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却在思索如何利用好这次合作,达到最佳目的。
只听他重重咳嗽几声,“李董现在在办公室?如不嫌弃,我今天上门讨扰片刻,当面谈,如何?”
“荣幸之至。”
李泽华哈哈大笑道:“本该是我登门拜访才对,让刘董来看我,真是……”
刘建毫不在意,“那就请李董稍候片刻,我立即出发过来。”
“好。”
挂断电话,李泽华把王斐叫进来,“把网约车平台和运运帮的经营数据拿过来,另外那份融资关于车辆采购的部分,一并拿来。”
说完,又给曾海洋打去电话,“鱼儿上钩了,你准备准备,待会你出面应付。”
曾海洋其实胆子比他还大,不敢说百无禁忌吧,起码也是胆大包天。
对发展顺风出行业务,他就一个字:干!
就完事了,等把规模一做起来,每座城市涉及上万人要吃饭时,不信上面敢完全无视下面的声音。
嗯,这很符合他一贯气质,主打一个头铁不怕事。
等过来以后,还是这个态度,“老板,我首先声明啊!
我是无条件拥护您作出的每一项决定,也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毫无保留的按照您的指示去做的。
但这事既然还没开始,说明有回旋的余地,那我还是坚持我的立场,先悄咪咪做,有什么破烂事,让它们头疼去呗。
怎么规范运营,随时监控,掌握行业发展细节,那都不是我们商业公司应该操心的问题吧?”
李泽华对他也算是挺无语的,以前刚见面时,感觉挺有责任心一人啊,熟络以后才发现,这家伙也是混世魔王,天不怕地不怕的。
只要法律没明文禁止的,他都想去看看。
甩给他一只雪茄,没好气道:“你这是占山为王啊?
什么麻烦都往它们身上甩,哪天真厌烦,不接招了怎么办?”
“敢!”
曾海洋一点不带怕,“集团现在也算是妥妥的行业领头羊,这趟出门考察,我才算明白,原来集团占据如此多的行业资源。
完全可以提出更多要求,衙门是不可能拒绝……”
“慎言。”
李泽华皱着眉头,他这会有点明白了,合着那些做大的商人,一个个最后不是藏匿就是翻车,搞半天这是两种思维方式啊?
好在他一开始出发点就不一样,心里预期就没那么高,暂时还能稳得住。
看他这模样,心说自己不出国,尤其不去欧美是对的。
比如曾海洋,以前还没见这么直白,去了趟美利坚,看到同行怎么玩游戏以后,被刺激了?
那些通达系老板也差不多,只不过没有青云系这种庞大的资源,暂时没有表露出来而已。
曾海洋也不担心,大大咧咧继续道:“你什么都好,做事情勇往直前,带着我们很少走弯路,也大方乐于和弟兄们一起享受成功喜悦。
唯独有限局限,喜欢没事给自己画圈子限制自我,要我说,蜂鸟完全可以更进一步,不说把菜鸟完全打垮。
最起码也能吃掉市场9成9的份额。”
“老曾啊,你还是缺乏一些敬畏心啊!”
李泽华叹口气,“垄断不是那么好做的,当市场只剩下我们一家时,你看看手下那些人吧。
蜂鸟你做的还不错,你个人能力呢,也很强,可事实如何?
过年以来,光合规监察部,和财务部查出来,利用活动优惠信息差,大小客户之间的折扣差,隐瞒,克扣,中饱私囊的人有多少?”
他摇摇头,唏嘘一声,“这才多久啊,这帮从农村出来,曾经立志要改变命运的人,就已经变成这副模样。
其中几个,甚至还是我亲手招进来的,可一但做到区域经理,片区经理,一个个就开始迫不及待伸手。
幸亏现在有电脑程序,有手机软件,隔绝了现金交易,不然我都不敢想象,这帮人能做到什么地步。”
曾海洋听他这么说,一时也有些沉默,因为数据不会骗人,仅仅一项内部调查,客户回访,就暴露出很大的问题。
垄断,没有那么好做的。
“算了,这个交给胡知沅去头疼吧。”
李泽华岔开话题,“大众刘总待会要过来面谈,他这一关好过,采购大众的燃油车用于专车计划,并给予专车司机一定数额购车补贴。
很容易取得他的支持。
可如何打动交管运管是个头疼的问题。
拉拢它们加入出行集团,又担心这帮大爷未来会弄出别的幺蛾子,可不从其他地方找补利益填坑,又担心这些人不肯让步。
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说到底,还是利益分配问题。
李泽华想要把蛋糕做大,可最终受益的人群,是通过兼职靠个人努力赚取收入的司机,是因为市面上提供服务的车辆增多。
而变相享受更优质服务的消费者,不管是服务态度还是支付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好。
但这些人,无一例外,不掌握行业话语权,甚至依靠这两者创造价值的青云集团,同样没有很大的话语权。
曾海洋看着他头疼模样,只能违心顺从着接过话去,“让集团利益受损,将来投资市场无法接受。
说来说去,你不就是想告诉我,要在交管运管,公司和司机之间,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嘛。”
他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李泽华表示有这种看透利益纠葛,看问题能直接找到核心所在的高管,再给他来一百个都不嫌多。
“那就辛苦曾总了。”
“别,我可不辛苦,起码我赚钱毫无心理负担,不像老板您,赚最多的钱,背负最大的压力,还时不时得给自己来点道德层面责难。”
曾海洋很无语,但对他这番心思也很钦佩,毕竟谁不希望社会变得更好一些呢。
即便李泽华这么做的出发点,是为集团其它各项业务,拥有一个更稳定更美好的市场基础。
可最终受益的,还不是消费者和行业从业者吗?
一开始定好规则,不要试图走歪门邪路超车,这样才能走的又稳又快,别人也就没有攻击青云集团的理由和借口。
“现行的垄断模式,通过牌照控制出租车数量,这一块的出租车集团势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它们背后或许是站着谁谁谁。
但无所谓,因为它们的手段无非是几点,一个是让背后人出面搅局,这一点对集团来说完全没作用。
哪怕是魔都运管,现在不敢公开查处顺风出行没有证的车辆,因为集团其它业务在魔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
它们是不敢硬抗上面人压力,去动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的。
第二点,就是煽动旗下出租车司机,与我们形成对峙,人为挑起矛盾,搞假维护真转移,试图干扰上面视线。
但这一套,完全没用,因为网约车冲击出租车的大势不可逆转。
运管交管是维持稳定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做的是弱化它们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抽佣按比例分成。
用利益收买的同时,换取它们的中立,对每个城市的核心关键人物,我会安排基金会出面对接,用合适的方法排除它们的干扰。
你要做的就是商量出一个合适的比例,剔除出租车集团以后,出租车,网约车,兼职网约车三者之间每个月的大致出资比例。
不能比原来低,也尽量不要比原来高,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吊着这帮人就行。
这样一来,一个监管部门满意,行业从业者舒服,消费者舒心的皆大欢喜局面就出现了,公司就能顺理成章的取代出租车集团。
成为更合适的利益代理分配者,扩大原有市场四五倍规模,每个人只承担以前五分之一的负担,司机也能松口气。
没有那么大压力的同时,也能提升服务素质。”
曾海洋沉默的点点头,这就是他为什么愿意留在公司的原因,老板向善不作恶,他们做事就不必昧良心……
刘建来的快,走的更快。
因为青云集团开出的大礼包诚意满满,不仅有各种详细的数据,还有公开签署的各种法律文件。
“这次合作稳了,大众的销量将再次迎来保障!”
殊不知,这个传统燃油车份额,压根不在对方未来考虑范围内。
第392章 ,产业基金建立壁垒
商业欺诈这种事,放哪里都挺常见,利用信息差赚钱更是商品社会物质交流的本质。
上汽利用在魔都的特殊地位,想让市内的其它企业帮忙消化过剩产能,这很正常,毕竟支配地位这个词汇份量很重。
青云也是恰逢其会,权当花几十亿买张进场门票,顺带拉拢传统合资车企,为互联网出行业务保驾护航。
至于采购燃油机动车,完全就是个伪命题,没有新能源,谁特么玩网约车市场啊!
但这并不妨碍青云用这块看起来很香的肥肉,吊着传统车企,驱使它们为了青云集团的大战略冲锋陷阵。
果不其然,随着青云和通达系联手抛出大单,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后,上汽的游说速度和力度骤然加速,魔都衙门也乐见其成……
“两天,就两天时间,利益动人心啊,嘿嘿~”
当李泽华从曾海洋手里,接过那张轻飘飘的,编号为沪00001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时,终于忍不住笑出声。
他拉着曾海洋快速开口询问道:“这个证怎么个具体情况,说说。”
“……刚开始交管运管还挺硬气,死扛着不肯定松口,非得要求每台车缴纳16-60万不等入场费,说魔都出租车都是按这个标准给的。”
曾海洋缓口气,继续道:“上汽刘总和我表示坚决反对,并当场算笔帐,以魔都现存出租车数量,两到三倍的网约车未来增量为基础。
综合阐述了入场费,牌照考核和其它各种税费的增量,对交管运管部门未来收益的增长,但刚开始人家压根不听,只注重眼下利益。
最后还得按您的方法来,弄出个魔都交通产业基金会,以保底收益的承诺,换取大部份人同意。”
“这就叫分而化之,各个击破,以往无论这块蛋糕有多大,能吃进嘴里的永远只是少数几个人。
而现在根据和魔都衙门达成的协议,交通产业基金73比例,7成是衙门股份,剩下3成混改后允许员工持股。
说是普通员工,实际上通过交通委下属控股的企业,出面代持股份的都是中高层,再剩下一点点给到普通员工而已。”
李泽华对此毫不意外,“保守点估计,未来魔都网约车数量最起码都在5万辆以上,按每人每车,每天上缴佣金30%计算。
每天起码要达到流水收入最低300多元,才能充分调动市场从业者积极性,按这个数字,以30%抽佣计算。
每人每车每天可以贡献100元以上收益,三五年内达到一个顶峰,日均500万收益,每个月1.5个亿,每年18亿。
按交通产业基金持股20%计算,仅魔都一地每年抽佣分成就高达3.6亿。
更别提因此带来的用户规模效应,大数据转化率,潜在的支付渠道收益和互联网金融等其它收益。
保守点估计,魔都市场每年贡献三五十亿简简单单。
最关键的是,通过绑定交通产业基金,变相拉高行业入门门槛,避免将来出现的行业无序竞争,这些节约下来的资源用来分配。
能拉动更多人提前妥协,看似多花钱,实则更节约。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你要让交通委相信,青云集团是奔着做事业去的,而不是搞资本运作。
要提前和北斗方面打好招呼,要充分借用它们的影响力,为建立一个规范化市场提供帮助……”
这就是先知先觉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