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青云就毫不客气笑纳咯,这一大计划,李泽华可是愿意为之付出一切,针对整个欧美进行长期布局。
多yuan推动,参与,支持者们有福气啦,因为多出一家掌握千亿美元现金大集团,愿意无条件提供一切支持,愿意为梦想情怀买单。
李泽华想法很简单,借力打力,争取打掉它们核心产业的生产研发能力,让多yuan的风浪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比如针对阿斯麦,更是可以提前埋伏,为将来某天送它上天做准备。
虽然和花瓣关系并不好,但并不妨碍未来,阿斯麦火烧两台花瓣订购的设备时,青云在背后点燃另一把大火。
喜欢火烧是吧,那就让火焰来得更猛烈些,一把火烧个干净,谁也别惯着谁,反正这玩意国内没有,那就一块歇着呗。
正好还可以打断欧美人工智能计划,又给东大争取半年,甚至一年追赶时间。
不怕花钱,胆大包天的李某人将计就计,抓住多yuan这条线不撒手,用资本的力量去裹挟生产研发企业,以及全球化供应链企业。
哪怕不能摧毁也要捣乱,拖延其整体科技研发进度,挖人是首选,得不到的人才就毁掉,总之什么手段管用就用什么。
为国谋利,李泽华没有任何道德包袱,两个集团展开不死不休的竞争,无所谓正义与邪恶,只有立场之分。
赢了,青云顺势成为世界顶尖资本集团,国内业务和国资共享,顺势向外扩张,然后坐等东大引领星际大航海时代。
输了,反正这一世白捡来的,轰轰烈烈带上一大堆敌人同归于尽,总比窝囊躺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默默无闻死去强的多……
马军和周万豪最近挺辛苦,尤其是周万豪,第一次接触到如此精彩绝伦的世界,原来大资本近距离惨烈搏杀,如此刺激。
这可比炒股,炒期货刺激多了,甚至是多少钱瞬间盈亏爆仓都比不上的快乐。
男人大丈夫,理应如此。
一声令下,无数人命运前程尽在掌握。
看似珍贵无比的生命,在惨烈的资本集团碰撞下,犹如草芥,一文不值。
甚至他本人都近距离遭受过一次冲击,当时负责动手的香江本地双棍带队,一度驱车冲到距离他只有十米远的地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知道事后,青云金盾安保工作人员,从那几具百来斤躯体中,找到一百多颗,总价值几十块钱的钢制废料。
周万豪发誓,他当时一点恐惧感都没有,浑身上下只觉得热血沸腾,甚至想主动拿过来一把真理,冲着敌人突突突。
“行了行了,用不着在我面前炫耀,你实在手痒,香江合法合规的场所不少,交点钱随你打个够。”
李泽华看着眼前彻底蜕变的最熟悉陌生人,转头对马军没好气道:“你好歹也是集团高层管理,能不能有点高管的样子。
谁家主管没事跑到第一线,去亲自参与作战?
作为指挥,就应该老老实实呆在自己位置上指挥全局,再有下次,扒了你这身皮,让你上前线打个够。”
马军只会挠头嘿嘿笑,憨厚外表下,丝毫看不出其狠辣果断性格。
好在他选择将一颗心,毫无保留奉献出来,如他这种,青云还有成千上万人……
第595章 ,引领世界发展潮流
“李总,稀客呀!欢迎欢迎。”
鹏城王总最近正发愁小商品产权纠纷的最后处理方案,说到底都是钱闹的,别看鹏城每年财政收入很高,可花钱地方也多。
想让衙门主动拿钱平息矛盾,不现实,可引导社会资金进场,又没人愿意,主要是产权不清晰,未来纠纷很多。
可是地产企业大多又没有足够实力,哪怕加上金融杠杆,想在市中心开发城中村也是极端困难,强行推动阻力大。
按市场规律来办,稍有不慎就是血本无归的悲惨结局,毕竟这里是南方最重要城市之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稍微闹出点动静。
就容易引发舆论关注,万一传到国际上去,丢人现眼事小,引发外资集体质疑鹏城营商环境,耽误城市经济发展才是天大罪过。
可不解决,又被上上下下埋怨,总之里外不讨好,以前购买这种小产权房的投资人权益没保障,也要闹,简直就是无解存在。
正伤脑筋呢,恰巧碰上青云董事长李泽华亲自登门拜访,王总大喜过望,甚至亲自到电梯门口热情迎接他。
“王叔叔,您这可太客气了,不敢当不敢当。”
李泽华连连摆手,坚持不肯走前面,更是谢绝幕僚长招呼新闻媒体过来采访的提议。
好一阵客套后,几个人才走进夙来有鹏城天字一号之称的办公室,各自落座寒暄几句。
李泽华才主动说明来意,一则为鹏城市场开通直接购买李家坡中概股,股票的证券行特别渠道,这是个得罪人的活。
因为发生在李家坡交易所的印花税,交易佣金收入,鹏城交易所拿不到,这部分直供给燕京。
而且鹏城将丧失部分上市公司总市值和投资人数量,包括格力,京东方等科技企业,都将追随青云系脚步积极对外扩展生存空间。
并把主营业务陆续剥离注入海外上市公司主体,以便募集更多外币推进国际化战略,这会导致未来鹏城市场活跃性进一步降低。
针对这点鹏城和魔都交易所立场一致,那就是坚决反对,最后还是由燕京出面协调,以大势所趋大局为重名义强压住下面闹腾。
可两家表面服从心里不爽,李泽华必须亲自出面解释清楚,不然一南一北两个金融中心城市记恨上他,老巢都得让人给掀了。
这趟来就是为挽回形象,承诺拿出足够表达诚意筹码,换取两家谅解,鹏城谈妥他就要马上回魔都接着谈。
王总从姑苏过来也有一段时间,逐步搞清楚鹏城的水究竟有多深,总之能淹死鱼,他也需要有实力的盟友来帮忙破局。
恰好有深交所这个由头在,他也不怕李泽华拒绝,索性把小产权收尾工作和一些棘手的问题抛出来,美其名曰让青云帮忙参详。
可实际上在座各位都心知肚明,鹏城和香江靠的太近,青云在香江一通折腾,连李半城都被他搞走了。
正好一事不烦二主,不如让青云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再顺带帮鹏城把雷给排了。
似乎担心李泽华拒绝,幕僚长还在旁边帮腔,刻意点名腾达事件,瞧瞧青云干的什么破事,鹏城好不容易培养出几家能打的企业。
腾达如此,花瓣现在也隐隐被青云产业生态链排挤在外,有什么好事都不太爱带它玩,青云宁愿给诺基亚一桩起死回生的机遇。
最终也没选择和花瓣携手并进,这让鹏城许多人颇有微词,如果不是上面强压,恐怕以粤东,香江为首的势力,早就闹起来了。
合着前两年刚把潮州粥的领袖人物之一黄首富送进去,今年又把另一块招牌腾达给砸了,顺带连旗帜标杆都被扯掉。
给青云脸了,怕是不知道鹏城这片土地究竟谁做主。
好在湘省商会在鹏城的力量也不小,虽然李某人没加入,但并不妨碍许多在外经商的湘省人,将其视作湘省在商界领袖级偶像。
青云系用自身强大实力,构建起数个拥有强大护城河的壁垒行业,加上梁小龙,张晓龙,刘小波等一众出身湘省的青云嫡系高管。
大家有意无意优先照顾老乡,李泽华不加入商会,可下面人却不可避免加入进去,并成为其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受创始人影响,集团平时在挑选合作伙伴时,如果碰上两家综合评估得分差不多的企业,肯定是本省老乡更容易受优待。
久而久之青云系内部高管身边,聚拢不少有实力的企业老板和商界大亨,平时大家互通有无相互关照,有事也能共同出面应对。
别管是否真心实意,可人多抱团往外一站,声势浩大,竞争对手也得好好考虑一下犯众怒的后果。
尤其潮州粥集团在这次争斗中,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碰面就报销几十位超级富豪,剩下的人里,又分出一多半和青云勾搭上。
剩下人压根形不成规模,往往还没做出具体行动部署,就被人提前泄密,这还怎么打?
随着香江局势日益稳定下来,剩下那些心怀怨恨者,竞争失败者,也只能打落碎牙往肚里强行咽下去。
危机暂时解除,却并不妨碍鹏城衙门拿着这张牌敲打青云,许多事看起来风平浪静,可衙门要是想找茬,很多人愿意做马前卒。
李泽华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他也有话说,“事情我能办,钱我也能出,可是现在各方对小产权房争论不休,也没个最终解决方案。
究竟是按燕京的意思处理好所有手尾,出台严格管控政策作为全国表率,永绝后患呢。
还是让粤东的意思,兼顾各方利益,尤其不能罔顾本地居民的合理诉求,我听明白了,就是让外地投资人吃个哑巴亏,自认倒霉呗。
但我要说鹏城是一座开放包容的移民城市,市民来自五湖四海,虽然最早期那批人来的早,占据最好位置修好房产,可买卖自由。
公平交易的原则不容被践踏,不能说当时卖亏了,现在要找补回来,不给就闹腾,那像什么样子,这种歪风邪气断然不可纵容。
当然这也就是我个人一点浅见,具体怎么办还需要王总您和鹏城衙门,出台富有创造性的政策。
最后我还得问问王总和幕僚长的意见,青云是出钱好,还是干脆进场接盘托底好。
如果可以想个一劳永逸解决的完美办法,青云不介意投入巨资进场,将鹏城所有市区内有条件的城中村,全部推倒重来。
我在这里表个态,原拆原建,一律按房本面积补偿原地段实用面积,至于超出房本之外的违规搭建。
为配合王总和鹏城衙门的工作,青云愿意吃点亏,给出合理范围内的货币补偿,如果王总下定决心,我马上让手下人进场。
先把目前所有城中村的格局摸排一遍,做到心里有底……”
鹏城的房,别管40年还是70年产权,别管是不是不能交易,能不能中途转让,哪怕就是买下来作为出租屋,那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至于后续交易中产生的巨额税费?
青云积极推动李家坡中概股板块落地,得罪了沪深,正愁找不到机会弥补呢,这简直是瞌睡送枕头,一次花几十亿赔偿买断。
(拆迁改造资金投资可能十倍,百倍于此,但修好的多余商品房可以流入市场,稳赚不赔。)
未来十年保守估计增值三五倍,反手把资产注入产业基金,不管将来上市共享这部分收益,还是永久作为员工福利(很难交易,但可以抵押),简直不要太划算哦。
王总和幕僚长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察觉到惊愕,什么时候,困扰鹏城好几年的最棘手问题,到青云手里就变得不值一提?
好像随手就能解决似的。
也不怪李泽华大方,放平时肯定要表现出极端困难,反反复复派人谈,最后才能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大出血模样。
让上面感觉青云是识大体,懂进退的公司,要带着歉意在其它地方进行补偿,弥补青云为此做出的贡献和损失。
可实在是这次事情闹得太大,青云收获何止除去一个最大竞争对手,暗中得到的好处多不胜数,正急需悄悄沉淀,消化到嘴的肥肉。
相比于在香江和即时通讯领域的收获,亏损这几十亿,简直就是毛毛雨,再多十倍,李泽华也不带反驳一句。
何况后续还能五倍十倍原封不动赚回来,平时想要这种优质资源都抢不到呢,鹏城搞完,他恨不得立马回魔都再来一轮城中村改造。
事出反常必有妖!
王总心里直打鼓,心想可别是破罐子破摔,把人逼急了搁这演戏呢!
几十亿,可不是几十万,鹏城一整年能盈利几十亿的民营企业,严格算下来都没几家,李泽华能这么痛快掏钱?
城中村改造,尤其还涉及那么多小产权纠纷,青云要进场,非得真金白银拿出几十亿,要么补贴给原房主,要么补贴给投资人。
总之两方有一方不满意,改造就无从谈起,随便谁站出来闹,几百亿项目就得被拖延,到时候工期一耽误,设备人员融资利息损失。
就是个天文数字!
关键是闹起来没完没了,很难顺利解决,最终血本无归都是轻的,不然全国那么多企业都不敢碰,那么多烂尾楼就是血淋淋教训。
青云十分干脆答应,明显有问题呀,可究竟是哪方面,王总说不上来,他也不方便直接问,就给旁边同样在思索的幕僚长使眼色。
得到暗示的幕僚长赶紧出来打圆场,可越谈心里越没底,因为怎么看,李泽华都不像是敷衍加推脱。
这就很奇怪了,难不成这位有钱烧的,连几十亿巨额财富都不放在眼里了?
“秘书长说笑,几十亿现金流,哪怕是青云也要从长计议,要协调各大金融机构一起进场才行。
少不得今年的利润率报表会非常难看,好在我们不是上市企业,不需要对全体股民负责,境外董事会那边我会尽全力去说服。”
李泽华说到这,话锋一转,直奔主题,“今天来拜见王总,实在是有难言之隐,还请王总先行海涵,因为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不仅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更……”
随着他后续话语说出,整个办公室陷入死一般沉寂,许久都没人开口接话。
幕僚长抬头看窗外,仿佛没听见。
王总则在权衡利弊得失,不怪他不敢随意开口表态,实在是李泽华提的几件事,都是石破天惊开天辟地第一回。
贸然答应,哪怕将来事情做好了,那也得遭人记恨一辈子。
事嘛,说来也简单。
燕京方面自从找李泽华交底以后,一直在催促其利用青云置业的资源进行扩张,最好能在民营地产企业中,组建一个利益同盟。
只有地产界民营企业主动提出来要求进行地产,土地等方面的革新,燕京才好顺水推舟召集各地重启利益分配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