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487节

  蜂鸟集团上来就拿走5亿美元,用于购买车辆,研发智慧物流网络,升级以二维码扫一扫为前端,大数据算法为核心的新技术体系。

  拼夕夕电子商务年内计划扩张5000家体验店,青云电子计划筹备智能手机核心技术,材料,芯片,显示屏,摄像及音质设备科研院。

  还要做软件优化升级,改善用户体验,修建更多的形象店和广告投入。

  到十月,十一月份,棉花收益会到账,黄金期货的做多收益也会陆续兑现,但到那时,开支更大。

  仅青云控股和淡马锡控股的相互换股计划,所需资金保守也在80-90亿美元之间,这就要吃掉预估黄金收益的大半。

  剩下的也有去处,一个微信和腾达之间的竞争,一个微支付和支付保,财付通之间的竞争,只要开启烧钱大战,就别想再停下来。

  历史上腾达和阿狸一天最多时烧掉几个亿,现在智能手机用户数量不够,但随着荣威电子的下半年发力,千元以下智能机进场。

  届时就是每个月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移动互联网新增用户规模,这块肥肉,谁不想吃?

  线下的便利店,超市,餐饮店,各种商家收款码,线上各种消费渠道,三家之间注定没人会退缩。

  腾达不必提,背后是整个潮州粥,阿狸背后是软银,再加上青云把柳爱国送进去,打乱泰山派收割计划。

  迫使福星系要重新介入地产行业,这个仇结大了,由泰山派控制的民生系,必然抓住机会,不断给支付保输血。

  在帮助阿狸打击青云的同时,趁机完成入股。

  就如同它们历史上做过的那样,借助支付保完成最后的终极目标,掌控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话语权。

  幸亏最后临门一脚就被紧急叫停,这才没有出现最坏的结果。

  事情的最终结局,大家也都看到了,随着支付保冲击上市失败,泰山派里很多曾经威名赫赫的资本大佬,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暴雷。

  比如卢智强,郭光昌,史铁柱,微微,以及杰克马,无不变卖产业,试图断尾求生。

  于公于私,李泽华都不可能坐视对方图谋得逞,支付保和微支付的竞争,也将直接决定两个商业帝国的兴衰……

  王健宁和吴冠军,趁他思考时,互相交换了一下自己的意见,随后老王开口道:

  “这事嘛,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关键取决于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如果单纯只为赚钱,那这是好事啊,员工变卖超市投资的指标,证明外界对青云进场做超市的未来很看好。

  你完全可以睁只眼闭只眼,权当不知情,再把合同约定修改一下,不再进行保底承诺。

  只约定前一年按固定返点,以后按业绩分红,过两年,安排把内部产业链供应价格提一提,造成超市事实上的亏损就行。

  这种事情,主动权完全在你手里,想让员工赚钱的事,吃力不讨好。

  但想从他们手里收点钱,拿来支持集团业务发展,那还不简单吗!”

  老王纯粹是站在商人角度分析,能赚钱,还在乎什么手段?

  他甚至琢磨,自己要不要跟着学,可转念一想,这事后患无穷,慎用,慎用。

  “改合同事小,商业信誉事大啊。”

  李泽华有些无语,叹口气道:“按这套来,愿意投资的人就没那么多咯,收不到足够的资金,也没法支撑青云零售的发展。”

  保底协议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不然那些员工凭什么疯了一样想要投钱?

  连兜里拿不出钱的员工,都四处借钱想投,实在没办法的,或者完全不会算账,也没心思吃保底的员工,才会把指标卖掉。

  基数大,才显得这件事很严重。

  吴冠军就笑,“王董,你看你这次就猜错了。”

  王健宁仍旧笑眯眯的,“错了更好。”

  一语双关,最起码证明他选择的盟友做人做事,有底线,这就好办了,他也担心将来青云系凭借更强大的实力,对亿达发起挑战。

  吴冠军也很满意,“李董,您不如考虑出台限制政策,从根本上限制指标的转让,譬如签约时加入员工补充条款。

  持有超市股份,享受分红的转款银行账户,固定为在公司人事部登记过的账户,就算是代持,等将来分红多了,也难免会产生纠纷。

  青云系届时完全可以拿着备案合同说事,那些代持合同背后的投资人,不可能不遇见到其中风险。”

  “不会触及fei法融资吗?”

  李泽华有些担心,这计划有人在内部会议上提过,只是出于对政策的敏感,他一时没有答应。

  毕竟涉及几千上万人的内部融资,万一被上纲上线怎么办?

  “用金融手段和法律手段提前规避,关键时候甚至能让你那家青云置业公司出面,它有许多固定资产可以提供担保。

  青云零售成立多家子公司,用它们的股份发行融资,员工认购就行。”

  “这也行?”

  “没问题的,地产公司每开发一个项目都是这么干,从来没出过问题。”

  到底是术业有专攻,王健宁拍着胸脯保证道。

第391章 ,拉拢大众组成同盟

  “谈的成,就谈。”

  “谈不成,权当给刘董一个面子,弄200台回来做分公司及以上管理层的公务配车。

  当然了,如果上汽方面愿意帮忙给总督衙门一起提建议,把互联网预约车辆业务的管辖权,从交管部门划归交警部门。

  只要能营造出足够的氛围,别说一千辆大众辉腾,再加一万辆上汽红岩重卡都没问题。”

  李泽华单纯对做冤大头没什么兴趣,但6个多亿买一张魔都交管部门的通行证,绝对划算。

  为了这个计划顺利推进,他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除了上交新能源布局报告,还积极联系各大航司,机场,火车站及运输公司。

  捐赠办公设备只是小道,关键是要通过它们拿到网约车的提前预约业务,顺带把吃了么的网上订购车票,机票业务带进去。

  之前吴奕斌一直在做,通过淡马锡的关系,几大国有航空公司均表示可以合作,要价也不算高。

  加上这次一块谈进去的公路运输服务,顺风出行总算初步站稳脚跟。

  但铁路部门,尤其是城际高铁,筹备的高速铁路部门对此不是很感兴趣,索性此时距离京沪高铁开通还有一段时间,可以慢慢谈。

  但网约车双证的事情,很急,他对魔都交管部门的强硬态度感到头疼,上汽通过总督巡抚衙门,找到一位分管联系的副职出面。

  都没用。

  眼看世博盛会一天天临近,深知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李泽华,终于决定挺而走险。

  按他一贯思路,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当然要偷偷躲好,怂恿别人出面。

  价值二三十亿的新增订单,应该够上汽卖力干活了吧……

  果然,当他把消息传递过去以后,上汽方面也急了,本来青云通达系采购重卡的消息,就传的沸沸扬扬。

  有说要20万辆的,也有说只要十万辆的,但公开招标还没开始,所有人都不知道最后得要多少台,总之合同价值超百亿是肯定的。

  能不能在这块新增蛋糕上吃下一口大的,决定相关车企下半年能不能过个肥年。

  所有与之相关的人物都在行动?

  “……李董,您给句准话,顺风出行公司未来能给大众带来多大收益?”

  电话那头是大众国内事务董事兼总经理刘健,此时他是真急了,“恕我直言,这将决定公司能够在这件事上,投入多大资源进行游说。

  您知道的,大众在传统渠道的出租车领域,拥有极其巨大利益,而出租车集团背后就是它们……

  所以这次谈判,才会出现一边倒局势。”

  李泽华沉默片刻,“我不能给出具体数字,但理论上将来做到出租车三五倍保有量,没有任何问题。”

  他是按网约车数量进行判断的,但刘建也并非那么好忽悠。

  “李董是指新车采购数量,还是加上现有库存基础上,吸纳社会车辆加入后的数字?

  我看数据显示,顺风出行旗下现有的两千多台网约车中,有超过70%是私家车,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出行主力仍旧依靠存量车型?”

  对车企来说,一家新成立的市内运输公司订单很美妙,如果是全国性的大公司,那就更完美。

  但顺风出行的模式显然有点问题,因为它在市场上公开募集社会车辆加入,这就很恐怖了。

  对车企来说,没新订单就无利可图,吸引力并不大,这也是大众方面和交管运管谈判过程中,缺乏明显动力的根本原因。

  一顿饱和顿顿饱,它们还是能够分清楚的。

  对交管运管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相对封闭的内部市场,两张用于特殊行业运营许可的人证,车证,就是它们管理的全部。

  一台车,一个人,十几万甚至更多收益,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青云集团想空手套白狼,没那么容易。

  一千台车,两千张准入证,别说6个亿,就算是16个亿,也别想在魔都办成功。

  李泽华明白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可以轻易做成,但他同时也不愿意背负一个扰乱市场的大帽子。

  毕竟对青云集团而言,能合理合法介入这个市场的手段很多,不光是集团和各地衙门之间,维持的良好合作关系。

  更是因为新能源,即将被国家定为未来发展战略,如果初期有一个行业能够容纳新能源车,这必将带动整个战略飞速发展。

  所以刘建的担心是对的,李泽华只是想利用上汽这个契机,完成进场布局,剩下的,注定和上汽无关。

  但表面上,不妨碍他作出非具体承诺,“刘董,这么大市场,无论各方面都不可能接受只做存量市场。

  我能给出的具体条件,就是起码新增过半,在燃油机动车方面,大众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当家主力。

  仅凭一个在出租车市场的保有量,大众就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所以贵我两家合作,是天作之合,优势互补。”

  瞧瞧,这番话说的是滴水不漏。

  燃油机动车,混动那也算是新能源的一种啊,反正他没说谎,也没骗人。

  刘建声音有些激动,“李总此言当真?!”

  “可以签字画押,未来青云顺风出行旗下的纯燃油机动车,新增数量的一半订单,可以交给上汽集团。”

  李泽华毫不犹豫开口,“另外互联网出行公司的经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纯自带车辆的加盟制,我们称之为社会大众车辆。

  一种是车辆入股的半雇佣制,专门走精品车路线,对车龄车况,型号级别,舒适程度,驾驶员的素质和服务态度均有要求。

  精品车路线,是维持集团在行业内竞争优势的保障,这一块将直接掌握在集团手里,并拥有绝对支配权……”

  这番话是绝对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也丝毫不担心走露消息。

  因为互联网出行的核心不在于病毒式扩散,在监管部门反应过来之前,做成多大规模。

  或者说这句话在2013/14年,移动互联网普及及4g大面积运营之前,是不正确的。

  总共盘子就这么点大,很多消费的主力军都没有智能手机,全让青云一家做完又能如何?

  形不成绝对优势的规模,就没办法裹挟这股力量,倒逼交管运管作出让步。

  何况人家管理权限一直都在,只是暂时在养蛊而已,到最后,诸多以兼职形式进来的网约车司机,还不如花十几万乖乖办双证?

  不打窝养鱼,鱼儿怎么会乖乖上钩呢?

  李泽华要改变的是这个,网约车应该是对社会资源的一次合理优化,而不是作为一种纯粹的敛财工具。

  放水养鱼,水池得足够大,让鱼儿尽情撒欢的同时,尽可能从周边产物创造价值,而不是直接撒网捕鱼,一网打尽。

  别的鱼现在还处在打窝阶段,但刘建是迫不及待上钩了。

  因为利益太大,已经蒙蔽双眼。

  前一秒还在为一千台大众辉腾的销路发愁,担心由此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连锁反应。

首节上一节487/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