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年底才到账550万美元,仅够前期信息收集和谈判工作团队筹备,这事能拖延吗?
错过绝佳历史窗口期,以后有钱都没地方买,这次好不容易抓住王斐这个冤大头,他管理的动力科技集团账户上就有一大笔资金。
临时拆借先把好玩意买回来再说啊,你可别忘了,前一阵蓉城五军都督府那次演练,大酱无人机大展雄风,上面可是一口气朝我们提出十几项升级改进要求。
只要能做到位,短期150架,中长期上千架订单啊!
这可不是公司现在捣鼓的小玩意,那些大型固定翼才是男人毕生挚爱,一架算下来得好几百万呢。”
汪韬这才停下手头动作,诧异道:“这家伙这么有钱吗?哎,不对啊,集团之前不是拨下来一大笔钱,花哪去了?”
“我的亲大爷啊,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总共就那么点钱又要研发基础材料,又要搞精密加工,还有你那个机器人中枢控制。
核心算计控制软件,原地悬停系统和投掷技术哪一样不要花钱,去年一整年光全资并购的行业关联企业就有30多家。
还注资入股一大批行业上游技术研发公司,另外你再看看,实验室如今多少人?
两千多名研发工程师,每天吃喝拉撒得多少钱,都不用算产业工程师和工厂员工,每个月支出一大笔,利润刚够发工资。”
提到钱,陆飞头发都快愁断了,大酱科技虽然在无人机市场处于全球绝对领先地位,但架不住民用无人机市场体量没跟上。
整个一一年,大酱总营收不过30多亿软妹币,就这还有二分之一是内部订单,主要来自于青云农业(农用无人机),物业和蜂鸟物流等兄弟公司。
剩下一半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五军都督府的测试采购,每款都订,却不多,毕竟技术还未大规模成熟,而且北斗系统和无人机之间如何大规模配合应用。
还需要相关软件和硬件进行适配调试升级,最关键是对现有体系冲击影响,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接受缓冲期。
即便如此,大酱的现状也比原时空强太多太多,主要得益于青云在背后不断输血,大酱直接鸟枪换炮,发展一日千里。
不过随着双城并起战略和出海迫在眉睫,青云总部的资金也开始紧张起来,林文辉连续奔走于各家金融机构,想尽一切办法弄钱。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集团总资产和净资产看起来确实多,可一时半会用钱地方更多,还要预防风险隐患,所以一些不那么急迫的项目被叫停,等宽松后再进行。
连带着大酱科技并购行业,完善产业链计划也被迫削减一部分。
陆飞急啊,集团把钱挪到更重要行业,变相削弱大酱话语权,他只能另辟蹊径,正巧新能源战略执行者,动力科技集团旗下有一大笔资金到账。
最关键是听王斐意思,近半年都没有太大动作,这是集团提前拨付,为最重要几个行业提前储备的应急资金。
抖音互娱也收到一大笔,可王兴正准备在全国推广招募大计划,用钱地方也多,他搞不定。
现如今王斐这个预定金主跑了,他不急才怪,连汪韬都忍不住催他,“去燕京堵他,想办法把钱弄回来,只要运动相机技术解决。
什么麻烦都没了,五军都督府承诺的订单也能拿到手软。
还有,青云高德地图不是有个五千架测绘专用大订单在谈吗,还有农业口说做基本农田普查,也能用到无人机,抓紧都拿下来。
那个水利口,林业啊,都别放过……”
陆飞无语,“谁以后再说你不懂业务,我和谁急!
行行行,我都争取拿下!”
于是乎,大酱当家人马不停蹄赶往燕京,对一众目标人物进行围追堵截,发誓要从他们身上榨二两油出来……
李泽华在老家其实也没多清闲,小城生活节奏普遍很慢,但不包括他。
听说他回来,亲朋好友登门拜访,各路自问够资格的老总,副总,部门一把手络绎不绝上门,挡都挡不住,人家都盼着和他说上一句话就行。
实在没机会凑到跟前,丢下礼物就走~
“这下好了,过年什么都不用准备,送来的礼物应有尽有。”
李泽华望着专门被腾出来的空房,哭笑不得。
现在各种礼品堆积如山,院子里都挂满了,他们这儿人就这么纯朴,什么家乡特产,腊鱼腊肉都恨不得开卡车运来。
二哥就在旁边笑,“去年也这样,今年更夸张,都是因为有你啊!”
大哥皱着眉头看了又看,“家里都快没下脚地方了,也吃不完啊,可别浪费了。”
他一贯节俭,不喜浪费。
“那有什么关系,隔壁邻居,亲戚朋友都送一点,只要热闹就好。”
母亲的思维一直很朴素,她喜欢热闹,喜欢被需要的感觉,自从父亲走了以后,家里长期冷冷清清,逢年过节也没个人登门。
还是孩子有出息后,才热闹起来,她不是不懂这些登门拜访的人别有所求,可只要在正常人际交往的范畴内,提正当需求。
她都愿意答应帮忙,就如同父亲在世时一样,那些企图通过父亲向表叔开口求帮忙的人,同样络绎不绝。
有时候李泽华就在想,如果不是父亲走的早,或许他也能像正常人那样顺利参加高考,哪怕成绩一般,也能有个好大学读。
“热闹,是热闹,求上门托办事的都快把门槛踩破了,妈,有些事压根就不应该管,今天老弟回来,正好说道说道。”
二哥在家也挺忙,四家大型商超遍布市中心最繁华位置,虽说供应链都交给青云系,可日常琐事也多,他最近又忙着和亿达商管项目组,考察广场选址。
一时没顾得上家里,可每天晚上回来都能看到亲戚朋友登门身影,母亲身子骨虽好,可也架不住整日家长里短跟着唉声叹气啊!
谁家还没点烦心事,就学,就医,就业,有个什么纠纷,有麻烦就找上门,母亲呢耳根又软,说几句能帮就帮。
幸亏她还有原则底线,对那些不占理,明显违法踩线的事,绝不松口,不然指不定冒出多少麻烦。
二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劝过几次,不听,索性也不管了,好在家里面子足够大,小城许多单位有求于人,自然不会拒绝。
可母亲却不知道,人情债求上门帮你一把,那是要等价回报的,事情解决固然愉快,可还债的却是李泽华三兄弟。
二哥挑了件挺离谱的事情道:“老家一位堂叔,他家有个儿子90年代因为第二次yan打,当街弄了两块五毛钱,因为拿着器械那事,你还记得吧?”
“听说过,为首的十五年,他八年,父亲还没走时,他不就被放出来了吗?”
家里亲戚虽多,可进去的仅此一位,故而印象深刻,李泽华想了想,疑惑道:“他别是又来想洗底吧?我记得父亲在时,他就曾经来找过。
对,他大哥在昭东做药材批发最后发了家,听说弄了几百万身家抖起来了,准备给他塞单位去,一个位置有那么重要吗?”
“就有,当时父亲咬着牙没答应,结果人家从此以后没登过门,呸~!”
二哥不屑道:“还不是看着表叔以前在县里做过一把手,最后调省城做了常务副主任嘛,父亲走的时候,他家都没来。
现在又着脸找上门,想让母亲帮他儿子找份正经工作,亏他有脸提出来……”
母亲就在一旁解释,说着说着又陷入回忆,有些伤感,话里话外抱怨如果不是父亲倒霉,当初踩了钉子,做手术一半停电落下终身残疾。
说不定被表叔提携,也能安安稳稳度过一生,说不定现在还享福呢。
也怪当时大环境不好,身为残疾人的父亲也被照顾进汽车制造厂,在传达室守大门,1986年就拿到每个月62元的高薪(含奖金)。
可惜没几年就做不下去,因为厂子没了,后面又发生一系列不太美妙的事,家里穷的饭都吃不上。
“妈,别说这个了,您保养好自己身子才是最重要的,您在这安享百年,我才有个家啊!”
李泽华赶紧转移话题,顺便趁着没人注意,掏出手机找出两张照片,凑到母亲耳边道:“妈,你又要做奶奶了,瞧见没,这肚子里正好一男一女凑个好字。”
又说二月份就要生产,届时接她去鹏城。
母亲早就对他私生活看透了,随口埋怨几句,也就不提,三言两语被他哄的开心,再不去想其它琐事。
好不容易脱身,走到院子里,李泽华把刘子良叫过来,“去查这个人的底,gou是改不了吃shi的,红薯干冒充中yao材这个事就跑不了。
如果证据确凿,让当地的人去办,他不是一直想更进一步吗,作jian犯科连上天都保不住他。”
他是真心反感这套,没完没了的折腾,好像自己家有点资源必须无条件给他使用一样,也正好给大家提个醒,不要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来找。
帮,是情分,不帮,是理所应当。
举手之劳,带大家一起发财可以,但千万别生出非分之想,他给的,其他人才能拿。
他不给,任何人都别试图主动伸手要。
“家里这边的事,派个专门管事的过来负责,以后登门办事一概过一道手再找老太太,别有事没事烦她老人家。”
“我会精心挑选一位过来。”
刘子良赶紧点头答应,又把最近针对小城东西两个方向的调查结果告诉他,李泽华也没太在意。
挥挥手道:“这些我不管,你让王斐抽空过来一趟确定就好。”
左右不过是几千万带动几亿相关行业的投资,如果不是涉及老家,他都不会亲自过问一次,至于后续投资,一切按规矩办即可。
他不在意,刘子良却不能掉以轻心,万一出点幺蛾子,他首当其冲被问责,于是打定主意好好和王斐沟通清楚,唯恐出一点差错。
“对了,通知林总和杨总,腊月二十七我要到香江,和他们谈海外业务的事情,请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庞大的海外扩张计划,经过一年多铺垫筹备,终于可以开始,李泽华一时间,有些心涌澎湃……
被封了,请自取
今天两张都没了,请直通车进,自取哈。
第623章 ,搞钱我们是认真的
贝莱德全球副总裁格雷格最近很烦,因为青云又一次,突破基金会给它定下的底线。
如果说以前还能容忍,那这次隐隐就有要摊牌的节奏……
他是集团专门负责投资东大等新兴市场的管理者,工作内容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简单是指贝莱德基金的投资模式,已经形成一整套完善体系,借助在行业内首屈一指的人脉关系,和庞大到令人恐惧的现金流。
旗下还有大量分析师和投资专家,针对新兴市场的公开交易市场数据,夜以继日的精准分析出哪些企业具备高成长性。
哪些企业有望成为大行业或细分行业赛道,大而不能倒的顶尖存在,这些信息对其它商业机构或个人而言,很难进行全面收集汇总。
对贝莱德而言却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因为在过去几十年时间中,它们已经累积投资成千上万家优秀上市集团,随便翻看一家行业巨头股东名单。
都能轻易找到贝莱德的名字,没它投资,企业都不好意思提自己是行业领先者。
通过这些公司日常经营数据,贝莱德很容易在市场上抢先发现,那些极具投资潜力的黑马成长型公司,并抢在所有竞争对手之前。
让华尔街同行掌握的投资基金,对其进行上市前投资,进而赚取超额暴利,翻倍都只是小意思而已。
那为什么贝莱德不投这门稳赚不赔的生意呢?
这主要是资金来源和商业定位的差异问题,贝莱德是一家针对大众开放的公募基金,资金来源是非特定人群,简而言之有钱就能买。
作为幕后实控人的鱿太资本,只要它的影响力而非具体盈利能力,毕竟通过做多整个世界经济大盘,赚钱只是最低级的回报之一。
掌握这些资产影响力,进而为实现集团特殊目的才是正途,顺带为其控制的其它私募基金服务,才是贝莱德存在的真正价值。
就好比亏了公司,赚了个人,真正的好玩意永远都是极少数人才能享受。
所以贝莱德在2011年之前,对逐渐成长为行业巨头的青云集团,关注不多,只是将源源不断汇总的核心商业信息,提供给高盛,红杉,摩根等关连企业。
让它们出面投资青云享受成长高附加值,可没曾想青云集团竟然敢无视鱿太资本的示好,不仅没有出让足够多股份。
甚至除拼夕夕(为赴美上市的妥协)外,其它核心业务子公司变着法拖延,抗拒高盛等公司入股。
在这颗星球上还没人敢这么不给面子,在高盛等公司授意下,没从青云身上捞到好处的众多鱿太资本集团,准备好好同青云玩玩,以迫使后者屈服于它们的意志。
青云抗住了前几次施压,可最后还是被迫妥协,不过不是投降,而是通过成立产业基金代持相关公司股份,以兜售投资份额的形式。
(代持股份的产业基金管理投票权,还在青云自己手里,投行和风投机构也不急,毕竟青云系太过庞大,针对起来布局旷日持久。
先要发展红利,再要影响力,最后才是实现彻底控制。)
换取鱿太资本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出售相关设备/技术上的默许,这是李泽华的无奈之举,因为包括半导体,光刻机等诸多行业的技术,关键设备制造生产。
都在鱿太资本控制的科技集团手中握着,青云要想奋起直追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给足高盛等公司足够利益,不然人家压根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