况,苏伊士集团跟法国燃气的合并受到了政府,尤其是新总统萨科齐的支持。我们想要横插进去,恐怕会受到很多人的阻碍。”

  苏伊士集团跟法国燃气的合并始于‘意大利人’。

  2006年2月,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宣布有意收购苏伊士公司。这一举动引发法国政府关注,担心法国“明星企业”落入外国公司之手。

  时任法国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随即提出建议:法国燃气公司和苏伊士公司合并组成“巨型”能源企业,让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没有机会“下手”。

  这一计划受到法国燃气公司和苏伊士公司欢迎。

  正当合并计划面临“曙光”时,遭到来自国际和国内双重压力。

  国际上,意大利等不少欧洲联盟成员国指责此举为“国家保护主义”。

  在国内,法国燃气公司工会组织表示反对,认为一旦两家公司合并,众多员工面临失业危险。

  法国主要反对党社会党反对这一计划。

  由于苏伊士公司的市值大于法国燃气公司,社会党认为合并将使法国燃气公司进一步私有化。

  谈判在随后一年半时间内陷入困局,直到现任总统萨科齐介入。

  萨科齐上台后,法国新政府多次表明将推动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以改变国家债务居高不下的局面。

  在他的支持下,双方的合并进入实质化的谈判。

  这也是整个事情的大背景。

  徐良笑道:“你说的不错,不过现在苏伊士集团和法国燃气还没有合并,威立雅集团跟两者的差距并不大。

  而且威立雅又不是独立存在,它的背后还有更加庞大的维旺迪。

  以维旺迪的体量,不管是苏伊士还是法国燃气都不如我们。

  至于政治上的阻碍,呵呵,我们在法国政坛又不是没有支持者,萨科齐还是汉华的EP,今年汉华可是给他赚了不少钱。

  而且,我也收集到一些内部消息。

  因为苏伊士集团规模比法国燃气更大。

  后者是国有控股。

  为了保证法国对新集团的控制权。

  萨科齐希望苏伊士公司能出售价值18亿欧元(24.7亿美元)至20亿欧元(27.4亿美元)的水务等非能源业务及其相关资产,进而促使苏伊士公司与法国燃气公司“地位相当”。

  借助于这一措施,法国政府原本控制法国燃气公司大约80%的股权,合并后将持有新公司34%的股权,对公司决策拥有否定权。

  保证了政府对新公司的控制。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从苏伊士集团手里拿到水务和固废业务。”

  克里斯蒂娜神色越发激动,“亲爱的,也许我们现在该跟苏伊士集团和法国燃气发一封并购邮件。”

  徐良笑着拍了拍她的玉手。

  “先不着急。集团账上现在有多少钱?”

  “威立雅账户上有28亿欧元现金,维旺迪集团账户上有21亿欧元现金,金融账户里有183亿欧元现金。”

  维迪旺集团在徐良收购的时候,拥有总资产近900亿欧元(包含虚拟资产,如商誉。),总负债451亿欧元(威立雅147.6亿欧元),现金和短期债券32亿欧元,金融账户50亿欧元。

  金融账户50亿欧元的现金在徐良的操作下,05年在他跟索罗斯的‘黄金大战’里直接赚了一倍。

  扣除各方面的税费后,金融账户的资金扩充到80亿欧元。

  06年没什么太好的投资机会。

  徐良只是操控账户投资一些高价值股票,例如奔驰、迪奥等,一年下来,在加杠杆的情况下,账户浮涨63%。

  扣除各方面税费后,金融账户的资金增加到137亿欧元。

  后面为了发展维旺迪电信,从金融账户提取了20亿欧元注入集团。

  金融账户在06年底的时候结余117亿欧元。

  进入07年,维旺迪从徐良手里接手了70亿美元的CDs债券。

  再加上金融账户从资本市场获得的投资收益。

  截止现在,还有一个月就到08年的情况下,维旺迪金融账户第一次实现了收入破百亿欧元的情况。

  扣除各种税费后,维旺迪金融账户的资金达到了惊人的183亿欧元。

  这183亿欧元是50亿欧元三年投资,再加上徐良赠与的70亿美元CDs债券得来。

  维旺迪手里还持有很多公司的重大股权。

  必应、一号店、鸿蒙游戏、网科各4.6%的股权。

  育碧游戏公司11.5%的股权。

  新浪18.46%的股权。

  02年的时候,为了从维旺迪手里收购‘维旺迪游戏’,徐良不得不拿出鸿蒙的原始股做诱饵。

  最终交易达成,维旺迪持有鸿蒙6.4%的股权。

  当时的鸿蒙只有必应、一号店、游戏、网科和新浪五个子公司。

  随着这五个子公司上市,维旺迪的股权也削减到了4.6%。

  新浪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维旺迪把自己旗下拥有8000万用户的门户网站‘维旺迪网络’合并进了新浪。

  现在必应市值1329亿美元,一号店市值317亿美元,鸿蒙游戏市值1584亿美元,网科市值159亿美元。

  新浪市值317亿美元。

  维旺迪集团持仓市值192亿美元。

  当然这只是大概的估算,实际情况肯定不一样。

  比如新浪的市值在05年的时候一度超过400亿美元,那个时候维旺迪就在徐良的主持下不断抛售。

  后来受到门户网站下行大势的影响,股价不断跌落,直到现在也没怎么反弹过。

  再比如鸿蒙游戏刚上市,维旺迪并没有趁机套现,而是打算等半年锁定期过去后再套现。

  最后能拿到多少钱还不一定。

  但这部分资产肯定不会低于180亿美元。

  按照美元和欧元的汇率。

  约等于135亿欧元。

  所以,维旺迪金融账户实际拥有的净资产高达318亿欧元。

  另外,从整个流程可以看出,徐良除了中间拿了20亿欧元发展维旺迪电信外,并没有用资本市场的收益去偿还维旺迪集团高达451亿欧元(威立雅147.6亿欧元)的债务。

  道理很简单。

  维旺迪金融账户的投资标的,大多数都是美国股票。

  而美国的长期资本利得税只有15%(持有超过一年即为长期)。

  相比之下法国的企业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统一为25%。

  明显用维旺迪的税前净利润去偿还债务更合适。

  近三年时间,维旺迪在徐良辅助下,营收不断增长的背后,是不断减少的债务。

  截止现在,维旺迪集团高达300多亿欧元的债务,已经减去了22亿欧元。

  注意,维旺迪集团的减债不包含威立雅。

  前者只持有后者45%的股权。

  而后者作为独立的上市公司,财务是独立核算的,不能混为一体。

  这22亿欧元只是减少的负债总额。

  实际上三百多亿欧元负债每年产生的利息就接近21亿欧元。

  如果算上这些,维旺迪实际偿还了85亿欧元的债务。

  综合所有后,现在维迪旺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应该统计为。

  总资产830亿欧元(包含商誉等虚拟资产,包含威立雅环境资产,减去出售的股权资产)。

  现金247亿欧元(不包含威立雅,不计算股权资产)。

  总负债291亿欧元(不包含威立雅)。

  净资产657亿欧元(包含威立雅)。

  只是维旺迪的现金和股权资产就能彻底覆盖维旺迪的所有债务。

  三年的时间,徐良彻底把维旺迪从破产边缘拉了回来,而且还变成了一家财务健康,在电信、泛娱乐和公用事业等领域迅速发展的行业巨头。

  “苏伊士集团水务、固废以及环境解决方案三大板块,水务板块52亿欧元,约等于威立雅水务的七成。

  加上固废和环境解决方案,三大板块整体营收112亿欧元,净利润7.3亿欧元。

  想要全资收购的话,最多100亿欧元。

  我们只占威立雅45%的股权,只需要拿出45亿欧元的现金就足够了。

  现在我们账上恰好有足够的现金完成这笔交易。”徐良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克里斯蒂娜道。

  “育碧游戏的股份全都卖掉吧。”

  “卖掉?”

  “等美国次债彻底爆掉后,全球股市都会受到巨大冲击,到时候才是收购的好时候。”徐良叹了口气,“如果不是机会太好,我根本不想在这个时候收购苏伊士水务。”

  现在一切还没有尘埃落定,为了卖个好价格,苏伊士集团也会考虑他们的收购邀约。

  而且以法国燃气的实力,面对维旺迪集团,个头还要矮上几分。

  在这种混沌的局势里,成功率是最高的。

  但如果真让两家合并了,一家营收近800亿欧元的企业巨头,实力远在维旺迪之上。

首节上一节1444/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