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578节

  还是让脚盆鸡企业感到胆颤心惊。

  “必须制止它,而想要改变一个人,一家企业的思维方式,最有效办法是从物理层面摧毁他/它,奈何在东大,我们的力量不足以完成。

  剩下最好的手段,只有通过足够的利益吸引,青云的各项业务,因为触及原本分配模式,在脚盆鸡并没有发展起来。”

  孙正亿在和幕后投资人沟通时,说的很透彻,“那些模仿青云体系的拙劣模仿者,并没有学到精髓,所以无法顺利突围。

  但有我们的共同支持,相信在脚盆鸡站稳脚跟不成问题,尤其是微信科技蕴含着巨大的舆论影响价值,是多少钱都无法买到的。

  学习雅虎模式,完全按照脚盆鸡本土化,经营管理由自己人负责,只给它们分红,用巨大的未来收益将青云绑上车。

  后面,集团就可以运用在全球的资金和人脉,一点点打破屏障,渗透进青云内部,慢慢瓦解它。”

  孙正亿自问看人很准,虽然没正面和李泽华接触过,但仅通过对方的商业操作,就能确定他本人对脚盆鸡资本怀揣巨大敌意。

  很反常。

  尤其在他接触过的中上层中,大家只讲利益不讲立场,没人会和钱过不去,尤其当他公开抵达这片土地时,从未有人质疑谩骂过。

  反而是无数怀揣梦想和企图的人,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只要能给钱,谁管他是谁。

  可身份地位到李泽华这个层次,还主动发起挑衅的,很少见。

  他和atl新能源幕后株式会社实控人聊天时,能感受出对方发自内心的愤怒,那是恨不得把李泽华撕碎的愤怒。

  青云电子,荣威电子,按目前市场份额看,未来将是内地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级消费电子企业的存在,它旗下还有神州电子。

  又那是将成为连想控股的实控人,换句话说,青云很快将成为内地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最大供应商。

  可这样一家庞大的企业,却彻底和atl无缘,不仅一枚电池订单不给,还把公司旗下最重要的动力科技部门打包带走。

  曾毓民团队现在还在和atl打官司,竞业协议倒是生效了,架不住核心团队人员目前都在魔都,苏省的相关大学搞理论教学。

  人家表面上没有违反任何约定,法律都没法管。

  可实际上谁都清楚,曾毓民等人拥有青云投资的产业基金份额,每年从青云领上千万薪酬,看似在教学,实际上在培养人才。

  接连错过消费电子,电动两轮车市场的atl,还注定将错过新能源电池,这让atl管理层死都无法接受。

  内部甚至有人公然喊出,送李某人下地狱去的口号。

  孙正亿很无奈,他这次来魔都,是怀揣很多人最后的希望,如果能谈成最好,谈不成功,或许有很多人会选择最后的手段。

第464章 ,谁特么说是天注定

  “难怪有人说,习惯了赚快钱,就很难继续沉下心脚踏实地经营事业,一个产业基金b的全员持股,竟然都有人几万份,几万份的买。

  仿佛钱是纸一样,变着花样送过来,要多少有多少。”

  李泽华看着汇总数据上一连串的零,前一秒还眉头紧锁,“你们可坑苦我咯,都说金钱是万恶之源,如此凶险,怎么消化哦。”

  下一秒则喜笑颜开,“还好地产和农业,新技术研发三大天坑,多少资金投进去都不够,一半投地产,用赚的钱补贴科研和农业。”

  只是他现在还不知道,孙正亿正虎视眈眈,一门心思想把青云集团的业务引入脚盆鸡,完成利益互相绑定后,再趁机拿捏他呢。

  好在周受源聪明,在挖坑埋人这方面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听进入脚盆鸡市场由美利坚分公司负责,立马来了主意。

  共同持股,慢慢赚钱,哪有卖特许经营权和技术授权来的快?

  加之背后是一水的美利坚资本,压根不担心脚盆鸡方面不按时乖乖给钱……

  “又要钱?家里还哪来的钱?”

  湘省西南部某县郊区,一处低矮平房前空地上,乔老汉吧嗒着旱烟,望着从城里赶回来的女儿,“丫头啊,你不当家不知道财米油盐。

  衣食住行,哪一样不要钱?你每个月转回来三千块,看起来多不经花,买买种子农具,家里还添三头小猪仔,剩下翻新一下老房子。

  早没剩下几个。”

  孩她娘也在旁边帮腔,“是咧,丫头你就安心做事,每个月有四千多块咧,在咱们十里八村也是头一份好收入,这次没买上。

  还有下次的嘛。”

  女孩的穿着打扮即便略显朴素,但在外务工接人待物磨练出来的气质,仍旧和整个小山村格格不入。

  她叫乔三喜,是青云集团推广业务部,驻湘省星城分公司的一名地推业务员,每月累死累活赚五六千,最近更高些,得益于集团狂砸资源。

  且分配趋向一线,头脑灵活些,扎实肯干的拿过万也不在话下。

  原本她该有个幸福美好的未来,因为加入青云集团,在2010年底能拿到过万薪资,已经远远超越99%的同龄普通人。

  在星城房价普遍只有三千出头的时代,一年就能积攒下三成首付,她模样气质也不差,中人之姿,又肯努力,注定能过的好。

  奈何家里是个无底洞,自从爹妈知道她从江浙的纺织厂里跑出来,加入青云集团,工资从两千多翻倍后,张嘴每个月就要三千。

  作为标准八零后,逆来顺受,没苦硬吃的乔三喜妥协了,她相信凭借自己努力的双手,一定可以创造幸福生活。

  好在她留了个心眼,涨工资的事没说,依靠省吃俭用存下来一万多,可架不住产业基金一份就要五万,还有在家乡开设连锁超市。

  后者她不感兴趣,偏远小县城郊区,在集团规划列表上也没有开店的资格,她更不懂全员持股是什么,只知道身边人都在踊跃报名。

  积极认购。

  “买到就是赚到,是老板大方心善,把核心企业的股分注入到产业基金里,以后公司赚多少钱,每年都给额外分红。”

  “老板可是真正的有钱人,大几百亿那么多,一生一世花不完,子子孙孙躺在金山上打断腿也败不光,能带我们发财,纯粹是心好。”

  “我听说上面的大经理,想尽办法收名额,谁不愿意投钱才是傻子呢,卖给大经理一个名额才300块钱,投进去少说一年赚5000。”

  总之,下面说什么的都有,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发财机会。

  这个年代对普通人还算友好,正处在经济跨越腾飞的前夜,只要胆子大,看准赛道扎实埋头苦干,未必不能发财。

  可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胆量放弃舒适圈,拿前程去博一把未来,所以跟着持续发展壮大的公司,每个月给他们开高薪的老板一起投资。

  才是稳赚不赔的稳定发财道路。

  心思活络的,已经将目光盯上其他优秀员工手里的投资名额,不是所有人都有家庭帮助,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存款储蓄。

  比如乔三喜,一时半会拿不出五万块,其实她还有其它办法,比如找银行借贷,以她有五险一金,平均月打卡工资六千以上的资格。

  妥妥的银行优质客户。

  又比如找身边关系好的同事,朋友凑一凑。

  可和大部分八零后一样,乔三喜更喜欢依靠自己的能力,何况她不是没钱,加入青云近一年的她,光给家里就转回去近四万。

  她这趟是跟着集团往下面运家电的货车回来的,就是担心在电话里说不清楚,也担心爹娘不会把钱轻易给到她。

  为此,她承诺只要这次买上,以后每个月给家里五千,奈何乔老汉不为所动,张口闭口不靠谱,人家有钱的大老板。

  脑子坏掉了才会带着手底下人一起发财呢,说不定是变着法坑人,想把他们赚的这点钱全骗光。

  无辜躺枪的李泽华甚至都不知道,很多人在听说这事以后,第一反应和乔老汉差不多,赚钱的事,怎么会让普通人知道呢?

  能让普通人参与购买,跟着一块发财的事,十个里面九个是骗子,还有一个疯子。

  乔三喜只认准一个道理,她在厂里辛苦一个月,加班二百小时才两千出头,到青云后,努努力四五千简简单单。

  一个还肯为员工买五险一金的老板,一个能在星城市中心买下无数栋豪华商业小区,以极其低廉价格出租给员工的老板。

  一个在合同中明文约定,达到资格可以用市场价5-8成价格,购买梦寐以求豪华房子的老板,再坑也不会坑到哪儿去!

  乔三喜信他,却没有能力支持一把。

  因为她那精于算计的老娘,第一时间察觉不对,“丫头,你又涨工资咧?”

  得,钱没要到,每个月要给家里转钱的金额先涨起来。

  乔三喜没说话,有的只是失望,即便这种失望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但心里仍旧很疼很疼。

  她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一哥一姐,下面还有个弟弟,就在回来之前,弟弟还炫耀着告诉她,家里存款有她和姐姐每个月打工资。

  已经超过4万了呢,爸妈准备把老房子修一修,将来留给他娶媳妇用呢。

  “可是,同事都说这次是很好的发财机会,投五万,以后每年都能额外拿五六千,什么时候不想投了,就能从公司拿回来呢。”

  乔三喜觉得有必要为自己争取些什么,她曾经在读书的问题上,放弃过,初中毕业连高中都没念,十七八岁的年纪跑去江浙打工。

  只因为那里有几个同乡在纺织厂做女工,回来过年时,说的绘声绘色,一个月赚上千呢。

  当时她爸妈就心动了,也不管她成绩在年级排前几,将来有上大学的希望,毫不犹豫把她这个赔钱货送去工厂。

  依稀还记得,当时在粤省电子厂打螺丝的大姐,大夏天跑回家搂着她抱头痛哭,可任由大姐怎么说,爸妈都不为所动。

  哪怕当时大姐一个月才800块,承诺转回家500,都没让爸妈松口。

  因为从一生下来她的命运就注定了,赔钱的玩意,迟早是别人家的,这些年父母一直干涉她找对象,因为谈恋爱则意味着她即将成家。

  一但成家,还怎么名正言顺找她伸手吸血?

  乔三喜都懂,所以她一直没给家里提过涨工资的事,可她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培训知识和中小商家谈业务还行,在人生经历方面。

  还是个小白。

  为了取信于父母,她甚至拿出自己的存折,想要告诉他们差的不是更多,也同意投资后,每个月拿出五千块转给家里,帮衬兄弟。

  结果呢,爸妈毫不犹豫把存折拿走,美其名曰翻修房子,还差着不少呢。

  孩她娘还不断给她洗脑,什么只有同姓血脉相连才是自己人,外人都靠不住,老板就是变着法骗钱,穷苦人家没那个发财命。

  诸如这种话,家里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总之就是想要把她困在在,说实话她爹妈对投资产业基金五万块的事,心动过。

  可转念一想,完全不对啊,这钱只能以女儿的名义投资,万一将来不给回来怎么办?

  乔三喜愕然,熟悉的记忆涌上心头,都快哭了,记得上半年,大家都响应公司号召,购买智能手机用于办公时。

  她身上钱不够,想先只给家里1500,下个月再转4500,用腾出来的资金买一台荣耀p9,智能手机对其他人来说,或许是面子。

  又或许是为了玩一些手机游戏,但对青云集团的业务员,尤其是天天在市场上跑业务的推广员来说,智能机就是工作必备。

  企业微信,工作会议,各种文件报告都离不开智能机,新老客户注册,审核,上新,增设业务,参与活动都离不开智能机。

  可就这样一个合理要求,乔老汉怒不可遏,在电话里足足骂了她五分钟,最后如果不是心疼长途电话费,说不定能骂半个小时。

  总之,那天,半个村里都听到村口小卖部,她爹骂人的声音。

  乔三喜不敢反抗,只能按时把三千块打回家,还好集团后来出了政策,允许内部优秀员工分三期免息购买,在工资中扣除,她才买到。

  然后,乔三喜快疯了。

  因为星城和她老家离得不远,四五百公里,有资源在,她回家不仅不要钱,还能在内部递交申请,临时成为物流押运员。

  那时的国道省道照样不太平,尤其是小家电,诸如智能手机之类的,体积小单价贵。

  一车就是上百万货品,不管是防止司机监守自盗,还是预防路上发生其它意外,必要的跟车服务,和手持非攻击性武器的一车面包人。

  都是防止发生意外的必要手段。

  随机的押运员,又是公司其它业务优秀员工,能有效防止内部监守自盗,员工呢也开心,顺便回趟家不仅不要车费。

  还能额外从公司拿到一百多块钱的补贴,谁不开心呀?

  可惜名额不是谁都能拿到的,只有优秀员工才能在节假日,周末在申请的路线上随机被安排,有时候目的地距离家还有一段距离。

  公司甚至会安排跟车提供保护的面包车,再送一程。

  区区一点油费,哪里能和收买优秀员工忠诚感恩相比?

  君不见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才让优秀人才对青云集团逐渐产生归属感?

  别人想挖人都难。

首节上一节578/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