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177节

  李泽华陪着他走一段,到处看看,顺带介绍公司具体情况。

  “……这边是技术部门,近期等资金到账,光服务器一项就要投入上千万。

  这些吃电的大老虎,以后只会越来越多,说不定哪天,一个月电费都得成百上千万。

  我们现在在园区,享受各项优惠补贴,贸然搬走,光这个就不知道要损失多少。

  另外现阶段要大力招聘技术研发人员,很快后勤技术团队也要突破一两千人,这么多人,租用的商业楼一年得多少租金啊。

  能省一点是一点吧,钱要花,但要花的有价值,只要我们市场占有率越高,营收越高,谁也不会因为这两栋楼,就瞧不起我们不是。”

  东哥认同的点头,就转移话题道,“是做事业的态度,你们这个技术部,最近忙什么?”

  李泽华对技术很重视,张口就来,“诸如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骑手路线优化,接送单调度效率升级,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做事业,任何时候都不容易啊。”

  刘强栋感叹一句,突然想起什么,“你上午提的那个支付软件,具体是怎么考虑的?

  我找人问过,这玩意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做起来的,需要投入的资源不是小数目,你考虑清楚了?”

  “原来对这块不是很熟悉,以为必须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做。”

  说起这个,李泽华有些无语,“让技术团队费尽心思弄虚拟支付币,幸好还没大规模投入使用,现在改还来得及。

  问过技术团队,问题不大。

  两者在加密,安全支付之类的核心程序差不多,改一改就能直接升级成互联网支付。”

  说到这,他略微停顿后,看东哥反应并不如预期中热烈,纳闷道,“怎么,你对这个不感兴趣?”

  “太贵了。”

  刘强栋摇头道,“你也知道京东一直没什么钱,你投过来的500万美元,连一个城市智慧仓库都弄不出来。

  现阶段京东的最重要任务,是建立一张遍布全国的物流体系,哪怕有蜂鸟在终端协助提供服务。

  能加快这个进度,但需要的资金量,仍旧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泽华表面点头认可,实则内心乐开花。

  他是京东股东之一,无论是从后世眼光看,还是参考京东财务报表,都能清楚明白京东此时此刻的财务状况。

  缺钱,缺的厉害!

  但表面还是流露出遗憾,“太可惜了,如果你我联手,有网购有外卖有快递,这么多的支付场景。

  再加上战略合作的企业,一定能把支付系统做起来。

  等企业业务进一步增长,将来未必会比阿狸旗下的支付宝差多少。”

  刘强栋在商言商,很冷静分析,“这样一个非银行支付系统,确实能提供很多便利,但不是今天就必须做。

  这么大的资金投入,完全可以再等一等,将有限的资金,投入企业更迫切需要的地方。”

  说着,狐疑看他一眼,“你不会是盯上它留存的资金量吧?

  稳着点,它可不是付给供应商的应付款,可以作应急使用。”

  不怪东哥这么想,实在是支付宝目前在市面上的定位,很尴尬。

  说是占据非银行互联网,金融支付市场的半壁江山,实际上都是淘淘,阿狸国际的客户。

  消费者将钱转入支付宝锁定,用于购买第三方商户的服务,商品,交易完成后没有异议,支付宝按比例抽成后,才会把钱交给商户。

  但京东完全没有这个需求啊!

  支付宝说白了,一开始是个信用产品,是用来保障消费者权益的。

  京东基本是自营模式,商品采购和销售的实体是京东商城,它本身就是信誉保障!

  这也是历史上,东哥一直没做支付系统的最主要原因。

  再加上支付系统在智能手机时代前,根本没人能想到,能蕴含那么大的商业潜力。

  等京东发展起来,想要再介入已经晚了,市场上80%以上的份额,已经被支付宝和财付通瓜分完毕。

  李泽华重生以来,从外卖快递行业起家,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行业,初期需要的资金不多。

  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场景,是天然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入口,后世支付宝收购饭急送,腾达入股美团。

  最主要的逻辑。

  就是为了争夺互联网支付场景入口!

  对支付宝来说,饭急送还能提供流量端引流支持,这是多少钱都必须拿下的关键核心。

  搞清楚这些,也就能理解他现在为什么要套路京东,因为后者现在没钱,对支付系统也不感冒,没有迫切需求的理由。

  “东哥,你说到哪里去了,我是这种违法乱纪的人吗?”

  李泽华表面急得快翻白眼,语速极快,“这不是看到雅虎急得跳脚,感觉支付系统里面,肯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阿狸有的,我们也得有!

  不管怎么说,支付系统我是做定了,你支不支持我!”

  支不支持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没有东哥,照样能做起来。

  但李泽华想让自家支付系统,成功介入京东交易啊,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玩意怎么说呢,现在这个时间点,没有的时候看不出有多重要。

  一但做起来如滚雪球般,壮大到一定规模,就会发现:真香!

  刘强栋考虑再三,没好意思直接反驳他,“那要做就做吧,不过我提前说清楚,京东没多少钱投。”

  “意思意思就行。”

  李泽华才不管这个,抓住话里漏洞,顺势道,“也不用多,你挂个名,初期投个几十万就行。

  回头我就把技术团队拉起来,照猫画虎还不容易吗?”

  刘强栋苦笑一声,愣是拿他没办法,好在只要几十万而已,就当友情赞助了。

  不过看他这么重视,又好奇多问几句。

  “那行,有东哥你这句话就行,别说将来我没提前给你说清楚,怪我吃独食就行。”

  见目的达到,李泽华十分开心,“趁着上面还没弄政策出来限制。

  我先和中行,工行,浦发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弄个专门的留存账户。

  如果顺利,一两个星期就能批下来,留存资金方面,我一分钱不碰,全部交给银行来办。

  这样就避免了最大的资金募集风险。”

  李泽华也不瞒着他,毕竟将来自家的支付系统,还要和京东深度绑定合作,藏着掖着毫无必要。

  刘强栋听完,很诧异,“你这不就是帮银行开了个新账户,钱还在别人手里?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有意义,银行方面也肯定乐意。”

  李泽华可不是脑子一热拍板决定,“你看啊,原本消费者在京东吃了么蜂鸟的消费,每一次都要动用网银支付,过程繁琐。

  这其中有些人买东西,就是个脑门一热冲动消费,万一人家付款到一半,或者嫌网银的充值麻烦,就不买了怎么办?

  如果有我们自己的支付系统,提前把钱转移到账户里,买东西只要一键确认,瞬间完成交易,简化了流程,多好。”

  刘强栋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可作为消费者,我凭什么把钱存到你这个第三方平台呢?”

  “利息和信誉担保!”

  李泽华自信一笑,“对银行来说,存款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我们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做成功,资金规模足够大,就可以和银行商量更高的利息。

  这部分我们全部不要,全额返还给消费者本人!

  加上监管账户所有权在银行手里握着,根本不担心被扣上非法集资之类的帽子,避免了法律上的监管风险。

  而对消费者来说,有国有大银行背书,信誉方面不是问题。

  除了高出普通存款的利息,我还准备提供更多优惠。

  比如定期的周末,节假日,注册新用户前一个月,等支付优惠活动,只要用我们的支付系统付款,就一定能享受优惠。”

  “听着做起来不成问题。”

  刘强栋很迷糊,“关键是它怎么盈利呢?

  你这样初期必然要真金白银砸进去,拉一个客户亏一笔钱,万一做到几百万用户,岂不是要亏损几千万?”

  “你后来推广京东金融白条金条,获客成本要一百块钱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李泽华在心里嘀咕几声,表面不露声色,“先做呗,做大了有足够的客户基础,再摸索盈利的事情。”

  他有一百种方式盈利,可现在不能说。

  东哥呢,又和资本离得远,也没人来告诉他,美利坚资本对支付系统的看重。

  并认为这是一条可以绕开监管,直接介入华夏金融行业的捷径。

  这就导致一开始,有这个实力的玩家,根本没意识到支付系统的重要性。

  等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二维码大规模推广后,光一个存量资金就让资本吃到满嘴流油。

  更别提因此带来的其它诸如流量,广告宣传,推广渠道,理财保险基金等巨额收益。

  不过等到市场开始兑现利益时,入门门槛已经高到吓人。

  两个大玩家依靠各自的客户基础,如果不参考其它因素,甚至能把银联按在地上摩擦。

  对此毫不知情的刘强栋,瞬间觉得没意思,“那就先弄着吧。”

  不过也没拒绝,因为京东能从中获取,吃了么加蜂鸟的高价值用户引流,光这一点,投几十万太划算了。

  有利可图!

  各取所需。

  支付系统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刘强栋说起这次过来第二个目标。

  “你那个拼夕夕到底怎么回事,许欣都入股了,还有淡马锡是不是也投了钱?

  难怪你找我要那些供应商的数据,搞了半天你打算和我竞争是吧?”

  “没有的事,别瞎说,就不可能。”

  李泽华果断否认三连,“我投了京东,转头再弄个一模一样的出来竞争,传出去,我名声还要不要了?”

  “真的?”

  刘强栋接下来一句话,险些让李泽华吐血,“你什么时候也要脸了?”

  当然,这是句玩笑话。

  但也代表了刘强栋的不满,“这件事,你今天得说清楚啊,不然我回去没法交代。”

  李泽华不答反问,“京东在农村地区的销售额怎么样?”

  刘强栋也不瞒他,这种商业信息,董事会定期要公布数据,他迟早会知道。

  就说,“马马虎虎吧,现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首节上一节177/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