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669节

  主要在此之前,全世界都没有类似合作先决条件,怎么看都像是纯忽悠。

  所以在青云欧洲分公司初步接触诺基亚时,后者压根没答理,只不过随着谈判开始进入深水区,它们才开始逐渐回过神来……

  作为一手缔造诺基亚神话的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亲自赶到法兰克福,和青云集团董事长李泽华见面。

  他见面第一个问题是,“集团已经和微软达成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如果你想要说服我~”

  “不不不,你能来,已经从侧面说明一切。”

  李泽华毫不留情直接打断他的话,“如果没有兴趣,你应该在西雅图和比尔盖茨谈合作,然后诺基亚将在微软逐渐收紧的禁锢中,慢慢死去,直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他说话毫不客气,因为它掌握着绝对主动权,去年二季度,诺基亚还是手机市场当之无愧的绝对霸主,现在,它仍旧是不可忽视的主流玩家。

  可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诺基亚手机业务,即将在某一天彻底完蛋的消息,资本市场已经将旧日霸主提前抛弃。

  无法融入主流市场(和2018年以后的花瓣简直一模一样,可诺基亚背后的国家无法承受巨大外部压力)已经成为它绕不开的痛点。

  如果没有青云,诺基亚应该在二月份时,选择对微软妥协。

  可是青云的横空出世,以及开出的丰厚条件,让诺基亚管理层,尤其是约玛奥利拉等一众高管看到新的希望曙光。

  相比于微软给诺基亚开出近乎卖身契似的耻辱条款,青云给出的条件,要好太多太多,尤其后者背后一整个超级消费市场。

  奥利拉看得很清楚,诺基亚有技术底蕴,青云掌握市场渠道,还有相当多的消费基本盘,最关键他有钱,还舍得花钱。

  具体的谈判细节,双方公司已经进行多轮谈判磋商,双方的筹码和底细,也相互了解清楚。

  奥利拉知道对方想要什么,打的什么如意算盘,可他没有更好选择,为了让公司继续存活下去,他只能选择开出更好条件的一方合作。

  面对一个年纪和自己相差40岁的后辈,他强忍着别扭和不适,开口道:“即使失去手机和设备生产部门,诺基亚仍旧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方,我们可以活得很好。”

  “但你的一生心血会毁于一旦,你甘心吗?”

  李泽华从来没有如此咄咄逼人过,他似乎一门心思想要激怒对方,“将一家单纯的电信服务商带到如此高得地步。

  再眼睁睁看着它跌落谷底,被人反复践踏,从此以后人们提起它,总会在前面加一个点缀。

  哦,就是那个曾经手机销量全球第一的诺基亚啊,它竟然还活着呢?

  这样很完美,因为随着竞争对手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它都会作为反面例子被提及。

  而您,诺基亚历史上最伟大的决策者,也将随着它的手机业务落幕,而成为最大的失败者。

  无论曾经你带领它,取得多大的成就,人们只会记得,它是在你手里落幕,一个曾经站在群山之巅,透过云层领略天地间最雄伟风光的人。

  他的下半生,恐怕不会那么美妙,巨大的心理落差,会永远侵蚀他的内心,让他寝食难安,你觉得呢?”

  面对责问,奥利拉沉默了,虽然他个人有接盘的下家,可他真的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落寞离开吗?

  和聪明人说话永远最愉快,他来已经透露出许多内幕信息,李泽华看懂了,所以自信,他不需要给予对方太多尊重。

  因为这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在之前的谈判中,青云已经充分领教过对方代表的倨傲。

  明明其手机业务已经做的快要破产,偏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和你谈是你荣幸的模样,死咬着每一个利益点不松口。

  青云又不是来做慈善,说白了就是花钱补基础,全盘吸收诺基亚电信通信业务专利后,它能不能活着,关青云什么事?

  手机市场份额,少一个主流玩家,剩下的公司就多吃一口,青云将来有朝一日站到苹果叁星的位置,反过来也要对付诺基亚。

  说白了,就是特殊时间段两家公司有这么一个合作契机罢了,谈的成,青云就可以为四五年后,必然爆发的经济战提前做充足准备。

  谈不成,也要打乱微软的布局,让诺基亚多在前面吸引一阵火力,避免鱿太资本过早腾出手来对付青云。

  一举两得,优势在我,怎么输?

  奥利拉也明白青云此时的算计,他只是尽可能为公司谋求一条新的出路,毕竟微软开出的条件,几乎彻底断送公司未来。

  “听说贵公司近期推出的鸿蒙操作系统,在海外推广遭受不公正待遇?”

  他尝试夺回更多主动权,甚至不惜主动倒贴,“如果李先生有兴趣,我们两家可以尝试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入合作。

  比如伽利略计划可以为青云在海外的电子产品,提供地图导航等诸多服务。”

  “别,伽利略系统喊了七八年,什么时候能彻底成熟还是个未知数,我宁愿给gps缴纳高昂专利费,也不想等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

  李泽华冷汗直流,欧洲人做大项目的传统,他一向敬而远之,就好比上世纪末,欧萌提出一个野心勃勃的高铁计划。

  结果连最强大的德意志,都一拖再拖,直到他重生前,所谓三万公里也没弄出来,而伽利略也只存在于ppt当中。

  倒是东大咬着牙自己弄出来的北斗系统,成为和gps分庭抗礼的存在。

  “可惜了,李先生对我们还是存有防范心理,可是青云不拿出更多切实的行动,仅仅是金钱上的支持,不足以打动公司管理层和股东。”

  奥利拉很遗憾,如果能把青云系捆绑上车,一起踩坑,巨大的沉没成本,将促使后者对诺基亚进行更大规模的妥协。

  甚至,他可以借用青云体系中已经逐渐成熟的产业链,为诺基亚进行各种配套软件开发优化,硬件生产代工。

  这一点,是他们最看重的地方,青云本身在智能手机行业,并没有太多值得夸赞的亮点,此时的它,和代工组装厂没区别。

  充其量有一些压缩成本,整合行业资源的特殊优势而已,诺基亚看重的是其产业链未来发展,和它手里掌握的销售渠道,基本盘。

  李泽华也清楚,所以他开门见山道:“之前开出的条件不变,基于现在的大环境变化,我可以进一步开放集团旗下产业链资源。

  如果贵公司能够帮助青云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那么青云软件和电子集团将为诺基亚彻底放开所有限制。

  届时将有数千家硬件,软件服务商,数十万相关行业最吃苦耐劳的工程师,it从业者为塞班系统做优化配套工程。

  所有新增的成本,青云同样可以承担一半支出,并且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们愿意和东大加深技术合作,并将手机业务转移过去。

  那么来自美利坚的压力,我自一并承担!”

  “真的,你怎么保证?”

  奥利拉最近很烦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几乎所有人都在劝他放弃,和美利坚衙门对着干没好处,哪怕强大的欧萌。

  也急需来自华尔街的资金援助,一个芬兰,抵抗不了内外压力,迟早要妥协,而作为代价之一,诺基亚也将跟着沉沦。

  “没有什么保证,我有的选,你们没有。”

  李泽华表现的很强势,既然对方当家人来了,就证明其内部心动了,不然和微软的合作协议早就该签署了。

  这就是先知先觉的最大优势所在,他虽然不记得确切时间,但青云有自己的商业情报部门可以收集信息。

  在青云接触之前,诺基亚和微软已经就手机业务快要达成一致,是他一张嘴要拿出200亿美元,换取诺基亚专利授权。

  才将这场原本板上钉钉的合作给打断了,观望,就是最大的表态。

  不过好在他还没狂妄到认为诺基亚离开他就活不下去,很快又道:“当然,合作共赢是青云一贯宗旨。

  如果贵方坚持,我们可以用一个折中方案,譬如各自出一笔钱,以东大和芬兰的信用作保,汇入第三方银行。

  再按照各自谈判的项目,进行约定监督,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有明显违约行为,双方的保证金无条件归属另一方,如何?”

  这是他能想出最符合实际的办法,涉及到如此大规模的合作,全世界都盯着,一但他退让,以后被媒体挖出来,国人怎么看他?

  如果事情进展不顺,比如美利坚,欧萌出面施压,诺基亚占了便宜不履行合约,他怎么办?

  归根到底,还得双方共同拿出诚意来,只有沉没成本和预期收益都符合双方需求,合作才能顺利进行。

  奥利拉询问了保证金的额度后,沉默片刻,“20亿美元太多,集团可用于手机业务的流动资金,无法承担。”

  “青云可以接受用贵方用技术专利授权抵押。”

  李泽华知道他没说实话,可谁在乎呢?

  偌大的一家五百强靠前的老牌跨国公司,别说20亿,加个零也能拿出来,但对方缺乏的是扭转行业颓势的信心。

  青云不缺资金也不缺未来,一门心思就盯着它的专利库,里面好东西可着实不少,随便弄出几十项基础专利都稳赚不赔。

  微软,不也是奔着它未来十年的专利授权来的吗?

  奥利拉这次没有拒绝,因为他也打算把手里的专利,卖个好价钱,既然青云出的起价,为什么不试试?

  有两位大佬开的好头,接下来谈判工作顺利不少,双方谈判团开始就更加细节的问题,进行激烈交锋。

  在李泽华授意下,青云谈判团没有纠结具体授权价格,哪怕超出市价也来者不拒,只要不是太离谱就行。

  他要的是抢在美欧下定决心介入之前,把青云的技术累积短板补上,错过诺基亚这个村,以后就更难寻求替代品。

  如果可以,他甚至想把整个诺基亚手机部门搬回国内,可惜奥利拉说什么也不同意……

第543章 ,收获满满韬光养晦

  “支持诺基亚在手机业务上保持适当竞争性,和支持花瓣积极开拓欧洲电信业务,拿下德意志等国市场,并没有原则冲突。”

  随着青云集团和诺基亚集团,在德意志法兰克福签下意向性合作备忘录,其最低合同价值230亿美元的庞大合作金额让世界侧目。

  与应对媒体时的从容不同,在经贸团内部,李泽华表现的十分慎重,因为合同具体执行还需等待全球各个主流国家批准。

  欧萌对此自然不会设置过多阻碍,但美利坚,脚盆鸡,东大,东盟等经济体,或许会因为各自经济利益,而选择插手。

  哪怕事先得到过上层默许,李泽华在给院里常务副总当面交流时,还是再次做出保证,“诚然,诺基亚盈利大头在手机业务上。

  如果青云出面确保其衰败速度,等同变相为它输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电信通讯相关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积极扩张。

  但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严肃问题,当前国际形势下,欧债危机爆发,而美元长期处在0利率。

  这到底是经济的自然发展规律,还是人为控制的别有用心,我本人更倾向于美联储的定向收割。

  左证太多太多,在脚盆鸡广场协议,德意志马克危机,压服代英的英镑攻击,和针对东南亚的自由兑换风潮。

  以及不久之前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及欧债危机,事实上都是美利坚鱿太资本,在幕后推动针对它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定期收割。

  而现在轮到了我们,国际热钱在过去一年中大量涌入,基本所有赚钱行业,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溢价泡沫,一旦资金抽离市场与其变化,将有多少企业控制权被夺走?

  当然,并不全是负面,起码通过这一轮外来资金和技术,市场的转移,无数国内企业在科技研发,产业升级中获益无穷。

  但我们必须看到,国家才刚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虽然很多,但产品出口的数量远远高于质量,我们的技术实力积累仍然存在致命短板。

  哪怕在各个行业正以令世界瞩目的飞速在拉平差距,但劣势和瑕疵仍旧存在,所以,适当在自身努力的同时。

  拉拢一把敌人的敌人,将更有利于为我们争取发展的时间,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就是如此,青云或被动,或主动持有欧萌多国国债。

  也是如此,只有它们得到喘息之机,才能拖延美利坚资本掌控全球的进程,一旦欧洲彻底落入鱿太资本的掌控。

  届时欧美一体,共同对我们施压时,谁能抵挡呢……”

  在解释时,李泽华心里莫名想起七年后的花瓣,它俩遭受的情形何其相似,却因为背后支持者的力量和态度不同,命运天差地别。

  一盘散沙的欧萌,根本没有勇气杜绝来自大洋彼岸的无理要求,拱手将涉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企业推出去。

  其结果就是整个欧萌从此丧失在该领域最后的竞争力,随着诺基亚手机业务的倒下,整个欧洲互联网硬件和软件市场。

  彻底沦为美利坚企业的后花园,任由索取。

  这绝不是开始,随后法兰西阿尔斯通被迫以超低价格出售,这家曾经位列全球四大的高科技企业,因为在全球市场抢夺通用订单。

  被后者以强硬手段肢解。

  而西门子,也难逃资本黑手,鱿太资本力主推行的经济全球化,其丑陋嘴脸一览无余,所有竞争对手只配沦为其产业链不起眼一环。

  从此不能再与其交锋,然后失去核心制造业的国度,一个接一个呈现出与美利坚社会一样的产业空心化,进而导致矛盾丛生。

  很多人其实一直没看明白,那就是失去工业竞争力,第三产业依附于谁的问题,金融业固然赚钱,但是它能接纳多少就业人员呢?

  没有工业附加值和劳动岗位,更多的社会人口,通过怎样的谋生手段来养活自己呢?

  这恰恰是鱿太资本推动全球化的核心目的所在,通过制造业全球分工合作,不断消灭竞争对手,控制它国经济。

  让全球范围内,不能再出现任何一个能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到最后,失去反抗能力的各国,将被迫成为类似集团化下属的子公司。

  各自牵制,各自经营为上层总公司鱿太资本贡献源源不断利益,又因为资源分配权柄在总公司,子公司自身实力不足以反抗。

首节上一节669/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