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重活2009 第670节

  单独一家想要摆脱控制,就要面临总公司和其它所有被裹挟子公司管理层的围攻,一家打万家,何况核心资源还掌握在鱿太手中。

  手下管理层为了利益和前程,或畏惧,或干脆就是被同化的“自己”人,往往未战先降,留在反抗阵营中的人,也形不成合力。

  怎么赢?

  把俗世公司化,并成为永掌资源分配的终产者,将全世界所有人当作牛马豢养,永远无法脱离任由摆弄的大计划。

  才是鱿太资本的最终图谋,世界大同,金字塔永固,这一点上,鱿太资本和白象不谋而合,四等按血脉生来注定,谁也别想再往上走一步。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只配挖洞,这样的世界,如果不是一出生留在金字塔顶端,那终其一生都别痴心妄想往上爬。

  因为田园犬和贵宾犬,除享受的生活待遇略有不同,其生物本质并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你何曾见过犬类口吐人言,对人类发号施令?

  院里的李副总知道的内幕,远比李泽华更多,所以他脸上极其慎重,“虎口夺食,恐怕又要掀起贸易争端。”

  众所周知,一旦鱿太资本控制下的企业,在正常商业竞争中落败,就会想尽办法让美利坚力量介入,阿尔斯通就是这么没得。

  棒子最后连底裤都赔没,脚盆鸡最巅峰时,叫嚣着一座城市的财富能买下半个美利坚,结果被其一巴掌甩过来,硬生生抽出个失落三十年。

  青云和诺基亚合作,从微软手里硬生生夺走一块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肥肉,比尔盖茨肯善罢甘休才怪。

  他可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微软更不是世纪初,硬抗着鱿太资本压力不妥协,哪怕拼着因涉嫌垄断被拆分,也死不退缩的微软了。

  现在二者早就实现同流合污,而吞并诺基亚手机业务,葬送欧萌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布局最后希望,是两家早就达成的重要合作。

  青云贸然横插一竿子,不惹人恨才怪。

  李副总也扛不住这么大压力,何况国内也有反对声音,连青云正在接触,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并取得极大进展的中兴集团。

  都站出来隐晦表达不满,更别提花瓣了。

  青云在资敌,在阻碍国内相关领域进步!

  对此,李泽华很无奈,“没有核心技术优势,没有强过敌人的最终实力,又在敌人最看重的市场积极扩张,哪怕一时付出巨大代价。

  取得一定进展,又能如何?

  现在是国际热钱大量涌入国内,鱿太资本企图收割国人三五十年之毕生劳动剩余,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它们当然会做出一定妥协。

  但这个妥协的力度和时限,取决于双方博弈的最终结果,一但收割完成,或者收割利益不如预期,鱿太资本很快就会翻脸。

  欧萌自身尚且自顾不暇,我听说双方的谈判一度剑拔弩张,德意志和法兰西两个国家现在死咬着不退,双方在金融层面大打出手。

  或许欧萌会失败,进一步让出经济主导权,可无论如何,欧洲和美洲的关系更亲近,双方的利益更加趋于一致。

  一但鱿太资本回过神来,加大在欧洲的利益交换和竞争力度,我国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项目合作,又有多少能顺利拿到手,吃到嘴?”

  李泽华不反对花瓣趁着诺基亚受手机业务拖累,营收暴跌利润大幅度下降期间,大举进军欧洲市场,可原时空的结局,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签署的协议可以作废,保证金还不退,花大价钱弄出来的基础设施,自己拆了回炉重造,或者干脆以废铁价,给一点可怜补偿没收。

  这不是个例,也注定会上演,也只有李半城在完成鱿太资本和代英的战略任务后,被奖励允许涉足欧洲的电信业务建设。

  可惜,被用完后失去利益价值,连代英都自身难保的大局势下,李半城的投资高光时刻,也如同昙花一现,来的快去的更快。

  前后不过三四年光景,以李半城汇丰为首的香江资本,就在欧洲被人灰溜溜赶跑,如果不是为了留下它们继续给东大扯后腿。

  可能连骨头渣都不会给其留下。

  可惜,这些还未发生,李泽华只能用利之一途稍微推演,用历史上发生过的血淋淋经验教训,试图惊醒内部盟友。

  “即便有青云帮助,诺基亚的发展颓势仍旧不可避免,何况有了它的基础专利库授权,我们相当于站在欧洲过去五十年,基于电信领域发展积累出的巨人肩膀上。

  登高向上,可以节约多少资金和时间,让国内相关企业少走多少弯路?

  诺基亚能坚持钉在欧萌市场,最难受的绝对是苹果和叁星,高通和甲骨文等美利坚企业,花瓣从中能获取的订单只是少数。

  何况有青云联合东南亚诸多集团,联手推动的未来4g网络建设,哪怕技术标准不是国内制定,但有了诺基亚加入,我们的技术优势。

  未必不能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标准,届时可以为相关领域增加多少技术转让,授权收入?

  何况基础设施建设掌握在我们手里,后续对外无论是否奉行放任,或者直接插手政策,都大有益,主动权在手,花多少钱都值得!”

  李泽华为这个计划呕心沥血,付出极大,200亿美元换一个未来五年安定发展环境,对国家,对公司来说都稳赚不赔。

  他没有伸手向上面要一分钱,可政策保护必不可少,甚至在关键时候,要借助国家的力量,为计划落地遮风挡雨。

  美利坚资本的雷霆震怒,可不是那么好地方的,单单一个微软出面,青云都不敢正面竞争,毕竟世界首富光环,极具压迫与欺骗性。

  李副总没说话,倒是跟随商贸团一起来的花瓣高管出来开口,“李先生怎么保证在合作后,花瓣还能如约取得东南亚项目建设主导权呢?

  你们原本就和中兴大唐有深入合作,现在又有诺基亚加入计划,恐怕留给花瓣的市场份额,不会太多。”

  李泽华有条不紊解释道:“首先,中兴和大唐的未来发展定位,将配合青云电子集团取得在手机硬件上的技术突破,这是核心。

  其次和诺基亚的合作,更多是奔着手机代工业务,产业链建设和庞大专利库去的,在电信基础设施设备采购和使用上。

  众所周知,青云在过去,现在,包括未来,一直秉承支持国内企业发展为首要任务,即便任先生一再拒绝与青云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青云也没少通过委托三大运营商,每年向花瓣订购不低于数十亿的电信通讯设备,包括青云体系内的制造业工厂。

  其所属能够使用国产设备的操作系统,精密调试设备等产品,也都是通过花瓣采购,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花瓣虽是国人之光,但那副饕餮嘴脸只进不出,也很让人头疼,明明已经是全员持股,没有核心利益冲突,外来企业也不可能趁机捆绑花瓣。

  青云又舍得花钱,可偏偏花瓣对青云的戒心,一点不比对外资少。

  之前通过中芯国际联系,想要在海思项目上和花瓣合作,李泽华一度甚至想要把熊猫电子拿出来,作为诚意筹码和花瓣实现共赢。

  奈何后者警惕心非常强,强到它和白象做生意那样,除非收到全款,不然不发货,就算合作了,也要通过第三方贸易公司提供服务。

  这种深入骨子里的不信任,疏离感,让青云头疼不已,尤其两家在电子产品上的直接竞争关系,更给合作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尤其是青云在去年十月中旬,成功推出微信软件后,同在鹏城的花瓣,更是有完全脱离青云合作体系的企图。

  或许是担心在舆论宣传上,别青云抓住把柄趁机要挟,总之从那以后,花瓣电子产品在拼夕夕,京东等销售渠道上投入的资金锐减。

  微信崛起后,花瓣几乎没有投入过多资金建立合作,就是在舆论公关,压制热点等领域,有过接触,每年合作金额也就是几千万上下。

  青云内部一直有全面进行打压的风声传出来,可全被李泽华强行压制,可让他屈尊亲自去鹏城和任先生化解矛盾。

  也没那么容易,他堂堂一家大集团掌门人,动动手指每秒几百万上下的大人物,不要面子啊?

  既然要争,那就先分胜负,时间会证明一切。

  现在面对花瓣核心高管的咨询,他还是选择耐心解答,“对外市场,还争就争,对内嘛大家各凭本事,只要在游戏规则以内即可。”

  花瓣的高管没再说话,李副总满意点点头,实际两家争端上面也有所耳闻,不想见到两家走得太近的声音时不时冒出来。

  懂得都懂,这是防着青云成为不可控的存在,如果他再把花瓣拉到阵营里,那以后谁还能制约这个巨无霸集团?

  李副总抛开杂念,盘点起这趟出行的成果,接着又是眉头一皱,因为一大半成果都是青云谈出来得。

  里面包括青云旗下民生金融控股和德意志银行,法兰西巴黎银行签订的金融合作,里面涉及的购买欧洲主权基金,各国国债的规模。

  甚至超过了央行预计持有的总金额,青云承诺在未来两年,将增加持有约600亿欧元的各国贴息国债,并稳定长期持有。

  在制造业领域,青云旗下青云动力科技携手比亚迪科技,和戴姆勒集团签订多项汽车技术授权合作,以及汽车进出口合作。

  在其它领域,青云还和光学巨头,及西门子集团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总之,它就像个吃不饱的巨人,挥舞着钞票买下看中的一切。

  合作规模大,签约资金多,是好事,也是坏事,因为风头都被青云一家抢走,剩下其它企业签约规模,加一块甚至不足青云三分之一。

  这怎么弄?

  虽然一开始出来,就是占了青云的便宜,可其它领域不取得一些进展,其他人脸上怎么挂的住?

  好几十家成规模的大型企业集体出海招商谈合作,不如青云一家?

  传出去,还以为大家实力不济,专门来给青云陪衬呢。

  面对上面若有若无的疏远,李泽华苦笑之余,内心暗自警醒,或许是该韬光养晦一段时间了,再继续出风头。

  保不齐哪天,上面就该对青云进行拆分,类似的言论,从大洋彼岸不断传递过来,还好他有微信科技掌握一定舆论自主权,能就行驳斥。

  不至于在互联网圈子形成一股风潮,可越来越壮大的青云系,已经让很多人到了寝食难安地步……

第544章 ,亏得太慢老板骂人

  老板在外打拼,家里也没闲着。

  作为集团事实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本身就是淡马锡高管出身的林文辉,目前又执掌着集团财务工作和民生金融控股。

  实际上青云投资,微支付都在他的领导之下,加上通过产业基金结识大批实权人物,外部又有吴奕斌控制着微信科技与他遥相呼应。

  林文辉的地位愈发稳固,可权柄也不是那么好执掌,与之捆绑的责任和巨大压力,也让这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早早出现秃头迹象。

  “秦总,请放心,您申请的特殊资金总行这边经过慎重讨论,已经通过审批,这两天就会如期拨付,对,不会耽误您正常工作进度。

  好,常联系,还要您多照顾生意呢,回头见一块喝酒,我做东,哎,好。”

  结束通话后,他摸着略显发酸的眼眶,借机休息片刻。

  类似场景,他每天都要应付很多,能把招呼打到他这来,每一个都不好对付,有些是公司业务开展过程中,审批主管单位的关系。

  人家有合法合规的经营项目,打声招呼托个人情,弄它几千万上亿资金应急,具体最后是否用在项目上,还是拿去做短期拆借获益。

  他管不着,也犯不上管。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类似请托太多,已经严重影响他的正常工作进度,老板让他接管民生金融控股,主要是完成线下布局。

  同时要兼顾出海任务,可现在一堆又一堆的人情世故找上门,他竭尽全力才未惹出乱子。

  要怪,就怪青云业务量太大,涉及的行业太多,上面的婆婆自然不少,以前还只是通过方国辉之流的手套,从中截留业务。

  安置亲朋好友,本是人之常情,毕竟谁出来工作奉献,都难免代入个人情绪,连我介绍来的朋友都不帮忙照顾,那凭什么照顾你?

  利益,资源的本质在于交换,你帮我,我帮你才是真的好,可架不住以前这些事,都是各个子公司管理层自己解决。

  决策委,董事会最多在统计数据报表里,看到一组数据,哦,今年公共关系维护费用和关连交易多少亿,占到公司毛利率比例多少。

  只要不超过警戒线,没有明目张胆搞利益输送,大家也心照不宣的不去提,只是由合规监察部刘总负责查处中间是否有中饱私囊。

  可现在好了,青云一家民营企业,从仲信保利和买办集团手里,硬生生夺走民生金融控股的控制权,让一家曾经市值千亿的银行。

  彻底成为青云的钱袋子,大家闻着味找上门,他算是对所谓关联贷款有了更清晰理解,从最初的瞠目结舌到如今麻木不仁。

  只过去几个月时间,也算是国内一大特色,大家吃喝有些不讲究,缺了就直接伸手拿,仿佛自家存折一样。

  这个几百万,那个上千万,碰上有实力的几千万也不稀奇,虽然一开始就做好心理准备,但短短三个月时间,10来亿的关联借贷。

  还是让林文辉直呼受不了,他在给顾时节汇报时,都忍不住公开抱怨,“必须想办法遏制这股风潮,怎么是个人都跑来直接找我谈?

  何况这才多久,就有高达16.7亿的关联贷款,一年下来不得四五十亿啊?

  太夸张了点,集团一年才多少净利润?再吃下去,我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用做,净陪着它们从公司往外掏钱了。

  直到现在燕京的商界朋友怎么叫我吗?

  嘿嘿,散财童子,冤大头啊!”

  顾时节也很头疼,可为了顾全大局,只能忍气吞声,“看开点吧,星城银行才在湘省及周边地区开展业务呢,最近几个月报上来的关联业务。

  金额也有4个多亿,最奇葩的是很多小县城直接找上门来,要求兜售城建特别债,还要求我们带头认购,甚至主动承接所谓面子工程。

  这不是明着来吗?

  可有什么办法呢,在任何地方做生意,你都必须遵守规则,公司与天斗与地斗,唯独不敢和衙门对着干。

  因为人家一纸禁令,就能让我们收摊子结业回家吃自己,上面还好,大家都维系着体面的吃相,知道合作共赢,有税收有就业就行。

  可越到下面越不顾及体面,那架势都恨不得金山银山直接往家里装,偏偏背后各个触角根基四通八达,指不定站着哪尊真神。

首节上一节670/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