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下面人提出来的,将拼夕夕三个字缩小,小到常人用肉眼看,不认真仔细都看不到的地步。
你就说排没排在第一位吧?
又或者在拼夕夕上,挂第三方链接,点击进入后二次跳转,直接导入千度自家团购网站。
当然啦,这一切都要先谈,如果拼夕夕能让步,甚至让千度入股,控股,那么千度也不介意继续为它引流。
巧了,腾达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我变成最好拿捏的那个软柿子?”
李泽华看着两家公司,传来要求重新谈判的邀请,“这是邀约?怎么看着像是最后通牒呢。”
孙桐喻没在,他去金陵考察大学生市场去了。
不过高岭资本的张垒从燕京来了,他是为京东融资来的,青云投资是出资大户,恰巧碰上这事。
闻言,主动站出来道:“容我先问问。”
趁他打电话询问时,李泽华将传真递给一旁的吴奕斌,“瞧瞧,眼红的来了。
这就是大公司啊,只要是赚钱的项目,恨不能都扒拉到自己怀里。”
他也这么做,可最起码自己没从别人嘴里硬抢啊,还有合同在呢,吃相都这么难看,真是无语。
吴奕斌就笑:“幸好早有准备,谷歌的合同已经签下来,42%的搜索市场份额,不比千度55%差太多,而广告费用,节约40%以上。”
“也行吧。”
李泽华不忍心打击他的自信,嘴里喃喃道:“谷歌,也就剩下最后这点蹦哒时光了。”
好在还有最后半年可以制约一下千度。
这么想着,告罪一声,起身离开进入小书房。
用座机打电话给远在燕京的秦朗,“……事情差不多就这样,按计划约搜狐的张朝阳,搜狗的王晓川见面聊聊搜索引擎合作的事。”
提前布局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千度,谷歌加一块,占据搜索引擎市场97%份额的时代。
任谁也想不到,再有五个多月,谷歌就将彻底退出华夏市场。
千度一家独大的时代,即将到来。
嗯,剧本安排的挺好,问题加上一个最大的变数呢?
秦朗可没他这么有信心,“老板,搜索引擎开发不难,但推广起来所需的费用,是个天文数字啊!”
就搜狗现在这样,想从千度眼皮子底下顺利突围,难如登天。
李泽华哈哈一笑,“钱?千度会送过来的。
你先和搜狐谈吧,谈妥了,十亿二十亿都没问题!不就是抢占市场份额的开销嘛,千度全额报销。”
秦朗一脸懵逼,傻乎乎问一句,“和千度签订的广告合同,违约金能赔偿这么多吗?”
“天机不可泄露,你先谈就好了。”
李泽华故意卖个关子,等挂断电话,又给林文辉打过去,后者正在香江和金融公司,商议发行一定数额的青云集团公司债。
“李总,3亿美元是个很大的数字,万一投资出现任何意外,这将极大拖累公司未来发展。”
林文辉还妄图劝他,3亿美元不多,以青云系的实力,加上子公司拼夕夕的业绩,青云置业的项目,很容易就能筹集。
问题不是公司债啊,这次是李泽华自己单独以股份质押形式,向金融机构申请的投资基金融资。
谷歌退出,千度躺赢,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从百亿美元市值暴涨至四百多亿。
这场财富盛宴,李泽华怎么可能错过,青云投资迟早要介入二级市场的。
国内的白酒,医药,矿产能源,就算重生前10-20年没碰过股市,像茅台,片仔癀,五粮液这些企业还是记得的。
而国外,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之流,都是很好的长期投资项目。
英某达?
抱歉,别给李泽华提什么未来ai之光,发展方向,但凡不能控制影响,宁愿暗中毁掉,也不能给它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机会。
这次以介入中概股投资为名,趁机完成第一轮融资(给固定利息的债券融资,而非股权融资)。
有了钱才能进行海外二级市场投资,千度就是最好的机会之一。
因为国际形势正如他判断的那样发展,林文辉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同时他也明白,这是老板对自己的考验。
虽然他还挂着淡马锡高级执行总裁的职务,但现在,他的利益和青云集团深深绑定在一起。
但第一期就玩到三亿美元这么大,林文辉还是很担心,“要不先尝试融一亿?”
“打发叫花子呢?”
李泽华不满道:“你还没看清楚吗?现在涉及国计民生,金融安全,舆论控制的关键行业,都在清退外资。
公司在新能源电池行业,和比亚迪等公司联合递交的,关于补贴国产电池等申请,已经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初审。
再加上阿狸和雅虎关于支付保股权之争,雅虎方面的沉默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
更不用说那个协定的事情,接下来各行各业都会出台类似政策!”
“终究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林文辉心头一紧,同时对李泽华的个人判断产生一股崇拜感,老板的个人背景,别人不清楚,他还不知道吗?
绝对的白手起家,干净的像张白纸,唯独这个战略眼光,就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事无巨细,言必中,行必果!
这就是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所在,李泽华能用自己的资源,改变某个具体的人,却不能影响家国重事。
尤其涉及几个超级大国的核心利益。
既然协定注定破产,那么作为对等反击,清退关键领域的外资,势在必行!
这不是单独某个人的意志体现,而是集体决策,几乎不可能被外力介入!
所有人都没想到,就在这暗潮汹涌的一片漆黑中,竟然有人公然作弊,提前抢跑。
半年时间,足够融资到位,提前进场收集筹码了。
三亿美元,李泽华都打算好了,选五六个靠谱点的一起打包买入。
一半购入股票,一半购买看涨期权,等有足够的利润,设置安全的止损线,继续质押买入。
光千度这一家,算上看涨期权,吃个三五亿美元利润不算过分,到时候拿回来,正好赶上移动互联网春风。
砸个一半出来,让搜狗提前布局,抢占手机端搜索份额,就算弄不死千度,也能把它恶心死!
林文辉其实很想把淡马锡拉进来,分担风险,奈何李泽华不同意,怎么着,纯赚的项目非得找个人分享利益啊?
拉拢淡马锡里面的某些关键人物,一块发大财可以,但青云集团也必须有自己的优势项目。
不然以后全靠淡马锡帮忙,哪天翻脸怎么办?
“记住了,多弄几层身份,最好不要用青云系相关的基金会,赚钱可以,表明身份大可不必。”
林文辉颇有些哭笑不得,正常的二级市场投资股票,用得着费劲心思掩盖身份吗?
这钱还没赚到,套一层层基金会的皮,倒是多支出几十万美元。
奈何老板再三强调,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崇拜和忐忑两种互相矛盾的心态,继续和银行,金融机构,投资人谈判。
心里也嘀咕:三亿美元啊,万一投资失利,对李泽华本人信心的打击得有多大?
会不会影响他未来对公司决策呢?
要画一个大写的问号。
搞定这些事后,李泽华从办公室专属书房出来,这是他平时用来思考的僻静地,里面专门设置了各种屏蔽防窃听装置。
只有书桌上的保密电话可以和外界联络,隔音设施更是做到极致,在办公室等候的张垒和吴奕斌,全程半个字都听不到。
“李总,刚才我和两家公司都尝试接触过,小马总的意思一如既往,可以谈,他要求拼夕夕5%的股份。”
张垒首先通报接触的结果,“千度也差不多,李彦鸿董事长亲自接的电话,期待可以更进一步合作,他还约您去燕京当面谈。”
“很好,合作共赢是我做生意一贯宗旨。”
李泽华表面应付着,“多谢张总从中牵线,我这边没有太大问题。”
拖嘛,谁不会似的。
他敢打赌,眼下千度腾达都已经上马自己的团购项目,之所以想谈谈看,无非是摸底,想把拼夕夕的情况了解更多一些。
当然,如果他愿意把拼夕夕控股权交出去,由巨头来操盘,那千度和腾达都会乐意终止自己的计划。
吃现成的,总比花冤枉钱另起炉灶来的好。
张垒见他态度终于软化下来,松口气,“那我现在就安排,先去鹏城见马总吧。”
到底是腾达的大股东啊!
又聊了会关于投资京东的事,张垒带着沉甸甸的收获,满意离开。
“林总在香江的融资已经初见成效,国内的事情你也要上心,沪深的投资可以慢慢来,就按我选定的标,一点点购买吧。”
对投资国内上市公司股票,李泽华没有太过于重视,毕竟不知道结果叫投机,知道结果就叫坐庄。
稳赚不赔的生意,他没打算对外接受融资,反倒是弄出个员工投资理财计划。
包括公司高管,未来要拉拢的技术人才,拥有特殊资源的特定人群,有什么比投资股市捡钱更方便的?
公司现在正安排律所研究,如何合理合法以不公开方式,向特定人群募集资金。
私募基金可以做到,但他也不想留下隐患,毕竟以青云系这么庞大的员工基数,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加入进来,都是个天文数字。
吴奕斌对这个了解不多,但好在公司懂行的专家也不少,“……以分公司为单位,建立一个所在省的私募基金,再以委托理财形式。
集中到青云投资,这其中最关键的法律隐患在于,集资风险是否可控,募集人数是否超过法定界限?
这是按您要求做出来的几份方案,没有能够绝对完美解决的,只能说各有优势吧。”
“私底下他们怎么做,公司管不了。”
李泽华考虑再三,选择了其中一份法律风险相对低的,“委托代为理财的层级,不能套太多,任何超过三层转手委托的,都不能接。
另外你看看市面上,有哪几家是必须纳入的,发函过去咨询一下,看有没有类似委托理财需求。”
吴奕斌苦着脸道:“都发过,就是没有一家同意的。”
“一家都没有?”
李泽华愣住,“难道我这个金融界,天才的招牌不够响?三个多月近本金规模,翻三百倍还不够吸引人?”
算上融资额度当然没这么高,但本金从三十万涨到小一个亿,是事实。
吴奕斌犹豫半天,才开口道:“其实吧,您这段经历,已经被魔都衙门人为抹除掉了……”
他心里还有一段话没说,其实该知道的都知道,但90万变成几千万,在股市真不算什么。
何况人家就是坐庄的,哪里看得上这点蝇头小利。
“这样啊?”
李泽华敲着桌子,“那就算了,反正照既定目标走吧,它们不投损失的是自己。”
他倒是对自己投资股市,持绝对乐观态度,苟庄想收割他?
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