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250节

  挂断电话,李泽华继续饶有兴致的参观流水线,“老罗,你们这个速度还是有点慢啊。

  吴锡,津市两大工厂,保质保量的情况下,一天才六千多辆产能?”

  陪同视察的董朝贵很无语,被问话的罗远明很尴尬,这还是第一次被嫌弃产能不够。

  真是幸福的烦恼啊。

  那让它来的更猛烈些吧!

  “浙省工厂原本是想要开拓海外市场,厂房建设赶工的情况下,一个月内可以进驻。

  但是生产线没办法解决,原计划是预计2010年3-6月份试生产,厂家那边再怎么催促,也只能把时间提前到今年年底。”

  罗远明从实际出发,同时给出自己的意见,“现有产能,满负荷三班倒运转,算上检修维护保养,吴锡厂一个月做到15万辆没问题。

  津市那边团队磨合还不够,十万辆吧。

  如果……”

  “不够,远远不够!”

  李泽华毫不客气打断道:“姑苏青云动力已经排班排到年底,今年的目标,是要达到月产35万台两轮电动车电瓶。

  后续扩产计划你们也是知道的,一年内要翻三倍,还要在粤东投资新厂。

  如果以目标这个进度发展下去,前期还有换电柜容纳产能,后期我岂不是还要找一家新合作商?”

  这话很有可能成为现实,订单是不会骗人的,费这么大功夫才搭上车的亚迪,自然无法容忍。

  董朝贵眉头紧皱,还是宁涛出面小声道,“董事长,扩产的事情没办法,不如并购其它工厂?”

  “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你和老罗出去联系联系,看看哪家有这个需求,争取早点把产能扩充起来。”

  董朝贵不是迂腐的人,刚才在会议室里,青云集团合规部已经把大数据说透了。

  青云旗下内部第一波,将消耗4万多辆两轮电动车,请记住,这还是第一波。

  后续随着拼夕夕三千店计划,和吃了么,蜂鸟在同城配送领域的疯狂扩张,人数将进一步疯狂增长。

  仅这个内需市场,带来的销量订单,就是个恐怖的数字。

  更别提拼夕夕推广带来的,无比广阔的新市场,连青云和亚迪董事会,都一致通过一项新决议:

  〖关于取代传统燃油摩托车,及在广大农村地区,未来三年推广计划〗

  青云出渠道,亚迪出产品,双方共同组建一个,渗透到农村基层的新市场体系。

  城市有黄袍骑士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亚迪那么显眼的两个大字,随时随地出现在人们眼前,对品牌的推广价值无可估量。

  这可远比某竞争对手,请来弯弯周董代言效果好的多,明星一句话,最多让死忠粉考虑买电瓶车时,有所倾向。

  但它能改变绝大多数人的思维吗?

  显然不可能!

  有什么会比外卖快递行业使用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上更具性价比?

  毫不夸张的说,李泽华现在张口给亚迪要个几百万宣传费,后者绝对不带犹豫的,反正换个名目,把采购返点换一换而已。

  所以城市只需要按部就班发展即可,未来在农村,在海外。

  想到这,董朝贵不禁多问一句,“李董,您这个换电计划,在魔都推行的效果还行吧?”

  “还不错,前天视察完,晚上我都多吃两碗饭。”

  李泽华笑眯眯的,心情很好,“下面普遍反应效果非常好,有了换电柜以后,尤其对同城配送,超远距离订单影响最大。

  以10公里为例,目前骑手每单能拿到19元左右,一块电瓶续航40公里,换电成本在单次3元。

  后续我们还考虑推出包月会员服务,针对居民换电也会给予相应优惠。”

  “农村地区出行,单次3元,是不是有点贵啊?”

  董朝贵对这个理解不深,咨询身边人后,才有了直观的概念。

  比如青云集团市场部专员给出解释,“其实并不贵,因为跨乡镇骑行,或上班出行,去镇上赶集等日常行为。

  单次充满的电瓶足够使用,只有部分偏远乡镇,或跨县域骑行时,才会有换电需求。

  通常这种情况下,一辆电瓶车发挥的作用,远比乘坐中巴车方便的多。

  譬如携带物资,搭载其他乘员,随时随地可以出发,对道路要求不高等等优势很大。

  相比于摩托车的价格,电瓶车也拥有绝对优势。

  单次3到4元的价格,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他在自己家里充电,也需要成本。”

  说完这些,李泽华倒是对下一阶段,亚迪扩产的事情更感兴趣。

  罗远明和青云集团相当一部分人,倾向于集中建厂。

  而李泽华和董朝贵,不约而同选择分散建厂。

  前者出于成本考量,后者则出于现实考虑。

  董朝贵对此见怪不怪,他已经将李泽华当做同龄人来对待。

  从他身上完全看不出年轻人的冲动,相反做事十分老练。

  “谁都想赚更多钱,我们也有能力赚这个钱,但不要忽视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市场,不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

  董朝贵耐心解释道:“现阶段统一的内部市场是痴人说梦,盛行的保护主义,才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

  艾玛,台铃,新日有一个算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窥视我们的市场,这一点得益于李董的照顾。

  在城市内开辟了新赛道,才让亚迪取得暂时的领先,但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它们的传统优势地区。

  我们哪怕做到再完美,也不可能抵消本土竞争优势,公司在津市,浙省设厂的原因,都源于此。”

  有时候做市场,好好的各凭本事竞争,忽然被一纸禁令打破大好局面,企业一脸懵逼还没地说理去。

  燃油摩托车,不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从城市中,被排挤出去的嘛?

  淘汰落后产能,是淘汰别人家的。

  如果这个产能,每年能为本地贡献几万个就业岗位,贡献几千万上亿税收,你试试看谁淘汰谁?

  汽车淘汰摩托车,两轮电动车淘汰摩托车,四轮新能源车大降价才会淘汰电动车。

  当然,最后一个比较难,因为有个大前提,得把没钱的一起淘汰掉。

  “我完全同意董总的判断,下一阶段,视农村地区具体销售量决定。

  我个人倾向于同时在粤东,湘省,川省以及北方某地,同时设立四个生产基地。”

  李泽华按照市场预估数据,毫不客气抢先发言,一开始就定下基调。

  没办法,谁让湘省纯属插队生,它本身的市场增量,不太可能和粤东,川省做比较,后者能辐射整个西南三省一市。

  粤东无需多言,光庞大的厂哥厂妹,就能独立撑起一片天。

  董朝贵显然是知道这点的,没反对,但也没赞成,他还想趁机在肥仔家弄个生产基地呢。

  皖省是他的故乡,之前好几次家乡来人,恳请他回老家投资,都以尊重市场竞争为借口挡回去。

  这次借助青云集团扩张东风,一口气准备在全国增设好几个工厂,还没有皖省,将来怕是见面不好说话哦。

  李泽华也不意外,反正下次再碰见湘省驻沪办的,他就打算这么说。

  年产一百多万辆电瓶车的工厂规模不小啦,算上配套产业链也是一年几十亿的规模,利税好几亿,能解决当地几千人的就业岗位呢。

  这一点,老家在电瓶车上牌,培训,市场政策支持,销售补贴上,不得给点优惠?

  下一步,他还打算把手机代工厂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一部分产业链搬回去。

  地址都是现成的,前世比亚迪八万人工厂就挺合适的,星城知府衙门,应该不会拒绝送上门的福利吧?

第224章 ,顺风出行和运运帮

  “月底去燕京,除了和京东谈合作之外,再找几家地图导航公司,譬如搞德,四维图欣都联系一下。”

  “好的。”

  从亚迪参观完,去金陵路上,李泽华给同车的郭鑫毅嘱咐一句,同时从他手上接过青云顺风出行项目,发展资料。

  “据魔都交管局批复文件允许,目前公司可以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提供提前预约服务。”

  郭鑫毅最大的优点,就是记忆力好,任何资料看一遍,都能记住。

  “按照月初规划,市场部抽调了四个推广小组,和市内中小出租车公司联系,目前取得的进展并不大,合作的企业寥寥无几。

  因为它们都有相关连的服务资质,并提供类似租约业务,倒是和酒店方达成的合作进度更快些。

  根据目前产生的数百个订单数据分析,愿意在网上提前预约车辆的顾客,大多也会入住高档酒店,产生了连锁反应。”

  “这个问题,并不着急,先摸索着试试水吧。”

  李泽华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神态轻松,“个人出行计划,最大的几个难点,我们暂时都没有能力去解决。

  比如线上叫车服务的监管,牌照发放,私家车改运营车辆的审批,车主的招募等等,主要是客户群体培育工作暂时没有大的突破。

  而且推广部门把方向也弄错了,他们应该先解决车辆司机问题,形成一定规模后,再反过来倒逼出租车公司做出让步。

  现在什么都没有,空口无凭去谈,张口就要切走别人盘里的肉,谁会合作?”

  郭鑫毅对具体怎么操作的细节不是很理解,资料上也没提。

  对如何做好线上租约用车的业务,其实大家心里都没底。

  也只能辛苦李泽华这位穿越者,偶尔用后世成功的案例,通过反推过程指导行业发展。

  但他毕竟精力有限,只能给出大概的方向,具体怎么做,意思传达下去,执行过程中也会出偏差。

  对这点,他心里有准备,但看到资料上显示,顺风出行业务上线一个月,偌大的魔都只做了326单,还是让他倍感失望。

  光每天乘坐国际航班,在魔都中转停留,有高档酒店住宿需求的客户,都不止这点吧?

  换句话说,市场1%的需求都没覆盖到。

  “高端市场做好了,也是一块肥肉啊,可惜没那么多钱购买车辆,一辆豪车的价格可不便宜。

  和酒店方合作,提供免费接送服务,靠房费抽佣的路子,倒是可行,另一方面还能和航空公司达成合作。

  它们手里有大把优质资源,空闲不用就是浪费,顺带还可以帮助吃了么打入机票,酒店订购市场,一举两得。”

  只是苦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携程在这方面的先发优势很大,青云进场太晚,暂时没办法在pc端取得太大进展。

  说白了,没钱。

  早期没有移动端便捷的个体网约车服务,只能依靠高端酒店,和航空公司提供的优质客源,受众面窄,竞争对手多。

  不仅有茫茫多的出租车抢市场,还有酒店的自营接送服务,一些互联网公司,及专业叫车平台,都在这块肥肉上吃的满嘴是油。

  青云有吃了么加蜂鸟同城配送网站引流,手里有一部分资源,友商客户的高管也是要坐飞机出差,要享受酒店住宿服务的。

  有点类似于最早网约车专车业务,偏高端,对服务态度,车辆档次,司机的仪容仪表各方面都有严格要求。

  青云集团上哪找这么多豪车资源?

  租,不划算的。

  买,不可能!

首节上一节250/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