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176节

  秦朗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个差距,一点都笑不出来,“老大,你就别安慰我了,曾总每天都会在群里,公布前一天订单总量。

  现在一线配送,除了用餐高峰期,其他时间都用来跑快递服务,我有事都不一定找得到人。”

  “看来还是高估了电脑软件的能力,还以为技术部能拿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在配送外卖订单的同时兼顾快递包裹。”

  李泽华摸着额头,很苦恼,“这个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好在现在资金即将到位,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

  等将来大数据库做起来,你们的压力也小一些。”

  秦朗对他嘴里一直挂着的大数据,很感兴趣,“董事长,你说电脑将来一定会取代人力吗?

  比如现在公司的调度,我看着也不像最开始那么忙了。”

  “那当然!”

  李泽华点头,“就目前技术部,研发部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能力,都能取代一大部分调度职能。

  你没发现各个站点配发电脑以后,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吗?

  以前跑单去其它站点中转,要么电话通知,要么扣扣联系,万一找不到人签字,连配送费都拿不到手。

  上周不就是出现三千多块钱的配送费,因为中转无人签字,导致二次认领,让很多人投诉抱怨吗?”

  “那都是商业区的。”

  秦朗对这个问题很头疼,“商业区的事情,比学校居民区难的多,本来以为一栋楼配两个人,一外卖一快递,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真做起来才发现,根本不现实,忙起来的高峰期,哪怕拿着推车装,也来不及啊!”

  李泽华还没去商业区实地看过,不是很了解,“具体说说。”

  “远了不说,就陆家嘴那块金融区,一栋楼几千人上班,一到饭点上百个单同时冒出来,就两个人,哪里忙的过来。

  而且那边的物业管理公司,根本不允许我们在大厅租用场地。

  外卖送过去只能多跑几百米,送到站点才能转单,一来一回浪费很多时间。”

  “老曾怎么没给我说过?”

  李泽华很好奇,“不是安排了特殊费用吗?找他们负责人送啊,每个月固定交一笔钱,不就好了。”

  “大部分地方可以,比如很多高档小区都能拉上关系,唯独几个核心商业区和商业楼,要价太高。

  我们开会讨论时,算过一笔账,哪怕全天做下来,才三五百单,加上快递收入,才勉强和物业公司要求的租金相匹配。

  这要是缴了,公司不是白干吗?”

  秦朗说起这个,恨的牙痒痒,“一个屁大点地方,摆张桌子都没额外站的地方,一个月要我们一万块,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李泽华默默算笔帐,以目前公司额外抽成计算,这得每个月做到五万毛利,差不多才能持平。

  五万块什么概念?

  意味着一栋楼每个月,要提供近2万个订单,每天要七百个。

  这还只是达到账面收支平衡,公司还要安排两个专职配送,要提供后台服务支持,一大堆人要养呢。

  再有钱,也不可能拿来填物业公司的无底洞。

  秦朗见他没说话,继续道,“这还不算,因为我们主动送上门联系,物业公司仿佛吃定我们。

  不租用场地,也要卡我们的电梯使用,刷卡门禁,以及电瓶车进入场地的使用费,一个月算下来,也不少钱。”

  “这么牛?”

  李泽华纳闷了,“目前几个商业核心区站点,都是这种情况吗?”

  “差不多!”

  秦朗逮住机会赶紧诉苦,“董事长,您和上面关系好,看看能不能反应一下这个问题。

  就算外卖订单可以多跑五百米去站点,那快递也不行啊,不把快递车,推车弄进去,那么多快件包裹怎么一次性弄下来?”

  “人员进出也卡?”

  李泽华隐隐动怒,这是把他当软柿子捏了?

  秦朗点头,“要用货梯,走专门通道,目前每个月一个地区支出两三千,偶尔还要故意为难我们。

  私下谈,都说这个事要开会认真烟酒烟酒,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我们考研究生呢。”

  “惯的毛病。”

  李泽华掏出手机给快递同行咨询一下,弄清楚情况才道,“踏马的,人家一个月付八百,到我们这两三千还不满足?”

  也是带着怒火,显然忘记吃了么蜂鸟一家,做以前四五家的活,人家物业公司每个月利益受损,当然有事没事找茬。

  “反正有两家物业经理明确说了,如果还没有表示,过段时间连电瓶车都不让进,说是有大厦业主投诉。”

  秦朗也没太好的办法,顺带还说了几个别墅区,高档小区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嫌钱太少。

  站在各自角度,你也不能说物业一定做错了,毕竟有的业主不发快递,不吃外卖。

  看着骑电瓶车,或者提着外卖快递一路狂奔的小哥,当然不开心,有时候等电梯也烦躁,半天不下来。

  是的,没错,卡电梯门节约时间这个事,屡禁不止,外卖小哥总想着节约点时间多送一单。

  还有就是涉及一个外来人口管控,影响威胁小区业主安全,私密的问题。

  种种矛盾累计下来,不被投诉才怪。

  有业主投诉,物业自然要干活,有的负责任点,主动和吃了么联系。

  以后外卖单送到保安传达室,由物业派人送给业主,吃了么每个月提供一笔赞助就行,快递业务也是如此。

  但大部分物业没这个服务,通常它们也不管事,只会伸手拿钱,就好像交了钱,问题就不存在似的。

  “你好好统计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这种情况,不解决是不行的。”

  站在他的角度,偏帮或者放任不管,任由矛盾积累都不可取,遇到事情必须及时解决掉。

  不然总不能像对付惠通那样,召集人马再火并一次吧?

  回想前世刷到过的新闻,物业保安和外卖小哥时常发生冲突,归根结底矛盾的根源,在双方职责有明显冲突。

  保安要维持秩序,而外卖小哥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天然的秩序破坏者。

  这里不是指小哥,天生干坏事!

  举例说明就是,某小区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口需要登记,并取得业主同意才能进入。

  这都没问题,李泽华提前考虑到这块,周边有站点可以转单配送。

  因为是驻地业务,由专人负责,经常和物业打交道,很多流程可以省略掉,节约大量时间。

  可万一这个小区很大,还禁止电瓶车,自行车进入呢?

  难不成,外卖小哥花十几分钟走路进去配送?

  再花十几分钟走路出来?

  那别干了!

  一个小时三个单,到手两三块钱(中转订单通常只有0.5-1元每单,商业区集中配送更低),爱送不送!

  所以两者之间,这个矛盾很难解决。

  尤其这一世,李泽华外卖快递一起做,吃了么蜂鸟人强马壮,每个站点不是退伍回来的,就是乡里乡亲,抱团的狠。

  这要是爆发严重冲突,李泽华都害怕自己员工脑袋一时发热,把对方物业保安打出个好歹来。

  真不是吹,一家物业公司能有多少人?

  哪怕在核心商圈,了不起上百个保安,而经过枫林路一战洗礼的外卖快递大军,分分钟给你拉出几千人,还对打?

  直接单方面碾压,估计物业公司都得被砸掉,一人一拳下去,没打死都算运气好。

  问题这是好事吗?

  长久生意要做下去,口碑不能太坏,哪怕物业公司反客为主横行霸道,人家名义上,还是业主请回来的坐地虎。

  你今天和人家发生激烈冲突,以后还要不要,继续做这块区域的订单?

  一两家,李泽华还扛得住,以他目前的人脉,单个物业公司和他拼,那是找死。

  分分钟拉黑名单,大不了以后这个区域的外卖快递,全部不做了!

  就强迫业主搞二选一。

  要么自己辛苦点,下楼出门接外卖,接送快递;这就很离谱,他们但凡愿意多走两步路,还吃外卖干什么?

  剩下的,就只能团结一点,把物业公司换掉。

  可这种事绝不能太多!

  万一把名声搞臭了,引发消费者的反感,贴一个吃了么蜂鸟店大欺客,蛮横不讲理的标签,那乐子就大了。

  想到这,他又忍住给远在燕京的曾海洋打电话,咨询后者的看法。

  曾海洋正在忙,放下手里的事分析道,“李总,我也没太好办法,搞不定的那几家物业公司。

  同事们都去过好几次,就是价格问题,他们要的太多了。”

  “搞不定也要想办法解决,一个魔都就这么多麻烦,扩大到全国怎么办?

  难道你想让公司,每个月上几次社会新闻?”

  李泽华很头疼,却暂时拿不出办法,只能逼迫底下人,一起开动脑筋。

第177章 ,支付团购套路东哥

  “明天安排出时间,一起去商业区转一转,看看具体情况到底回事,总要拿出解决的办法来。”

  下车时,随口吩咐一句秦朗,后者立即道,“好的,我下午先安排研究探讨解决办法。”

  回到公司总部,也不得闲,雅迪的高层还等着研究电池的事情。

  这次董朝贵亲自出马,集团高层来了大半,连生产部门,技术,设计部门的负责人都来了。

  眼下正让杨志超,于莉带着,在和一线业务部门管理开会研究,就电池的换电,追踪等问题交换意见。

  原则上吃了么这边,是要求雅迪增加供应量,不仅是电瓶车,还有预计执行的站点电瓶更换计划。

  除此之外,针对电瓶失窃问题,吃了么要求雅迪在出厂时,针对供货给吃了么的所有产品。

  必须携带追踪装置,利用电瓶本身供电长期工作,这可不是小工程,涉及到电瓶车外观,设计等一系列问题。

  雅迪方面很头疼,这样增加的采购成本和人力工序成本,不是小数目,就提出提供专门隐藏式序列号,用于辨别吃了么电瓶车。

  即便被偷窃,销赃,也能快速分辨查找。

  但被李泽华重点强调的问题,杨志超也不能轻易许诺,目前双方正在进行紧张讨论,一时半会达不成一致。

  更别提接下来的电池小型化,和扩大版的问题。

  东哥也没走,在高管的陪同下,在园区四处参观,迎面碰上他回来,一脸嫌弃。

  “你这个总部大楼,太寒酸,一点都不符合融资两亿美元的气质。

  我刚下车远远过来看见,还以为是个皮包工厂呢。”

  “慢慢来么,不是租不起更好的地方,而是这里更具性价比。”

首节上一节176/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