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云在电子产品制造,半导体显示面板,芯片设计及制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取得成功,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单打独斗不是对手。
被迫抱团开始反击,凭借以往二十几年积攒下来的人际网络,抓住即将到来的三月会议为焦点,双方竞争逐渐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
谁都没有退路,谁都清楚这是一场注定只有一个胜利者的商业竞争,赢家通吃,败者被扫地出门,从此丧失参与游戏的资格。
“让它们来查!”
李泽华毫不犹豫道:“我倒要看看这些人怎么收场!”
他压根不在乎,集团在过去三年坚持聘请独立第三方财务公司,参与主导所有审计工作,防的就是公司内部为节约成本,故意少报漏报,进而被人拿捏致命把柄。
公司自问在经营数据,领取补贴,按时按量缴纳各种税收方面,从无弄虚作假,身正自然不怕被针对。
“大老总,话我可全说在前面,青云有很多绝密商业信息,绝对不能对外暴光,它们要查可以,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否则万一外泄,这个责任谁来负责?”
都是千年狐狸,李泽华着重提了这个,对方瞬间秒懂,“你的意思是请君入瓮,让它们自己主动揭开盖子,从而借助一直没明确表态的五军都督府力量,来对付它们?”
“我可没这么说,总之事情怎么发展,要看他们自己怎么选。”
李泽华冷笑道:“其中一些参与者一定和外面某些人有联系,我只是打个比方,万一将来传出去,影响了整个大计划进展,谁来负责。”
大老总沉声道:“绝mi级别的信息决不允许外泄,这是di线问题!
这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们会尽量安排妥当,不过你能保证除此之外,不会露出来其它隐患?”
“大的问题绝对没有。”
李泽华笑了笑,“不过嘴长在别人身上,想怎么说我管不住,尤其还有一大堆不能为外界知晓的商业计划,藏着掖着不让人碰。
人家会怎么想,只有天知道。
况且这些计划耗费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包括大酱科技正在测试的有源相控……
光谱分析扫描自动识别,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精密高精度自动识别追踪,基础材料特殊材料研发生产项目……”
随着李泽华说出一个词语,电话那边的脸色就凝重一分。
事实上,许多人都不了解青云,甚至李泽华自己都未必清楚青云集团到底介入了多少行业,掌握了多少先进技术,和多少家公司在秘密进行核心项目合作。
他只知道一点,青云农业,大酱科技,固高科技,运运帮,包括吃了么,蜂鸟和顺风出行等各项业务在内,或多或少都参与了民转j工项目,而且还是起决定性作用。
就以北斗导航商用服务来说吧,外界包括直接竞争对手在内,都只清楚青云利用收购的全资子公司,青云高德地图在运营管理。
青云各业务旗下的车辆导航,都在使用推广该商用系统,为北斗的迅速完善改进,以及新增发射卫星提供源源不断资金,数据支持。
可实际上呢,给北斗实际投入运用,让科技进步反哺现实贡献最大的反而是青云农业,和大酱科技。
这真不是开玩笑。
在过去的一整年里,在全球无人机市场薄有威名的大酱科技,创纪录实现超30亿软妹币营收,其中企业级采购第一次超过个人消费市场。
仅青云农业和青云高德地图采购量,就超过12亿软妹币,这么多钱,花在哪?
在青云不惜血本疯狂推动下,农业无人机和测绘无人机,各种测试专用级无人机市场,迎来首次市场大爆发。
这都要得益于花瓣,中兴,大唐及青云引入合作的诺基亚,以及因金融危机影响破产的枫叶国北电,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
4g电信网络技术标准,在2011/12年对东大普通消费者而言,还是一项遥不可及的未来科技,只存在于新闻媒体的描述中。
在原时空13年初,国内才颁发第一块4g商用牌照,而距离大规模应用,那都是2015年以后的事情。
可随着青云和诺基亚的迅速走近,通过注入巨资换取对方手中的4g专利共享应用权限,国内相关行业发展骤然提速。
不同于原时空第一座技术成熟的4g基站,出现在大城市,这一世因为青云的横空出世,以及现实需求影响。
三大运营商在利益驱动下,于2011年初率先在西域省,秦甘川,黑吉辽,及鲁豫两省农村地区,开启新一代通信技术标准基站建设。
这些地区无一例外,通通都是青云农业重点投资地区,为了推动这一计划,当年青云农业成功录得超500亿软妹币亏损。
而青云集团旗下产业基金和金融机构,为三大运营商提供超200亿软妹币低息贷款,正是在如此多真金白银的驱动下。
三大运营商才痛下决心,率先在上述地区开展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测试工作,青云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不惜投入巨资,背负巨大风险也要先解决通信基础。
为的就是从根本上,扭转未来必定会遭遇的难题,事情根本还要回归东大资本,大规模出海的问题上。
出去容易,毕竟经济欠发达地区对资金,技术的渴望无穷无尽,加上青云在东南亚和淡马锡控股合作,通过移动互联网金融,拉拢一大批颇具实力的合作伙伴。
想要将当地建设为出海稳定后花园,以此为跳板进军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在经济上已无任何障碍。
可在安全上问题很大,尤其距离本土越远,鱿太资本的威胁就越大,比如广阔的南美和非洲市场,欧美在当地经营数百年,各种关系渠道网络错综复杂。
稍有不慎就容易引来竞争对手掀桌子玩法,这可不是在开玩笑,有无数悲惨的经验教训证明,当国内资本辛辛苦苦投入巨资,在当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还没产出。
就被对手以盘外招形式赶出局,资金时间成本还在其次,更多时候是人财两空,关键还有苦难言,因为技不如人只能吃哑巴亏。
这背后固然是欧美资本布局已久,但归根结底是东大硬实力没有成长起来,形不成威慑力,无法替本国资本出海扩张提供强大助力。
世界经济底层逻辑基础,从古至今都没改变过,弱肉强食,真li只在轰隆隆的覆盖范围内,谁掌握轰隆隆的解释权,谁就有话语权。
如果按原时空按部就班的发展脉络,最快也要16/17年以后,东大才能走上发展快车道,谁让青云突然冒出来,还拿着作弊器堂而皇之开展开修改模式呢。
没人比李泽华更清楚怎么实现弯道超车。
只有更科学,更高效的种地,才能解决一切烦恼。
种地,也是一门高深学问,是刻在国人血液,灵魂深处传承千秋万载都不可磨灭的烙印。
从土地育肥,平整播种,到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到收割入库,以往都需要大量人工,通过辛勤劳作才能完成一系列工作。
尤其是除虫除草打药施肥工作,繁琐辛苦不说,还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伤,最关键是无意义浪费严重。
即使是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因为其所处位置不同,造成其接受风吹日晒,吸收土地营养,及周边杂草生长影响各有不同。
这就造成最后收获时,每一株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口感也有所差异。
单纯依靠人工辨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照顾,且不说成本高昂到无法承担,就算肯不惜血本搞精细化种植,其覆盖的范围也极其有限。
想在十八亿亩包括丘陵,高原,山地,干旱等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国内,玩统一农业生产标准,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因为众所周知农业附加值很低,投入和产出比远低于制造业,更别提和金融业相比,哪怕不考虑回报,所有人一起参与,怎么执行到位也是大问题。
可当4g网络和无人机相结合时,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原时空大酱科技走开放型平台模式,甚至连飞控都可以单独拆开售卖,它只通过后台监控数据,时刻注意各地的使用情况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大酱很快察觉到不对劲,在距离大酱总部非常遥远的黑省,一个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方。
突然冒出一大堆通过大酱飞控操作的无人机,而且使用频率高到吓人,当时把公司都惊呆了,直到派人一调查,才搞明白。
原来人家把无人机当成了播种,施肥,打药专用的农用机械。
刚开始,大酱科技都被弄糊涂了,因为几乎所有受访调查者都在抱怨,他们使用的无人机,载重量不够,电池及操作问题频发。
价格不便宜耐用性还不行,续航短滞空时间只能说凑合,关键稳定性也不太让人满意,经常坏,受制于天气因素,还不能随时使用。
最让人反感就是坏的特别快,当时大酱工作人员还在奇怪,消费级无人机可是使用一大堆轻便高强度特殊材料,怎么会经常坏呢。
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无人机都被拿去装农药化肥,这玩意腐蚀性很强,因为清理不合规或使用不规范粘到无人机上,分分钟报废。
就算一切正常,无人机也扛不住一天以满负荷,来来回回几十趟的高强度操作啊,可没办法,谁让农忙讲究一个时效性呢。
错过农时一年白干,是无人机重要,还是粮食丰收重要?
雇人打一天农药化肥,这年头少说120块钱起步(比在工地干活还累),最关键再牛一天也就5亩地,再多人扛不住。
而无人机呢,哪怕是消费无人机凑合用,一天也能整个五十亩起步,这就相当于节约人力成本一千两百块钱。
稍微用个十几天,嘿,你猜怎么着,两架无人机的成本就节约出来了,这时候摔了坏了也不心疼。
最关键用无人机还有个最大好处,那就是节约农药和化肥数量,因为无人机在天上,一路打过去能使农作物均匀吸收。
加上不用人亲自接触,其配水比例可以无限调整(加水是为降低浓度,避免人在喷洒过程中发生意外)。
经调查后发现,大规模使用农用无人机后,同等单位土地农作物使用的农药,化肥节约30-35%不等,节约配水95%以上。
工作效率,提升10000%以上。
正是巨大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刺激了应用市场对科技生产力的无限憧憬和渴望,直接催生出一个庞大消费市场。
刚开始对于李某人执意要求进军农用,科研,测绘等专业性极强的无人机市场,大酱科技从陆飞到汪韬,都持质疑态度。
可经过一年的市场调研和实地测试,所有人都疯了。
因为他们亲眼验证了一个庞大,且蕴含无限商机,目前只有自己一家发现的庞大市场。
可摆在大酱面前最大难题,不是机身材料,电池功率及续航,飞控悬停,也不是尚处在技术验证中光谱分析,自动识别。
高清摄像数据收集,及自动巡航,全程保持固定海拔高度,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的喷洒,精准投放,及针对农作物生产的完整数据分析处理……
而是传统通信信号传输,储存限制。
3g,尚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的高智能化工作(实际上4g也有所欠缺,但能最低限度满足需求,5g才能基本满足,实验中的6g才能完美发挥所有功能)。
直到青云在海外截胡微软,提前和诺基亚达成战略合作,上百亿美元的资金砸进去,成功为青云收获一个人傻钱多的骂名之外。
总算抢在所有竞争对手之前,拿到诺基亚的4g通信技术标准,毕竟后者早在2009年,就在北欧运营了全球第一个4g网络市场。
在付出极大代价后,青云成功带着生产许可和专利授权回国,哪怕每生产一台关键设备,都要给诺基亚交钱,也挡不住青云的热情。
技术到手,加上国内已经发展出健全工业体系,在重金支持下,仅半年多,一个逐渐完善的4g设备产业链就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青云也不怕zi敌,毕竟诺基亚个人移动设备业务半死不活,失去最大收入来源,持续遭受美利坚和东大同行竞争,诺基亚未来还能剩多少研发能力,只有天知道。
总之,有技术标准,有完整工业生产能力,有现实需求,有巨大利益驱动,剩下的事就顺理成章。
三大运营商拿到订单和资金支持后,用最短时间在西域等地建设好新一代通信基站,随后青云农业承包的棉花田,和大酱科技新一代农业无人机产品开始无缝对接。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事开始出现戏剧性变化,一些不为人知的部门开始参与其中,并乐此不疲,就差在大酱科研所搭帐篷住下。
好的方面太多太多,比如为增加无人机机体强度,优化结构,增加航程和稳定性,载重量,势必要对材料,电池进行优化升级换代。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开始提前出现。
而为了更精准投送农药化肥,更均匀喷洒以节约成本,以及自动判定目标区域,哪些棉花需要加大农药化肥投放,各个软件和信息收集传感零部件也得到升级。
最关键是飞控,摄像两个至关重要环节,得到史无前例增强,自动巡航自动设定目标自主完成都是小意思。
发展受阻就收购,年前动用数亿美元收购德意志光学传感,和红外技术的原因就在这。
收购不了就挖人做研发,别看大酱科技总部才两千五多多各类工程师,可在香江,李家坡,魔都还有一大堆做配套工程的技术专家呢。
总之,按五军都督府某麦穗3星大老总说法就是,什么叫发展?
八千公里之外载着5000公斤农药起飞,全程电脑卫星操纵,高空高速抵达指定区域自主搜索,打药,在棉花未曾察觉变化之前安全返航,这就叫发展。
无人农业化的未来,指日可待!
虽然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可在摸索前进过程中积累的材料突破,飞控软件,电池功率持续稳定输出等关键技术。
包括所引发的其它一系列变化,足以影响整个体系做出更好更有利转变,什么叫科技改变生活?
这个就是了。
而青云在其中投入的海量资金,资源,都以秘密项目为名暗中进行,一旦有人试图揭开这层盖子,那乐子就大了……
道歉,明天恢复更新
人快凉了,头痛,咽不下口水咽就痛,39度,混身骨头痛,怕见光,不停流眼泪流鼻涕,干咳咳不出来。
睡不着,浑身难受,一闭眼就呼吸不出来,现在嘴巴和鼻子那个中间针扎一样痛的要死,三天了就吃了点白粥,无语。