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71节

  王援朝说完,踩着脚蹬子就走了。

  郑国强目送他远去,才拖着脚步回到家中。

  而不出所料,秦志伟和赵振,都愿意接受这份工作,即便他们要为这份工作,付出500块的代价。

  前身的死党,能帮就顺带帮一下,仅此而已。王援朝不可能白费500块做这个人情的。他的本意是不能浪费已经出去的人情。

  秦志伟有一些木工基础,能看得懂简单的图纸,动手能力也有,脑子不差,以后到了单位再学,所以他父亲觉得,能去铁路做钳工,比做木工有前途啊,他孩子多,能安顿一个,是一个。

  500块,是市面上的行情价,很多人拿得出来,但找不到门路。

  赵振奶奶则是坚决要他去津门,何况关系还归首都铁路局管。

  因为赵振一看就做不来钳工。

  她是没本事帮忙孙子找工作的,没工作,以后怎么结婚生子,传递老赵家的香火?

  不要说津门了,哪怕是尔滨,她都同意。

  她儿子当年去世,矿上赔了一笔抚恤,后来又转让了儿子的顶岗资格,又获得了一笔转让费,这么些年含辛茹苦把孙子养大,积蓄是够的。

  王援朝没有对秦志伟手软,就不会对赵振手软,讲究一个公平。

  实话讲,泱泱大地,芸芸众生,比他赵振家苦的,多了去了。

  他们家在首都还有个房子住,还有积蓄,还能吃定量,他还长这么高,他还有王援朝这个门路,哪里可怜了?

  王援朝收了钱,告诉他们这两天就有消息,没消息的话,他会把钱退回来的。

  王援朝在文工团工作,几个死党都是知道的,而且他也说了本来是为家里的二哥找的机会,二哥决定以后接母亲的班,所以才让出来。

  所以大家都相信他说的机会,退一步说,王援朝家、单位,他们都认识,跑得了和尚还跑得了庙?

  除非王援朝准备投敌潜逃。这不是玩笑嘛?

  周六,王援朝又找到了金主任办公室,又递过去一个厚厚的信封。

  金主任眉头都拧起来了,那目光分明是问:啥意思?

  王援朝连忙道:

  “主任,我以后再也不帮家里人张罗工作了,我发誓,真的。

  我二哥之前托我帮他打听打听工作机会,然后您这边好不容易给争取来了,我跟他一说,他居然说离家远,可把我气的我!”

  看了一眼金主任,正好整以暇的倾听,王援朝便继续:

  “他这样戏弄我没事,可我不能让主任您争取来的机会白白浪费啊,那不是糟蹋主任您的精力么!

  我就寻思给我俩死党,都是从小一起玩到毕业的,一个叫秦志伟,比我聪明,小学就跳过级,家里是木工世家,看图纸做手工都是好手,贼合适钳工。还有一个叫赵振,傻大个,孔武有力,一站在那,就能威慑敌人,绝对是天生的安全员!

  您看……我也不能让主任您的心血被浪费了啊,多心疼啊。”

  看着王援朝那贱兮兮的可怜样,金主任笑骂起来:

  “王援朝同志,您可别在我面前演戏,您可是刘团都看中的,具有出色的表演功底的优秀人才啊!

  两份工作,可以,但我要你欠我一个人情!”

  金主任将信封推回王援朝面前。

  金主任不差这俩钱,之前王援朝给的500块,他也没怎么动,当时纯粹是让王援朝这小子心安。

  王援朝被金主任盯着,苦笑道:

  “主任,创作需要灵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最近偶得不来啊。”

  金主任轻蔑一笑,竖起三根手指,神采奕奕道:

  “我又没要你现在就还!

  现在,请你记得,你答应老柳的,部里的,还有我这的。

  王援朝同志,这不是我要求你的,是你自己主动找上门来的,你同意不同意,给个准话!”

  王援朝装可怜道:

  “主任,您就是看不得我闲着啊!我真没闲着!

  我最近既要在广播学院学习,还要看很多古文著作,毕竟创作了《爱我中华》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十分贫乏。

  我在什刹海看晚霞和飞鸟,没文化的时候,我都说‘真漂亮’,读了书之后,我知道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中秋赏月,没文化的时候,我都说‘月亮又大又圆’,读了书之后,我知道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金主任伸手打断,特么的这小子是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呢?在自己面前秀文化呢是吧?

  “王援朝同志,有句古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

  你都说要出去走走看看寻找灵感,如今赖着首都一动不动。

  我是知道你在学习,可其他同志会觉得你天天在磨洋工啊!”

  金主任发现了,王援朝这小子,还是让他忙起来好,闲下来容易有想法。再留在这边,怕是要给他家胡同口的看门狗都要介绍一个警犬的工作了。

  团里为他提供良好的条件,不约束他的自由,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创作么?

  得赶出去溜溜,让他知道重任在身,抓紧还债!免得受周边俗事干扰,分散精力!

  就看看刚刚说的有文化没文化的话,搁金主任,就说不出来。

  什么叫水平?这就是水平!

  当然,能发现这种深藏不露的水平,也是金主任特有的水平,搁别人,还发现不了呢。

  毕竟怎么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啊!

  王援朝当即惊恐的脸都要塌了。

  金广杰压根不给他辩解的机会,道:

  “就这么说定了,你明天先去奉天,我让人给你订票。团长他们的队伍,就在那边的各个局段巡演,你呢,出去走走看看,看看我们朴素的铁路工人,说不定还能激发你的创作什么感?是吧!”

第84章 吾徒类吾师,独不类我

  王援朝想出去么?

  当然不想啊。

  在首都学习生活的多好啊,有事业,有爱情,不愁吃喝,出去走走那是拖延创作的借口。

  王援朝看着金主任给丰台和津门的两处工作单位打电话,说的名字是俩发小的名字,说一个名字,看王援朝一眼。完了,说人家会寄挂号信到街道这边,到时候让两人去领取工作介绍信。

  秦志伟和赵振,你们俩丫的,哥为了你们是亏大发了!

  被流放了啊!

  说明什么,好人不能随便当,是要付出代价的……

  打完了两个工作安排,金主任带着王援朝出了办公室,直接叫人写了一份介绍信,买明天中午的火车票,帮王援朝兑换全国粮票,支取了一笔差旅费,配备棉衣棉裤、棉靴棉帽,还有件棉大衣,东北这会,已经比首都冷了,后面只会更冷。

  末了还道:

  “还有一天的时间,应该够回家跟家里交代一声,收拾收拾的吧?”

  王援朝除了“欣然应诺”,还能让外人看出来他是被迫的不成?

  他先回科室跟同事招呼一声,林科跟着委员那一路走了,显然委员那一路,是需要重点报道的,委员那一路,去的是更艰苦的西北,而不是富饶的东北。

  去东北的是李辉,安排事儿是一把好手,但笔杆子水平嘛,约等于没有。

  团长也很知趣,没有再叫别人跟过去,主角是谁,要分清楚。

  所以科室还有张扬和明诚建。

  王援朝跟两人简单说了说他要去东北跟团采风学习,积累创作素材,寻找创作灵感。

  张扬闻弦歌而知雅意,表示这边有什么事,他会帮忙照看。

  明诚建则是羡慕,出差不仅有补贴,听说到了各局段,下面的同事都十分客气,还能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他负责科室对接,就没出过远门,羡慕嫉妒。

  然后王援朝回到宿舍,写了一封信,放在书页夹缝里,然后在写字台留了张只有娄晓娥看得懂的字条。

  不是藏头诗,是根据他和娄晓娥的生日的藏字现代诗。

  傻傻的女文青,就吃这一招。

  又写了一封信,给迪莉娅老师的,说明他要出远门了。顺手就丢到了学院里老师的办公室。

  王援朝来到了中医院,跟大哥说他要出远门,如果有什么事,多帮忙照看着,让王胜心头一跳。

  果然,王援朝让王胜先再整一张孕检单,名字时间空着可以后填。

  三弟这是要搞多大的事?

  拿了单子,王援朝就去拜访黄医生,不管怎么样,跟着黄医生也学了一段时间了,虽然开始是不大情愿的,但学起来让人感觉蛮充实。

  五禽戏54式,虎戏13式他已经学完了。他能明显感觉身体的那种,成长感!

  虎练骨,主肾,醒脑提神,强筋健骨;

  鹿练筋,主肝胆,明目聪耳,舒筋活络,滑利关节;

  熊练脾胃;猿练心,静心安神;鸟练肺,提高免疫力,利平衡。

  王援朝学的很快,奈何黄医生不多教啊!每次只教一个动作!

  中医学习表现不好的话,暂停教授。

  但王援朝能表现不好?

  这一趟出去,少说一两个月,怕是腊月里才能回来,因为根据金主任给自己定的全国粮票,足足两个月的量。

  跟黄医生说了这事,黄医生十分唏嘘。

  最近让他有一种名师出高徒的感觉,教王援朝这样的学生,只要强迫他入了头,后面教起来太舒服了,一点就通,一背就会,他甚至觉得,以王援朝的卓绝天赋,怕是年底就能在他问诊的时候旁听了。

  但他也知道这事有点奢望,人家是文工团的人呢。

  结果,还没一个月啊,就要出差两个月!这文工团的领导也忒不厚道了!刚入职的新人,出差能干啥?

  他只能腹诽。想了想,还是不甘心的问道:

  “你去奉天出差,有具体工作要求么?”

  王援朝摇摇头,金主任只是要他出去采风,多出去走走,当然不排除是对他多生事端的“惩罚”,毕竟本来大家都出去的时候,他可是留在大本营好好的。

  而且金主任怎么给他布置工作?他的工作就只有创作!

  要是他当即给金主任交一篇作业,金主任肯定不要他出去了,信不信?

  他敢么?

  他还要不要他的人设了?

  “没有。

  说老窝在大本营,耳目闭塞,不好。

  就是让我多去一线走走看看,贴近我们的铁路工人,感受祖国壮丽山河,最好激发创作灵感。

首节上一节71/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