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连个替代品都没有,青云就算再有钱,那也得花出去买到关键资源,进而通过逆向研发升级,才能夺取行业话语权和资源分配权柄。
大家出来辛苦打拼,小到个人大到一个ji体,归根结底不就是对资源分配的争夺嘛,动物还尚且知道圈定领地范围,威慑竞争对手呢。
何况人?!
在燕京大力帮助和青云付出的真金白银影响下,又签署了一些相对处于劣势的合约,才得以在鱿太资本眼皮子底下一点点发展壮大。
比如购买美利坚相关核心设备,利用该设备生产的产品,必须按协议规定对特定企业无条件供应,以及通过该设备,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研发的新技术,新专利。
美利坚相关企业拥有优先购买权,和低价使用权,原本它们还想要无偿使用及专利无条件共享,但随着东大经济崛起后话语权加重。
加上其本身消费市场广阔,利益巨大,美资企业不敢逼迫太甚,所以很多隐形控制条款得以取消,只是剩下那些也让李泽华火大。
可谁让技不如人呢,尤其是半导体,内燃机,关键特殊材料和移动互联网,电信通讯技术,精密制造加工设备等等关键行业命脉。
青云都有求于人,只能被迫做出些许妥协,只要能顺利把关键设备关键技术弄到手,先有生产能力,解决有没有的没问题。
反过来再针对当前对方构建的专利体系,技术水平进行逆向反推,直到自己从无到有建立起,一个完全脱离控制的科研体系后。
凭借东大内地的完整产业供应链和生产成本优势,对竞争对手进行降维打击,这一套青云也熟的狠,因为无数成功活下来的前辈。
已经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青云该怎么做,才能赢得最终胜利。
李泽华不急,也能理解为发展适当做出的妥协,可他也不是泥捏的,谁还没点脾气?
产业基金隔绝鱿太资本染指集团核心控制权是其一,在二级投资市场秘密抢购优质企业股份,享受全球经济发展红利是其二。
第二点最难做,因为任何金融机构投资美股,其信息实际上都是相对透明,简单说就是人家能看到你底牌。
为此青云不惜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不计成本进行包装掩饰,比如购买特斯拉流通股份的基金和个人账户,就高达4.8万个之巨。
还不是同一时间,同一价格买入,避免被纳入重点监控,这让青云付出了高昂的建仓成本,还要应付某些金融机构无休止反复抽查。
稍有不慎就会被集中针对,这可不是开玩笑,因为青云系暗中通过委托购买,基金马甲及个人,友商公司等渠道,持有的国外股票投资总额,已超过800亿美元之巨。
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金融机构借来的杠杆资金,但投资净值也不是小数目,一旦被鱿太资本察觉,进行针对性布局打击。
以美股欧股t+0的规则,恐怕用不了十分钟,就能让李泽华辛苦花费好几年时间,累积的辛勤成果化为乌有,搞不好还要亏一大笔。
永远不要低估金融市场风险,以及金融秃鹫的贪婪,好在青云内部保密工作做的挺不错,除了林文辉,姚向军等极少数人。
没人清楚青云在海外市场的具体投资组合,想有针对性布局不容易,鱿太资本也犯不上为了一个青云,疯狂到主动掀起黑天鹅事件。
让美股触发rongduan机制,只为埋葬一家投资集团,这不是用高炮打蚊子,亏到姥姥家吗?
李泽华也是看准了美股欧股巨大成交量,才选择偷偷逐步建仓享受美股发展红利,就算最后真被发现被重点针对打击,他也无所谓。
因为本金已经赚回来了,后续将是源源不断的净利润,而且通过股票质押形式,集团的秘密马甲已经拿到现金。
嘿,这时候便捷的虚拟货币平台就派上用场了,反正比特货币的交易单价需要有左手倒右手,来维持热度吸引投资者进场。
有了这笔特殊资金源源不断注入,青云就能安全的xibai它,并通过神不知鬼不觉的手段成功利用这一大笔资金,用于投资其它计划。
顺带还把比特货币的单价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度,吸引了一大批韭……额,是投资人过来贡献交易佣金,赚得别提多开心啦。
而第三点也是至关重要一点,就是给鱿太资本做减法,比如剪除阿狸,千度的羽翼,打垮泰山派,削弱江浙游资,布局针对腾达等商业行为都是这一布局真实写照。
只不过顺带打垮整个传统香江资本,是李泽华计划外的事情,也算是踩在最关键节点上,代表了两家当今世界最强大集团的意志。
侥幸成功。
可贝莱德不这么想啊!
因为它在香江交易所拥有的投资数不胜数,巅峰时期,香江股票,期货交易的三分之一体量,都是它和华尔街同行贡献出来的。
结果现如今腾达股票从最巅峰三千多亿港币,一口气跌到只剩下700多亿,长实,港灯等一大批优质股跌得只剩下零头。
最关键是核心企业汇丰被青云,南电,润华,招商和中银,仲信,霍氏集团联合控股,美资失去在香江最大的利益支撑点。
一个不好,后续很有可能面临血崩局面,数以万亿计算的金融资产化为乌有,这让贝莱德和一众金融机构如何能接受?
尤其青云集团和香江本地商业集团联手,开始香江未来科技新区和推行十万公屋计划,就是在根本上扭转经济底层逻辑。
一旦让青云的计划成功,以后在这里究竟谁说了算,就不好说了。
可格雷格没有太多好用的办法,他甚至无法从华尔街获取更多的支持。
“该死,那帮人都被青云开出的短期巨额利益蒙蔽了双眼,已经忘记了我们的最终计划,这是可耻的背叛。”
面对格雷格的无能狂怒,高盛在香江的负责人豪斯耸耸肩,“你明白的,公司是公司,个人是个人。
我们作为一个整体时,固然强大到让所有敌人感到恐惧和无可奈何,但每一位实际幕后掌控者都有自己的单独利益。
比如公司(高盛)给我的命令是配合好青云,在未来科技新区的投资建设,只要不是特别敏感的设备和技术,通通可以出售。”
他说的一点没错,因为高盛在梅庄的引线搭桥下,深度参与了青云的千亿美元级投资融资项目,国发行和民生金融控股。
单独向高盛发行了一笔利息极高的美元债券,核心条件之一就是高盛必须帮助青云获取审批放行,看在几十亿美元的巨额利益上。
高盛妥协了。
当然,摩根和美洲银行,以及华府的游说集团,也在青云真金白银攻势下,无一例外全部沦陷。
换任何人过来都挡不住!
总价值600多亿美元的采购合同,高达15%以上的业务费用,谁看了不眼红?
实际上格雷格自己也想分一杯羹,奈何贝莱德,先锋道富,富达这些基金还够不上格,这些公募基金看起来影响力极大。
可在关键核心问题上,鱿太资本幕后掌控者们,压根不会给它们太多话语权,不然到底是谁在控制谁?
贝莱德就算赚再多钱,幕后投资人也只能分到一小部分管理费(旱涝保收,亏了也要收管理费),有钱不给自己的私募基金赚?傻了吧。
最让格雷格感到反感的是,不仅不给自己赚钱就算了,青云还屡次拒绝基金伸出的橄榄枝,近期一系列大动作,更说明青云在有意让开基金监管,企图另辟蹊径。
走一条想要脱离掌控的duli发展道路,这让贝莱德参股的多家电子集团,尤其以叁星,LG等企业反应最为激烈。
涉及核心利益受损,深知青云一旦扶持京东方,中芯国际,魔都微电子(光刻机)等国内企业发展起来,势必对传统行业霸主发起挑战,进而颠覆整个行业。
彻底影响鱿太资本的话语权,这让贝莱德基金十分恐惧,可现如今它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同属一个集团控制下的私募基金,金融机构正通过青云赚取大笔超额利润,说来可笑,高盛摩根等集团的短期获益行为。
长远看,反而是挖自己的墙角,甚至有可能玩脱,培养出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出来。
可谁让巨额利益动人心呢,别指望那些投资人有太多耐心,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它们无所畏惧,无所顾忌。
明天能套死自己的绳索,今天能卖出高价,那就先卖了再说,明天的事情谁知道呢?
格雷格对此深恶痛绝,他恶狠狠道:“我不能接受这种等死的滋味,必须想办法阻止这一切。”
豪斯赚到钱,所以压根不想管,“没有办法,我劝你最好也不要乱动。”
“不可能,你去看看鹏城湾的动静吧,我甚至可以发誓,这辈子从未见到过如此快速的修建速度,那里有数不清的工程车辆和人员。
让我见识到了恐怖的东方速度,如果这里的人都像他们一样努力,哦,那我简直是疯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格雷格说着说着,言语开始不确定起来,毕竟一两个月时间建设一座崭新城市的速度。
着实吓坏了他,以至于这位好不容易来一趟东大的高管,开始变得不自信。
以及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环节,在准备交给公司的调查报告中,他已经分不清哪些是可以提交,哪些会遭到训斥。
因为没人会相信,在遥远的方,一条巨龙正在蓄势待发,即将腾飞!
这等荒谬言论,传回去只会让人觉得他疯了,一个疯子不配继续担任副总裁,所以他必须做点什么,以证明调查真实性。
豪斯很想告诉他,省省吧,整条线上都被喂饱了,没人会在乎他说些什么。
可看着对方执意要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决心,他突然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啊,我为什么要阻止一个蠢货的冲动呢。
如果可以,我甚至可以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想明白的他,不再劝,而是顺从格雷格的话语往下说,终于得到理解的某人松了口气,他丝毫没有怀疑豪斯的诚意。
因为怎么看,高盛和贝莱德都同属一个阵营,双方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着最愉快的合作,豪斯没有任何动机出卖他。
“蠢货。”
一点点从他口中套出接下来计划的豪斯,表面微笑点头附和,内心却在盘算着怎么将他利益最大化。
“真以为就你一个聪明人吗?
华尔街和华府那些大人物,谁不比你看的更清楚,那些所谓商业争端,不过是摄取更大经济价值的借口而已。
谁影响它们发财,谁才是最大的敌人,既然你自己主动找死,那就不要怪我咯。”
豪斯表面顺从,好不容易挨到对方告辞离开,刚等这家伙前脚出门,后脚他就迫不及待打电话,将其卖个好价钱~
“迷失方向的孩子,愿x保佑你。”
殊不知,格雷格一出门,就换上一副冷酷至极的嘲讽脸,能做到贝莱德全球副总裁的人物,又有几个白莲花呢?
“去给青云通风报信领取可怜的报酬吧,这点钱,给我家杜宾犬买口粮都不够,我要更多!”
要不说大家都是影帝呢,说来说去,无非都是为了钱而已……
第624章 ,三板斧背后的杀招
“真是狗皮膏药,贴哪都揭不下来。”
李泽华看着手上最新传递过来的消息,皱着眉递给刚从燕京赶过来的林文辉,“看看,上次在年会现场,企图给难堪的那位又来了。”
林文辉仔细看了一眼,担忧涌上心头,“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啊!
公司之前布局腾达趁机做空,让贝莱德损失好多亿,最关键是听说在此之前,腾达通过李半城等人在香江发行了一笔十几亿美元的半永续债。
截止到收网时,以贝莱德为首的基金,已经投进去3.5亿美元,现在看腾达经营状况,短期内想还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还有香江交易所一大批血崩的企业股价,加上这些损失,恐怕都被对方扣在我们头上了。”
“差不多吧,上次见面他也是这么说的,当时有夜先生主动出手解围,才没发生正面冲突,可这次看起来像要摊牌的模样。”
李泽华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这世上有人通过金融手段赚钱,就一定在某个角落有个大怨种在亏,因为财富不会凭空产生。
但它可以人为发生转移,金融机构依靠强大的信息优势和充足资本规模,肆意在全球收割。
以往只有它们赚钱的份,什么时候被人坑的这么惨了,也幸亏华尔街内部意见不统一,毕竟高盛摩根也是跟着大赚特赚的嘛。
单凭一个贝莱德和先锋道富等基金,还很难代表整个华尔街,对青云施加压力。
如果对方真有这个实力,现阶段李泽华压根不会接招,大不了继续缩回魔都继续潜伏发展,他出不去,鱿太资本也别想渗透进来。
“不过有微信科技在手,香江这边的大环境已经被扭转过来一大半,加上未来科技城项目和十万公屋计划,涉及切身利益。
这位格雷格先生,一大半举措恐怕很难发挥作用。”
李泽华总觉得不对劲,可到底哪里不对劲,他说不上来,只能将其归类为这帮人的迷之自信,毕竟这么多年以来无往不利的手段。
三板斧舆论发动,挑动,借机插手谋利的手段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换成他来办,也不会冒然改变。
林文辉也是持大致类似看法,感慨道,“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您当初为什么放着接连受重创,又陷入和雅虎争斗泥潭的阿狸于不顾。
看似一意孤行主动发起对腾达的战争,原来掌握流量主动权有如此重要性,您一开始就看明白了游戏的规则底线。
幸亏腾达被按下去,不然看现在这情况,它铁定站在对面,我们开出多大代价都没用,因为腾达的核心利益一直在外边。
我们能给的不多,而且它都能从香江找到更完美的替代品。”
“都是你和老吴做的好,一手钱袋子,一手高音喇叭,钱能通神能让所有麻烦暂时消失不见,而高音喇叭只要盖过对方嗓门就是胜利。
对方一直妄图将公司带入一个危险的预设阵地,它们泼脏水容易,我们自证清白难,往往人家花一块钱散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