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614节

  “特么的,劳资堂堂一个站长,还拿捏不了你?”

  又是一天午休时,赵翔把这位老实巴交下属叫过来,换以前,他才懒得和一个站点核心优秀员工计较,可张德发属实做的过分。

  要怪,就怪他事事以完成公司政策为荣,在十二月初,公司推出一个随手拍新政策,内容以举报非堂食,卫生环境恶劣。

  没有实体门店,大量使用未经授权审核预制菜等,违法违规随手拍照政策,体现公司打击不良商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决心。

  政策是好政策,架不住有现实利益驱动,比如说餐饮门店为追求快速出单,不得已使用预制菜满足消费者需求,避免被投诉。

  吃了么倒是不禁止原材料预包装,但对熟食,开袋即食产品做出严格规定,未经公司审核的产品一律禁止使用。

  青云农业旗下食品加工公司,也在积极出陈推新,弄出许多保质期在7-60天内的预包装食品,就是成本有点贵,销售情况一般般。

  预包装食品安全其实很好管控,公司专门针对新门店,出餐订单量异常增长的门店,进行多道审核,譬如现场严查厨房出餐速度。

  达不到异常出餐速度,就会被判定违规,使用预制菜的餐饮店,要求提供对应进货明细,否则就会限制接单等等。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基层站点去执行,这就给赵翔这类人充足操作空间。

  比如,卫生不达标没有实体经营门店,没关系,只要每个月定期给他上供一笔,他就会在后台判定异常时,找辖区其它门店拍照蒙混过关。

  使用预制菜一分钟出十单也不怕,实地考察时,怎么说怎么写还不是他说了算?

  大笔一挥,直接给门店写上,后厨灶台十座,大厨五人,每人同时负责两个灶台,纯人工炒菜。

  类似的事,赵翔做过不仅一次,以至于他现在自己都不清楚,站点辖区内,究竟有多少家不符合规定的餐饮门店。

  反正每个月收到的红包,是他工资奖金好几倍,不出意外,干一年能买台不错的车。

  可惜,到十二月份,好日子逐渐到头,随手拍功能上线,公司给了所有基层员工一个直接越级举报的权限。

  员工秘密举报,合规监察部和推广部,或由蜂鸟众包公司下临时单,随机指派兼职员工冒充消费者实地检查,一经确认。

  对举报者本人额外奖励一千元起步,上不封顶,对违规操作的门店,立即封店冻结营业款保证金,并向所在地工商质检部门举报。

  后续视当地职能部门认定处罚标准,再进行相应操作,不得不说,吃了么对扰乱市场正常经营的餐饮店处罚手段非常重。

  政策一经推出,短短半个月就在全国范围内,打掉多家黑心餐饮店,清退一大批内部蛀虫,仅扭送司法机关就多达十几余人。

  可自古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赵翔这类人,在上面有点关系,自己也有手段,对下有掌控力。

  他只用一招,就完美解决问题。

  “秘密拍照上传,区域和站点无权过问,也无法通过内部渠道知晓具体个人和明细,事后奖励也是走特殊通道直接奖励给举报者本人。

  可架不住员工app上有记录,随便找个理由,每周或者隔十天半个月在开会时,把员工手机收上来检查一遍,就知道是谁举报。

  轻则打压,重则找个借口开除,平时没事弄点服从性测试,不听话的刺头挨个收拾,再给大家暗示别没事找事。

  还不得把随手拍,举报餐饮门店之类影响大家赚钱的政策,给顺顺利利屏蔽掉?”

  赵翔可不是一个人,他身后是一伙人,从区域到站点配送组,都有人参与其中,每个月仅此一项获利就有十几万。

  每个人分一些,比打工赚钱不知道强到哪里去,那还会允许别人动他们的利益蛋糕。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三令五申耳提面命情况下,还有刺头敢顶风作案,张德发属实有病,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何必呢,敬酒不吃吃罚酒,真是欠收拾。”

  赵翔看着眼前不服气的张德发,“怎么,说你两句还不得了?你也不看看,这个月你吃了多少投诉,如果不是站里出面帮你。

  你现在按规定都要被开除!”

  就有那么巧,正说话呢,又一个恶意投诉回执单冒出来,点开一看,赵翔笑了,将笔记本电脑推到他面前,“行啊,还敢打骂顾客。

  胆儿挺肥,我看你是不想干了吧。”

  张德发只觉得莫名其妙,可客服组发来的内部信息显示,他在上午十点十五分,配送xx小区订单,因送餐过程中某些原因。

  和消费者发生正面冲突,疑似有推搡和辱骂行为,现在消费者非常生气,好死不死,当时情况还被监控拍下来。

  “怎么,一脸不服气,谁冤枉你了?”

  赵翔打开客服传过来的监控,乍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最起码张德发在配送过程中和消费者,有肢体接触,看起来不像正常送餐。

  “别怪我没事先说清楚,有证据趁早拿出来,不然被查实,最轻也是开除回家……”

  张德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站点的,总之整个人晕晕乎乎,都忘记如何去辩解,他就一个普通打工仔,骤然遭遇针对。

  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尤其当站点还在推波助澜时,他死的更快。

  不出三天,因为消费者不折不挠,张德发也未曾提供有力佐证,在赵翔的暗中操作下,他成功被站点除名,只等区域审批开除……

  “哥们,你是真仗义,说赶走刺头就赶走。”

  “那是,区区一个员工而已,还敢特么的耽误我们发财,真是找死。”

  电话里,赵翔笑得很开心,“放心,以后还有人敢举报,通通干掉。

  不过这个流程还是要细化一下,不能太明显,比如工作时间,让各配送组临时开会停止接单,还要该配送组组长配合。

  不通知某个人,让他继续接单,然后在同一时间安排多人同时下单,又要和小区保安提前打好招呼,借口高档小区保护隐私。

  强制关闭外卖员随身拍摄设备,然后短时间内集中投诉,才能搞走一个刺头,还是太麻烦了。”

  电话那头黑心餐饮店老板也跟着皱眉头,“要我说,就是你们公司有毛病,放着钱不赚。

  也不想想,没有我们这些餐饮门店支持,你们哪来的饭吃?

  还特么脑残想要清理我们出餐快的门店……”

  赵翔附和道:“就是,没有你们,我喝西北风去啊!谁不知道,推介渠道买流量曝光最多的就是你们,既要按时按量完成任务。

  又要人完全按规矩走,也就是特么市场上只有吃了么一家独大,换个有竞争对手的行当,弄不死它,真是有病,哪有把钱往外推的道理……”

  别看他自己依靠平台赚得盆满钵满,可公司不让他安心赚轻松钱,就是仇敌,心里恨的牙痒痒。

  等挂断电话,他又给区域某人打过去,“谢了,邱总,晚上一块喝酒啊,去那家新开的酒吧,我请,嘿嘿,有上新,都是十七八岁~”

  电话里邱总有些心神不宁,“小赵,我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劲,这个张德发的资料我看了,09年6月加入公司。

  当时公司成立还没两个月吧?你说这家伙是不是认识一些领导?”

  “不可能,我都打听清楚了,这家伙一点背景都没有,不然也不至于三次升职考核通不过,但凡有人打声招呼,早升上去了。”

  赵翔浑然不在意,“中专毕业,出来打工十多年,快三十岁了还没买个房子,听说他老婆身体不好,是个拖油瓶……”

  “那就好,不过随手拍的事情,你要处理好,别再让人捅上去,这回为了搞定上面下来的暗访组,我可是花了不少钱,搭上很多人情。”

  赵翔听着邱总暗示,秒懂,“您放心,我和下面说清楚了,大家感激您还来不及呢,今晚特意选了几个代表亲自过来给您敬酒。”

  邱总是人精,一说秒懂,敬酒是假上供是真,笑呵呵道:“行,晚上见面说。”

  下班后,一行人又凑一块花天酒地,只是在寒冷冬夜,张德发却漫无目的走在魔都街道上。

  他整个人至今都是晕乎乎,想不通,仅仅一次意外,就让自己丢掉工作,三十出头,不上不下的年纪真尴尬。

  “张德发,你脑子有病是不是,我好心好意告诉你,你转头就把我卖了,你个王八蛋!现在我连区域文员的职务都保不住。

  被调到站点做杂务……”

  “德发,我这病是治不好了,可怜孩子还小,等我走了,你一定要好好待她,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人,那样我在下面也能闭眼。”

  他脑海里一团糟,一会回想方才发生的事,一会考虑未来怎么办。

  还不时冒出区域人事专员最后说的话,“被集团开除有劣迹人员,其它友商公司都不会招,我劝你别白费力气。”

  好家伙,连去送快递的路都被堵上,三十多岁,总不能继续回厂里上班吧?

  丢掉月薪六千有五险一金的工作(优秀员工底薪高),再做月薪两千的体力活,到手工资还不够给媳妇买药,他真心想死。

  可谁让他中招了呢,公司三令五申,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随身摄像头正常工作,哪怕是高档小区,别墅庄园也不能例外。

  公司和很多小区物业都签订了保密协议,拍摄到的内容只要无异议,最后都会做无害化处理,保证不会外流。

  可他倒好,傻乎乎被人家保安忽悠,给关了,这才惹出被冤枉殴打辱骂消费者的风波,被开除也不冤。

  “可能这就是命吧,三十多岁一事无成,一根筋认死理,凡事都想做到最好,偏偏又不会阿谀奉承,没人喜欢。

  想做好本职工作,担心吃投诉,结果呢?”

  在桥头人行道上来回吹着冷风,他总感觉活着没什么意思,家里有个拖油瓶,赚到钱存不住都换成医药费,孩子还小注定没前途。

  活着?还不如。

  正胡思乱想,电话铃声突兀响起,他下意识一接。

  熟悉声音传来,“我德发,出来喝酒,在魔都的老兄弟就你们几个了。”

第496章 ,奇葩人奇葩事无语

  “不是,你看我很闲?”

  文件堆里看不着人,却能听到李泽华的声音。

  梁小龙使劲踮起脚,想看看文件遮挡下,他的表情,“老板,我保证我所说都是真的。”

  “然后呢?”

  李泽华继续批改文件,临近年底所有人都在忙,他也不例外,“看到这堆资料没有,加一块比你我还重,三天,就三天时间得处理好。

  你说我有没有时间听你说?”

  说着,抱怨道:“行政部办事效率太低了,找个临时负责的办公室主任都找不到,张涛呢,对商业信息不敏感,流程更是一窍不通。

  现在弄得我都要亲自上手,还要把前因后果弄清楚~这种小事,你找刘子杰,或者那个调任华东的原浙省总经理不就好了?”

  换别人,他才懒得废话,早打发走,可梁小龙不同,他是公司天字第四号员工,仅次于杨志超,于莉,是可以绝对信任的人。

  他也很懂分寸,换成别人,哪怕从华东大区调走,想插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而已,他偏偏恪守职责,亲自跑来询问自己意见。

  梁小龙道:“找了,刚才还找于总聊来着,可是于总说,这人似乎正适合调到您身边,做个传声筒也不担心话走偏。”

  李泽华这才来了兴趣,从文件堆里探出头,“三十二岁,做事扎实,诚实守信,认死理一根筋,听起来挺有意思,惟独中专毕业。

  是不是低了点?”

  “可是他这个人重恩义,对患病妻子不离不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违反公司政策的事不妥协,一心为公也是优点啊。

  加上不阿谀奉承,对规则外的捷径视而不见,您看他加入公司三次晋升失败,都没给我张嘴,这不正是你想找的人吗?”

  梁小龙似乎又想到什么,“林总说,以前您找助理,要有相关行业的资源,可现在您自己就是资源,还不如培养内部提拔的可靠人才。”

  他之所以这么费尽心思推荐,说白了也有私心,因为张德发是自己人,出身湘省,加入公司时间早,身家清白,重情重义。

  今天帮他一把,未来说不定什么时候能回报自己,哪怕关键时候说句话,也能回本。

  李泽华琢磨片刻,把文件一丢,按下内线,“让于总过来一趟。”

  随后道:“既然你都开口了,老兄弟的面子不能不给,不过我挺好奇,你在华东这么久,就没考虑过拉人家一把?

  十六个月的优秀员工,六次季度,两次年度,换其他任何一个人,都升上来了吧?”

  梁小龙苦笑一声,“有些人,他就不适合做管理,张德发就是这种,做员工很负责,可是认死理不懂得变通,很容易把人得罪光。

  最早做优惠推广我就看出来,您还记得当时有个小个子出车祸,您来交大站点顺带把慰问金带过去那次吗?

  我不是拿了50张9块9任吃给您吗?就是沈女士和陈小姐在的那次,被张德发看到,换成别人,老板拿自己家优惠送人情。

  哪个不开眼的员工敢有意见?偏偏他就有,说什么无规矩不成方圆之类的话。”

  李泽华好奇问一句,“搞了半天是你压着他?”

首节上一节614/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