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500节

  在没有明显收益预期兑现的情况下,扩充产能无异于慢性自杀,太冒险了。”

  李泽华不为所动,死死盯着他的眼睛,“如果,我说如果,我个人愿意给整个计划兜底呢。”

  王传富懵了,“你在开玩笑?”

  “你见过有人拿真金白银打水漂吗?”

  他摊牌了,“就按你说的,每年百亿技术投入,我可以现场签字画押,前期没有收益没关系,只要公司按照既定路线发展。

  我可以等,耐心的等下去,五年也好,十年也罢,直到开花结果的那天。

  我不贪心,只要你主持比亚迪的一天,我的股份都可以委托给你,只要保留审计和财务监督权,以及利益相关时的否决权。”

  “股份的事情先放一边,可这样,不是偏离你用更多利益,拉拢地方衙门支持的初衷吗?”

  其他人说这话,王传富只会当笑话听,可一个拿着未来市场,有一整套行业预期发展规划的商业集团领袖开口,他不能不慎重。

  李泽华毫不犹豫给出解决方案,“产业链的全国产化,青云可以拿出资金,用于关键零部件企业的战略投资。

  绑定这些企业后,整合资源集体进驻,用规模,税收和就业打动当地,为整个新能源计划铺路。

  王董更不要忘记一点,青云电子和比亚迪电子,在行业代工领域同样拥有庞大的共同利益。

  一个代工厂放在沿海地区,创造几十亿的产值,雇佣上万人或许无足轻重,但放在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呢?”

  王传富终于动容,“这就是产业生产链的重要性啊!通过关联企业的规模,倒逼地方妥协,为主营业务保驾护航。

  不过我怎么看你名下各个产业都差不多?

  你是不知道,你来之前,集团为这事吵了两三天,愣是没看出来,青云集团到底以什么行业为基础。

  如果以营收规模定胜负,那拼夕夕电子商务肯定是核心业务,但看着蜂鸟集团的业务量每日剧增,有迎头赶上的趋势。

  但从未来发展角度看,青云电子的潜力反而更加巨大,智能手机的市场动辄以每年数亿需求量增长,荣威系列还未上市。

  就惹来无数竞争对手跳脚骂niang,为此各种诉讼风波不断,可它们反应越激烈,越代表青云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横跨这么多大行业,你还有余力涉足汽车整车制造业?”

  李泽华心说你还不知道青云旗下的即时通讯软件(舆论),互联网金融和农业,矿业大战略呢。

  全曝光,全世界都得疯。

  不是跨行业多元化经营不行,事实上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这么玩,因为核心业务增长有限,需要给投资人画大饼,刺激资本市场。

  市场的钱,你多拿一点,留给竞争对手的就少一些,这个道理谁都懂,所以只要有可能,大公司就不会留机会给别人。

  但多元化发展做到青云集团这个地步的,举世罕见。

  快递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外卖行业连个竞争对手都没看见,农村偏远地区的网购电商第一。

  再加一个极具竞争优势的农业公司,城市团购业务的第一,占据市场前三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公司。

  在物流行业拉拢通达系快速发展,同城配送领域和顺丰争夺第一。

  电动两轮车行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仅今年预售订单就超过行业第二到第十的总和。

  玩票性质为集团业务发展弄出来的配套智能机,熊猫只能说差强人意,半年时间不足25万部的出货量没掀起什么浪花。

  大多数产能都被在校大学生,商务人士消化,这还主要得益于世界领先的主流配置,和外观材质出众。

  大学生追求极致简单美感,而商务人士看中它自身携带的app软件生态链,尤其是货运行业和青云关联企业,对这款手机爱不释手。

  问题4000元以上的价位,本身市场就没培养出来,连诺基亚,摩托罗拉传统王者都开始走下坡路,市场似乎正处在转型观望期。

  但在2500-3500这个价位段,荣耀正掀起一股新的风暴,一举冲进单一型号销售量排行的国内前十,此时正借助家电下乡的补贴。

  不断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打得一众老牌手机厂商苦不堪言。

  正如青云电子宣传的那样,荣耀手机不仅仅只是通讯娱乐的工具,更是创造财富的生产资料。

  没人能抗拒一款能为自己带来额外收入的智能机,它搭载的企业微信,各种专业app,极大方便了商务办公,日常衣食住行等各种需求。

  而随着吃了么餐饮用户,蜂鸟个体物流司机数量,青云系内部员工,关联企业员工数量的增加,对内部电子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由此带动的整体销量,让电子行业友商羡慕到眼珠子发红。

  王传富对此心知肚明,因为比亚迪电子是青云电子最大的代工生产商,李泽华这次来的顺带目的,就是为将比亚迪电子收入囊中。

  王传富没拒绝,但双方始终围绕着主题在探讨合作可能。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青云动力科技旗下也在研发新能源电池,并且走的是一条和比亚迪电子完全不同的道路。

  即使入股和贵司相互持股后,青云动力科技也会坚持走三元锂电技术路线,如果后期比亚迪有需要,两家公司可以无偿互相授权。”

  李泽华决定不再隐瞒,因为双方合作基础摆在这,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宁德新能源动力科技研发部门的曾总,晚上会到鹏城。

  他在这方面多有研究建树,届时我做东,请王董和曾总坐下来聊一聊,探讨各自研发领域的新思路,权当交个朋友嘛。”

  王传富忍不住皱眉头,“李董,嚼多不烂啊,光比亚迪这边的dm技术,涉及并联,增程的每一项都需要大资金投入。

  每年百亿真的只是初步预算,究竟要花多少钱才能弄出实际成果,谁都没底。

  您再支持另一家企业走独立研发的路子,说句不好听的,您背后的投资人,真能同意么。”

  抬出竞争对手压价是业内司空见惯的事情,王传富还不至于为这个动怒,但看他的意思,是真打算两条路同时走?

  看他自信满满的模样,心里腾起一股荒缪感,他是不是对汽车行业有误解?

  这是个动辄投资十几年,花费上千亿,也未必有合理回报的行业,难道他以为能像造两轮电动自行车那样,简简单单取得成功?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用投资人的钱?”

  李泽华愣住,“至始至终,出面和贵司谈判的,不都是青云控股吗?

  王董可能不了解,这家公司是我个人名下的独资控股企业,每一分钱都是我自己赚来的。”

  “李董在开玩笑?”

  王传富站起身,来回渡步,最终叹口气,“涉及两家集团的战略合作,你说用个人赚来的钱补贴市场?

  如果是这样,我只能对这次合作的未来表示遗憾,大家还是务实一些,先谈谈电子代工厂合作吧。”

  心想到底是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

  也有可能他对汽车行业一无所知,简单粗暴将两个轮子的成功,代入到四个轮子上。

  “王董别急嘛,这是我个人名下,一点微不足道的资产证明,要是您看过之后还不相信,那就当我这次压根没来。”

  李泽华随手将一份文件递给他。

  出于最基本的商业礼仪,王传富示意身旁的财务总监接过去,后者只是简单看一眼,竟失声道:“这么夸张?假的吧?”

  随后,立即反应过来,“对不起,我失态了。”

  然后递给王传富的同时,又道:“李董是否介意我稍微验证一下。”

  “请便。”

  得到允许,财务总监立即安排人打电话验证真假。

  不怪他失态,实在是对方给到的数据太离谱,哪怕是王传富看后,都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随时可以动用的现金及等价物45亿美元?在李家坡三大银行拥有超过170吨黄金实物?”

  面对质疑,李泽华从容解释道:“45亿美元资产是真的,其中大部分暂时用来囤积某些原材料,需要年底前才能兑换成现金。

  不过如果王董急需资金投入的话,我可以立即联系李家坡银行,进行二次抵押,加上我现在手头可以动用的一部分美金资产。

  凑个十几亿美元不成问题。”

  理论上寄存于李家坡几家银行的黄金还不属于他,可通过期货市场近期连续多转空,这批黄金的成本已经被做到700美元每盎司。

  远低于目前市价的1100美元,而且大规模空转多正在建仓,用不了两个月,黄金期货价格就将出现暴涨。

  届时别说二次抵押,他动动嘴,全世界的银行都愿意上门开出最优惠条件,求着他贷款。

  等待的过程也没闲着。

  比亚迪电子的扩张势在必行,不过就股权融资一项,两家公司的分歧比较大。

  比亚迪电子只愿意在这一轮出让25%股份,其中17%为现金交易,8%由青云集团给出的订单资源弥补差额。

  而青云开出的条件是30%,其中12%给现金,18%用资源代替。

  “吃相太狠了吧?”

  王传富被他弄的没脾气,“除非朝旭电子和比亚迪电子合并,再剔除怀旭电子的代工份额,我们才会认可资源交换的价值。”

  又劝他,“好歹比亚迪电子也是国内前十大电子代工厂,你一张嘴要走30%,还不给钱,这种事,董事会通不过。”

  “前十大的差距有多大?”

  李泽华寸步不让,“第一的鸿海,第二的伟创力加一块,占据十大一半还多,比亚迪电子每年的营收,还不足人家零头。”

  比亚迪方面有高管立即反驳,“那也比朝旭电子强的多。”

  然后就在切切实实的数据面前败下阵来,因为无论怎么讲,青云电子的委托代工订单,已经成为比亚迪电子最大收入来源。

  如果算上下半年即将上市的荣威电子订单,轻轻松松超过一半。

  这就是智能手机市场的魅力,与之相关的产业链配套产品,如耳机,充电器,蓝牙设备,无线网卡等,甚至还得加个路由器订单。

  这些算下来,每一项都是价值几亿的订单,更别提手机组装本身,动辄几百万台,几十亿的合同。

  拒绝。

  不可能的,对比亚迪电子来说,这是否定句,而非疑问。

  搭上青云集团这股东风,给比亚迪电子发展带来的好处无需多言,每个正常人都能看得见。

  但给出18%的资源股,未免太多了点。

  “我能给出的保证,就是每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50%订单量,2013年给予比亚迪电子,不低于1500万台手机的代工订单。

  并同时帮助比亚迪电子走出国门,在东南亚建立年产800万到一千万台的组装工厂。

  王董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比亚迪电子走出去扩大影响力,对新能源车的销售市场,会带来怎样有利的变化。”

  王传富终于心动了,“这些要写入合同,除此之外,青云集团不能随意插手比亚迪电子发展方向。

  而且我认为18%的数字太高,一半一半吧,各15%如何?”

  比亚迪电子最开始建立的目的,是为新能源车载电子设备做配套服务的,历史上是由于为花瓣提供代工服务才发展起来。

  现在有青云电子的提前介入,比亚迪电子提前起飞。

  相比于未来预期到手的利益,区区一部分股份而已,王传富不在乎,因为合作共赢才是目的。

  等到确认个人资产证明的真伪后,他迫不及待开口,“李董的赚钱能力真是让人羡慕,鹏城京东方的产线还在选址。

  羊城的晶圆厂又建起来,现在还要扶持新能源电池的两大发展方向,动辄每年百亿投进来,真是豪气。

  不过我最后还有个问题,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亚迪新能源战略想要成功,需要多方面共同帮助,尽凭青云一家恐怕很难做到。”

  涉及一个整体大行业,多吃多占注定没朋友,那些被排挤在成功收获之外的资本,会想尽办法出手阻碍。

  他担心将来因为利益分配问题出现矛盾,因为怎么看,青云都打算在这个行业搞一家独大。

  不然他把三元锂发展方向,也给投了是什么意思?

  嫌钱多烧手?

  “王董的疑问我现在就可以解答。

首节上一节500/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