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是不杀养起来罢了,青云家大业大,不缺一个养米虫的位置。
血脉至亲都尚且如此,身边的红颜就更别提了,因为优质资产经营得当,只会一直增值。
而容颜易老,如果不能及时认清自己的位置,努力提升内在价值,那么终有泡沫破碎,估值崩盘的一天。
握紧林婉的手,李泽华眼神终于平和下来,只不过看傅玉洁,仍旧有些许不满。
可惜,人到他这种位置,妄图追求一份虚假的正常家庭温暖,都是奢求,试问哪个普通人,能一左一右相得益彰?
不打起来就算客气,再看看原时空一大把分shi案,其中多少是因为一个情字引发的冲突。
他能做到,说白了是因为钱多到一定程度变成了利,利字当头可解百忧。
昔日姚庆安一家为了利,可以毫不犹豫毁人家庭,行欺男ba女之丑陋肮脏事,可只要他们家一天不破产,就会有无数怀揣一夜暴富的人如飞蛾扑火般贴上去。
李泽华也是运气好,他在未发迹前就认识身边好几位红颜,多出来一个林清怡,以及她介绍的吴轻语,那都是奔着钱来得。
至于傅玉洁则是前世心心念念的女神,姚家因此提前两年家破人亡,都是拜李某人恩赐。
没曾想还能附赠一位亲亲小姨,性格比傅玉洁还要温顺体贴,堪称懂事懂到可怕,往往一个眼神,她就秒懂,简直赚大了。
“再过些日子,等香江的事尘埃落定,你想去国外还是呆在鹏城都随意,我会给你们和孩子一份充足的保障。”
李泽华握着她的手,更用力一些,林婉感受到久违温柔,脸上满是幸福,那种发自内心的笑,装不出来。
因为除了眼里有光,还要有爱。
“我才不去呢,我已经和小姨说好了,孩子生下来,她会当成自己小孩一样对待,我就回去继续管理电子厂,替宝宝好好经营守护。
免得他那没良心的爹,将来又在哪沾花惹草,把朝旭给承诺分出去。”
傅玉洁可不管这些,气的李某人直接一巴掌~事到临头没舍得,只能按着她小脑袋使劲揉,“你就这点出息,我的儿子,还能局限在朝旭这一亩三分地?
别说朝旭,只要他将来有本事,主持整个青云集团业务,又有什么不可以?”
“一言为定,可不许反悔!”
话音刚落下,李泽华就有些后悔,可看着傅玉洁开心模样,他又很快释然,左右都是自己血脉,如果真有那个本事,也未尝不可。
第594章 ,多元春风吹拂欧美
林文辉提出的逆周期打法固然胆大,却具备极强实际操作性,青云系本身就有很多美元和黄金储备,加上在国内有大量优质资产。
李泽华本人呢,一贯立场坚定,闹不出那种内保外dai,行jia投资真p路的地狱级冷笑话,何况燕京可以随时把控规模。
一但发现不对劲,立马收紧外汇银根,而青云也不在乎将来被鱿太资本制裁时,多一条“罪名”,总之刚开始帮盟友,后期广撒网,不怕没人找上门借钱。
譬如马来亚和暹罗衙门就非常有兴趣从东大弄点美元花花,借美元还软妹币嘛,这还不简单,两个国家一个有农业,一个有矿业。
大把优质原材料坐等东大来投资拉回去,资源随便卖卖,软妹币还不呼啦啦往回流呀。
美元计价,按实时汇率实付软妹币,移动互联网马上进入4g时代啦,一组数字而已,实在缺美元,再借点就好咯。
反正暹罗是打算躺平了,码头,道路,电信通讯网络,发电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控股权,通通都可以引入东大企业承包。
不趁着美联储长期零利率的天赐良机发展,难道等利率破5被收割后再后悔?
反正找东大借美元还软妹币,除了要和它做生意,其它什么附加条件都没有,这好事,哪里找?
至于暹罗能不能按时偿还那么多软妹币,那就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咯(斜眼笑),大不了到时候多做点转口贸易。
什么转出口欧美的纺织品配额啦,中低端电子产品和智能家电家居,甚至连三蹦子,电动两轮车都可以安排上个所谓成品组装线。
经暹罗港口一报关,船都不用下,直接转出口送到欧美,暹罗的马甲贸易公司收了钱,直接转回国内,轻松简单加愉快。
暹罗就好像是从冰箱里拿了块肥肉,过会又放回去,过一道手弄点手续费什么的,不过份吧?
加上农产品矿业原材料,土地及人力资源,一年弄它七八百亿软妹币轻轻松松,整个五年,最保守换算借三五百亿美元没问题。
如果上杠杆弄个中长期协议,六七百亿美元不嫌少,一千亿美元也不嫌多,只要能按时偿还本金利息,弄个10年期什么烦恼都没有。
马来亚更是南洋坚定好伙伴,它拥有丰富的铜,金,棕榈油,林木和粮食,热带特色农产品,每年和内地真实贸易就有上百亿美元。
况且这两家就挨着东大,隔海相邻,关系长期保持稳定友好,一但有变,东大也有充足时间救援,压根不担心出什么幺蛾子。
至于李家坡,本身就持有大笔美元资产,它和文莱正寻求国家级对外战略投资,消化美元,如果能顺带搭上东大资本外扩的顺风车。
由东大综合国力提供投资保障,那做梦都能笑醒,何况跟随青云出海,未来在各国电信,电力,移动网领域占据竞争优势。
简直躺赚。
大家唯一的疑惑就是,一旦青云投资借出去的美元,碰上耍赖不还的国家,怎么办?
东大会不会帮忙出面施压,或者在彻底撕破脸皮的情况下,谁来托底,是燕京,还是它们这些主权投资基金。
又或者说,东大是否愿意直接派出天兵,帮助讨债。
“这个恐怕有点难度,李董事长,您一贯了解燕京立场,除非到万不得已,忍无可忍情况下,燕京才会进行最后一步。
你这要求东大尚未形成规模的力量,为私人企业投资保驾护航,太超前,太冒险了点。”
李泽华在电话里听到对方,打算拉上暹罗和文莱王室凑笔钱,一起逆转美元收割潮汐,却担心万一有国家赖账时怎么办。
问东大能不能直接出手,这让李泽华怎么回答,可又舍不得这一促进双方关系的重要合作胎死腹中,于是谨慎回应道:
“民营企业资金总量有限,而且根据现阶段国际大环境来看,美元零利率周期恐怕在汉斯大猫低头之前,很难发生改变。
欧萌毕竟那么大体量,短时间内很难结束博弈,恐怕要等待一个关键事件的出现,才能彻底分出胜负。
我们有充足时间做市场调查,实际上把那些国家看成股份制公司,一点问题没有,经营状况好坏在报表上可以作假。
可随着微支付,微信科技和其它互联网产品渗透进去,说句不好听的话,公司比当地更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信息差想赚多少钱都行。”
李泽华很清楚那个所谓关键事件什么时候发生,发生在哪,因为后世互联网上,充斥着所谓西方有神明出,其中演技之神实至名归。
掐掐手指,还有两年时间才会发生,心说稳了,有充足时间准备妥当再开展国家间借贷业务。
“具体请李董事长派人关注二猫,顺着那位曾经到访过多次的异性副职,从她身上能查出许多有意思的线索。
当她的图谋奏效时,也就是美联储趁机加息收割的时机,在此之前,我们完全可以慢慢来,先用一两年的时间认真挑选投资对象。
比如马来亚,暹罗,桑巴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东欧的奥地利,罗马尼亚,匈牙利也可以考虑。
至于意呆利,西斑牙这种高福利高赤字,又没支柱产业的地方就算了。”
“行,这事等我回去以后和大家认真商量商量,再给你一个包满意的答复,软妹币嘛,李家坡对内地的货币需求。
随着中概股板块上市企业增多,而进入一个崭新的需求旺盛期,最不济,也能支持一下比亚迪和青云电子的自己人生意嘛。”
接着又聊了一些关于深入合作话题,最后才将目光转向香江,“听说青云斥巨资收购枫叶国朗讯最后实验室资产。
(截胡花瓣)
又有意和中兴大唐在香江设立联合科研院,进行4g5g通讯研究,不知道李家坡有没有可能加入计划,我们愿意为之提供资金支持。”
众所周知,香江现如今还拥有自由贸易不受限待遇,趁着美资没有出台禁止政策之前,青云联合京东方,中兴,大唐电信等公司。
准备在香江(原本预定在李家坡)进行联合研发,并斥巨资购买当今世界最先进技术设备。
因为万事有利有弊,美资为布局未来全面做空软妹币,有意支持东大资本彻底掌握香江,变相摧毁原有的地产金融统治格局。
李家坡因此占了天大便宜,任谁都清楚,当美资和东大资本携手推动李家坡,成为未来新的亚洲中心大都市时。
它必定能够做成功,君不见许多原本总部在香江的国际金融公司,已经准备将亚太总部迁移到李家坡。
至于后续香江未来如何发展,是否能和鹏城合并,依靠东大日渐崛起的综合国力,是否能取代纽约成为世界新金融中心城市?
还充满不确定性。
但李家坡吃到最大一波时代红利,可福不可享尽,东大收获一个相对完整城市。
自然要按燕京意图进行彻底改造,比如青云原本定于李家坡的许多投资,被迫临时终止,最终目的地必然转而选择香江。
未来的科技,国际贸易,高端制造及能源中心,半个国际金融中心(另外半个在沪深)定位,将吸引大量准备走出去的顶尖国内企业扎根香江,展望世界。
李家坡在传统行业积累的优势,正在快速丧失,如果不想沦为第二个空心化的城市,就必须主动求变,不就是钱嘛。
只要能创造价值,哪怕持续亏损也值得,在这一轮香江交易所的内资股票暴跌行情中,李家坡就主动站出来,号召南洋华人资本。
主动大笔吃进在港股上市的内地优质集体,民营企业股票,从而稳定住大盘,获取燕京极大好感(类似于投名状,买路钱)。
不然燕京也不会很快下定决心,并把陈世清派到香江配合谈判。
李泽华对此心知肚明,笑道:“贵我两家本就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何况接下来在南洋地区进行的新一轮基建,也需要贵方配合。
这样吧,我回头和中兴大唐打声招呼,一定争取匀出让李董事长满意的份额。
正好还可以借用狮城国际的名义,向何兰阿斯麦订购最新的光刻机设备,我准备在香江弄一条完整的芯片产业链。
不管是用以制衡东南小岛,还是借机发展我们自己的芯片业务,都能提供极大助力。”
订购是真,不过一条产线发挥不了那么大作用,李泽华真实用意,是用这条产线表明态度,东南小岛将不再是唯一选择。
未来三年内,青云将不惜一切代价,首先在半导体行业站稳脚跟,摆脱棒子和东南小岛的技术封锁。
挖人,是第一要务。
更新最新设备,趁机打通阿斯麦的关系,或收买关键人物,或提前将美利坚国内愈演愈烈的多yuan风潮,引入何兰阿斯麦。
借鱿太资本的手,渗透进这家核心技术企业,多yuan好啊,异性高管增多,流程变繁琐,大量资源被无意义内耗掉。
最关键是扯皮不休会大幅度降低企业效率和利润(因为需要聘请大量不适合研发,管理岗位的个性人才,比如好哥们,三哥等)。
资本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赚钱至上,产品利润率暴跌,管理层就会想尽办法压缩上游供应链的采购成本,当然啦,这和内部人员趁机捞好处不冲突。
而上游供应链本就没多少利润,再被严格压缩,加上某些有心人,将多yuan理念引入上游核心技术企业,还不得原地起飞呀。
什么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李代桃僵,瞒天过海,总之怎么能蒙混过关怎么来,届时阿斯麦靠来料组装弄出来的光刻机。
三天一小坏,五天一罢工,不把全球芯片生产企业弄崩溃才怪。
青云甚至都不担心欧美能把它拉回正轨,因为连波音,福特这种超级大集团都能被多yuan整崩溃,区区一个光刻机上下游谁能抗住?
多yuan核心在于表面正确,谁拒绝,谁就是在和鱿太资本作对,在和社会主流作对(2%的个性化在舆论加持下,发出98%的声音)。
哪怕是鱿太资本自身,后来也掌控不住局面,因为多yuan一但启动就走不了回头路,除非下决心给社会来一场换皮换血换骨大手术。
阿斯麦和它的产业上游,注定挡不住压力,它不接纳多yuan,就找推手盯着它不停曝光,届时迫于欧美大环境,舆论会一边倒声讨。
它不积极推进企业多yuan元素,聘请更多好哥们,重用三哥高管和提升内部异性比例,就会被认定为不友好,尤其是异性这一条。
就能让阿斯麦和上游企业崩溃,原本愿意从事枯燥技术研发岗的异性就很少,拥有非凡管理天赋战略眼光,引领未来科研发展方向的更是凤毛麟角。
可按照多yuan相互尊重,消除隔阂,勇于突破禁忌的核心理念,阿斯麦还得聘请三色玩意回来主持大局,届时多种文化在内部狂欢。
光想想就绝望,科研人员大多本就不善言辞,实力越强越说明投入专业研发学习进步的时间越多,哪还有功夫搞交际,搞形象包装?
理工男辛辛苦苦做研发之余,一抬头,嘿,你猜怎么着?
异性项目负责人,一位完全不懂科研,为彰显权威和能力,制定一大堆完全脱离工作实际的繁琐奇葩规定,变着花样折腾科研人员。
谁受得了,不被气死就得被玩死,往上面反应,都特么一丘之貉,久而久之这帮人不疯掉才怪。
青云浑水摸鱼的机会就来了,没有什么比收买,这群极端自私自利玩意更容易的事,什么叫杀人于无形?
派几位个性化buff叠满的有心人混进去(或收买),只要是有能力的优秀科研人员,一律原地碰瓷,抓住对方不尊重多yuan一点。
或凭空捏造,或栽赃陷害,然后进行疯狂攻击,配合舆论曝光,让其社会性消亡,等到对方被开除再找工作接连碰壁时(谁敢录取就派人接着抗议,直到目标妥协)。
青云集团就可以派马甲公司悄悄接触,想办法将其弄到披着欧美马甲的实验室继续工作,至于研发出来的技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