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227节

  外卖快递行业又不是奢侈品专卖,难道指望消费者天天打电话咨询客服,询问自己的包裹到哪里了?

  扯淡么。

  没有二维码,共享经济就是无从谈起。

  没有二维码,移动端支付就是个笑话。

  李泽华多贼啊,一口气在魔都,粤东,燕京签约了几十家大学和科研机构。

  接下来他们不用做别的。

  一门心思研究在现有技术下,尤其是电子设备的扫一扫,看一看,包括不仅限于摄像头,相机等各种扫描,输入,读取方式。

  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二次,三次,多次读取输入方式。

  他要从根本上杜绝,任何可能绕开青云集团专利的可能。

  通俗易懂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使用二维码,多维码,就一定触犯青云集团专利。

  无论国内国外,他都会拉拢足够多有实力的玩家,建立一个广泛的利益同盟。

  只要是个商家,用此谋利,就别想逃过专利授权收费,一分钱也是爱,从此以后不再是个笑话。

  而苹果公司拥有大量手机硬件,外观等专利,但它敢说自己在移动端,尤其是国内产品上不搭载扫一扫,二维码支付的技术吗?

  别说什么是第三方软件在使用,苹果手机只是提供一个平台的拙劣借口。

  只要苹果敢撕破脸皮,青云集团本土作战也不是好惹的,大不了双方打官司打到天荒地老。

  苹果要青云做手机停止专利侵权,要天价索赔。

  那青云集团就敢让苹果公司脱层皮,不就是互相伤害吗?

  苹果公司难道还敢在国内,彻底放弃移动端支付?

  那更好,青云转头等着和华为一起,快快乐乐抢占市场就完事了。

  刘子杰都快惊呆了,合着这玩意有这么重要?

  “所以,智能手机决不能放弃,这是我们的硬件根本,谁敢阻止,谁就是青云集团不共戴天的敌人!”

  李泽华毫不犹豫的发号施令,“目前阶段,在国外能更快招募相关领域人才。

  我不管李家坡公司用什么手段,骗也好,哄也好,总之先把人给我找齐。

  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为难你们吧?”

  刘子杰还能怎样,只能乖乖点头答应。

第209章 ,价值数十亿的豪赌

  提起大酱无人机,永远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香江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李择湘教授。

  这位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的大佬,年轻时因美利坚铝业访问时,赠送的留学名额。

  而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取得电机工程及经济学双学士学位。

  后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修,取得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学位。

  1992年,31岁的李择湘回国,进入香江科技大学,担任电子工程系教授。

  汪韬创建大酱之初,得到了他的大力帮助。

  不仅如此,他还是固高科技董事长,这家公司是运动控制行业的核心技术企业。

  在机器人,智能制造,电子机械运动控制领域都有非凡造诣。

  禀承香江科技大学产学结合的理念,李择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为看重。

  当汪韬前来拜访时,他欣然答应。

  技术,李泽华是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

  所以这对师生就技术性问题,讨论热火朝天时,李泽华和陆飞在后面闲逛聊天,欣赏香江大学的风景。

  更后面,张涛一个人孤零零跟着。

  刘子杰不愧是打工狂魔,正式入职才半天,就马不停蹄指挥原本团队迅速开展工作。

  除安排好的事项,他还要负责注册筹备离岸基金工作,连收购bt币并租用银行保险库的事情,都被李泽华一股脑儿丢给他。

  后者来者不拒,用实际行动印证一句话,能者多劳。

  可惜他没明白,只要能吃苦,以后就有吃不完的苦啊!

  李泽华就很看的开,反正全程有律师团队盯着,根本不怕出意外,他只要负责签字批款就行。

  这会悠哉悠哉逛着校园,偶尔感叹一句,“还是要多读书啊,他们谈的每个字我都能听懂,凑一块感觉像是听天书。”

  又问陆飞,“你能听懂吗?”

  陆飞手里拿着好几本专业论文期刊,都是李择湘教授发表的著作,不时低头看一眼。

  “听不懂啊,我是学管理的。”

  李泽华纳闷:“听不懂,你拿这个干什么?”

  “背个论文题目也好,万一待会教授问起来,不至于无话可说。”

  “靠,给我也看看。”

  可惜,从头到尾都没用上。

  李择湘并不反对青云集团的入股,毕竟李泽华所描述的未来应用场景很吸引人。

  唯独对科研经费投入有疑问。

  “不需要盈利的模式,恐怕不能长久。”

  面对他的质疑,李泽华简单的摆出几个数据,譬如2.1亿美元入股,刚和淡马锡签约合作的项目。

  瞬间打消李择湘的疑问,他无不感叹道:

  “有这份心是好的,现在很多科学研究,就是因为经费的问题,而迟迟无法取得突破。”

  搞科学研究太费钱了,自己的固高科技创办十年,融资都没有2100万。

  人家才二十出头,随随便便在互联网弄个创新项目,就能拿到2.1亿美元融资。

  就很迷,大有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既视感。

  “这一点请务必放心。”

  李泽华简单的介绍一下青云旗下业务模式,“不同于其它互联网公司,对技术创新,我们是认真的!

  在背负社会责任的同时,只有科技水平的提高,才能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任何人而言,雇佣如此庞大的员工基数,都是非常冒险的举动。

  哪怕李泽华作为穿越者,知道无数未来赚钱的项目,他也不敢掉以轻心。

  现在是烧风投的钱无所谓!

  风险投资四个字已经说明一切,它们要的是市场占有率,营收规模,未来发展前景。

  只要账目做的漂漂亮亮,有亮眼的成绩打动投资者足以,资本市场有大把人愿意为未来买单。

  但这种依靠补贴和亏损的商业模式,注定不能长久。

  投资人之所以愿意花钱冒险投资,看中的无非是成功后数十倍,乃至于上百倍的巨额回报。

  等公司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占有率开始稳定时,就要考虑冲击上市,前几批投资人要套现离场。

  后来者通过股市购买股票接盘,其成本已经非常高,这时候势必不能允许上市公司,继续无休止用亏损换市场。

  能怎么办?

  一种是对内压榨员工,想尽办法节约开支,提升利润率。

  这条路李泽华注定不会走,不然一开始他就可以,用加盟制迅速扩张,何必等到上市再来这一招。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嘛。

  还有一种就是增强核心竞争力,避免和竞争对手陷入同质化竞争,避免打价格战。

  青云集团正走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

  很艰难,但跪着也要走到底。

  李泽华直言不讳,非常自信的为李择湘介绍,青云集团的餐饮店连锁计划,村镇市场下沉服务计划。

  惠农助农政策,及投资大酱的底层逻辑,未来发展预期等等。

  因为这些没办法瞒住任何竞争对手,商业模式只要你敢用,用出来。

  对竞争对手而言,就是明牌。

  关键是,其它竞争对手敢学吗?

  李泽华甚至不需要藏着掖着,哪怕他发微博广而告之,其他人都不敢抄袭。

  光一个长期投入就能吓退99.99%的对手!

  资本市场的投资人又不是傻子,你一个后来者用同样的方式,去碰瓷拥有先发优势的企业。

  不被吊打才怪。

  20万的商业创新,只要有胆量的普通人,就愿意尝试,这种成本的商业竞争,绝大多数是死路一条。

  因为入门门槛太低,除非有特殊条款保护,譬如代理模式,特许加盟模式等。

  200万的商业模式,一般只有业内精英在经过慎重考虑后,谨慎尝试。

  2000万到2亿这个阶段,基本是业内顶级人才,或商业逻辑出色到折服大部分投资人的创新。

  在经过无数次专业论证后,才会一点点投钱进来,看实际进度考虑是否追加。

  但起步20亿的商业模式尝试,除了大公司,或身价颇丰的大佬,其他人想都别想。

  以蜂鸟智慧物流为例,市面上的快递公司差不多被一网打尽,后续创业者想跟风,找谁合作是个大问题。

  难不成自己先去创办一家,全国前十的快递公司?

  有这个能力和资金,干别的不好?

  何况一家前十的后来者,能打赢前面七八家公司联盟?

  做梦呢!

  这就是李泽华的自信所在,阿狸从赶走孙桐喻的那一秒开始,就已经不足为惧了。

  不肯脚踏实地耕耘,又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根本没办法建立坚实有效的护城河。

  全产业链经营的李泽华,想要的更多,所以他转头瞄上高科技,大酱,亚迪只是第一步。

  亚迪的电池,大酱的无人机,结合起来就是偏远地区,外卖快递行业的新模式。

  这是为更进一步的发展,累积技术和经验,哪怕国内暂时无法大规模推广,在国外仍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择湘听完他的描述,忍不住多看一眼这个小老乡,“听起来很美妙,我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在创业初期,就能解决六万多人的工作岗位,这种决心已经能说明一切。

首节上一节227/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