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当花钱买平安吧,反正借出去就没打算收回来,只要主营业务做得好,按决策委商量出来的结果做成一半,也能轻松覆盖损失。”
林文辉噎住,皱眉道:“现在的问题就是耽误我的正常工作了,你赶紧派个董事过来,专门负责mai屁股赔笑脸的活吧。”
他是苦不堪言,懒得奉陪,可手底下确实没有合适人选,让团队里高素质人才管财务工作还行,搞私下利益交换还是差点意思。
顾时节很好奇,“找吴奕斌吴总啊,他手下不是大把优秀人才吗?拉皮条都够用,更别提那些专门训练出来的尤物,我见了都心痒痒。
好家伙,不知情的还以为到了女儿国,什么绝色都能找出来,听说起步标准都参照金融机构私域顶级高净值客户经理来选拔。
我在浦发几家银行也见过,每一个都是都是万里挑一,那身段口才细活谁扛得住?
连王撕葱见了都挪不开眼,何况区区接人待物,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老顾,你别给我打马虎眼,这就是个量身定制的坑,谁踩都会出事,唯独你老兄在上面随便怎么蹦哒,都会安然无恙。
哪怕出大事,你也就是个失察之类的不痛不痒问责。”
林文辉也是人精,他和吴奕斌什么关系,别看他手里一大堆特殊优质资源,可自己用可以,派到正式场合尤其还是自己身边。
那就是有取死之道。
曾经一个是淡马锡全球高级投资总裁,一个是国内业务执行总裁,说白了李泽华重用他们,除了本身杰出能力。
更多是因为在国内没有根深蒂固的人际关系网络,不至于伙同外人蚕食公司资源基本盘,而且因为淡马锡的身份保护。
哪怕做点过分过线的事,上面也不至于揪住不放。
可现在金融控股的关联交易,本身就是一项主持利益分配的业务,无论是谁站在这个位置,未来都少不了陷入其中。
他可不傻,一方面自己既是裁判,又做运动员,还是私下不能见光的那种比赛,真出了事百口难辩,还容易遭忌讳。
万一哪天老板觉得自己有中饱私囊,另起炉灶的意思,他怎么自证清白?
难道把那些私底下的交易记录弄出来,一家一家上门对质?
疯子才会这么干,林文辉是打算跑路了,他不想陷太深,不然在集团内部的超然地位怎么维持?
老板甚至宁愿重用刘子杰的左膀右臂,去负责东南亚业务和微支付,也要平衡两派的关系,不让他和吴奕斌,还有周受源在东南亚做大。
其中利害,他心知肚明,所以要拖顾时节下水,将来出事也好有个回旋余地。
听他说开,顾时节也不再拒绝,因为他不要这个位置,那肯定会被杨志超拿走,反正他的人就在燕京,随时可以接手。
就内幕问题进行交易过后,林文辉接下来终于可以腾出手,按照青云大数据中心,和拼夕夕,京东,运运帮拿过来的数据。
给各个线下网点分配本年度放款任务,民生不缺钱,有从央行抵押600多吨黄金,及欧萌国债,其它贵重金属,美元等价物。
通过外保内贷,或者干脆是出售资产换来的软妹币货币,光集团自营部控制的流动货币资金,就高达一千多亿(含融资,金融债)。
加上微支付共享过来的产业基金可支配额度,他就是一天花十个亿,一年到头也花不完。
“资料可以作假,数据不会骗人,首批能通过初审的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都是集团下属业务的关联交易方。
要么在网上开店,要么是吃了么注册餐饮店,又或者是个体经营的物流从业人员,这些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一定资产。
且通过持续经营,在公司账户上留有存余资金,哪怕遭遇不可预见性风险,也能将贷款的不可收回风险降到最低……”
在民生金融控股和微支付的联合金融会议上,林文辉说得斩钉截铁,同时对参会的青云体系其它公司高管做出指示:
“尤其是青云大东方保险的江总,这次你们可发财了,除信用贷款的风险保障业务外,集团针对千万中小客户还有额外的捆绑保险业务。
只要在集团贷款,有经营往来合作,集团都会根据其自身条件,进行针对性推广未来保障,这些人求的是财。
在初步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有稳定收入和未来前景向好的伪中产,或真正的中产家庭,对抗通货膨胀,资产保值。
以及人生健康保障,财产保险等业务有很浓厚兴趣,之前只是因为担心上当受骗或别的因素,没有充足购买欲望。
现在有第一手直面客户的资源,理财类保本保险,金融类中低风险理财业务都可以搞起来,加上物流业,网约车业务。
及通过青云高德地图购买车载导航服务的个人车主,发展出的车辆保险客户群体,都可以被拉拢进来,能买车证明有一定资产。
你们保险业务的春天要来了,老板也一再提出,要抓住机会大干特干,只要不踩红线,不把资金往外转移,有多大弄多大。”
保险和证券业务,也是他这个集团首席财务官分管范围,江益同样出身东南亚,两者关系挺不错,闻言笑道:“感谢公司和林总照顾。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保险政策,力争推出更多简略流程的理财保本项目,多为公司赚取利润。”
有一点在座各位都心知肚明,那就是通过保费名义收集上来,暂时存放于保险公司账户里的天量沉淀资金。
自从青云收购大东方国内保险业务后,大东方保险的保费收入以一种惊人速度增长。
那都不是简单的翻倍,而是从接手前每年几亿保费,一口气增加到几十亿的巨大增幅,进入2011年以后,有金融客户和集团客户双重增长刺激。
青云当初收购时,承诺的五年内做到百亿保费收入,似乎第二年就有希望完成,这一切都得益于棉花期货的巨大成功。
一口气击垮泰山派和定,前者贡献出民生金融控股,后者贡献出保险渠道的全牌照。
因为保费收入和金融债券的销售量增加,青云大东方手里掌握的资金规模与日俱增,什么是资本。
这就是资本。
李泽华甚至可以毫不费力肆意哄抬子公司估值,用保险公司的钱购买股份,管理权不变,公司估值直接暴涨。
还不愁没人接盘,因为在行业内恐怖的占有率,将来上市也有持续增长的基础,想做空门都没有,大不了关联公司互相持股。
总有投资人会冲进场高价接盘,良性循环生态圈已经建立,接下来就是收获的季节。
林文辉负责的整个金融体系都被调动起来,开始疯狂扩张。
其他人负责的业务,也在稳步发展,有了诺基亚和中兴的合作基础,原本隐患最大的电子科技集团和荣威电子,朝旭电子。
也开始大踏步向前进,招募高素质人才的动静从未停歇,一时间业内哀声遍地,各个所谓科技公司,纷纷指责青云不讲武德。
哪有这么搞得?
廉价的工科类硕士研究生,原本是最好的科研牛马,刚来月薪六千就能招募一大群,结果青云一来,万元起步。
什么实习期三五六个月?
只要证明实力马上转正,月薪15k,全年18薪起步,至于老黄牛一样的顶梁柱,嘿嘿,不管原来在科研院所拿几千。
来了直接负责项目,做领头羊,起步p6,工资待遇不用提,特么的住房保障直接拉满,青云用实际行动证明,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
管你以前什么穷乡僻壤来得,想留在一线城市嘛?
没问题,你看青云置业手头的豪宅,你看中哪套了?
先搬进去,房租?
什么房租,都是自家人,交什么钱啊,公司替你出了,这还不算,住满三五年,在公司科研项目上做出杰出贡献。
恭喜你,哪怕管理层都要5折购买,只要你能贡献杰出的科研成果,直接赠送没有个体产权的居住权,除了不能交易该有的全有。
满一定服务年限,直接永久奖励赠予。
只有技术才是先进生产力,这句话深入刻在李泽华灵魂记忆深处,他受够被国外高科技企业拿捏羞辱,发誓这辈子要加倍还回去。
上面大老板是个“愤”青,公司又自成体系建立起一套高效产业生态圈,有源源不断的活钱注入,此时不氪金,何时氪金?
可惜,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梁小龙注定是最大的悲剧人物。
因为农业,从来没有投机取巧一说,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每一粒粮食,都是通过血汗换来,经过长年累月辛苦劳作创造。
除了脚踏实地,没有捷径可言。
偏偏,青云农业还是公司真正意义上,唯一一家亏损的企业,哪怕荣威电子,用千元成本创造798销售奇迹。
那也是被各家硬件,软件公司提供关联服务输送利益,硬生生输血捧起来,798一算账,嘿,还有100块钱净利润,没想到吧?
微信,吃了么,微支付,蜂鸟等企业,你家50,我家30,再加上国家将其纳入家电下乡13%补贴,出口也有18%退税补贴。
简直卖得不要太爽,从公司到销售渠道,业务员和消费者,人人受益,唯一哭得很惨的就是智能手机和按键功能机同行。
天杀的青云,自己不赚钱,也不让他们赚取超额利润,简直就是乌龟王八蛋!
荣威都在赚钱,青云动力科技也在赚钱,唯独农业不赚钱,还亏得越来越厉害。
如果梁小龙不是公司第四号正式员工(李泽华1,杨志超2,于莉3),不是老板的湘南老乡,绝对亲信。
他都以为自己是被发配了,任谁看到每个月净亏损5个亿,脸色都不会比他好看,每个月的决策委开会时,申请注资。
他都感觉旁边人看着眼神怪怪的,直到他跑去找杨志超解惑,正巧于莉和吴文慧也在那,吴文慧听了满脸怪异。
好半天才一语道破,“那不是嫌弃你亏的多,那是怀疑你到底有没有能力领导好青云农业,因为你去之前,它每个亏损8个亿之多。”
梁小龙彻底糊涂,“我帮公司省钱还不好吗?运输业务和收购业务,之前都是公司负责,现在转给蜂鸟,运运帮,它们业绩暴增。
收购业务下放后,合作的农户收入也出现明显增长,连带着微信科技和微支付注册使用人数,在农村地区也大幅度增长。
这都是好消息啊!”
于莉带着笑意道:“可是你亏得太慢,估计老板回来会找你麻烦哟。”
梁小龙思来想去,总觉得哪里有些怪异。
还是杨志超给他解惑,“什么时候你能服务超过一亿农民,你就知道,青云农业存在的价值了。”
第545章 ,牲畜长翅膀飞走咯
“发财啦,青云的钱,真好骗!”
“天大地大不如胆子大,跟着青云走,一年发家又致富,两年位列县首富,补贴得好啊!”
“可惜这样的冤大头,只有衙门口和青云两家,如果再来一家,三辈子也吃不完啊!”
……
其实很多时候,青云农业的亏损,也怪不得梁小龙和中高级管理层,因为他们不是三头六臂,没办法时时刻刻盯着下面干活。
许多猫腻藏在阴暗角落,不切身实地经历,根本察觉不到,甚至很多人想都不敢想,下面人为了钱,能做出怎样奇葩的举动。
梁小龙上任后,采取诸多措施,有效降低青云农业的经营损失,可不仅没换来公司上层奖励,倒是先被埋怨敲打一阵。
因为产业链赚钱的项目不必在青云农业本身,而是通过农产品交易,养活了运输,加工,配送,销售渠道等诸多行业。
由于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可控,安全性,大大增加集团在餐饮,零售,网购行业的竞争力,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优势。
毫不夸张的讲,青云农业亏得越多,其它关连行业赚得就越多,这就是李泽华心心念念的生态产业链成功,所带来好处之一。
可很多时候,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在实际操作中,总会有人变着花样想尽办法从中牟利,从而将原本好好的政策弄得一团糟。
比如青云力主推动的精品养殖业,在和农户签约过程中,因为全国各地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发展不均匀,同一个政策在执行过程中。
就要做适当细微调整,比如当地养殖大户多,就重点加强防yi,提供保险业务托底,增设畜牧业基础科研站点数量和人员配比。
为此青云和全国多家省级农业大学,农业科研院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甚至将农科院,农业大学的实验场所直接搬到田间地头。
展开近距离观察,完善科研体系,升级科学喂养饲料配比,为养殖牛羊猪增加更快速科学的育肥方式。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提供保底价统一收购合同,确保养殖户有利可图,与保险业务相互结合后,哪怕有大范围病虫害。
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上述举措,青云成功从繁琐的养殖工作中抽身出来,专心做好一个辅助者工作,在决策委战略会议上,公司明确提出。
今后青云农业在养殖方面的工作中心点,务必集中在培育动物幼崽,动物疫苗和饲料加工,托底收购和销售渠道五个大方向上。
而种植业也差不多,主要集中在种子,肥料,农药,土地承包和食品加工,及后续销售渠道,只要做好核心工作,剩下不足为虑。
按道理专做科学研发和渠道建设,具体养殖种植以合同托底形势委托他人经营,很难惹出大麻烦,可为完成衙门口安排的扶贫任务。
在某些穷乡僻壤,鸟不拉屎的地方,类似龌蹉糟心事一点都不少,哪怕有着层层限制和互相制约监督,有遍及各地的销售人员实时反馈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